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越打越强的小强 >第二十八章 宛城岁月之六:水师
    得知刘进福带着左旗营水师抵达樊城后,龙十三自然大喜过望。

    不过,这刘进福显然也是一个人物,他并没有将事情做绝,虽然带走了巡船、哨船,但却将所有的明堂船全部留了下来。

    于是,龙十三想象中的“一旦刘进福投降, 则漆尚友等则无路可退”就落了空。

    翌日,得知刘进福将船只开走后,漆尚友、徐千鹤两人知晓大事不好,赶紧弃了左旗营,将军队通过刘进福留下来的明堂船开到对岸。

    此时,一直在关注左旗营、驻扎在邓州的第七旅白文选部赶紧进占了左旗营城, 站住此地后, 就卡住了可能的敌人从陕西汉中府、四川夔州府以及湖广郧阳府过来的可能。

    而刘进福开到樊城的船只计有两百料战船两艘, 一百料巡船八艘,小型、没有船帆、没有底仓、只有桨手和少量战斗兵的哨船五艘。

    刘进福以前有十艘大型明堂船,每艘明堂船有水手二十人左右,加在一起约莫两百人。

    考虑到樊城对岸的襄阳水师更为强大,龙十三便让刘进福将大部分船只开到了新野县。

    他准备对两百料的战船和一百料的巡船进行改造。

    新野县。

    在刘进福的陪同下仔细观察了每一种船只后,龙十三回到了最大的那艘两百料战船上,之所以这艘船只比另外那艘同样两百料的船只更大一些,那是因为这艘船是徐千鹤的座船,也就是左旗营水师的旗舰。

    所谓一料,按照此时船工的算法,那就是一石粮食,或者一根直径为一尺,长度为七尺的木料,两百料,那就是可以装载两百石(两万斤)粮食或者两百根木料。

    两百料的船只长、宽、高大约是:20米、5米、3米,换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大约是排水量100吨,容积约300立方米。

    船只两头上翘, 方头方尾, 有前后两根挂着纵帆的桅杆。

    由于是战船,首层甲板设置有类似城墙女墙的木制垛口,可以在那里用弓箭或火铳进行射击。

    中层甲板设有桨位,每侧有八个,一共十六位。

    按照刘进福的说法,这样的战船可以装载五十名左右的水手,底仓还可同时装载50石左右的物资。

    “去掉一半的桨位,每侧设置两门一百斤的虎蹲炮,然后船首再设置一门,那样的话就必须开炮孔”

    龙十三仔细检查过,明军的内河两百料转船虽然并非直通甲板,不过船板依旧有一寸厚,虽然无法承受像红夷大炮那样的重型火炮的后挫力,但承受虎蹲炮这样的粗口径、短身管的火炮还是可以的。

    以前在陆地上时,虎蹲炮是通过身上的虎爪嵌入地下来吸收后挫力,既然要弄到船上,就可以为其配置炮轮和炮轨, 加上专门的绳索, 每发射一炮, 虎蹲炮就可以通过绑在炮身上的绳索(与船帮相连)弹回原位。

    “大当家”, 刘进福说道,“此船十分壮大,设置十六个桨位是考虑到在这十六人的划桨下正好可以驱动船只前进......”

    “不”,龙十三淡淡地说道,“我会让木工制作处新式船桨,每一根船桨以以前的略大一些,不过却可以由两人同时操控,还可以坐着操控,比以前更省力”

    “如此一来,以前的桨手就可以继续保留,又可以将炮口留出来”

    龙十三所说,自然是欧洲此时在地中海的桨帆船配置的船桨了,那种船桨末端与寻常船桨一样,不过桨手操作的地方却是横着的,看起来就像一个阿拉伯数字“7”,可以有两个人坐着摇动。

    “在首层甲板面再配置四门五十斤的虎蹲炮,两侧各两门”

    “这样一来,光是炮手就要18人,加上战斗兵、操帆手,以及厨子、木匠、铁匠、医务兵,总数肯定超过80,我等要未雨绸缪,就按照一百人来配置吧”

    “一百料巡船与两百料的相比,也就是略短一些、窄一些,同样减少桨位,增加炮位,这样一来,需要五十人才行,同样高配到六十五人”

    “如此一来,加上哨船,总数按照千人来配置吧”

    “如此改装,至少要一个月才行,我这里还有不少刚刚招募不久的少年兵,本来是想全部编入火铳兵的,一共有三千人,这几日思前想后,决定只编入两千人,五百人编入骑兵”

    “剩余五百人,就全部交给你,编入水师,加上你自己的两百人,就是七百人了,我部抵达南阳府也一个多月了,这些少年郎别的没学会,火铳、火炮可没落下,一部分编入炮手,一部分作为船上的火铳兵,剩余的跟着练习操帆、掌舵等”

