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宫匠 >第十章 庆迁都爻卜兆凶06
    6

    黄俨坐在东厂衙署里看公文,一名番役进门禀报:“工部营缮所正蒯祥求见。”

    他来做什么?黄俨纳闷,今儿个是日头打西边出来了。

    “让他进来吧。”黄俨吩咐。

    “喏!”

    蒯祥走进,向黄俨施礼。

    黄俨摆摆手:“蒯所正啊,免礼了。”

    蒯祥道:“在下应该称您督董大人呢,还是厂公大人?”

    “好了好了,你就别在咱家面前装神弄鬼了,你我也不是认识一两天,随你怎么叫吧。还站着干什么?坐下吧!”

    蒯祥再揖,然后就坐。

    番役上茶。

    黄俨问:“今儿个是什么风把巧鲁班给吹来了?你我平时都是工地上见,巧鲁班莅临咱家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头一遭啊。”

    蒯祥道:“在下前来,是向大人汇报工作上的事情。”

    “哦?讲来听听。”

    “昨日迁都大典,胡博士说的那番话,督董大人想是也听见了。”

    “那胡奫一派胡言,把皇上气得够呛,晚膳都没吃几口。”

    “不管胡博士是不是胡言,可是防火之事却是要上心的,三大殿都是木质结构,一旦着起火来,想扑灭都难。”

    黄俨撇撇嘴:“那个乌鸦嘴你也信?蒯所正,你也太听风就是风,听雨就是雨了吧?”

    “常言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多做些准备,又有何妨?”

    “如何准备?”

    “第一,加强警戒,防止有人纵火;第二,多预备些大缸,盛满水,万一失火,可以迅速扑灭。”

    “你小子什么时候又当起羽林军头目,关心起皇宫安全了?”黄俨一脸不屑。

    “蒯祥人微言轻,只是提醒督董大人,请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有备无患。”

    “咱家知道了。还有别的事吗?”黄俨烦了。

    “没有了。”

    “看茶!”他端起茶杯。

    蒯祥站起身:“在下告辞了。”

    ※

    汉王朱高煦如约赴英国公府拜望张辅,二人坐在厅堂里,一边喝茶一边攀谈。

    四十六岁的英国公张辅身材高大健壮,不妄言笑。

    朱高煦道:“南京一别,悠忽三载。孤时时想起文弼,想起我们从龙靖难时共同走过的峥嵘岁月。”

    “是啊,”张辅同感。“夹河之战、藁城之战、彰德之战、灵璧之战,浦子口之战,我们都曾一道出生入死,更别说那场惊心动魄的东昌之战了。”

    “说起东昌,也真是奇了,”朱高煦道。“去年孤来北京主持新皇宫工程,途经那里,令尊荣国公竟然给孤托了个梦!”

    “梦由心生。当年殿下与家父一同杀入敌阵营救圣上,家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张辅还记得,给家父入殓时,殿下泪如泉涌,也是动了真感情。殿下与家父情谊深厚,到了东昌战场,睹物思人,自然就梦见了他。”张辅说着,潸然泪下。

    朱高煦道:“孤以为,令尊给孤托梦,是在抱怨东昌之战的死难将士魂无归处。于是,孤就在东昌南集的旧战场上修了座石头庙观,一是供奉真武大帝,二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令尊与谭渊、陈亨等靖难英烈的牌位,陪祀在内,永享祀奉。”

    “殿下想的实在周到。”

    “如今庙观已然造好,父皇还亲自题了匾:精忠真武。”

    “殿下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张辅代家父和亡故的靖难将士们,谢谢殿下!”张辅起身,单膝跪地。“请受张辅一拜!”

    “文弼快快请起!”朱高煦上前将张辅扶起。“孤担不起你这一拜。莫说我们都曾一道出生入死过,就是从情理上论,这也是孤应职应分的事情。令妹是我父皇的爱妃,如此论起来,我们不光是战友,还是亲戚。你我之间如此客气,就反倒远了!”

    他的话不错,如今后宫里中宫缺位,张辅的妹妹张贵妃位列众妃嫔之首,就此而论,身为外戚的张辅与皇子朱高煦还真有一层亲戚关系。

    “无论如何,还是要谢谢大王!”张辅谦谦君子,不论朱高煦如何套近乎,他始终不卑不亢,把持着底线。“在下将来得了闲,一定到东昌去看看,祭拜祭拜家父和靖难英烈的神位。”

    “你何时去,提前打个招呼,孤也从乐安赶过去,一同祭拜荣国公。”

    “那我们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朱高煦道。

    “殿下若没有别的安排,我们一起小酌几杯如何?”

    “好啊,”朱高煦爽然作答。“喝他个一醉方休,我们好好叙叙旧!”

    联络感情,将手握兵权的张辅拉入自己的阵营,正是他此次拜访的目的。

    ※

    傍晚时分,蒯祥和徐妙锦坐在蒯祥家的堂屋里,喝茶聊天。

    妙锦道:“妙锦不请自来,又惊扰到你了吧?”

