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醉回大唐 >〈11)李白和郑爷

《醉回大唐》



〈11)李白和郑爷



李白感觉有些不对头,族长郑爷的眼光透着杀气。



李白也感到奇怪,从没人抄他的家底,甚至问他爷爷叫啥?



李白说:前辈怎么称呼?



郑爷道:姓郑名龙,还望李公子指教。



李白急忙在脑海里输入大唐郑龙



毫无结果……



“郑龙”李白知道老头肯定在说谎,或者他本来就是无名之辈。



李白说:老前辈,我也不知道我爷爷叫啥?我们一直在西域定居,我五岁那年全家搬到蜀地。



众人哈哈大笑,笑李白连祖父叫啥都不知道。



笑声止,有一壮汉说:李壮士,听说您是神仙,今天杀了两只大虎,我想验证下自已的功夫。



李白嘴角一笑,挑战的来了。



李白伸出右手,作了一个请的动作。



李白站在场地中间,寒光一闪,他拔出了龙泉剑。



壮汉提着一把大砍刀,快速向李白靠近。壮汉双手握刀,挡腰向李白砍来。一般力大者,都是以力劈华刀这招在前,而此人一上来就是斩腰。这招迅猛,打击面大,且李白是持剑,似乎难以抵挡。



但现在的李白,已拥有裴旻上乘剑法。两只老虎都不在话下,何况是人。



只见李白不慌不忙,两脚轻轻落后一跳,跳出砍刀袭来的弧度。这刀落空,壮汉收住刀锋,右脚向一步,砍刀变枪,往李白前胸一刺,这招来得速度之快。李白见此人招招是制人死地招式,侧身一闪。



壮汉见李白不用剑还招,只是躲闪,心中恼火。



“打不打,别瞧不起人”壮汉怒道。



李白微微一笑,知道此人脾气火爆,才二、三招没接就如此上火,他没出招,但壮汉似乎更气了。一招连环旋转砍,刀刀力达千钓。



李白挥起龙泉剑,顺着砍刀直奔壮汉的双手,因为速度太快,壮汉弃刀闪在一旁。怎料李白剑锋并不收起,剑身旋转360度,直指壮汉咽喉。壮汉要躲是来不急了,太家都啊了一声,李白的剑离壮汉咽喉半寸时突然收住。



大家一阵欢呼,李白抱剑致谢:兄台承让。



一直在看着李白的一招一式,郑爷突然狂笑起来。



李白一听不好,飞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玉真公主身旁,弃剑双手悟住玉真的耳朵。



功力弱者,纷纷捂耳倒地。

这招叫狮子吼,郑爷的功力太大。



李白心想:这个郑老爷子想干啥?



郑爷看着李白三人,又看着倒下地的族人,当然还有些内功深厚者未倒地,比如樊勇。



郑爷说:你们这些人,都不胜酒力吗?



郑爷又呜呜呜发出一串平稳的气息,众人又纷纷爬起来,仿佛刚刚只做了一场梦而已。



难怪族人都很害怕郑爷,他有高深莫测的武功。当然还有他以前的社会背景与人脉。



郑爷对李白说:大侠,裴旻和你啥关系?别告诉我你们不认识哦!说完紧盯李白的眼睛。



李白见瞒不了,知道郑爷看出了他的剑法。索性不瞒了:郑爷,我是师父的笨拙弟子,怕坏了他老人家的名声,所以不敢以他的弟子自居。



“哦”郑爷应了一声,又端起一碗酒和李白碰杯。



郑爷说:李公子文武双全,何不来首诗助兴。



李白大喜,十八左右写过一首名诗。李白大声吟唱: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刚一吟唱完,郑爷大呼:好诗。以公子的才气,可中状元。



李白一声傻笑:家父经商,我无缘科举。



这郑龙是何许人也?也是个能文能武的角色。他居然懂得诗文,看他听诗时喜形于色,且诗文功底不一般。



李白道:郑爷,能否说出您真实姓名?



郑爷一笑!



郑爷苦笑:不瞒公子,祖父也是前唐的开国功臣,后来玄武之变,太子李建成被杀,祖父逃进这秦岭大山,隐姓埋名,不问世争。尽管大唐皇帝有旨,不计前嫌,叫祖父出山,祖父不再贪恋凡尘之欲,甘愿在这秦岭静养天年。



李白道:你祖父是郑兴,郑兴是李建成手下大将冯立的副将,累立战功。玄武门一战,冯立斩杀李世民麾下敬君弘、吕世衡二员大将,正是冯立和郑兴所为。后来他们逃出长安,冯立返回自首,郑兴带兵进入深山秦岭,不敢复出。



郑爷不敢相信,小小年纪的李白,怎会知道祖父的名讳。但他哪里知道,此时的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白,上知荒古下晓千年。



李白的眼晴里闪出灼灼的星光……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大极宫。



李世民的手下大将尉迟恭,飞马手提李建成李元吉的人tao。大叫让李建成的手下,别做无畏的抵抗。太子李建成手下大将冯立勇杀秦王军,但见大势已去,匆匆率一队人马杀出宫去,他们进入秦岭深处,躲开李世民的追杀。



东宫太子妃郑观音长叹一声,急命宫女秘密把长孙李承宗之子李重送出宫去,宫女把孩子托付一个做生意的朋友,朋友把李重带到西域。



后来这孩子在西域长大成人,是个生意通,并娶妻胡女,生下李客……



但真正的李白,并不知道自已的家世。



玉真公主搀扶李白就寝,李白也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酒。只觉得腾云驾雾,轻飘飘,脚下无根。



樊勇在另一个房间,他并没有喝多少酒。他的职责是保护玉真公主,现在有李白在,他不便守在玉真公主的身边。但他是个一等一的保镖,江湖之事,他一概知晓。



比如这个郑爷,深不可测,他心里知道,要小心提防。



秦岭的夜是寒冷的,雾是山寨的常客。几片星光探头探脑,也似乎是伸手可摘。最可爱的是这月亮,仿佛就挂在窗前,任凭风儿摇摆。



……李白、玉真公主、樊勇先后睁开眼睛,她们发现自已被绑在木柱上,寨子上的人都汇集在一起,这是个寒冷的早晨。



郑爷坐在桌子前,悠悠吸着旱烟,他的烟杆很长,有个呆子模样的人帮他压烟丝点烟。李白知道,那肯定不是烟丝,唐朝还没有吸烟的习惯,烟丝在大明朝才有,由台湾传入福建。可能是郑爷由于寂寞难忍,发明的一种像烟的东东。



李白用力挣扎了下,他觉得这个绳子比独眼龙那次绑他的绳子韧性还要好。



李白见无济于事,他看了看玉真公主和樊勇。玉真公主跺脚大叫:樊勇救我。

这是她习惯性的用语,平时有什么困难都是卫士樊勇解决。当她看到樊勇也是一样被绑在树桩上,又转眼看了看李白,流下泪来。



李白看着公主,叫她不要害怕。他叫了声:郑爷,我们帮你们除掉了老虎,还错了么?



郑爷又是哈哈大笑,但没有用狮子吼。



郑爷涚:我知道那女人是谁?我今天必须杀了她……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