    “不足的再招募一些也就是了”

    刘进福点点头,“大当家,还有一事”

    “是不是怕襄阳水师逆着白水来到新野县城毁掉这些船只?不要怕,这一节我早就想到了,马上春节就要来临,汛期也随之而至,河水流速大增,彼等想要逆流而上谈何容易”

    “再者,我部在樊城到新野县一带设有侦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沿岸侦查,一旦发现有敌船入侵的迹象,就会通知新野码头,这些一百斤重的虎蹲炮在搬上船只之前就安置在码头上,两岸都有”

    “白水在码头附近只有三十丈左右,正好全部处于百斤虎蹲炮的平射范围,前不久,官军也想前来偷袭樊城码头,最后还是被虎蹲炮轰走了”

    说着说着,龙十三带着刘进福来到了位于码头上游,正在扩建的新野船坊。

    此时,无论是白水(白河)、均水(老灌河),还是湍水(湍河),都是船运繁忙之水,完全不是那种后世因为人口大增、灌溉过度而出现的不能通航的迹象。

    而有大量船只出现的地方,自然就会有船坊,龙十三将南阳府的船坊工匠全部集中到内乡县、新野县,每一处有一百多人,加上新加入的老营木匠、铁匠以及学徒,便接近两百人了。

    当然了,想要建造新船,新野县显然还没准备好。

    新野县的船坊是王自羽负责的。

    前不久,龙十三已经与王自奇、王自羽兄弟,加上被他看中的南阳府船坊老工匠,已经议定了在接下来这一年里这两处船坊将要建造的船只。

    由于内河相对平稳,淡水对木材的腐蚀也没有海水大,船材只要稍加处理后就可以使用,所谓处理,无非是先充分泡水,然后慢慢晾干,若是遇到雨季,则可以放入大窑慢慢烘干。

    不过此时大明的内河船由于风浪小,对于船材的应力要求也没有那么高,除了少数大型座船设置了龙骨、肋骨,大部分船只都是用普通木材拼接而成。

    龙十三与王氏兄弟、老船工商议后,达成了以下意见:

    其一,建造两艘四百料的大型战船,长、宽、高分别是:24米、6米、3.5米,满载吃水1.5米,桨位/炮位在2.5米的位置。

    船首是半尖型,就是那种此时流行于北欧一带的近海船只,破浪的部分是尖型,但考虑到内河的风浪以及装载的要求,从龙骨上伸出来的肋骨并非完全是尖型的,而是椭圆形。

    这样的话,既能满足了破浪的便利性,又保证了一定的运力。

    这种椭圆形的部分只有五米所有,剩余部分自然还是方形,至于如何处理处理船材让其变成椭圆形,船工们有的是办法,大致是对肋材进行烘烤后慢慢弯曲所得。

    设置直通甲板,甲板厚度约莫五公分,能够承受三百斤虎蹲炮的后挫力对甲板、船帮的影响。

    所谓虎蹲炮,大兴于戚家军时代,主要是用来野战的,就是一种轻便、装了虎爪的短管火炮,其射程不大,但胜在轻便。

    这样的战船满载排水量约莫两百吨,合适装载100名水手,100名兵员,100石物资,是此时大明实施近海防御的主力舰,与海船相比,龙十三与众人议定的船只就小了一些。

    这样的船只造价在500两左右。

    其二,由于小强旅有大量的骑兵,就不得不考虑马船的配置。

    最后,决定建造六百料马船五艘,长、宽、高分别是30米、6米、4米,形状与四百料战船类似,其建成后可以装载150名水手、150名兵员(乘员)、150石物资。

    或者可以装载100名水手、100名骑兵、100匹战马。

    准备建造五艘,这样的话,五艘船只就可以将一个旅的骑兵全部运走。

    马船的造价约莫八百两左右。

    其三,继续建造两百料主力战船,除了改变形状外,还将宽度全部扩大到5米,建成后可以装载50名水手,50名乘员,50石物资。

    当然了,按照先大后小的原则,若是中间没有耽搁,这些船只完全建造出来、试航,恐怕要到年底了,在此之前,龙十三只能靠刘进福这支正在改造的水师来护卫航道。

    这样的船只造价约莫四百两。

    而在龙十三心目中,“由于新野县处于外围,一旦大战来临,船坊就会面临敌人破坏、焚毁的威胁,于是,目前从内乡县附近山上获得木材只能优先保证内乡县船坊建造的需要”

    “而湍水以西的地区,就是小强旅必须力保的地方,无论是耕种还是作坊都不能出任何差错的地方”

    说到湍水,小强旅最近正在筹划的春耕也有了一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