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370章,有人欢喜有人忧
    马丹娜刚写完稿子,便得到通知,战地记者们可以乘坐直升机前往前线了。



    她强烈要求前去,直升机这种新型飞行器,早就想试试看了。



    登机后,一位年轻的上士给他们每人配发了一个隔音耳机,教学了使用方法让他们戴上。



    “乘坐直升机还需要带耳机吗?”兰迪好奇的询问。



    “当然,直升机飞行的噪音很大。”



    姜超上士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回答他。



    记者们将信将疑,很快他们就知道对方没有诓骗他们。



    直升机的螺旋桨转动起飞了。



    噪音不是大,而是非常大!



    仿佛是站在拖拉机旁边,被大马力的发动机运转折磨耳朵。



    兰迪摘下耳机感受了一会,就好像什么也听不到了,耳朵里全是噪音的嗡嗡声。



    可以肯定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交流的。



    倒是戴上耳机后通过耳麦来交流,还可以接受。



    通常直升机的噪音都在100分贝以上,有的达到130分贝,甚至更高。



    姜超在成为直升机驾驶员的过程中文化课上学习过。



    他还是没有能够成为战斗机的飞行员,毕竟时不我待,上面等不及了。



    因为懂英语可以跟外国记者交流,姜超有幸成为讲解员陪同,这对他来说是个机会,表现好了可以为晋级少尉添上一笔履历。



    乘坐直升机的新鲜劲儿过去了,记者们的好奇心已经按耐不住了。



    “上士,你们团长曾说在战争爆发前,将我们送往前线记录采访,可是你们的军队才出发不久,难道已经遭遇敌人了吗?”



    面对马丹娜婉转动听的询问,姜超内心毫无波澜。



    一个不可能发生点什么的女人,即使再美丽,她也只是一个人。



    姜超英语不是很熟练,遣词造句还需要思索:“事实上我们的另一支军队早已出发,并且在不久前,对日军驻守的瑞丽城发起了进攻,日军已经大败。”



    记者们还是能听懂他的二把刀英语,纷纷面露惊愕的神色。



    川军团的速度太快了些,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本以为这场战斗最少要发生在三天后,是以隆美尔指挥的德军装甲部队的速度来计算。



    他们还以为自己够高估川军团的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



    忽然英国记者问道:“连我们都被欺骗了,那你们大张旗鼓举行的北伐仪式是为了什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华夏来的记者比如黎秀石,只需要听到姜超如此形容就懂了。



    那些外国记者却还是茫然无知样子。



    事实上从几天前开始,军营封锁内外大张旗鼓的动作,就不可能瞒得过日军的耳目。



    如果想把a计划隐藏在水面之下,最好的方式不是掩盖,而是建立一个B计划让敌人去盗取研究。



    做戏要做全套,骗过日军是其一,顺带对外炫耀武力是其二。



    不过他们高估了日军的情报打探能力,直到召集各国记者,举行公开的北伐仪式,日军才反应过来他们是要北上。



    之前日军一直还以为,川军团是要南下攻打仰光来着。



    记者们搞明白原因面面相觑,合着不止他们被蒙在鼓里,连日军也被欺骗了。



    “那你们的军队是何时出发,又保证没被日军发现的?”



    马丹娜看过父亲指挥的装甲部队训练,知道上百辆坦克行动的动静有多大,隔两公里外都能看到。



    日军只需要对军营通向外界的道路保持监视,就不可能毫不知情。



    前面已经开打,姜超知道没什么好隐瞒的:“是走水路,通过尹洛瓦底江北上。



    



    在缅甸没有谁利用过江河运输军队,日军想不到自然就不会注意。”



    记者们又愣了一下,水路,没听说过川军团有水军啊!



    黎秀石急忙追问,川军团何时有的水军,又如何保证运送那么多军队。



    姜超表示无可奉告。



    学过保密条例,他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川军团武器有多强,军队有多强,告诉记者们传出去,敌人知道没用,反而有助于树立川军团强悍实力的形象。



    有一座传送门连接着二十一世纪,只会招来豺狼虎豹的窥视。



    管住嘴巴,除非他们想与全世界为敌。



    记者们得知川军团派遣了两个合成营,通过水路一次性运送到了瑞丽,纷纷议论:



    “这样的运送能力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了,川军团的发展总是出乎人意料,而且太快了。”



    “尹洛瓦底江北抵腾冲,南到仰光,能北上也就能南下。”



    “沿江河进攻,对于占据优势的一方更有效率。”



    “一旦打败了五十五师团,日本十五军将不是他们的对手了,缅甸要换一个主宰者了。”



    他们猜想着得出了一个结论。



    兰迪和马丹娜跟其他美国记者一样表示吃惊,也仅仅是吃惊,毕竟这里发生的事情跟他们美国人并没有强关联。



    黎秀石震惊之余便是为国家民族感到高兴。



    川军团也是华夏的军队,他们打败日军,最明显的可以摆平日军从缅甸方向对国内的威胁。



    如果能更快的拿下仰光,让滇缅公路通车,国外的物资运送到国内,便可有效的缓解物资贵乏危机。



    自从国内的外援断了,短短几个月通货膨胀的更厉害,法币已经贬值了一倍多。



    当然英国记者心情不是那么很美妙。



    缅甸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如狼似虎的日军来了,大英为了欧洲战场只能收缩战线。



    但是欧洲战场迟早是要结束,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



    英国人认为他们会回来的,日本人吃进去的迟早要吐出来,因为日本本土距此太远了。



    可现在华夏人有拿下缅甸的苗头,这很不好。



    缅甸离华夏太近了,被这头沉睡的雄狮吃下去的东西,想让他们再吐出来就难了。



    所以当初明知道顶不住日军,也不想叫华夏人来帮忙。



    华夏远征军来帮忙也是往死了坑他们,便是这个缘故了。



    被收纳进军情六处,拥有另一种身份的英国记者忧心忡忡的不言语了。



    他必须要找机会将消息发回国内。



    直升机编队飞抵到腾冲上空时,进攻腾冲的战斗早已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