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娘子可能不是人 >第596章 我甜吗?
    冬暖一句话,勾得寒江楼心旌摇曳,三魂两飞。



    不等冬暖再多话,他已经红着脸起身,长臂一伸,将冬暖抱进怀里,然后就往内间走去。



    冬暖由着他抱,还伸出双臂勾着他的脖子,轻轻的蹭了一下他的胸口,声音软软甜甜的:“夫君,我甜吗?”



    这声音一出来,寒江楼的脚下一个趔趄,整个人险些站不稳,饶是如此,他的手臂依旧有力又沉稳的的将冬暖抱紧了,没让她感觉到半点颠簸。



    不需要多言,他的表现已经说明了所有。



    当然,这也只是个开始。



    等到第二天,冬暖下午的时候睁开眼睛,心里忍不住暗叹:有的时候,还是别撩太狠,不然这腰,真受不住!



    如今靖县事宜已经进入了正轨,不需要冬暖多操心。



    如今冬暖需要做的,只是……



    把书院办好,然后教授有意发展鲜花种植的村民,一些技术支持罢了。



    当然,这个也比较容易。



    冬暖在各村办了一个简单的扫盲班。



    这个是为了后续的时候,自己推出各种种植技术手册,村民也能看得懂。



    大家一听说可以免费去听书,识字,都很激动。



    冬暖也没说,全员都得培养成秀才。



    就是让大家识点字,以后读书认字,或是签订合同之类的,别被人坑了就可以。



    所以,每天的时间不长,就是傍晚的时候,一柱香时间,教的字也不多。



    这个重在一个累积。



    只不过九、十两月是全国各地的秋收季,大家都要忙着地里的收成,所以临时的扫盲班,偶尔的也会出现空缺的现象。



    这很正常,冬暖也不觉得有多意外。



    那些扫盲班的夫子,也都是各村的童生之类的。



    秀才之流,已经被冬暖请去书院了。



    今年的靖县,又是一个丰收好年。



    再加上,大家开荒多,新开荒的地还不需要上税,那日子简直是美滋滋。



    “你家亩产几石啊?”



    “哎哟,你这个可是问着人了,我家三石!



    !”



    “害,巧了不是,我家也是!”



    “啧啧,那你们就没有我伺候的尽心了不是,我家三石两斗!”



    ……



    开荒的部分是不需要交税粮的,但是其他正常的土地,还是需要交的。



    所以,到了交税粮的时候,村民或是平板车,或是扛着,奢侈一点的,赶着驴车,都来县城交粮了。



    这个时候,大家凑到一起,还能稍稍聊几句。



    今年收成确实不错,大家都比较激动的。



    特别是那个三石两斗的大叔,很快就被围了起来。



    “哎,老贾啊,你可不能藏私啊,咱们都是实在亲戚。”



    “就是啊,我跟你婆娘可是拐个弯的亲姐妹啊!”



    “对对对,你怎么种的啊?怎么就比我家多两斗呢?”



    ……



    靖县这边种的更多的是麦子和谷子,还有一些杂粮。



    稻子也有,都是旱稻,产量并不算是太好。



    这一点,就算是冬暖改良了种子,依旧产量不如麦子跟谷子这些。



    不过,大米口感好,能做的东西也多,所以哪怕产量可能并不如意,大家也还是喜欢种的。



    如今凑在一起,说的是其实是麦子的产量。



    这个被提升之后,产量真的很喜人了。



    村民们忙着交税粮的时候,冬暖这边也忙着呢。



    她的庄子已经扩到了六百多亩,除了花田,果园之外,还种了不少的粮食。



    毕竟,她手底下人不少,大家也是需要口粮吃饭的。



    当然了,冬暖这边就不需要交税了。



    先不谈别的,只寒江楼曾经的举人身份,就已经足够她这几百亩田免税的。



    更何况,她还有伯爷的身份呢。



    所以,不需要上税,都是自家产出自家吃。



    别的田地,产出大概已经定性了,多个一两斗米的,冬暖也不会过于诧异。



    但看伺候的好坏罢了。



    她如今的心思,都在玉米上面。



    去年产出不错,除了给京城带去的种子之外,剩下的冬暖浅尝了一部分,大部分还是种下去了。



    一共十五亩田,只看着成果就十分喜人。



    这会儿冬暖正指挥着人去收割呢。



    “对对对,先收一亩,晒两天脱粒看看收成怎么样。”冬暖觉得,应该能比去年多一些,毕竟她对种子进行了优化,今年伺候的也更加的尽心。



    所以,先让大家收一亩看看产量如何。



    去年是五石,今年应该能多一些吧。



    事实上,还真是!



    因为收获的晚,如今玉米的水分已经去掉了不少,如今太阳正足的时候,晒两天,蒸干剩下的大部分水分,然后就可以称重了。



    之后再晒两天,保证不会因为水分过高而发霉就可以了。



    大家忙活起来,两天之后,玉米棒晒好了,可以直接脱粒了。



    冬暖这边指挥着人脱粒,那边就有人收进了袋子里,然后一袋接着一袋的过称了。



    “五石了,五石了!



    !”过称的长工,激动的手都抖了,看着那边还有,更激动了。



    很快,亩产出来了。



    长工短工一阵欢呼,连石青都跟着乐了起来:“真不错!”



    石青拍手大笑,冬暖听着产量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六石一斗粮。



    其实已经相当的不错,逼近现代的时候,那些亩产了。



    毕竟土质,环境还有水质以及阳光温度,都影响着它最后的产量。



    如今这样,冬暖已经相当的满足了。



    当然,也许不是每一亩田都是如此。



    但是,冬暖觉得这样挺好的。



    “一亩一亩的称,然后看看谁的亩产高,今年伺候地的,统统有赏!”剩下的冬暖没有再单独弄了,而是让大家一起收,只不过区别晾晒,然后再统计出来数量。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种子一样,外界环境相同,剩下的差异,也就是各位长工短工伺候的怎么样了。



    这个石青那边有记录,到时候翻开看看就可以了。



    冬暖一声令下,大家又忙活开了。



    玉米这边大丰收,金灿灿的,让大家觉得吉祥又喜庆。



    有好几亩田都有六石的产量,这让石青面上的笑意越来越多。



    冬暖也觉得挺好的。



    十五亩田,产出了接近一百石粮,冬暖对此十分满意,而且之后还会统计一下,对相应的人员,进行一番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