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穿书后我娇养了反派摄政王 >第四百七十五章 抓住软肋
    京城。



    段府,书房。



    门外,等着许多人,其中两人是内阁之人,还有两个是段首辅的学生。



    这四人,在朝中都是举重若轻的文臣。



    今日他们被段首辅叫来,便是商议沂州治水、修建运河之事。



    他们看过方案,趁着段首辅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半日时间,他们思索,心中也早有了定论。



    突然,门打开了,开门的是个气质儒雅、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正是段首辅。



    段首辅年约四十,身着白袍,头发束起,留着胡子,身上一股浓浓的书卷气,颇具儒雅之风,一双眼眸如深潭之水,深邃透彻。



    段首辅开门后,四人都朝着段首辅鞠躬,姿态甚是恭敬。



    “都进来吧。”段首辅道。



    四人进了书房。



    “诸位,坐。”段首辅道。



    四人坐下。



    下人奉上四杯茶,便退了下去,将门关上。



    “修建运河的方案你们都看了吧?”段首辅道。



    四人点头。



    “你们觉得如何?”段首辅问道。



    “老师,我觉得不可行,这修建运河工程量之大,太过劳民伤财了,会激起民愤的。”



    “对,如今国库空虚,若是要修建运河,必定要加重赋税,百姓必定怨声载道。”



    “这运河修建成了,确实功在千秋,但是我觉得时机还未到,要往后缓缓。”



    “我倒觉得修建运河可行,如今的治水策略,只是暂时缓解了水患,能保沂州多少年?十年,十五年,还是二十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后,沂州又会被水患所囿,民不聊生。还不如一鼓作气,修建运河,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子岳兄,你说的我们都懂,这修建运河确实是大好事,但是要钱要人啊。”



    “对啊,此番工程太大了,若是不得当,说不定就留下祸患!前朝便是修建庙宇,劳民伤财,民怨沸腾,才落得个战乱国破的下场。”



    “陈兄,你这话恕我不认同,庙宇能和运河相提并论吗?”



    “沂州水患已除,我觉得可以了。”



    “我觉得不可,就应该趁此机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二十年后,还有谁能主持运河修建?”



    “那常遇又行吗?他是解决了沂州水患,但是修建运河这事,比水患难度还要大,他行吗?”



    “若是他不行,还有谁行?”



    四个人意见并不统一,但是反对修建者三人,同意者一人,明显反对的声音更大。



    四人争得面红耳赤,实在争论不出答案,便不由得段首辅,等着他给一个结论。



    “段大人,您觉得如何?”



    段首辅沉思了半日,其中心中早有了定论。



    “可,我将力促此事。”段首辅果决道。



    其他人甚是诧异。



    “老师,学生觉得不行!”



    “对,您需三思……”



    段首辅伸出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众人这才静下声来。



    段首辅喝了一口茶,将茶杯放下,缓缓道来:



    “几年前,我曾去过沂州、凉州、青州一带。”



    “从沂州,途经凉州,再到青州,便见沂州受水患之苦,良田被水淹没,百姓忍冻挨饿,民不聊生,待到了青州,又见土地干涸裂开,粮食根本种不下去,多荒地,百姓各个面黄肌瘦,日日食不果腹。”



    “沂州,百姓辛苦半年,眼看要有收成,一阵大水过来,尽数吞没。”



    “青州,旱灾严重时,甚至易子而食,其惨烈,难以用言语形容。”



    “那时,我心中便想,百姓们太苦了,如何能解决两地百姓的饱腹问题呢?但是数年了,却一直苦思不得答案。”



    “今日,当我在看到那份修建运河的方案时,深受震撼,并为之一喜。”



    “这是最好的办法,既能解决沂州水患,又能解决青州的旱灾!若是运河能成,便能解决水的问题,那两地百姓就不用那般困苦了!”



    “当然,我也明白其中之难,建成,劳民伤财,劳民伤财后还建不成,必定埋下祸患,成千古骂名。”



    “但是,为了沂州和青州的百姓,我愿意一试,若是不成,我便担这千古骂名!”



    段首辅的话掷地有声。



    在场四人都被他说得深有感触!



    他们未曾去过那两地,所以不知民间疾苦,如今却豁然开朗!



    纵然他们原本各执己见,段首辅此话一出,他们便知该做什么了。



    他们也愿意一试,若是不成,一起担这千古骂名!



    “吾等定当向圣上力谏此事!”



    ……



    翌日。



    皇帝已经收到修建运河的奏折,便在朝堂上提出此事,询问众臣的意见。



    其中,反对者众多,反对得最为厉害的便是赵殊一派。



    他们认为此举劳民伤财,完全不可取!



