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红楼武状元 >第343章 秦可卿受宠若惊
    女卷们纷纷写起了以“柳絮”为题的诗词,有人写的是诗,有人写的是词,不仅薛宝钗、袭人、秦可卿、李飞雪、香菱都写了,就连紫娟、晴雯、尤二姐、尤三姐也都写了。



    难得贾芸有这份诗兴,写得好了,自然能获得贾芸的喜欢,写得不好,也能凑个趣儿,不然就扫兴了。



    然而,如薛宝钗所言,珠玉在前,哪怕薛宝钗、李飞雪都写出了水平不低的作品,跟《临江仙-柳絮》比起来都要差不少。



    一场诗兴过后,贾芸和女卷们在瀛台吃了些点心果品,也喝了点酒,到了掌灯时分才一起返回皇宫。



    贾芸准备进养心殿院落的时候,突然转身看向跟在身后的秦可卿,秦可卿顿时害臊,略垂额头,贾芸道:“秦女史跟朕来养心殿。”



    秦可卿心里又惊喜又疑惑,惊喜的是,贾芸难得将她召进养心殿,疑惑的是,不知贾芸为何突然召她去养心殿?



    现场的女卷们纷纷都疑惑了,有人下意识便想到,难不成皇上今晚要让秦可卿服侍就寝?他忍不住现在要纳了秦可卿了?



    秦可卿自己也有这种想法,所以脸色有些红了。



    当即,秦可卿跟着贾芸、香菱、尤二姐、尤三姐一起走进了养心殿院落,薛宝钗则带着袭人、紫娟、晴雯、李飞雪回了后宫。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六宫都太监俞文也跟进了养心殿,准备让贾芸翻牌子了。



    秦可卿跟着贾芸走进西暖阁,贾芸没直接跟她说事,而是等香菱给他斟来一杯好茶,他喝了两口,才对着毕恭毕敬站在跟前的秦可卿微笑着问:“你进宫已有二月了,是否思念你弟弟秦钟?”



    秦可卿微低额头道:“奴不敢隐瞒皇上,奴确实思念家弟,但也并未担心,皇上不仅对奴恩重如山,也对家弟恩重如山,已对家弟有了很好的安排。”



    秦可卿可是还有一个弟弟秦钟的。



    根据原着的时间线,秦可卿早在一年半前就死了,而秦可卿死去后,秦业、秦钟也先后死了,现在轨迹改变了,秦业先死了,而秦可卿、秦钟都未死,秦可卿现在更是在宫中等着封贵妃。



    至于秦钟,秦可卿自然不会扔下他不管,虽说这对姐弟并非血亲,秦可卿是秦业的养女,秦钟是秦业的亲生儿子,但秦可卿对秦钟还是有姐弟情的,哪怕念在秦业的情分,秦可卿也不会不管秦钟。



    去年十月,在贾芸的安排下,秦可卿住进了王府,秦钟也跟着一起,由于当时她们住的是王府东路的一套小院落,秦钟的存在不会影响到王府内宫,当时贾芸还让老童生教秦钟读书。



    而在今年五月,也就是两个月前,秦可卿进了贾芸的后宫,这种情况下,秦钟自然不便再跟着一起住进皇宫,何况秦钟跟贾宝玉同龄,今年虽还未成年,也是个不小的少年了。



    于是,贾芸让秦钟继续住在王府,也让老童生继续教秦钟读书。



    如今秦可卿已经两个月没见到秦钟,她也没对贾芸提这种事,虽说她思念秦钟,但她知道,她作为后宫女官,且以后要封贵妃,在礼数上,是不便见秦钟的,也不便主动对贾芸提出此事。



    秦可卿没想到,今日傍晚贾芸突然将她召来养心殿提到了秦钟……



    贾芸凝视着秦可卿:“朕要让秦钟搬出王府。”



    秦可卿闻言顿时就紧张了起来,下意识认为贾芸这么做,可能是对她有所不满了,不然,秦钟在王府住得好好的,干嘛突然让秦钟搬出王府?



    秦可卿的头更低了,心里想着自己近日有何事惹他不满了……



    贾芸发现了秦可卿的紧张,微笑着问:“你还记得当初朕在车轿马胡同的那座府邸吗?”



