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807章 迟来的挂印辞官
    “李庆,你好大的胆子,别以为你兄长不在,你就能威胁我!”

    刘清芫宫装富贵仪态之下,盛怒的表情,确实吓到了李庆,他看似放浪不羁的外表之下,却被这个女人吓得苦笑连连:“嫂子,您可不能冤枉我,我哪敢威胁您呀!”

    随即委屈道:“这是二哥的决定,我要是反对,会被二哥一脚踢到庄子里种地的。”

    “为何不提前告诉我?”

    “嫂子,这是您和二哥之间的事,我可不敢多说一句。至于为何二哥不想做官了,这事难道他没有跟您说过吗?”

    刘清芫脸色铁青,她虽是主母,可是自古一来,后宅都有妻妾之礼,总得雨露均沾吧?李逵也不是天天在她房里休息。

    李庆无奈,只好将刘清芫的怒火朝着李逵的方向引,反正二哥不在,他不担心有人告密。

    李庆已经二十出头了,他不再是那个百丈村的倒霉熊孩子,整天生活在李逵的阴影之下,每次受挫之后,还会激发他不屈的斗志,要防抗。他长大了,生活中也有过女人,就是没成家,还没有哪个女人对他的生活有羁绊。

    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李逵对刘家不信任导致的结果。

    刘清芫能说什么?

    李逵突然间跑了,然后过了两个月,李庆这家伙跑上门来对自己说,丈夫要辞官,你点掂量着办?

    但这事太突然了,甚至让她一点防备都没有。

    也不是所有防备都没有,只是李逵自从北线战场回来之后就很不对劲。经常长吁短叹,有种狡兔死走狗烹的寥落。可这是大宋,大宋的皇帝还不至于残杀功臣。可毕竟刘清芫也是冰雪聪明的主,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词:功高盖主。

    李逵或许已经想到了他的功劳太大,已经被人忌惮。

    而这个人很可能是皇帝,也可能是同朝为官的大臣们。

    李庆虽说不知道李逵夫妻的事,但是有些事还是知道的。比划道:“嫂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二哥离开京城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要是再不离开京城,他恐怕这辈子都走不出京城了。”

    圈养?

    想到这个可能不难,难的是李逵竟然不是承受,而是反抗。这让刘清芫非常不解,气恼道:“住家里,安稳过日子不好吗?”

    “好啊!可是二哥才二十多岁吧,他这性格,要是连京城都出不去,还有什么活头?他会憋屈死的。”

    李庆有些话不敢说,也不能说。像猪一样被圈养的生活,李逵不能接受,哪怕是李庆,李林,大部分李家的人都不能接受。这样的日子,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刘清芫明白了李逵的用意,他做出决定的时候,显然是不愿意妥协。而妥协的压力不外乎来源于家庭。

    可她又忍不住气恼:“难道他就不怕触怒了陛下,将我们扣留下来?”

    “不可能,只要我李庆在,就是豁出命去,也会将嫂子送到二哥身边。”李庆拍着胸脯保证道:“而且二哥也说过,只要他不在京城,留住你们对皇帝来说很不明智,这是将最后的体面都丢了。大宋二十多岁的三品文官不多见,但是将一个三品文官逼到造反,大宋没有一个皇帝敢这么做。”

    刘清芫突然抬手,指着李庆怒道:“要是我不走呢?”

