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开局被孙策追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刘备两条路和赵文的本事
    十日后。



    建业城的城门处,李横率阎象、贾诩二人送别简雍。



    之所以给简雍这种礼遇,是因为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



    在李横与江东豪族联军对阵的时候,由刘备军负责烧毁联军的粮草大营。



    之后,李横将让刘备借道丹阳郡,去往荆州。



    与此同时,李横还要把前番俘虏的刘军家卷及军中将校,送还给刘备。



    不过,在刘备军过境的道路上,双方产生了分歧。



    刘备军想走陆路过境。



    他们打算:在广德县一带入境丹阳郡后,一路经宁国、安吴、陵阳三县,在丹阳郡东南的石台方向出去。



    只看简雍报给李横的路径便可知:刘备虽然要去荆州,但却不想经过江夏郡。



    他是要直接去长沙郡,之后,再北上荆州。



    不想经过江夏郡的原因,倒也很好理解。



    江夏太守--黄祖,为人飞扬跋扈,镇守江夏十余年,已经把整个江夏郡经营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在荆州治下,江夏的黄祖,早已经成为一方听调不听宣的独立势力。



    因此,刘备若是途径江夏郡,去往荆州的话,是真的有可能发生不测的。



    至于去长沙郡的理由,则更好理解了。



    至少,对李横来说,是这样的。



    对荆州南部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个郡,刘表的控制一直比较薄弱。



    虽不至于像江夏郡那样,听调不听宣,但对于刘表的命令,这四个郡也经常阳奉阴违。



    之前,因武陵郡的武陵蛮发动叛乱,借着平叛的理由,刘表的侄子--刘磐,率军一万进入武陵郡。



    最后,武陵蛮的叛乱是平息了,但武陵郡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派,包括各级官吏及豪门世家,也被他屠戮得一干二净。



    当然了,无论是刘表,还是刘磐,都不会承认,这些人是死在他们的手里。



    他们对外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官吏和豪族,均死在了叛乱的武陵蛮手里。



    由此,整个武陵郡也成为荆州州牧府直辖的郡。



    而零陵、桂阳、长沙三个,原本离心倾向很重的郡,则是彻底老实了下来。



    自此之后,对于州牧府要丁、要钱、要粮的命令,他们再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折扣。



    不过,现如今,刘表亡故,其世子刘琦因素无威望,不足以压制四方。



    这三郡的地方实力派,自然也会在此时,生出点别的想法。



    这个时候,刘备若是率军到了长沙郡...



    那么,只要他稍微操作一番,就可以让长沙郡发生点叛乱之类的事情。



    到时候,他再打着刘氏宗亲的名号平叛,就算不能拿下整个长沙郡,但占下几个县的地盘,还是没有问题的。



    有一小块地盘的支撑后,他再去往荆州城的话,那腰杆子自然也会更加硬实几分。



    ......



    不论刘备对荆州打什么算盘,这些都与李横无关。



    他现在只关心江东三郡的事情。



    其他的,他也顾不上。



    因此,刘备要走陆路过境丹阳郡,李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



    其原因也很简单。



    看看刘备要经过的那几个县,就知道了。



    不论是入境的广德县,还是途径的宁国、安吴、陵阳三个县,都是李横统治的薄弱地带。



    李横入主丹阳郡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建业、丹阳、曲阿三个县上。



    至于这四个县,虽然其地方豪族,已被李横一扫而空,但他现阶也段实在没有精力,去仔细打理他们。



    每个县,他除了任命县令和驻扎一个千人守备营外,其他加强统治的举措,是一个也没有。



    



    因此,在这些县,李横真正能掌握的地方,也就是县城和周围的少量地区。



    其他地方,要么被新崛起的豪强盘踞,要么是山贼、草寇横行。



    如此情况下,若是任由刘备军过境的话,简直就是把肉放到了狼嘴里。



    就算刘备对丹阳郡原本没什么想法,此时恐怕会动点歪脑筋了。



    因此,李横是坚决不能同意,刘备走陆路过境丹阳郡的。



    而他给刘备的选项是:走水路。



    由李横的水军派出船只,运载刘备军,沿着长江而上,一直到柴桑一带,再把刘备军方下来。



    柴桑虽隶属于荆州江夏郡的管辖,但此处属于黄祖统治的薄弱地区。



    刘备军在此下船后,完全可以趁着黄祖反应过来前,便离开此地,去往长沙郡。



    ......



    经过两轮拉锯式的谈判,刘备最后还是答应了李横的条件:



    走水路过境丹阳郡,在柴桑下船后,再走陆路去往长沙郡。



    而且,由于李横水军运力的限制,刘备军过境的人数,也被限制在了三千人。



    也就是说,刘备过境丹阳郡,去往荆州的时候,其麾下的大部分兵力,都将被他抛弃掉。



    ......



