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锦衣状元 >第六百四十九章 阴谋很大
    杨慎和余承勋将朱浩叫到跟前,把要在年轻翰林中挑选日讲官的事一说,朱浩不解地问道:

    余承勋笑道:

    朱浩苦笑:

    杨慎解释道:

    朱浩眼珠子一转,好像想到了什么,笑着摇头却不继续说下去了。

    杨慎叹道:

    朱浩耸耸肩,无奈问道。

    杨慎肯定地回到,

    有机会个屁。

    朱浩心想,你很清楚我朱家参与到谋杀新皇兄长之事,把我挑进日讲官里,根本就是为了恶心小皇帝,哪里是在帮我?

    余承勋笑道:

    杨慎重重点头。

    从杨慎和余承勋的反应,朱浩察觉出一丝端倪。

    朱四提出此议时恐怕根本就没有在他出身来历上做文章,但歪打正着,让杨慎以为可以利用此事来教训一下小皇帝,结果就是进入翰林院不久的他居然有机会当日讲官,这算是一次非常规提拔。

    当然,如此做还是过于冒险。

    难道杨廷和回头不会考虑新皇到底有何目的?

    不会怀疑到他朱浩头上?

    朱浩苦笑道:

    杨慎宽慰道:

    余承勋一听,率先反对。

    经筵日讲有着严格规定,所讲必须是儒家经义,你倒好,直接跟朱浩说,让他随便讲?更狠的是与儒家学说无关都行?

    那岂不成了胡说八道?

    杨慎态度强硬:

    朱浩没想到杨慎头这么铁。

    你这是想拿我当炮灰啊!

    随便去讲,故意戏弄小皇帝?

    让人看小皇帝笑话的同时,把我架在火上烤?

    果然你杨慎不是因为欣赏我才让我进日讲,更多是要试探我吧?

    行!

    你牛逼,这活我还真接了!

    ……

    ……

    朱浩当天就编写了一份,交给杨慎审查。

    杨慎看完后不满地道:

    朱浩道:

    杨慎铁了心要给小皇帝个下马威。

    朱浩看出来了,这应该不是素来循规蹈矩的杨廷和的主意,肯定是杨慎自作主张。

    而杨慎的保证,在朱浩看来一点信誉都没有。

    我给皇帝讲离经叛道的学问,就算你提前跟同时在场的翰林院同僚打过招呼,他们背地里还是会议论,把我归入异类之中,那时就不是我是否想留在翰林院的问题,或许别人会联合起来把我赶在!

    朱浩拿回第一版讲义,然后与杨慎和余承勋辞别,回家去了。

    ……

    ……

    当晚,朱浩见到朱四。

    朱四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朱浩问道:

    朱四一时语塞。

    张佐打量朱浩,随即感觉到不对,朱浩这不是在规劝皇帝,简直是在讽刺朱四自作聪明。

    朱浩,你胆子可真大。

    算了,咱家不理会,就当没听到。

    张佐随即耸拉下脑袋,装透明人。

    朱浩道:

    朱四并没有生气,想了想道:

    朱浩话锋一转。

    朱四没听明白。

    刚才你好像还埋怨朕自作主张,怎么现在却又赞同朕的观点了?

    张佐问道:

    朱浩道:

    朱四一拍桌子,

    张佐吓了一大跳,听完皇帝的话更是咋舌不已。

    这赞誉,应该没有哪位臣子能获得吧?

    唐寅也要靠边站!

    难怪朱浩能得到皇帝如此信任和器重,水平在那儿摆着呢。

    朱浩道:

    朱四格外兴奋,尤其这件事还是他提出来的,现在朱浩帮他完善,以此镇住那帮尽出损主意的文官,让朱四有一种亲身参与的畅快感,

    张佐提醒:

    朱四转头望向朱浩,等朱浩回答。

    朱浩道:

    张佐感慨道:

    对一般人来说,仕途前景就是一切。

    但听朱浩的意思,为了完成新皇打压文官的意向,不惜以自身仕途前景和政治生涯来当赌注,一次日讲估计就能让朱浩,就算日后朱浩在朱四的支持下回朝,恐怕也会在文官中被当作异类,很难再融入以儒家士子为主的官僚体系中去。

    朱浩看张佐那惊讶的表情,心想,你当我杀呢?

    我是不讲儒家的内容,但也不是什么真正离经叛道的东西,我讲天文地理行不行?讲地理大发现!

    讲经济学、社会学!

    我又不是攻击孔夫子和儒家诸位先贤,真以为我蠢到要自绝于朝堂呢?

    朱浩道:

    朱四倒觉得不错。

    朱浩跟文官集团作对,一旦事发,等于说朱浩跟杨廷和彻底决裂。

    对朱四来说,这是朱浩牺牲个人利益帮他,朱四当然会更加欣赏和信任朱浩,而不会去想,其实这也是朱浩在他面前所演的一出戏。

    ……

    ……

    跟朱四说完正事,朱浩继续编写,他已思考清楚,就算给杨慎一份编好的满纸荒唐言的讲义,也不会完全照上面的内容来讲。

    这件事其实到现在为止,只是朱四和杨慎的一厢情愿,他们的设想并不会一定实现,最终决定谁去完成经筵日讲,还要看翰林学士等人的决定。

    第二天朱浩刚到翰林院,尚未见到杨慎和余承勋,刘春便派人来叫他去学士房,显然刘春得知皇帝要选年轻人进侍经筵日讲之事,打算提拔一下救命恩人。

    -wap.-到进行查看

    wap.

    /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