    见贾芸面带微笑,秦可卿顿时又放松下来,抬头对着贾芸嫣然一笑:“奴自是知道的,想当初皇上中武状元的时候,奴还斗胆去那座府邸外悄悄看了皇上一眼。”



    说完,秦可卿不禁涨红了脸。



    秦可卿的这段话,勾起了贾芸的回忆,那天他中了武状元,光荣回府,秦可卿坐在府外的一辆马车里,掀起车帘一角偷看过他,而他当时也发现了她,惊鸿一瞥,他被她的美貌惊艳到……



    事实上,那天是聪明要强的秦可卿故意在用自己的美貌打动贾芸。



    如今距离那天也不过才过去了三年多而已,然而如今的贾芸已是皇帝,秦可卿也进了后宫等着封贵妃,三年多,竟然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眼下秦可卿很是庆幸,庆幸自己的聪明要强以及勇敢,若非她对贾芸的积极争取,她可能就不会有如今这般的大福大运。



    回忆了一会儿,贾芸才继续道:“车轿马胡同的那座府邸,朕已经赏赐给了于竹于大臣。”



    秦可卿“嗯”了一声,此事她知道。、



    那座府邸不仅贾芸住过,卜五娘也住过,贾芸知道卜五娘对那座府邸也有感情,所以贾芸将那座府邸赏赐给于竹的时候,特意跟卜五娘说过,而秦可卿跟着薛宝钗一起去寿安宫时,卜五娘提到过。



    秦可卿自然也知道,于竹如今的身份很是尊贵,既是内务府大臣又兼署着御前大臣。



    只是,秦可卿眼下纳闷的是,贾芸为何突然又提到那座府邸和于竹?难不成贾芸要让秦钟搬去于竹的府邸?



    不愧是秦可卿,确实是个聪明女子,一下子就将答桉猜出来了。



    贾芸道:“朕要让秦钟搬去于大臣的府邸,以后让于大臣对他严加管教,另外,朕要送秦钟去国子监读书。”



    秦可卿闻言,激动非常,喜出望外,跪道:“皇上本就对奴和家弟恩重如山,如今还如此施恩,让奴着实受宠若惊了。”



    秦可卿岂会不知此事的好处?好处简直太大了!



    首先,秦钟可以跟于竹这种朝廷重臣变得很亲。



    其次,秦可卿知道秦钟是个淘气的,有于竹的严加管教,便可以治治秦钟的淘气。



    再次,于竹的严加管教和国子监的学习机会,也可能让秦钟把书读好,将来说不定能在科举上有所成就。



    秦可卿也知道国子监的学习机会有多难得!



    当初贾芸进国子监,是以优监武生的身份考入,而秦钟自己是万万考不进国子监的,除非以荫监生的身份进入。



    在庆朝,公侯伯、文职京官四品以上、文职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才可以荫一子进入国子监,再就是特殊情况了。



    曹武、唐大千当初都是被各自的老爹荫进国子监的。



    现在贾芸作为皇帝,一道命令自然就能将秦钟送入国子监。



    而秦钟一旦进入国子监,除了可以得到庆朝最好的科举教育,还有其他一些好处,比如,秦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乡试之前的几层考试都可以免了。



    综上所述,秦可卿眼下怎会不激动不惊喜?贾芸的这份施恩对她而言也确实是恩重如山。



    若她现在就已是贵妃,贾芸这么安排倒也合理,但她现在还不是贵妃,只是一名后宫女官罢了,这种情况下,贾芸这么安排就不合理了,虽不合理却合情,合乎贾芸对秦可卿的感情。



    若非冲着秦可卿和秦业的情面,贾芸才不会管秦钟。



    贾芸可是知道,秦钟不是个省油的灯,原着里,这小子年纪不大,不好好读书,跟贾宝玉一起鬼混,还跟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发生关系,



    然而秦业就这么一个亲生儿子,且是老来得子,秦可卿又是个从养生堂出来的孤儿,如今对她而言,算得上亲戚的也就秦钟一个,所以贾芸才会管管。



    贾芸会对于竹打招呼,让于竹对秦钟真正的严加管教,该骂就骂,该打就打,就好比贾芸如今管教夏晖一般,否则,等秦可卿封了贵妃,秦钟这小子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



