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听说我全家都是反派 >第134章 后悔不已
    “给你点教训,”看一眼睡熟的儿子,慕耀直接把苏黛捞进怀里,“下次千万别小瞧自己男人!”

    “你要死啊,”苏黛使劲拧他后腰,“李念还在外面赶车呢!”

    “没事,他不敢有意见。”

    苏黛无语,“我是这个意思吗?”

    狗比男人,动不动就发骚。

    她都快招架不住!

    “嫂子,”李念一本正经出声,“我今天洗头耳朵进了水,听不清,你们想说啥说啥,别顾忌。”

    这话,还不如不说。

    苏黛脸忽地爆红,直接迁怒慕耀,狠狠瞪他一眼后,再也不理人。

    慕耀没办法,老老实实把人放下来,坐到外面跟李念聊天,“那丫头身体好点没?”

    “还在卧床修养,现在已经能自己吃饭,”李念垂头丧气开口,“耀哥,你说我当时怎么就色迷心窍呢?”

    小丫头片子, 没胸没肉,还得费心费力照顾。

    这哪是媳妇啊?

    分明是活祖宗!

    “这要问你自己, ”慕耀摇头, “现在赵嘉和丁一还没娶亲, 好歹有人帮忙一起扛,可你们总有一天会分开, 李念,你该长点心了!”

    “我确实对不起他们俩,”李念眼睛酸红, “耀哥,我这人是不是天生坏种?

    赵嘉丁一对我好,你和嫂子对我也好,甚至慕濯对我也不错,可我受那么多恩情, 却从来没有给过回报。”

    “不能这样说, ”慕耀摇头, “人心都是肉长的, 倘若你真像自己说的那么糟糕,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帮你。”

    “可我做人, 确实好失败!”

    “这点倒没说错。”

    李念:……

    不应该安慰安慰自己吗?

    只暼一眼, 慕耀就猜到他的想法, “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很难受?”

    “只是一点点而已。”

    说是这样说, 看他勉强的脸色, 就知道口是心非。

    见状,慕耀长叹一声,“你们以前逃荒日子太苦,生活安定后就拼了命的补偿自己, 我能理解。

    但是李念, 男人不能只图自个痛快, 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不会很久,人也会慢慢变老,没有人会帮衬你一辈子!”

    这话说的有些重。

    他已经不再惯着李念。

    以前不正混只需每顿少吃一口饭, 现在不是。

    赵嘉和丁一每天累死累活的摆摊赚钱, 他们都没悲春伤秋,李念有什么资格?

    不管心里多难受,他就是欠这两个兄弟的!

    “我知道的。”

    李念瓮声瓮气,满脸愁苦。

    以前逃荒,只想着活命,根本没那么多心思想别的。

    现在有吃有喝, 可那种无形的压力,却能把人逼疯。

    每次回到家,都感觉到一股窒息。

    因为愧疚,因为后悔,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

    “熬着吧,”慕耀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过不去的坎,熬过去就好了。”

    听到这话,李念一直憋着的泪再也忍不住,他捂着脸,稀里哗啦哭起来,“耀哥,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色迷心窍,也不该辜负你的信任,我就是个混蛋,扶不上墙得烂泥……”

    虽然没人骂他,可他很清楚,把人带回家后,就跟以前不一样了。

    赵嘉和丁一关系越来越好,慕濯乐意跟他们玩,耀哥也为他们俩高兴。

    只有自己,原地踏步。

    甚至还不如以前。

    慕耀没再安慰他,默认了这说词。

    即便没表现出来,其实他们都对李念挺失望的。

    “你没想着把人丢出去,已经比以前强很多。”

    若真这样, 他们才会再也不抱有希望。

    李念哭的更加凶猛。

    不是不想, 而是不敢。

    既没胆背负一条人命, 也不想兄弟彻底厌弃自己。

    这辈子,除了他们, 自己已经什么都没有。

    看李念这副模样, 慕耀心里也挺难受。

    虽然一直都想他成长,可真把人逼到这一步后,还是会心酸。

    然而,不狠心又不行。

    一直放任纵容,总有一天,他能把自己坑死。

    于是,两人沉默了。

    回到家后,连游玩的开心都消散很多。

    相反,县城中,刘致远和吕泊崖却非常兴奋。

    两人没回家,住在县学学舍。

    “致远兄,咱们今天遇到贵人了!”

    吕泊崖欣赏地看着自己刚写出的策论,浑身冒着喜气。

    “羡慕齐光的福气,”刘致远哀叹,“家有贤妻,何愁前途啊!”

    “嫂夫人也温柔贤淑,把家里打理的妥妥当当,你可不要胡思乱想。”

    “你误会了,我不是对你嫂子不满,”刘致远哭笑不得,“只是觉得弟妹不像咱们这种小地方养出来的人。”

    “我也觉得,”吕泊崖放下书稿,“她的学问比教谕还要好一些,随口引经据典,破题思路清晰,甚至对考官的忌讳都了解的一清二楚,讲真,若非是女子,绝对是状元之才。”

    “齐光也不差,听他的意思刚启蒙也没多长时间,却已经学习四书五经,比我们当年快多了。

    即便如此,基础依旧很扎实,这份天资,比县学绝大数都要好。”

    “格局小了,”吕泊崖纠正,“即便放在府城,能出其左右的也没几个。

    不知道他会不会参加今年秋闱,若是参加,咱们三人一起考试,岂不美哉?”

    刘致远:“明天问问看,对了,还得赶紧劝他过来县学,弟妹学问是好,但科举只学问好没用,还得尽量扬名,躲在家里可不行。”

    吕泊崖小声嘀咕,“那还是学问不够好,倘若如弟妹这般,只要肯把自己的画放书店寄卖,立马出名。”

    听完这话,刘致远一脸遗憾,“可惜我不是女的,否则就厚着脸皮讨一幅,有生之年,从没有见过谁画画如此逼真,仿佛宣纸上封印了一个世界。”

    “弟妹如此画技,哪怕齐光只学会五成,作的画也值得收藏,明天向他求一幅。”

    “这倒是个好主意!”

    两人说完,继续埋头破题,决定通宵奋战,争取多带几篇策论过去。

    原本因教谕放假苦恼,现在却只恨时间太短。

    县学学子近五十,即便教谕负责也不可能个个照看。

    刘致远和吕泊崖成绩上等,已经受到优待,即便如此,也不能事事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