    “哪里话,蒯祥巴不得见到姑姑。姑姑光临寒舍,蒯祥荣幸还来不及呢!”

    “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油嘴滑舌了?其实呢,妙锦这次来,还真有件事情请你帮忙。”

    “千万别说帮忙二字,姑姑有何用的着蒯祥之处,尽管吩咐。”

    “妙锦想请你为我修一座尼庵,我打算换个环境。”

    “怎么,琼楼玉宇住腻了,想躲清静?”

    “那倒不是。皇帝迁入了新皇宫,妙锦不想跟着搬过去。毕竟,出出进进多有不便。”

    “怕不单单是这个吧?是不是因为圣上滥杀无辜?”蒯祥看出了她的心思。

    “你也知道了?”

    “好事不出门。”

    “这也是原因之一,妙锦不想被血腥味熏到。”

    “是啊,姑姑这么干净一人,海阔天空惯了,岂可画地为牢,囚于一隅。只是,圣上同意吗?”

    “他同意了,尽管十分勉强,费了我不少唇舌。他最后说,好吧,你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窝了。”

    “那好,说说你的要求,蒯祥找工部同事一起设计。”

    “不,妙锦要你一个人设计,亲自施工。”

    “也好,就蒯祥一个人给姑姑设计,亲自给姑姑施工。对了,庵址选好了吗?”

    “选好了,皇城以东的仁寿坊,在那个四面各有一个四柱三楼木牌坊的附近。”

    “哦,那地方离大慈延福宫挺近。很方便的去处,离我这里也不算远。”

    “是的。”

    “我抽空先把图纸画出来。”

    “好。建庵的事暂且这样,咱们聊点儿别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吧。”

    “聊什么?”

    “我看你心事重重的,莫非又遇上了什么糟心事?”

    蒯祥叹了口气。“迁都大典上胡博士说的那番三大殿将被火焚的话,一直沉甸甸地压在我心头。三保大人建议我去找找黄俨公公,提醒他注意宫内防火。”

    “你去找了吗?”

    “找了,可黄俨毫不在乎,我的话他全当耳旁风。”

    “防患于未然,这一点很重要呀”

    “谁说不是。姑姑也知道,三大殿都是木质结构,一旦着起火来,后果不堪设想。”

    妙锦想了想。“也罢,妙锦找个机会直接跟皇帝讲讲吧,让他做些准备。”

    “若是这样,我就放心了。姑姑的话圣上最听得进去。”

    “如今也未必了。二吕案后,皇帝变得十分偏执,疑神疑鬼。我说什么,他也不从正面理解了。”

    “说了总比不说强。尽人力,听天命吧。”

    妙锦扫视着蒯祥家凌乱的屋子,不由说道:“看你这日子过的。”

    “怎么啦?我觉得挺好的,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琢磨图纸,多充实啊。”

    “好什么好,孤灯冷灶的。年纪也不小了,该考虑成个家了吧?”

    “工地上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里有工夫成家。”

    “家还是要成的,人总要有个归宿。有道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蒯祥意味深长地望着妙锦,笑而不语。

    妙锦先是莫名其妙,随后忽然明白过来。“好你个小诡头,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蒯祥哪里敢?”他一脸顽皮。

    “阿弥陀佛,你就别拿佛门中人打镲了。咱们说正经的,有中意的姑娘没?”妙锦明知故问。

    “蒯祥未来的媳妇,怕是还在丈母娘腿肚子里转筋呢。”

    “别耍贫嘴!依我看,小芹姑娘就不错,你们两个多般配啊,金童玉女,郎才女貌。”

    蒯祥叹了口气。“师妹是个好姑娘,可问题是,我大师兄也喜欢她。”

    “这种事情让不得人。小芹姑娘只喜欢你一个,这是明摆着的。”妙锦好心相劝。

    “不作数的。也许,对于我师父和师娘来说,大师兄比我更合适。”

    “我看,还是你没真下决心。别犹豫了,这么好的姑娘,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呢,你就不怕别人捷足先登吗?”

    “蒯祥相信缘分。”

    “缘分?一路下江南耳鬓厮磨还不算缘分?说到决心,倘若小芹姑娘这样优秀的女孩你一时都无法下决心接受,那什么样的女子才能入你的眼,让你心动呢?”

    “卓文君的情,谢道韫的才,红拂女的侠……”蒯祥脱口而出,半开玩笑半当真。

    “哈哈,集古来冠绝于一身,如此的极品女子,天底下不会有。”

    “有。”

    “哪里有?你说出一个我听听。”

    “远在天边……”

    “嗯?”

    蒯祥的脸红了,自觉失言。

    妙锦的脸也红了。

    暮色降临。两人继续默默地坐着,谁都不再说话。

    好一会儿后,妙锦站起身。“我走了。”

    “我送送你。”

    蒯祥送她出门。

    在院门外,妙锦停下脚步,回转过身。

    “你把小芹姑娘娶了吧。”她轻声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