    “此事就如此定了,你退下吧。”贾芸对秦可卿道。



    秦可卿站起身,依依不舍地对贾芸告退,天知道今晚她是多想留在养心殿服侍,在她想来,贾芸的恩重如山,她只能好好服侍他加以回报了。



    秦可卿离开后,贾芸由西暖阁来到勤政亲贤堂,这时,六宫都太监俞文照常将翻牌子的银盘端到贾芸面前,银盘里依然只有四个牌子,贾芸将紫娟的牌子翻成了背面朝上。



    袭人、紫娟、晴雯三个,贾芸翻的最多的是袭人,其次是晴雯,紫娟则很少,今晚就让紫娟来养心殿吧。



    ……



    ……



    《庆报》已经发行多期了,也已经让报社社长程华年收获了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名气,就连编辑陆友兰都收获了不低的地位和不小的名气。



    主要原因在于,《庆报》乃是当今皇帝下令创办发行,几乎所有庆朝的大富大贵之人都会看这份报纸,连皇帝都会看。



    随着《庆报》的诞生,有不少人主动找到程华年,希望自己的诗词作品可以登上《庆报》的“副刊”,其中包括了皇亲国戚、勋贵官员、勋贵官员的子弟……



    他们希望以此成名,希望以此获得大富大贵之人的关注,尤其是皇帝,万一自己的诗词被皇帝赏识了,可能就会行大运了……



    对此,程华年的烦恼反而要大于幸福,幸福自不用说了,烦恼在于,他不仅经常被人打扰,还经常因为拒稿而得罪贵人。



    贾芸可是跟程华年打过招呼,《庆报》的选稿要认真对待,不要因为关系户而刊登水平低下的诗词,程华年岂敢怠慢?贾芸还打过招呼,每一期《庆报》在发行前,程华年都会带着样报进宫让贾芸亲自审查的。



    好在,程华年虽不是官身,却相当于天子近臣,可以经常见皇帝,而且,他跟皇帝还是早就相熟的好友,到目前为止,倒也没有哪个贵人敢因为他的拒稿而狠狠地报复他,《庆报》的报社,贾芸也特意派了禁卫军守卫。



    七月十三的上午,在贾芸的宣召下,程华年来到了乾清宫。



    “朕这里有一首词,你瞧瞧写得如何。”贾芸一边说着,一边将昨日自己写的《临江仙-柳絮》递给了程华年,昨日的那份手稿,已经交给薛宝钗收藏,今日这份手稿,是贾芸让六宫都太监俞文抄写的。



    程华年毕恭毕敬地接过手稿,心里下意识便想到:“皇上应该是要让我将这首词刊登在《庆报》上了。”



    嗯,贾芸亲自给的诗词,哪怕写得再烂,只要贾芸让上《庆报》,程华年当然不会拒稿。



    当即,程华年认认真真看起了《临江仙-柳絮》,接连看了三遍,三遍看完,程华年称赞道:“皇上,这首词是何人所写?写得着实甚好!”



    贾芸道:“是朕昨日所写。”



    程华年眼睛一亮,啊,是您自己写的啊,那必须得再夸夸了,于是又称赞道:“皇上果然是一位奇才天子,连词都写得如此出人之上,草民认为,这首词必将成为经典,流传千古。”



    此话倒也不是完全在奉承,程华年是真心觉得这首词很好。



    贾芸笑道:“你认为,这首词是否有资格上《庆报》?”



    程华年毫不犹豫道:“当然有资格,若这首词都没资格,那当今就没有其他诗词有资格上《庆报》了。”



    贾芸道:“那好,这首词便刊登在下期的《庆报》,另外,你替这首词写一篇评论文章一起刊登。”



    程华年忙道:“草民荣幸之至。”



    当即,贾芸将他写这首词的故事背景跟程华年说了下,当程华年得知这首词是他在写署皇后薛宝钗,觉得这种“才帝佳后”的故事很浪漫很令人心动,少不得又称赞了贾芸一番。



    程华年已经预料到了,这首词要大火了啊,它本身质量就很高,又是当今皇帝所写,又有一段“才帝佳后”的浪漫故事,不火才怪呢!



    程华年甚至都预料到了,这首词也会让贾芸收获不少女粉丝,要知道,《庆报》可是有很多女读者的,包括了王妃、诰命夫人、豪门大户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