    “嗯!”李庆有些词穷了,他想到二哥离开京城的时候,嘱咐过他,在书房的书架上留下了个匣子,里面给刘清芫留下了封信,顿时恍然道:“嫂子,二哥给你留信了,就在书房里。”

    很快,刘清芫找到了李逵给她留下的信。

    信件的内容很长,从李逵在西夏开始说起。要是大宋其他官员,仅仅凭借西夏的功劳,他就足以在朝堂有立足之地。这个立足之地,不是说做京官,而是真正的朝堂部堂大佬。虽说年龄的劣势,并没有让他很快就步入朝官的行列,加上皇帝也可以掩盖他的功劳,才让他有继续统领军队的可能。

    皇帝故意掩盖李逵的功劳,并非是打压,而是保护。

    刘清芫修长的手指揉着脑门头痛不已,官场之下,竟然有如此多的交易和龌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皇帝的臣子很多,又不是李逵一个。真要是群起而攻之,皇帝也保护不住李逵。

    这种事,并不少见。

    像是当初仁宗不得已放弃范仲淹那样,皇帝依靠的是整个朝堂,而不是某个官员。哪怕范仲淹被贬官之后,仁宗皇帝后悔的不得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给予范仲淹的子孙最大的优待。荫补官身份,第一份官职就是判官,这在大宋官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可是在范家人身上,都发生了。这是补偿,来自于皇帝的补偿。

    王韶,狄青,这些人难道皇帝都不想保吗?

    不是不想,而是保住了之后呢?难道和文武百官决裂吗?

    不可能,皇帝考虑的事,从来都是从皇权,而不是个人喜好。没有那个官员的重要性,会超越皇权。

    然而之后的青塘城之战,皇帝赵煦即便是想要打压李逵也不成了。毕竟,青塘两千里草场可是李逵打下来的。哪怕安焘分润了不少功劳,也差点成了众矢之的。

    之后的北线燕州前线,李逵大破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十几万精锐,一战而扭转了辽宋战场实力,这一次,他真的功高震主了。

    直到此时,刘清芫才真正明白李逵将要经历什么?李逵怕她不明白,点了一下曹彬这个人。刘清芫出身将门,虽说是女子,但刘葆晟也不限制女儿求学,当然明白开国功臣曹彬经历了什么。

    像是当年的周王曹彬,在所有大宋的开国功臣之中,曹彬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他一人就灭了两国,后蜀和南唐。之后还被赵匡胤任命为枢密使,太宗时期成为宰相。按道理,他的人生已经达到了一个臣子的顶点。

    可之后的日子,他却并没有伴随着辉煌继续下去。

    岐沟关大败,成了他人生之中最大的污点。这场大败,也是大宋整个对外军事作战的转折点。北伐大败,最后曹彬担负了所有的罪责。从太师,侍中(这个官职在唐代起就是宰相)被贬谪为右骁卫上将军。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曹彬是给皇帝背锅了。

    这场大战一开始,赵匡义坐镇的主力麾下拥有大将,潘美、田重进,坐拥几十万大军。并且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收复朔州、灵丘、蔚州等城池,局势大好。可是作为决战偏师的曹彬,却突然收复了涿州。大军已经打到了燕州城下,赵匡义一瞅,不行,他才是北伐的主角。然后……东线的曹彬大军的粮草没了,不得不退兵。

    坐镇中军的赵匡义虽说后来对曹彬承认:“大敌当前,却反而补充粮草,太失策了!”可粮草怎么没的,赵匡义心里就没数?

    他才是最清楚的那个人。

    这一次,曹彬的十万大军仅有士气上的些许损失,拿到了粮草之后,赵匡义对曹彬道:“你们人少,才十万人,想要轻取幽州(燕州)有点不济事,放心,我派大将潘美帮你。两路大军夹击幽州,胜利指日可待。”

    也就是赵匡义是皇帝说这话,要是换个人来说,早就被打死了。要不是粮草不济,幽州早就被曹彬打下来了,还有潘美什么事?曹彬早知道赵匡义肯定会混在潘美大军之中,真要是潘美带兵前来,曹彬铁定会发飙。可遇到皇帝要抢功劳,他也是没辙。

    你管着中军,不发粮草,难道自己就心里没有点数?还不是因为曹彬都已经打到了燕州,赵匡义脸上挂不住了,他这个皇帝要寻找存在感,和臣子抢功劳。同时,曹彬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大到好像大宋的疆域都是他一个人打下来了。大宋三大对手,后蜀、后唐、后汉,两个是曹彬灭的,第三个也要被曹彬灭了,大宋皇室还有什么脸面?

