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皇长孙 >第410章:朱元璋的决定
    怎么让能让一个王朝长盛久衰,屹立千载呢?



    这是朱英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份后,就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思索,首先从结果开始推导。



    王朝的破灭,往往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从三個点分析:军,政,民。



    军:军队的衰弱,战斗力不断的下跌,甚至许多军士吃不饱,穿不暖,盔甲武器更是如同破烂。



    面对外敌的入侵,没有丝毫意志力可言。



    军纪的涣散,也没有了保家卫国的意志,抢劫百姓倒是一把好手。



    政:上下官员沆瀣一气,官商结构,行贪污之事,不顾地方百姓状况,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稍微有些灾荒,就是大量流民出现。



    烽烟四起,到处都是民变,在原本已经破烂的基础上,更加破坏。



    朝廷上朋党各立,有事互相推诿,暗中相互勾结隐瞒,假象天下升平。



    有才能的官员因为不能同流合污被打压,上位的皆是一些溜须拍马之徒,整天想着行贿巴结,做更大的官,贪更多的财,行最大的贿。



    道德沦丧,礼乐崩坏,只要有钱,无所不能。



    对于一些百姓案件的处理,更是谁缴纳的钱多,谁就是对的,冤案已经成了常态。



    民:原本还算可以生活下去的家庭,时不时要经历流兵的劫掠,还有不断增加的赋税,地主豪绅的霸凌。



    生活在这个世道,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稍微一点波动,就是大量家庭的破碎,田地皆失。



    与其活生生饿死,不如跟着叛军一起反了吧,至少还能讨一口饭吃。



    朱英递给老爷子的册子,便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开始讲述。



    里面是对军,政,民三个大方向的具体改革的章程。



    变法,是因为一个国家,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再往前走,那就是无尽深渊。



    而朱英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一开始,就让大明这滚滚车轮,开上一条康庄大道。



    “这就是大孙心中理想之国吗。”



    “以法治人,以民强国,行商之道,夺四海之财而富大明。”



    “兴盛文化传播天下,修建藩国远控他乡。”



    在朱元璋的眼中,这一刻的大孙,终于是露出了野心的爪牙。



    却不得不承认,若是按照这册子上的计划推行对于整个大明变革,未来之大明,将会有何等的强盛。



    册子的安排极为缜密,一环扣着一环,犹如看破未来迷障,得见真实。



    好像是所有的路,在这之上都已经尝试千百遍,剩下的是那最为快捷的终南捷径。



    如今大明,有了高产作物,还有不断繁荣的商业。



    国库之财,与日俱增。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大孙的这些变革,在朱元璋看来,成功几率可达七成往上。



    朱元璋紧紧抓住册子,脑海中冒出一个想法。



    “若是咱二十多年前创立大明的时候,看到这本册子,现在的大明,将会是怎样。”



    朱元璋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有着更为强烈活得长久的欲望,他想亲眼见见,这往后的大明盛世之风光。



    若不是如今天色已晚,真想把臣子们都召集起来,商议接下来的大动作。



    ......



    从华盖殿离开的朱英,心情极为美好。



    推行改革离不开老爷子的支持,这可不是之前的小打小闹,几乎是对于目前的大明,由上至下的一次巨大变化。



    可以说整个大明实行的根本策略,都要发生一个转变。



    当然,这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长,可能十年,可能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乃至更为长约。



    但是国策一旦立下,大明的车轮就会调转方向,往自己所想之地开去。



    回到坤宁宫也没有休息的余地,大量的奏章还等着他的批阅。



    如今的忙碌在经过大半年的熟悉后,已经成了朱英的生活习惯。



    这个习惯,是被老爷子给强行养成的。



    “别的改变不算大,这手毛笔字倒是越发炉火纯青起来了。”



    放下刚批阅完的奏章,不由都伸了一个懒腰,朱英有些感慨的说道。



    思索一番后,朱英把郭忠唤了过来。



    “最近允炆那边的律法编纂,如今进行得如何了。”



    对于律法编纂,朱英一直还是很上心的,他自然知道朱允炆过去没多大用处,不过就是给点事情做,让其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启禀殿下,如今律法第一版马上就要完成了。”



    郭忠恭敬回道。



    那边的进程一直都是由郭忠盯着,自然熟悉得很。



    朱英点点头:“待第一版出来,立即送到本宫这里。”



    “遵令。”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已经算是比较晚了,朱英便就起身,去寝宫歇息。



    “咦,怎么没掌灯?”



    走到寝宫门口,只见里面只有孤零零几盏,显得很是昏暗,朱英有些疑惑的问道。



    “殿下,这是太孙妃娘娘特地交代的。”



    “若是殿下不喜,老奴立即将灯掌上。”郭忠赶忙回道。



    朱英摆摆手:“没事,便就这般吧。”



    借着微弱的月光,朱英直接走了进去,两位小宦官立即上来帮忙更衣。



    床榻之上,隐约可见‘叶月清’正侧躺着。



    “这么早就睡了?”



