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唐小侯爷 >第四十九章 以物易物
    山民是李二现在最头疼的问题。

    他们不是强盗,在战争年代躲进深山寻求活命的民众。

    革命胜利有些年头了,他们依然不肯出来,打心底就不愿意相信政府。

    他们生活的地方像是世外桃源,不受管束,自享天伦之乐。

    他们很富足,可是他们缺物资,尤其是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任何组织都不是无限可击的,只要找到软肋可劲的打,总有胜利的一天。

    山民其实就是个部落,他们可以不遵守大唐的制度,但是一定要遵守部落的制度。

    没有所谓的世外桃源,只是一种生活习惯罢了。

    他们也想每天鱿鱼海参,搂着姑娘唱歌跳舞,前提是你需要受约束。

    根本没有纯粹的自由。

    心灵的自由才是终极自由。

    当方卓抛出山民这个概念的时候,谢克勇一拍大腿道:“其实我早就想到了,只是没有大人这么透彻。”

    官场老油条啊。

    陆乘风白了谢克勇一眼,问道:“那大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方卓道:“张贴告示,山民可进城采购物资,以物易物,全部平价交换。”

    陆乘风不满道:“这样一来,他们有了物资,就更不会出山了。”

    “人的天性其实是享受,当我们把上好的生活物资交换给他们之后,原有的生活秩序就会被破坏。

    这时候部落里所谓的等级差异就会出现,不平衡的心态占据了人的理智,这时候就会有第一批人接受政府的改造。

    在第一批人得到实质性好处之后,就会带动第二批人,直到最后所有的山民就会自动走出来寻求政府的庇佑。

    你看着吧,这样一来安置山民问题就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我的封地只有五百户,据不完全统计,骊山里住的山民足足有二十万之巨,如何处置?”

    在座的诸位哑口无言。

    方卓仰天长啸:“陛下啊,你给我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我只是向你要了一块地发展农业,你老人家聪明伶俐,把这么大的难题交给了我,你于心何忍?”

    ……

    谢克勇起草的告示马上就贴到了县城最显眼的位置,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山民进城,等着消息就好了。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急促的鼓声。

    有衙役来报,诗韵阁有人前来报案,说他们那里发生了命案,有人自杀了。

    陆乘风显得很兴奋,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作为知县的方卓本来不必要出现场,但是闲来无事,还是跟着他们去了。

    有时候现场给人的即视感,听口述是想象不到的。

    诗韵阁不是风月场所,更像是一个客栈,又融合了茶舍,诗词,乐府等一系列休闲场所的所在。

    文人士子很喜欢去,大有取代青楼,成为人气榜第一的所在。

    死者叫晓月,是诗韵阁的伶人,琴棋书画样样俱全,是诗韵阁的台柱子。

    死亡地点在他的寝室。

    死亡原因是自缢。

    身穿一身红颜色的连衣裙,发髻高高梳起,脸上画了妆容,打扮的很精致。

    容颜很平静,脑袋歪斜在一旁。

    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门窗紧闭,一切生活用品都摆放的很整齐。

    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进来。

    墙上挂了三幅画,每幅画都是按照意境来画的。

    第一幅是风,第二幅是花,第三幅是雪。

    雪的旁边应该也有一幅画,应该是月,被人拿走了。

    这也得到了老板的肯定。

    原来墙上确实挂了四幅画,最后一幅画是不是月,老板也不能肯定。

    但是从常理推断,按照风花雪月的逻辑来说,被人拿走的画就应该是月才是。

    死者的名字里,有一个月字,临死前拿下这幅画,会不会和这个有关呢?

    勘查完现场,尸体被放了下来,带到了殓房。

    方卓有仔细的勘察了一遍现场,没找到有价值的线索。

    在殓房,方卓对尸体进行了严格的尸检,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大概率是一起厌世自杀案件。

    陆乘风根据方卓身上学来的经验,迅速对晓月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

    在调查结论出来以前,任何情况都有可能。

    ……

    山民得到可以下山换取物资的线报,很快纠集了一大批人,带着山货进城了。

    城里的商户收到衙门下发的平价交换的倡议书,对山民带来的物资一概不拒,只要你有东西,就可以在商铺里挑选你喜欢的东西。

    任何东西都可以,只要是等价的就行。

    方卓还是低估了山民的购买力,仅仅三天的时间,临潼县已经向长安城的广大商户发出了求救信号。

    长安城的商户紧急调动物资支援临潼,不用说,李二在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要不然事情进行的不会这么顺利。

    商人以利益为先决条件的,这一次无偿的支援,背后绝对得到了授意。

    三天后,山民们欢天喜地的撤走,如果有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山民的队伍中有几个生面孔。

    他们打扮的和山民一样,说的话也和他们一样,只是他们原来的身份是方家的杂役。

    这是方卓安插在山民中的眼线,只要山民中间出现矛盾,下一道政令马上就会发出。

    ……

    陆乘风这三天也没有闲着,撒网式的对晓月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

    可以说是毫无收获。

    晓月干净的就像是一张纸。

    一个人来,一个人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马明这几天看上去萎靡不振的,三天跑下来,整个人都廋脱了相,脸色看起来非常的不好。

    方卓给他放了长假,他连声拒绝,他要参与这起案件的侦破,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陆乘风现在几乎可以独当一面,就是从方卓的身上学到的经验。

    他也要成为像陆乘风那样的人。

    眼看方卓步步高升,迟早要进京,知县的位置很快就会空缺出来。

    那么县尉的位置就成了香饽饽,他要争取一下这个位置。

    到时候如果业务技术不够硬,会被下面的崔宁顶替。

    这才是他身体不好还要一直坚持在一线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