    黑脸胖子赵匡义心酸了,嫉妒了。

    至少,攻克燕州才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要是他哥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绝对做不出这等混账事。

    同时赵匡义也有苦处,他背负了夺侄江山的骂名,要是没有天大的功绩掩盖,这辈子都要背负恶名。

    之后,赵匡义制定了两路大军合围幽州,一举拿下幽州的计划。

    曹彬这时候兵力一点损失都没有,养精蓄锐等着赵匡义的大戏开锣。没想到,皇帝被围了……

    之后的事记录在史书里,曹彬仓促以十万大军迎战几十万辽军,一败涂地。

    从结局来看,曹彬似乎也不错。虽说他承担了北伐失败的责任,但赵匡义对他内疚啊!贬官没多久,再次封赏,接下来的大宋皇帝,对曹家也是恩宠不断。

    可李逵的情况比曹彬要差很多,李逵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

    自从赵匡义之后,大宋皇帝对于御驾亲征简直就是谈之色变。唯一一个御驾亲征的皇帝真宗,还是被寇准几个大臣骗到了前线。

    赵煦不会御驾亲征,也不可能分担李逵在功劳上的风头。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李逵承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逵就是这样的情况,将门嫉妒他的功劳,文官集群本来就对苏门不满,加上李逵还是苏门的代表人物之一,甚至苏辙都掩盖不了他的光芒。这样一个人,不仅不可能拉拢,反而是来夺权的,朝堂上也就是章惇要用李逵,要不然弹劾李逵的奏折早就如寒冬腊月里的雪花,满天飞了。

    刘清芫这才发现李逵所承担的压力有多大,一旦皇帝也开始猜忌他,他就危险了。而局势也证明,皇帝虽没有猜忌他,但已经开始限制他了。

    继续下去,李逵的结局要比曹彬惨的多。曹彬能做富家翁,能享受爵位一再的封赏,死后更是封王。可是,李逵不仅享受不到这种优待,甚至可能在某一天,被没有任何证据的诬告他谋逆,深陷囹圄。别以为这种事在大宋不可能发生,不仅会发生,而是朝堂争斗的常规手段。

    文官一旦受到这样的攻讦,轻者只能辞官离开朝堂,重则有牢狱之灾。

    而诱发这一切的引子,只要一个不入流的七品御史的一本不要负责的奏折而已。

    刘清芫端坐在李逵的书房里,坐在李逵经常坐的椅子上,很不舒服,四周空落落的。李逵身材高大,喜欢高大的椅子,而这把椅子对于刘清芫来说有点太大了。可是她还是端坐着,一动不动,后背凉飕飕的冒寒气,她想不到李逵已经站在了这等危险的境地。而破解这一切的机会就是封王。

    活着封王。

    也就是指挥大军拿下燕云十六州,逼迫朝堂和皇帝用王爵来犒赏李逵。封王之后,李逵除了没有军权之外,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哪怕御史也不会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诬告一位王爷。哪怕言官无罪,这样的诬告还是会让他仕途尽毁,甚至有性命之忧。

    但是,这一切都在他离开代州之后,成了泡影。

    下一次……

    肯定没有机会了。

    良久,刘清芫开口问李庆:“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李庆摇摇头道:“如今李家的生意,京城之外的没受到影响,但是京城之内,遇到不少的袭扰。甚至连不起眼的贼子,也敢盯上我李家的生意。这要是没有人授意,杀了我也不信。”

    李庆随后解释道:“当然,这并非是陛下的意思,甚至也不是相公们的意思。不过迹象很明显了,他们这么做是要激怒我李家,一旦我和五叔出手,必然动静不少。二哥要是这时候还在京城,别说出城了,想要从中脱身都难。”

    刘清芫脸色平静下来,慌乱之后,她内心渐渐平静,仿佛之前的慌乱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那份三品命妇的风仪,也不是普通人能学来的。不过刘清芫很好奇,如果她不走会怎么样?

