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明皇帝:朕要当影帝 >第119章 回剧组,于谦大战汉王
    刘印有些懵了,脑袋一时转不过来。

    按理说,电视剧直接多了一部热度不低的插曲,而且还没花钱,这应该是一件好事。

    可他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对了,这部剧不是叫《康熙大帝》吗,主角不应该是英明神武的康熙爷吗,怎么变成了朱三太子了?

    好小子,我原来以为你只是抢孝庄的风头,没想到连康熙的风头也要抢啊。

    朱寿挖了一个坑,但他们好像又不得不跳。

    嘿嘿,小朱心里乐了。

    朕不是吹牛,这先斩后奏的本事,全天下朕如果说自己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或许陈道名老师那边会有不满,可现在只能这么做了。”刘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只能决定给这首歌来一个官方认证。

    小朱的目的也达成了。

    朕虽然是翻唱,但胜过原唱啊。

    ……

    朱寿在奥运会结束后,只休息了三日,便赶往了剧组报道。

    为此,原本还推掉了国家组织的一次活动,奥运冠军香江行,让领导有些不满。

    用领导的话来讲,这样的活动是来增进内地和香江之间的感情。

    朱寿作为热度最高的奥运冠军,更应该以身作则啊。

    可小朱对于这种说辞却是嗤之以鼻。

    香江那地方,简直是一言难尽……

    以朕当过皇帝的见识来分析,这种活动根本没一点毛用,估计过几年就会取消了。

    朱寿还是觉得拍戏更重要,他已经落下了不少工作。

    ……

    当朱寿重新回到《风华大明》的剧组后,真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古人曾经曰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他以奥运冠军的姿态归来,身份已经截然不同了。

    周文彤还特意为小朱配了一个助理,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徐婷。

    导演张挺看到朱寿回来后,也很热情地上前招呼着。

    “小朱,先恭喜你夺金,不过未来几天你戏份很重,得做好心理准备。”

    朱寿点点头,示意自己心里清楚。

    朱雅文看到朱寿后,也高兴地喊着:“这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我们于大人给盼回来了。”

    张挺笑道:“小朱虽然请假去比赛了,但中间竟然还开发出了歌手属性,发的两首单曲热度都不低啊。”

    那一首《追梦赤子心》只能说是小火,毕竟之前翻唱的人实在太多了。

    但另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可是大爆特爆了。

    这首歌太火了,还伴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大爆。

    张挺心里羡慕不已,恨不得把这首歌曲放到自己的电视上来。

    “这大清的电视剧火了,咱们大明的也得不甘落后啊!各位加把劲!”他使劲拍着手掌,向大伙儿鼓劲。

    此时,朱寿已经换好了衣服,走入了拍摄场地。

    导演张挺望着朱寿,心里啧啧地道:“拿了金牌,又发了单曲后,整个人的起势都不一样了。”

    他给了一个手势,示意开拍。

    这幕戏是于谦怒斥朱高煦。

    可正史里,史官一般惜字如金,根本没记载骂了什么内容,只说于大爷义正言辞,汉王听后战战栗栗,顿首认错。

    不过以朱寿的眼光来分析,这不过是文人的春秋笔法罢了。

    这朱高煦如果真被于谦怒斥地毫无反击之力,又怎么会在监狱给朱瞻基来一出扫堂腿呢。

    当然这样的名场面,导演是不愿意错过的。

    至于怒斥的内容,那就交给编剧来瞎编吧。

    此刻,朱寿扮演的于谦奉朱瞻基的命令前来教育朱高煦的扮演者俞和明。

    “臣拜见汉王。”于谦进来后,笔挺着身子,对朱高煦淡淡施了一个礼。

    咱大明朝的文人就是有风骨啊,若是换成满清的,这些官员只会磕头自称奴才了。

    汉王朱高煦先是慢悠悠地举起茶杯,抿了一口。

    “于谦,本王觉得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我那侄子啊,竟然让你这样的人才来送死,简直是有眼无珠啊!”

    “于谦啊,要不你以后跟本王混吧。有朝一rb王成就大业,国公的位置肯定给你留一个。”

    于谦轻蔑地笑了笑:“我说汉王,若你只有这点挑拨离间的本事,还是趁早向陛下投降认错吧,还能保住性命。”

    “你……混账!”朱高煦将茶杯给砸碎了,“于谦,你就不怕本王杀了你。”

    “哈哈,我既然来到这里,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于谦铿锵有力地说着,“汉王,臣只想提醒您,您的情况和先帝太宗文皇帝完全不同,没有任何胜算。”

    啪~

    朱高煦拍了拍桌子,很不服气地说道:“凭什么?我爹做得到,本王凭什么做不到。”

    真是个憨憨。

    “无论是先帝还是陛下,大家都待你不薄,大家都看在眼里。这和当时的情况截然不同!”

    “还有当今的皇上,也绝不是朱允炆这样黄口小儿可比的!”

    “你根本就没有任何谋反理由的,看看你手下的那些兵将,估计都在琢磨着怎么投降体面点吧。”

    于谦地分析算是非常到位了。

    人家永乐大帝本来也不想反的,是朱允炆那二货硬是往死里逼。

    更关键的是那货色被腐儒给忽悠瘸了,尽用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货色。

    朱瞻基可是朱棣自小带在身边培养的,那手腕能力比朱允炆高明太多了。

    何况无论先帝还是当今圣上,都非常顾忌皇家的亲亲之谊,各种赏赐,对你更好了。

    你手下的兵将,本有大好的荣华富贵,为什么要跟你去送死?

    再说了,你朱高煦有永乐大帝朱棣的人格魅力吗?

    于谦看到朱高煦的脸色露出犹豫之色,尤其那句“你手下那些将领已经琢磨怎么投降体面点”直接让他破防了。

    老子堂堂汉王,对手下怎么就这么没有威慑力呢?

    于谦见时机已经成熟,果断往前跨了一步,整个人的起势再一次飙升。

    “汉王,若此时投降,还能当一辈子的安稳王爷。若再执迷不悟,不止是你,你背后所有家人恐怕都难逃一死。”

    朱高煦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身体开始颤抖。

    “本王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