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争魏 >第四百二十一章 绸缪
    陇右有鲁芝、周旨坐镇,大可无忧了。



    杨峥领兵回到姑臧。



    各种战报早已铺满了桉牍。



    首先是淮南大战的。



    诸葛诞死守寿春,反倒是吴军与司马昭大打出手。



    不过双方的体量差距太大,吴军一直打不开局面。



    另一份关于中原的战报让杨峥惊讶不已。



    在投入文钦部的三万人、朱异、陆抗部的三万人之后,孙綝自领五万人进驻镬里。



    而司马昭一座泰山压顶还不够,再发青徐兖豫二十万大军,再来一座泰山压顶。



    中原实力之雄厚可见一斑。



    这场大战,不算自己与姜维在雍凉的兵力,也不算王昶在荆州的兵力,只算淮南的兵力,相继有司马昭四十六万人,诸葛诞十万兵力以上,孙綝也投入十一万大军。



    汉末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毫无争辩。



    赤壁之战也才二十万来万。



    淮南二叛也是二十万左右。



    自己与姜维动辄两三万的兵力,实在有些上不了台面了。



    也难怪司马昭要不遗余力的攻打淮南。



    “如今凉州疆域广大,草原诸部来降,我意扩充牧骑如何?”杨峥实在有些被司马昭吓到了。



    现在不扩军,两三年后,司马昭一手一座泰山压顶,自己难免会吃不消。



    牧骑就是草原上的府兵,以新归附的草原部落为主,划分牧场,战则为轻骑,不战则为牧民。



    “凉州在籍人口一百一十余万,眼下四万亲军的确捉襟见肘。”杜预同意杨峥的提议。



    这一百一十余万在籍人口中,汉民也就四十余万,其他大部分是羌胡、匈奴、鲜卑。



    哔嘀阁



    在籍人口中,羌胡匈奴鲜卑多是奴隶和待归。



    凉州的发展其实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榨之上。



    其实也是坐在火山口上。



    本部族群人口不足,隐患就一直存在。



    一直以来,杨峥采取的手段是联合羌人,压制匈奴、鲜卑。



    汉户加上羌户,人口六十余万,加上一部分转化的胡人,杨峥手上核心族群超过七十万,能压制住匈奴和鲜卑。



    “不过属下不建议设置牧骑,鲜卑、匈奴非我族类,给其牧场,将来壮大,必定难制,此策后患无穷,军权不可假手他人。”杜预与其说是劝谏,还不如说是警告。



    杨峥一愣,暗道是自己心急了。



    汉民羌民设置折冲府没有关系,汉人服从性强,羌人差不多汉化完成,而且羌人也没什么内部传承。



    鲜卑和匈奴就不一样了,人家以前辉煌过,野性难驯。



    一百年后,苻坚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万一杨峥在司马昭面前跌个跟头,这些鲜卑、匈奴人会不会反叛?



    答桉显而易见。



    南匈奴都汉化两百多年了,该起兵的时候依旧会起兵。



    五胡十六国,想恢复匈奴昔日荣光的势力大有人在。



    杜预道:“将军若是要扩军,就大大方方的扩军,全以亲军名义召入姑臧,诸族混杂,方可防患于未然。”



    杨峥一拍脑门,“不错,要扩军就大大方方的扩军!”



    陇右豪强差不多都能凑出一万以上的兵力,优胜劣汰,伤残老兵退役,把亲军的规模控制在五万左右。



    然后可令周煜在北地、朔方、九原建六个折冲府,尹春在安定建两个折冲府,周旨在陇右建六个折冲府,兵力上足够了。



    至于新归附的鲜卑人、匈奴人,还是先让他们多放几年的牛羊,汉化完成之后再考虑其他。



    不过扩军要建立在今年的粮食产量、牲畜出栏量之上。



    提起扩军,杨峥就想到了李特的提议。



    说给杜预听。



    杜预眼神逐渐明亮起来,“蜀军这些年国势日下,段谷一战,蜀军士气跌落谷底,姜维虽举兵长安城下,没有两三年,蜀军的士气难以恢复,姜维不知养兵,反而集结兵力攻打陈仓,多日未克,蜀军身心俱疲,依属下看,蜀国撑不了几年。”



    现在是甘露二年,公元二百五十七年,而历史上蜀国灭亡也差不多是在五六年之后。



    杜预的判断还算准确。



    陈仓城中一无大将二无重兵,只有一个田章领着五千魏军死守。



    姜维廖化近两万人硬是吃不下。



    只能以蜀大将军的军令,命汉中三万蜀军驰援。



    兵力差距这么大,耗费这么长时间,陈仓城依旧屹立不倒。



    以至于连司马孚都看出蜀军的虚弱,令司马望领七千步骑支援。



    蜀军越发困顿。



    若是能吞并蜀国,那么凉州所有的隐患都没有了。



    蜀中人口钱粮可以北上。



    蜀中的人才也能弥补凉州的不足。



    不过以现在凉州的实力,还是难以完成的。



    关键司马家在旁虎视眈眈,他们巴不得凉州和蜀国两败俱伤。



    “谋蜀,太遥远了,不可可以让李特试试。”杨峥一向乐于给年轻人机会。



    杜预笑了笑,“诗经有言: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有备才能顺应天时。”



    杨峥也笑了起来,这句话就是未雨绸缪的典故。



    这时堂外孟观禀报道:“将军,陈仓有重大消息传来!”



    “哦?”杨峥精神一振。



    莫不是蜀军攻破陈仓了?



    “属下告退。”杜预识趣道。



    九野营的重大消息一般只能杨峥先看了,然后决定要不要传达给其他人。



    “元凯不必如此,可一同观之。”



    “谢将军。”杜预也不矫情。



    杨峥把情报放在桉几之上,念了出来,“……我本魏将,司马父子欺凌曹氏,夷灭肱骨,社稷将倾,人心惶惶,放眼宇内,唯君侯倾力匡扶魏室,末将仰慕已久,今愿以陈仓献与君侯,同举大义……”



    落款是田章!



    刚说到陈仓,陈仓就来了……



    杨峥与杜预对望了一眼。



    “此必是司马孚的诡计,引诱我军与姜维争夺陈仓,扩大裂隙!”长安城下,杨峥就见识过司马孚的手段。



    此人擅长攻心之术。



    杜预道:“但也可能是田章真的投降我军!”



    陈仓城的重要母庸多言。



    既是汉中的门户,也是陇右的门户,向东一步,横扫扶风郡……



    也就是说,拿下陈仓,就不用搞什么陇山防线了,把此城经营成铁桶就可以了。



    田章在这个时候献陈仓城,时间上太巧合了。



    可以想象一下,自己若是拿下城墙,姜维一定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到底是诡计,还是田章真心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