    于是她试探的问道:“假如我不想离开京城呢?”

    李庆为难起来,脸色尴尬道:“嫂子,你手中的匣子还有一个暗格,这是二哥给你的保命的东西。”

    刘清芫打开暗格,她真的以为李逵给了她了不得的宝贝,打开之后,竟然发现是一封休书。李庆没有骗刘清芫,有了这封休书,李逵就是造反都和她没有关系。可是被休妻……这等耻辱还是让她气地七窍生烟。双眼一红,将手中的休书给撕扯的粉碎。口中怨恨不已:“李逵,我和你没完!”

    连休书都弄出来了,刘清芫也明白事态紧急。不得不做出决定了。

    只见她咬着贝齿道:“既然如此,就按照你二哥的想法做吧。我将人叫来。”

    李逵的后宅不仅仅是刘清芫,还有三房小妾。

    书房是男主人处理机密的地方,她们是绝对不允许进来的。哪怕是刘清芫,也很少进入李逵的书房。

    贞娘、聂翠翠,还有俏枝儿走进书房的那一刻,发现主母刘清芫端坐在书案后,就是椅子太大,显得四周都不靠的样子。而很少来家里的李庆,正在将书房中的往来书信投入火盆之中焚烧。

    其他两人没有感觉,反倒是聂翠翠脸色骤变。

    她是经历过家中被抄没的变故,似乎也嗅出了危险的味道。

    刘清芫将情况一说,聂翠翠当即表示:“女婢誓死追随姐姐。”

    张贞娘这才反应过来,点头道:“我听姐姐的。”

    俏枝儿还傻傻分不清楚,被房中四个人的眼神盯着,尤其是看到李庆这家伙右手竟然摸向了刀把,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战战兢兢道:“我也听姐姐的……”说完,委屈地眼泪都快落下来了。凭什么又欺负她?

    难道因为她的身份不是良籍?

    可问题是,身份这东西,她也不想这样啊!

    当天夜里,一辆马车从李家出门,然后朝着城外的庄园而去。哪怕车厢里被挤入了四个女人,三个女童,但谁也没敢出声。哪怕是亲妈,只要女儿有张口的迹象,就用手死死的捂住口鼻,心狠的哪怕女儿翻白眼也不敢不顾。

    都要大祸临头了,谁还在乎女儿的不乐意?

    三天后,蔡京早早来到兵统局,照例去正堂拿当日要批复的公文,可当他进入正堂之后,看到悬挂在房梁上的挂着的一个包裹。

    蔡京感觉到了一丝不妥,随即叫女婿梁世杰去喊人,将衙门里的人都叫来之后,这才指着房梁上挂着的包裹道:“局座的正堂谁来过?”

    “没有。”

    “小人没有发现。”

    “大人,局座不在,不会是歹人吧?”

    章授也觉察到了不对劲,他不信蔡京会看不出来,这包裹里是什么,对他们来说不难猜出。多半是官印。

    而留在正堂中的官印,只能是李逵的。

    可他也想不明白,李逵为何要挂印?当然,没有打开包裹之前,谁也不能笃定,一定是官印。此事,章授也不推辞,反而站出来道:“蔡大人,我等做个见证,将包裹打开吧?”

    “确当如此。”

    蔡京的用意就是有人给他作证,这事不是他干的。真要是李逵的官印的话,他也好撇清关系。

    呼——

    “这是局座的官印,少府的印记都没有错。不行,出大事了,快去都事堂禀告章相。”

    章授还在傻傻看戏的时候,就被蔡京拉着一通说:“此事事关机密,还请贤侄速去!”

    章授目光扫视周围,都是众望所归的感激之情,他忽然感觉自己好像要背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