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开局被孙策追杀 >第一百八十一章 此处军屯如何
    “漂泊无依之人--贾诩/张绣,今来投奔明公,还望明公收留。”

    李横的马前,贾诩、张秀双手抱拳,深深地弯下了腰。

    两人的态度摆得很低。

    在丹阳郡东游西逛了20多天后,还能以这么谦恭的态度拜见李横,说明二人确实是真心来投。

    这让李横在心中, 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立刻甩蹬下马,快步来到两人面前,把两人搀了起来。

    “贾先生、张将军,快快请起!”李横和煦地说道:“二位是名满天下的人物,今能来投,实乃我李横之幸事也。”

    此言一出,也就意味着, 李横收下两人了。

    这让两人的脸上,如释重负一般,露出了一丝笑意。

    接着,他们便齐齐后退了一步,双手抱拳,又是深施一礼,“贾诩\张绣,参见主公。”

    如此,短短片刻之间,主从名分便定了下来。

    李横再一次搀起二人后,便指着军屯方向,笑着对贾诩问道:“贾先生,此处军屯可是已经巡看过了?”

    “这...”贾诩略一犹豫后,躬身回道:“诩昨日入夜时分方到此处,即未见过此地官佐,也未曾进入屯内...”

    “无妨!”李横摆了摆手,说道:“待我寻来此地管事, 让他把此地之情,详细说与先生听。”说着,他便侧头对身后的鲁力山示意了一下。

    鲁力山双手一抱拳后,立刻大踏步地向外跑去。

    时间不长,他便带回来一名身披半身皮甲的独臂汉子。

    见到李横,汉子马上单膝跪地,恭敬地道:“丹阳县,合兴军屯下,螺溪口千户所,千户长--张大度拜见主公!”

    “张大度?”李横愣了一下,问道:“曲阿之战中,率三十余人,迫降千余刘军兵卒的那个?”

    张大度愣了一下,然后一脸骄傲地豪声道:“正是末将!主公还记得俺?”

    “怎么不记得?”李横拍了拍他的肩膀,略显惋惜地道:“张毅那厮在吾面前提过几次了。他言说:以你之才,若是留在军中,至少也应实授一个都长之位。

    只是...嗨!...可惜了!

    你如今过得可还好?”

    “好得很,主公!”

    张大度用仅存的右手,‘碰碰’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笑呵呵地回道:“二月的时候, 我的伤就好利索了。

    当时正赶上一批丁壮从南面运来,要建立新的千户所,阎先生便让我坐了这千户长。

    还...”说到此处,他略显羞赧地‘嘿嘿’了一下,才又接着道:“阎先生看俺张大度还是光棍一根,便又给俺找了一个世家小姐出身的婆娘。

    而且!

    再...

    再有几个月,俺就能当爹了。

    俺老张在泥地里滚了大半辈子,没...,没想到...

    现下少了一只胳膊,成了废人,反而连婆娘带娃,一股脑地都要有了...”

    李横摸了摸他空空的左臂袖管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从怀中拿出一枚拇指大小的雪白珍珠,直接扔进了他的怀中,“诺!给你孩子的。”

    “这...”

    手忙脚乱接过珍珠后,张大度略显发懵地看着李横,不知该说什么好。

    “别废话了!”李横摆了摆手,“赶紧收着。”

    “这...是!...”

    略一犹豫后,张大度收好珍珠,双手抱拳行了一礼,“俺老张代俺那没出世的孩儿,谢过主公。”

    “好了!好了!...”李横摆了摆手,把他拉到贾诩、张绣二人面前,“你来见过贾诩先生,张绣将军。”

    待双方见过后,他又对张大度道:“你给贾先生、张将军说说你们千户所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是!”

    应了一声后,张大度稍微沉吟片刻,才开始说了起来。

    “俺们螺溪口千户所,现在共有户一千两百三十二,口三千七百八十一。

    其中,壮丁一千零三十五,壮妇一千九百八六。

    剩下的则是十二岁以下的毛娃娃!”

    “嗯!...”李横皱着眉头打断了他,“你们这里,壮妇怎么要比壮丁多这么多?

    而且,你们这里怎么没有老人?”

    “回主公!”张大度答道:“俺们这个千户所的百姓,都是陵阳县的。

    主公率军东征的时候,他们都被刘备那厮忽悠着往西跑。

    之后,他们数经战乱,加上又被刘备几次抽掉丁壮补入军中,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李横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我们千户所比较幸运,分到的都是熟地。”张大度接着道:“共有一万三千零六十亩。”

    “地都种下去了?”李横问道。

    “种下去了。”张大度重重地点了点头,“就是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忙着种地,所以千户所才这么简陋。

    不过,地种下去后,用的人便少了许多。

    从这个月开始,除留小部分人伺候田地外,其他的人都会转到千户所营造上面来。”

    “屯卒呢?你们千户所现在有多少屯卒?”

    “我们千户所,正卒是满编的一百人。”张大度答道:“除此之外,还有辅卒五百六十人。

    其中,正卒是每日一操,辅卒为两日一操。

    存粮方面...”

    ......

    一刻钟之后,介绍完情况的张大度,躬身退了下去。

    李横转头看向贾诩,说了一句,“贾先生,这军屯,你觉得如何?”

    语气很轻,也很随意,但贾诩的面上却陡然一肃。

    他明白,对自己的考验到了。

    李横故弄玄虚地让自己四处游走,又着急地过来见自己,或许就是为了问这一句话。

    所以,仅仅迟疑了一下后,他便肯定地说道:“主公治下军屯,若均是如此处一般,则这军屯实乃主公王霸之基也。”

    李横点了点头,心里略微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贾诩是认可军屯制的。

    可是,正当他要再追问的时候,贾诩已是抢先开口,接着说道:“不过,主公之军屯虽好,但却不能再扩大了。

    或者,不能如建业、曲阿、丹阳三县这般,在丹阳郡的其他县,也搞得遍地是军屯。”

    “哦!...”李横愣了一下,疑惑地看着贾诩,“这是为何?”

    “很简单!”贾诩答道:“没有这么多的人!

    丹阳十二县,若也建如许多的军屯的话,则至少需要一百万的丁口。

    这么多的丁口,主公恐怕要把江东三郡的百姓,都迁到丹阳一郡才可以。

    而且,即便是能找到这么多的丁口,主公恐怕也找不到那么多,像刚才那位千户长那样忠心的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