    后面的小宦官贴心关上房门,朱英也没多想,褪去衣物后径直走向床边,而后钻了进去。



    “这感觉,有些不对。”



    只是刚一接触,朱英就察觉出来。



    不管是体香还是其他方面,绝对不是叶月清,只是隐约有着几分熟悉的味道。



    女子适时转过头来,那清秀的面容带着娇羞。



    “是你。”



    虽然很久没有关注,朱英一眼还是认出了陈慕月。



    “月清让你来的?”



    “嗯,是姐姐的交代,还请殿下怜惜。”



    说完间的功夫,陈慕月贝齿轻咬,整个人就贴了过来。



    天气回暖,朱英的贴身衣裳本就轻薄,可以清晰的感觉到陈慕月身上传来的柔软温热。



    当一位男子从男孩变成男人之后,对于有些东西的免疫力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从朱英的身份来看,这种行为反而会让包括老爷子在内的人极为欢喜。



    只要大孙身体吃得消,朱元璋都想来一场大选秀了。



    软玉在怀,哪有推出去的道理。



    朱英并不迂腐,或许没有太多的感情,但在这一刻,他决定走肾。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



    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



    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五代:和凝。



    朱英这里战火连绵,而东海之上,承载着五十万大军的各类战船,也终于抵达了济州岛。



    济州岛内的高丽官员,纷纷站在码头上等候。



    此刻正是破晓时分,只见远方的海平面上,红日初生,遥遥望去,那海天交际之处,一片黑影缓缓驶来。



    没过多久,上千大船就远远出现在济州岛官员的面前。



    在前面的大船,每艘都有四层楼阁,在每层楼阁之上,都有外露的火炮。



    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



    对于这些济州岛的官员来说,哪里曾见过如此大船。



    驶得近了,那一艘艘偌大远洋宝船,在济州岛一众官员惊骇的眼神中,缓缓停靠在码头边上。



    显然这里的码头,根本不够船队停靠。



    “这里就是济州岛吗,位置倒是挺不错的,怎得就给高丽占据了。”



    朱棡看了看手上的海图,笑着说道。



    从海图上来看,济州岛的位置非常的关键。



    它位于高丽和倭国海峡的中间位置,而大明的船队自上海出发,也是能够轻易的抵达。



    如若大明在这里吞并,完全能以此为跳板,威胁高丽和倭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里可以作为海上贸易中转站,也是一个绝佳的位置。



    “这里位置虽佳,但对高丽来说更为接近,若是没有强大驻军,难以把控,反而容易牵扯进去。”



    冯胜开口解释说道。



    朱棣在旁笑道:“现在情况有些变化,我等征伐倭国,那这济州岛就是咱们后方,可不能让高丽掌控,否则连退路都没有了。”



    冯胜闻言,点头认可。



    从大军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济州岛未来必须为大明所掌控。



    因为三位藩王,要在倭国这边建国,那么济州岛作为中转,就不容有失。



    “这些岛上土著的官员,若是不听话,那边全杀了吧。”



    朱榑在此时说道。



    语气并没有很大波动,似乎这是一个很是普通的决定。



    而这话,朱棣,朱棡,包括冯胜在内,并没有出声反驳。



    慈不掌兵。



    有些事情直接一点更为简单。



    随着谈话,多数大船已经靠岸,不过冯胜等人并没有急着下去。



    在副官的请示中,冯胜轻轻点头,随着主船打出旗语。



    只见甲板放下,大量的将士不断下船,马上就把海滩边都给填满了。



    济州岛这边的迎接的官兵,更是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他们的迎接队伍,只有上千人的规模,而随便几艘船上下来的军士,就已经可以将他们团团围住。



    而更多的军士在下船后,集结整齐的阵列,有条不紊的将整片海滩掌控起来。



    明晃晃的铠甲,映射着初日的朝阳,数十万披甲将士带来的不仅仅是威慑,更是人数上的绝对碾压。



    要知道,目前来说整个济州岛内,算上老弱病残,也才二十多万人。



    而大明这边,直接就是五十万大军。



    等将士们下得差不多了,冯胜等人这才缓缓骑马下船。



    而对于这些前来迎接的官员,众人并没有要接触的意思,直接离开向着岛内城中而去。



    济州岛的官员们一脸苦涩,他们最为担忧的事情发生了。



    但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连反抗的可能都不存在,只有老老实实的听话。



    高丽那边,更是没得半点指望。



    早在前些日子高丽就有文书传来,让他们完全听从大明吩咐。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皇长孙更新,第410章:朱元璋的决定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