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李二,我真不是你四弟! >第420章 李世民之烦
    “陛下,今年不仅我大唐各地灾祸不断,突厥等地,灾祸更是不断。早在年初之时,突厥等地便冻死不少牛羊,他们所养的牛羊都不够他们那些猢狲们吃食。



    现如今,突厥等地的牛羊便所剩无几,再加上大战一起,牛羊更是紧缺。



    而我大唐还要在突厥等地,建造城池,设立折冲府,有上百万大唐遗民在那里,粮食自然会缺口极大!”



    房玄龄立即拱手解释道。



    “尔等尚书省、中书省可有何种解决之策?”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与杜如晦等人问道,其实这些道理,李世民也都明白,但就是看着心烦的不行。



    “陛下恕罪,微臣认为,为今之计需要先满足李靖等五路北征大军的粮草。至于剩余的突厥猢狲与那些大唐遗民,只能先宰杀一些羊来填饥,然后再从江南等地,开始调集粮食,给灵州送去。”



    房玄龄缓声说道。



    一旁,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也都是一脸赞同。



    “陛下,现在从长安到洛阳之地已经铺建上水泥道路,运送粮食比往日的速度,至少要快上一倍有余。”



    “可是从南方征调粮食,至少需要一个月之久,如此一来,灵州等地那百万大唐遗民可等的起?”



    李世民有些疑惑道。



    “这?”



    房玄龄与杜如晦等人,都是一脸无奈。



    “陛下,此事我等也无什么办法,只能从关中给州,给灵州增粮。至于那些突厥猢狲与大唐遗民们,他们既然能在突厥等地生活如此之久,必然有他们的生存之道。”



    听此,李世民轻轻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身无奈。



    这个办法,确实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陛下,青州折冲府程端伯送来急报!”



    这时,李嵬手持一本奏疏,快步走了进来。



    “给朕拿来。”李世民说道。



    “是,陛下!”



    听此,李嵬连忙将奏疏送了过去。



    李世民迅速将其展开,便看了起来。



    而一旁,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是脸色一急,紧紧看向李世民手中的那本奏疏。



    程端伯被派往青州担任折冲都尉之事,他们也都知道。



    突然,李世民满脸大喜,激动的直拍手。



    “好,甚好!”



    “敢问陛下,可是青州出了何种大喜事?”



    长孙无忌等人心中一松,不过还是满脸好奇的问道。



    “玄霸带着青州折冲府的两艘苍舶巨船出海捕鱼,仅仅只是在大海上转了一圈,便轻轻松松的捕捉到上千石的巨鱼!”



    



    “陛下,真是上千石?”



    闻言,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都下意识的瞪大眼睛,满脸震撼,急忙朝着李世民问道。



    “青州折冲都尉程端伯那厮,定然不会在此事上哄骗与朕!”



    李世民一脸大喜的说道。



    同时,想起什么,抬头看向一旁的李嵬。



    “速速将河间郡王找来!”



    “是,陛下!”



    李嵬连忙拱手应了一声,便快步跑了出去。



    “辅机,玄龄,两艘大船出海不到一个时辰,便可以捕到上千石的海鱼。那一天内,两艘苍舶巨船岂不是至少可以捕捉到六千石的海鱼。



    而要是四艘苍舶巨船,一日至少可以捕捉上万石的海鱼!”



    李世民将说中的奏疏递给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满脸喜色的说道。



    “陛下圣明,要是在大海中捕鱼真如程端伯所言那番简单,此事对我大唐来说,必然是一件幸事!”



    杜如晦也是一脸大喜道。



    “玄龄,此事你如何看?”李世民再次看向房玄龄。



    “回陛下,微臣幼时,也曾与一些玩伴一同去往过大海边上,大海中的海鱼体型都较为肥大,肉质也是十分鲜美。



    并且,听海中的那些渔民所言,海中的鱼确实比较多,要是运气好,遇到鱼群,成千上万条大鱼,在大海中密密麻麻结伴而行,一网下去定会是成千上万石的大鱼!”



    房玄龄乃是齐州临淄人,距离青州只有一百来里路。



    因此,儿时,也经常与有一些同为官二代的玩伴,前往大海边上看海捕鱼。



    “如此说来,程端伯所说之事,确实可行!”



    李世民缓缓说道。



    “恭喜陛下,要是真可如此捕鱼,那我大唐缺粮之事,便可大大缓解!”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都满脸大喜的拱手恭贺道。



    听此,李世民也是满脸喜色。



    很快,李孝恭也是一脸急色的从宫外走了进来。



    “臣李孝恭参见陛下!”



    “快快免礼!”



    李世民一脸喜色道。



    见此,李孝恭神色一松,看来不是自家那个混账东西,在青州惹事了。



    “敢问陛下,如此急色的将臣喊来,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青州折冲都尉程端伯送来一份奏疏,你看看!”



    李世民将那本奏疏递给李孝恭,轻笑着说道。



    “是,陛下!”



    对此,李孝恭也没继续客气,连忙接过奏疏,看了起来。



    “上千石大鱼?”



    看完之后,李孝恭下意识的惊呼一声。



    随后,便一脸喜色的对着李世民拱手,“恭喜陛下,大海中大鱼如此之多,只要我大唐出动数十艘大船,每日便可捕捉上数十万石的大鱼,我大唐再也不会缺少食物!”



    “孝恭也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李世民一脸期待的问道。



    “回陛下,大海广袤无边,其内确实存有很多的海鱼。只是,大海距离我大唐腹地太过于遥远,那些海鱼离水便死,很难将其运回关中与关内等地!”



    思索片刻后,李孝恭脸色又是闪过一丝难色。



    “唉!”



    听完,李世民又是满脸失望,“可惜了那么多的大鱼!”



    “陛下,太子奏疏,晋王奏疏!”



    这时,李嵬手中拿着两本奏疏,一脸古怪的走了进来。



    “高明与玄霸?”



    听此,李世民也是一脸惊诧。



    不过,还是急忙结果奏疏,看了起来。



    而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也都是满脸好奇的看向李世民手中的那两本奏疏。



    对于李承乾的奏疏,李世民扫视一眼,便匆匆看了过去。



    至于李玄的奏疏,李世民则是看的十分认真。



    好半晌,才一脸喜色的将李玄的奏疏,递给房玄龄与李孝恭等人。



    “高明与玄霸所奏之事,与程端伯一般无二。不过,在玄霸奏疏中,有两种方式,可将那些海鱼运回长安城,并使得那些海鱼还如出海之时一般新鲜!”



    “竟有此种起奇术?”



    房玄龄与李孝恭等人,脸上闪过一丝惊诧,连忙满脸好奇的看了起来。



    “用冰块将大鱼冰冻住,可使得海鱼一个月内保持新鲜,不臭!”



    “用粗盐给清理干净的海鱼搓腌上一遍,使其晒干之后,清脆好吃,营养丰富,而且还轻便易携带!”



    看完之后,李孝恭与房玄龄等人,都不由自主的满脸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