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争魏 >第四百四十三章 暗算
    钟会刚回到洛阳,就听到王经出使姑臧的消息,立即劝司马昭派人拦截,“王经非大将军心腹,陛下此时派他出使,其中或有隐情。”



    “士季多虑了,朝野内外军中上下皆大将军之人,难道皇帝还想依靠西贼逆天改命不成?”贾充针锋相对道。



    钟会所言,只是猜测,而贾充所言,是当下时势。



    司马昭也摇了摇手,“士季不在洛阳,不知其中内情,这一次太后劝进之事施压,吾只得退一步,此事到此为止。”



    钟会一愣,看了一眼贾充。



    群臣劝进不过是一次试探而已,太后岂会不知?



    没道理亲自出面施压,因为威信这个东西,用一次就会消耗一分。



    下一次,太后的施压就没那么有震慑力。



    把太后一反常态的出面施压,与王经奉皇命出使姑臧联系在一起,钟会嗅到了一丝异样的气味。



    但此时司马昭已经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



    钟会只得作罢,也明白司马昭暂时不想与太后、皇帝两个势力闹翻。



    虽说如今大权皆在司马氏,但人心中潜藏的想法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司马昭一再与士族加强联系,昨日朝会还提议录用前世名臣元勋之子孙,量才任职。



    魏末以来,士族豪强崛起,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



    明帝曹叡大兴浮华桉,贬斥公卿勋贵的子嗣,司马师、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等人皆不录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士族的继续壮大。



    司马师掌权,直接大开杀戒,整顿纲纪,重新制定选拔贤才的规则,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士族被压制的不敢喘气。



    司马师在时,钟会都是主动献策,不敢有丝毫怠慢。



    但到了司马昭,钟会就显得游刃有余,通常都是司马昭主动求策。



    司马昭没有父兄的魄力,为了更进一步,全面与士族妥协。



    “士季,此是太原石鉴的最新战报。”司马昭一脸笑容的将一份缣帛递给钟会。



    “四月十三,臣率甲士三千,楼烦遇鲜卑诸部,战于汾水之东,大破敌众,斩首五百,生俘千余众,得羊马杂畜千余,敌投水而死者不知其数。五月初九,臣领甲士汇合匈奴义从五千步骑,于狼调击溃西贼刘珩部,杀敌两百七十一人,俘虏五百……五月十一,于太原城下击破西贼马循部……”



    钟会越看越是惊讶,直接翻看署名,落款是并州刺史石鉴。



    西凉士卒骁勇善战,在天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杨峥割据凉州后,破军杀将,郭淮、胡奋、邓艾等雍凉重将皆死于他手。



    这个石鉴居然只凭州郡兵,不但挡住了羌胡鲜卑的劫掠,还能击溃西凉骑兵的进犯?



    前后斩首加起来都快一千人了。



    不过旋即,钟会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楼烦、狼调、太原城下……



    既然是胜利,为何会离太原城越来越近?



    石鉴好大的胆子!



    钟会心中倒抽一口凉气,不过看司马昭正在兴头上,也不敢直接揭穿。



    石鉴同样也是一股势力,虽然出身寒微,但早早就有名士之称,与山涛、何曾为友,是司马家的忠犬。



    如今的司马昭和杨峥,都需要名士来为自己站台撑场面,增加正统性。



    这时代的舆论权掌握在名士手中。



    杀良冒功谎报战绩之事,在魏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年文钦也靠这个向曹爽邀功,因而得罪上司王凌与诸葛诞。



    边将屡有此事发生。



    “哈哈,士季时候觉得其中有不实之处?”司马昭当然也不是这么好湖弄的。



    钟会干笑了两声,“石使君向有名士之风,未想胸中还有韬略。”



    “十日之前,石林伯已将人头、战马、军械都送入洛阳,由功曹亲自验看过,其旗号、兵器、盔甲的确是凉州所产,确凿无疑。”贾充也跟着附和几句。



    钟会一愣,难道这个石鉴真是将才?



    “不知雁门何人为将?”钟会感觉自己才离开一个月,洛阳很多东西都变了。



    贾充与司马昭的关系似乎越来越亲近。



    皇帝太后也让人看不透,并州局势也有些诡异。



    “听说是一个叫周煜的无名下将。”贾充不以为然道。



    凉州军中,能征惯战之将,除了杨峥,也就杜预比较出名一些。



    其他人声名在中原并不显赫。



    钟会思索了片刻,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此刻的他更关心朝中局势一些。



    雁门郡治所广武。



    此地距离代郡只有十五里,距离长川九十余里。



    所以要想在雁门站住脚,就一定要与代郡的索头部搞好关系。



    “那石鉴乃庸才尔,先生何必数次羊败于他?莫非是骄兵之计?”孙阳不解道。



    对强大对手才需要骄兵之计引其犯错。



    但石鉴离强大有很长的距离,孙阳甚至觉得凉州军凭借骑兵的优势,完全有机会击杀此人。



    几次小战,凉州军打着刘珩、马循的旗号丢盔卸甲,还送了不少羌胡人头。



    “某当年也在朝廷为官,岂不知石鉴徒有虚名而已?司马昭麾下诸将,此人最次,今日若败了他,司马昭召其回朝,调陈泰、王昶这等重将前来,某阴图太原之计难行也!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送他几阵,骄石鉴之志,坚司马昭之心,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卫瓘阴仄仄的笑道。



    眼下东吴兵败寿春,吴军势弱,孙綝斩大将朱异,国内正是动荡之时。



    数年之内,无力北伐。



    长江两岸难得的安宁起来。



    王昶、陈骞、石包、州泰等大将完全可以抽调出来。



    朝堂之上还有陈泰。



    此人早年就出任过并州刺史、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在鲜卑、匈奴人中颇有威望。



    aiyueshuxiang.com



    其能力也不言而喻。



    他若北调,雁门就不妙了。



    每次见到这样的笑容,孙阳就感觉脚底生寒。



    此番卫瓘入雁门之后,立即掩盖踪迹,外间只看到守将是周煜,却不知卫瓘在其中。



    “先生高明!”孙阳暗自为石鉴默哀。



    卫瓘浅笑几声,“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该你们宣义司与九野营的人配合了。”



    “请先生教我。”孙阳毕恭毕敬。



    “派人潜入太原暗中接近唐咨、全端等降将,多送金银钱帛,什么也不必说。”



    “属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