    而以段首辅为首的文官集团,则极力赞成此事。



    两方在朝堂上进行了强烈的辩论,争得面红耳赤。



    一日未果,第二日上朝,继续争论此事。



    最终,还是段首辅这边占了上风。



    皇帝同意了段首辅的意见,同意修建运河!



    散朝的时候,赵殊是一副温润的模样,待回到了睿王府,进了书房,将门关上后,脸色顿时变了。



    他一个横扫,便将书桌上的书和信,全部扫到了地上。



    他还是觉得不够解气,将杯子狠狠地摔在地上。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眼中尽是戾气与怒意!



    当初,他刻意将沂州水患这样大的难题推给姓乌的,便是想让他要么死在那场水患中,即使没死,治水失利回来也定当被严惩!



    谁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姓乌的居然治理了沂州水患,回来必定是论功行赏,陆深本是他的人,如今郡守的位置也被免了!



    两个月前,他绝想不到,那番算计会是今天这般结果,令他赔了夫人又折兵!



    现今,那人又提出修建运河之事,段首辅居然站在他那一边,他父皇居然还同意了!



    他又输了一局。



    赵殊狠狠地踹了一脚书桌。



    就在这时,敲门声响起。



    “王爷,是我。”一个柔婉的声音响起。



    赵殊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眼的时候,翻涌的情绪敛去了一些。



    赵殊推开门,看着门外站着的美艳女子,微微一笑:“王妃怎么来了?”



    门外的女子唤锦瑟,乃是长公主义女,也是长公主最宠爱的女儿,两人于半月前成婚,锦瑟如今已是睿王妃。



    “妾身看王爷辛劳,给王爷炖了鸡汤。”锦瑟道。



    赵殊接过了她手中的鸡汤:“辛苦王妃了。”



    锦瑟的目光看向书房中,乱糟糟的:“王爷可是有心事?”



    赵殊的目光闪了闪,想到了什么,便在她面前展露出些许真实的情绪。



    “心中烦闷。”



    “王爷,妾身替您收拾一下书房吧?”锦瑟道。



    “让下人收拾便行了。”



    “王爷,妾身已经嫁给您,夫妻一体,定要为您分忧。”



    赵殊眸光微闪,退开了两步,让她进来。



    锦瑟弯下身,将地上落的书都收拾好,又将茶杯碎片收拾了,很是认真。



    赵殊看着她的背影,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赵殊之所以娶锦瑟,一是因为她是长公主最疼爱的义女,娶了她,便得到长公主的支持,压过老六一头。锦瑟还是宫中那位圣医的弟子,父皇又十分信任圣医……



    娶了她,便等于多了两大助力。



    她嫁给自己,便得仰仗自己,两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这王妃甚是聪慧,看得很明白啊。



    锦瑟将东西收拾好,赵殊已经将鸡汤喝完了。



    “王爷,妾身帮您揉揉肩膀?”锦瑟道。



    赵殊点了点头。



    锦瑟替他揉着,手法很好,赵殊觉得自己舒爽了许多。



    “王爷有何忧心事?”锦瑟柔声问道。



    赵殊将今日之事说了。



    赵殊说完,锦瑟轻轻笑了一声。



    “王妃为何笑本王?”



    “王爷乃天潢贵胄,那乌侍郎不过一个小人物,不值得王爷这般费心。王爷这般,乃是抬高了他。”锦瑟道。



    这话说得赵殊十分舒服,心中的烦闷都减少了许多。



    是啊,那姓乌的算什么?



    根本不配他这么挂心。



    他想要的是至高无上的那个位置,何必在小人物身上这般费心?!



    “但是就算是小蚂蚱、小蚊子,整天在人面前飞,也是不胜其扰。”赵殊道。



    “那就拍死他。”锦瑟柔声道,神色温柔,说出的话却带着狠意。



    “如何拍?”赵殊问道。



    “沂州回来京城,路途遥远,其中免不了山匪或者强盗……”锦瑟道。



    派人暗杀?



    此计倒是直接,也最有效。



    “此计不成呢?”赵殊继续问道。



    “打蛇打七寸。”锦瑟道。



    赵殊眼中的兴趣越来越浓:“王妃觉得此蛇的七寸在何处?”



    “他的四个孩子,年纪尚幼……”



    “年幼好欺。”赵殊替她说完。



    年幼好欺,便可大做文章。



    锦瑟笑着不言语。



    赵殊越听越高兴,心中的阴云完全消散了。



    他也是走进死胡同里了,把那姓乌的当作大敌,那人根本不配!



    那人有软肋,抓住软肋就行了。



    这王妃,真是甚得他心啊。



    赵殊抓住了锦瑟的手,把她搂进了怀里,扣着她的纤腰,吻了上去。



    锦瑟的眼中泛着氤氲水光,软绵绵的,陷在他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