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612章 秦国之霸业
    从一开始,秦人只是周王室的附庸,并非诸侯!



    在秦非子死后,其曾孙秦仲即位三年,周厉王无道,有的诸侯背叛了他。



    西戎族反叛大周,灭了犬丘大骆的全族。



    周宣王即位后,秦仲被封为大夫,命伐西戎。



    秦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公元前822年,秦仲即位为大夫二十三年,死在西戎手里。



    秦仲有五个儿子,其长子太子即位,是为秦庄公。



    周宣王召见庄公兄弟五人,交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秦人讨伐西戎,庄公将西戎打败,收复了犬丘。



    周宣王于是将土地重新给予秦仲的子孙,包括他们的祖先大骆的封地犬丘在内,一并归他们所有,任命他们为西垂大夫。



    于是,秦国兼有了两个封邑,一在秦,一在犬丘。



    到了周幽王的时代,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废除太子姬宜臼,将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立为继承人。



    并且,周幽王多次举烽火把诸侯骗来京师,以求褒姒一笑,史称“烽火戏诸侯”,诸侯们因此背叛了他。



    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西周灭亡。



    紧接着,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率兵营救西周,作战有力,立了战功。



    他们立幽王故太子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以保卫社稷。



    后来,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将都城向东迁到洛邑。



    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



    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



    纵观秦人崛起的过程,是殊为不易的。



    这是一个韧性极强的国家,让庆忌颇为忌惮。



    在原来的历史上,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是明君雄主辈出,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到了秦王嬴政,终于“奋六世之余烈”,廓清环宇,一统天下。



    没想到,接连不断的七代英主,召唤出的不是一个盛世,而是胡亥那种废柴……



    当然,现在的秦国,自秦穆公之后,国力便一直在衰退,没有丝毫崛起的迹象,庆忌倒是不必太过担忧。



    “吴侯,寡人虽久居雍城,却早已经听闻过吴侯你的大名!”



    嬴宁感慨万千的说道:“吴侯早年,便有‘吴国第一勇士’之名,勇武冠绝天下。”



    “自吴侯继位以来,更是平定内乱,励精图治,变法改革,使吴国大治,民有所养,老有所依!”



    “一十八年间,吴侯灭越、邗,威服蔡、徐、钟吾等国,南定岭南,西吞强楚,开拓了方圆数千里的广袤疆土!”



    “使吴国从一个世居东南一隅之地的小国,成为独霸南方的霸主大国!”



    “这般文治武功,实在是让寡人汗颜!”



    “不知,吴侯其中可有奥妙,能否传授于寡人?”



    说到最后,求知欲很强的嬴宁,不由得两眼放光,十分渴望庆忌能传授自己富国强兵的“秘方”。



    但是,庆忌能满足嬴宁这样的求知欲吗?



    显然是不可能!



    此时的嬴宁,还不过而立之年,正是锐意进取的年纪,万一秦国真的在嬴宁的领导下,在西陲之地崛起,岂不是会成为吴国的一个隐患?



    饶是如此,庆忌还是很委婉的笑道:“秦伯,富国强兵,岂有奥妙?”



    “无非是因地制宜而已。”



    “昔日晏婴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吴国的富国强兵之法,未必适用于秦国。”



    “若秦伯如法炮制,恐怕会引起秦国的动乱……”



    这正是嬴宁最担忧的地方。



    他有心恢复秦国的霸业,使秦国再一次崛起。



    然而,变法改革,终究是阻力太大。



    秦国的国情与昔日的吴国有所不同,嬴宁若是乱来,怕是会引发动乱,继而让他的国君之位都坐不稳!



    “吴侯,依你之见,我秦国能否如吴国一般崛起,成为可与晋国分庭抗礼的霸主大国?”



    “一切皆有可能。”



    庆忌轻笑一声道:“昔日,汝秦国穆公之时,不也成就一番霸业乎?”



    “嗟乎!”



    嬴宁扼腕叹息道:“惜我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大霸西戎!”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只是自穆公以后,秦国历经多年,数位国君而难有尺寸之地,惜哉!”



    这大概是包括嬴宁在内,每一代秦国君主最为遗憾的事情。



    因为,自秦穆公以后,秦国的霸业就已经倾颓,一蹶不振。



    倒不是历代秦君胸无大志,皆是碌碌无为之辈,而是秦国的基本盘,已经被秦穆公打了下来,实在难以再次开拓进取。



    从版图上看,秦国的东边是老牌霸主晋国,南方过去是楚国,西北是义渠、乌氏这样的戎狄国家。



    不论是晋国也好,楚国也罢,秦人都招惹不起。



    所以秦国唯一的进攻方向,就是义渠、乌氏,只是,哪有那么容易?



    一百多年前,在现如今秦国的地盘上,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



    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



    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君长,不相统一。



    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



    秦穆公在与晋国争霸失利后,向西发展,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先强后弱,次第征服。



    为了使国家强盛,秦穆公四处搜求人才,重用他国来的客卿,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这些谋臣武士,辅左秦穆公,使秦国兵强马壮……



    只可惜,好景不长。



    当时秦晋两次较量,秦东进的路被晋国牢牢地扼住。



    秦穆公死后,人才更是被用来殉葬毁灭,他的继承者们也都平平无大作为。



    终春秋之世,秦国再没有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有过上乘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