    李横策马立在城门处,眺望着渐渐远去的简雍一行人,嘴里喃喃地道:“赵文,字子允,五十有三,青州琅琊国人。



    有趣!...



    有趣!...”说着,他的语气又不禁变得感慨起来,“若不是文和机警,我等到现在,恐也不会知晓,那刘备居然在吴郡找了个军师?”



    “主公谬赞了!”身后的贾诩微微躬了躬身,谦虚地道:“是那简雍不小心,自己露了口风出来,才让诩套出了话。此非诩之功也...”



    没等他的话说完,李横已是摆了摆手,打断了他,“文和先生过谦了。



    若是没有先生,即便那简雍不小心露了口风,我等也是察觉不到的。



    哦!...



    对了...



    派去吴郡的人,可回来了?”



    “正要向主公通禀!”贾诩点了点头,道:“派去吴郡的人,已于今日晨时返回。



    据他们在吴郡打探得知:这个赵文,原为青州琅琊国的一名医师。



    据说,此人医术颇为不凡,在琅琊国曾活人无数。



    后为躲避战乱,才离开琅琊国,南迁到了吴郡乌程县。



    在乌程,此人依旧以行医为生,但因无意间冲撞了当地大户许家,便被许家抓入自家私牢中。



    在牢中,此人受尽折磨,甚至就连一条腿,也被打断了。



    后来,刘备败走丹阳,逃亡吴郡,被江东豪门安置在了乌程。



    又因军中大将关、张、赵三人,在丹阳受了重伤,刘备便在乌程四处寻访名医。



    最后,因打听到赵文医术不凡,刘备就从许家把这个赵文救了出来。



    别说,此人确实有些本事。



    经过他的医治,仅仅月余时间,关、张、赵三人便已经能下地行走。



    见此人医术了得,刘备又召他攀谈了起来。



    结果,一番攀谈之下,刘备对他惊为天人,立刻拜他做了自己的军师。”



    李横点了点头。



    接着,他的眉头又微微一皱,“这个赵文,除了医术之外,应该是个胸有锦绣之人。



    这从我们与刘备的谈判中,便可以看得出来。



    此次谈判,前后经过三轮。



    那简雍每次带来的条件,都很有新意。



    甚至可以说,其诱惑性很强。



    说实话,最后这一次,当那简雍说:可以以关、张二将为质,换得其军由陆路过境丹阳郡的时候,某差一点就同意了。



    这些,应都是出自这位赵军师之手。



    毕竟,观刘备生平,他虽在乱世沉浮十余年,但却从未若今次这般,如此多谋过。



    甚至,某还怀疑,刘备之所以去荆州,恐也是此人的建议。



    也只有像这样的人,才能看得出:自我入主丹阳郡后,对于刘备而言,江东已是死地。



    相反,他若是去了荆州,那就是如鱼、龙入海,从此开创一番基业也未可知?



    不过...”说到此处,李横的脸上露出一丝嘲弄,“这赵文有点太小视我李横了。



    十余日内,我等与简雍谈了三次。



    我们每次提了条件,他都说要回报其主。



    结果,这老小子离开建业不过一日,最多两日之内,便又能回转。



    这...



    要说刘备在吴郡...



    呵呵...



    除非简雍能日行千里,否则,他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跑个来回。”



    “呃!...”贾诩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恍然,“若不是主公言说,诩险些忽略了这点...



    如此说来!



    刘备与其军师赵文,应就在建业附近一、两日路程内躲藏...”



    对于这话,李横是不信的。



    以贾诩的精明,如何会发现不了简雍露出的这个大bug。



    只不过,这老小子在藏拙罢了。



    顺带着,在此事说开的时候,他还能再拍拍自己的马屁。



    对此,李横倒是没有怪罪他的意思。



    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又伸手点了点他。



    见自己的小把戏被李横识破,贾诩却一点羞赧之色都没有。



    他只是双手抱拳,冲着李横微微一躬身。



    此时,二人之间颇有一种君臣相得的默契。



    当然了,这种默契,也仅仅是聪明人之间,才会有的。



    比如,一旁的阎象就体会不到。



    不过,贾诩刚才的话似乎给了他某种启发。



    就见他拧着眉头,沉吟了片刻后,才略显迟疑着说道:“主公,刘备即在建业周边,我们何不...?”说着,他伸手做了一个下切的动作。



    “哦!...”李横微微一愣,转头看向阎象,“子芝向来仰慕刘备之仁义风范,为何如今要此干脆地取他性命?”



    阎象苦笑着摇了摇头。



    接着,他脸容一肃,沉声道:“象虽愚钝,却明知大义。



    象乃主公之臣,与于刘皇叔,分属敌对两方。



    若有机会,自不能同他客气。”



    李横点了点头,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子芝心意,横已尽知。



    当此之时,确实是取刘备性命的好时候。



    不过...”说着,李横又摇了摇头,“现在不能这么做。



    还是那句话: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要尽快拿下江东三郡。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