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宫匠 >第三十九章 尔曹身与名俱灭06
    6

    蒯祥和田铎两家人聚在蒯家吃饭,在座的还有刚刚从龙门释归的于康。

    蒯祥起身道:“该庆祝的喜事太多了,说不过来,还是捡紧要的说吧。第一,朝廷平定了曹氏作乱,钢儿、义儿、通儿,都参加了平叛,英勇杀敌,没给咱香山帮丢人!”

    蔡小芹夫唱妇随:“说的对,自古英雄出少年,此次平乱,你们年轻一代的表现,比老一辈强!”

    蒯祥接着说:“第二,于康公子从龙门释归,看来于大人的平反也不会太久了。”

    “没错,”小芹道。“于大人是受徐有贞、石亨、曹吉祥陷害而被冤杀的。如今陷害他的人全都成了钦犯,于大人何罪之有?”

    蒯祥端起酒杯:“来,为这些喜事,为于公子的归来,我提一杯!”

    “且慢!”田铎道。

    “你有什么话说?”小芹问。

    “还有一件喜事师父没说。”

    “哦?还有什么,你来补充。”蒯祥道。

    田铎道:“圣上对师父主持的西苑工程进展满意,又加上此次平定曹逆作乱中,必武和必文双双立功,皇帝御笔亲批,特别恩准必文进国子监做监生。必文师弟终于圆了他的读书梦!”

    蒯祥道:“想读书的进了最高学府,这也算得上是一件喜事。来,大家干杯!”

    田通故作惋惜:“只可惜香山帮从此少了一株好苗子!”

    “没少,”小蒯旋插嘴道。“还有旋儿呢!”

    “你?”田通打量着他。

    “对呀,旋儿说话就十二岁了,到了学手艺的年纪,旋儿愿意当工匠,像爷爷一样!”

    “好啊!你爹和你叔都改了行,咱们老蒯家正愁后继无人呢!”蒯祥转向田铎和田通。“你们父子两个今后好好带带他。”

    “这没的说,”田铎道。“旋儿就跟着我们吧!”

    “就为这个,就为我田通今日有了一个小师弟,我就先干为敬了!”田通说罢,仰脖将一大杯酒吞下。

    大家纷纷碰杯,饮酒。

    田通对蒯义道:“二师叔,你都进国子监了,虽说还算不上功成名就吧,至少也算遂了心愿,往正果的道上奔了。有道是好事成双,你与红玉这屉馒头,也该揭盖儿了吧?”

    蒯义道:“好饭不怕晚,这会儿还不到时候。”

    “都三十出头了,还不到时候?”田通道。“俺就不明白了,在你这儿,多咱才叫到时候?”

    “这与年纪无关。”蒯义道。

    “那与什么有关?”

    “采薇和雪晴无依无靠,红玉不忍心把她俩丢给大娘一人。”

    小芹感慨:“说起来真是快得很,采薇和雪晴住进周家转眼四年多了。采薇已经十八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按说呢,该给她找个婆家了。可是,她爹娘都在龙门戍边,这事不好办呀。”

    于康道:“我大哥大嫂身在龙门,也放心不下两个女儿的事情。于康回来之前,他们夫妇亲口嘱托于我,向蒯叔一家致谢,还说,采薇和雪晴就是蒯家的闺女,她们的事,全由叔婶做主。”

    “明白了,”小芹道。“他们是让我们给闺女找婆家。”

    蒯祥:“别瞎说。”

    于康道:“景瞻哥哥正是此意。”

    小芹对蒯祥道:“听见了吧,这事你上点儿心!”

    小凤道:“凭采薇那怜人的小模样,找婆家还不容易?”

    “她找婆家当然不难,”蒯祥道。“可是,我们必须对得起泉下的于大人啊,要找就得找一个像样的。难就难在,于家尚是戴罪之身,像样的人家对此会有所顾虑。”

    小芹道:“顾虑?那种瞻前顾后的人家我们采薇还不稀得呢!我就不信了,偌大的世界,就没有真男儿了?”

    蒯祥道:“这不是着急的事,慢慢踅摸吧。此事我自会放在心上。”

    于康道:“还有一事,小侄想要劳烦蒯叔。”

    “请讲。”

    “小侄此次释归,打算将家父的遗骸运回杭州老家,归葬祖茔。可是家父死后,当晚尸身便被人收走,也不知弄到了哪里。小侄想请蒯叔帮忙打听一下,找到家父的埋骨之处。”

    他刚刚回来,尚两眼一抹黑,京城之事一无所知。

    “我对此倒是有所耳闻。”蒯钢道。

    众人的目光全都转向了他。

    “于大人的尸身是被左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陈逵将军弄走的,据说是埋在了西山。每年到了于大人的忌日,陈逵将军都要到墓地祭拜。这已不是什么秘密。”

    “怎样才能联系上陈逵将军呢?”于康问。

    蒯钢道:“此事就交给我吧。陈逵将军已经退休,可我知道他的住处。”

    “那就有劳了!”于康道。

    ※

    李贤靠在家里书房的榻上,在看书。他受伤的胳膊仍然吊着绷带。

    仆人走进书房:“老爷,蒯大人看您来了。”

    “蒯祥?快快有请!”

    片刻后,蒯祥走进书房,手里提着慰问品。

    李贤忙说:“蒯大人请坐,李贤有伤在身,就不起来了。”

    “李公尽管靠着。蒯某不是外人,我们不必拘礼。”蒯祥把慰问品放在案子上,坐下。

    仆人上茶,退下。

    李贤道:“李贤要向蒯大人道喜!”

    “喜从何来?”蒯祥诧异。

    “听说圣上已经下旨,追赠蒯大人的祖父蒯明思为嘉议大夫,祖母顾氏为淑人。”

    “哦,这事啊,”蒯祥道。“不好意思,无功受禄了。”

    “哪里,恩泽官员祖先是我朝惯例,这也说明圣上对蒯大人功劳的认可。”

    “谢谢李公!”一向低调的蒯祥不想多谈皇帝对自己的恩宠,他将话题岔开。“李公的伤好些了吗?”

    “好多了。再过几日就能上朝了。”

    蒯祥道:“三年前蒯某曾冒昧来府,向李公请教营救犬子的办法。李公分析石曹,分析得丝丝入扣。那时蒯某便知,灭石曹重振朝纲者,非李公莫属。今日群丑果然皆被扫荡。平定石曹之乱,全仗李公运筹帷幄,李公功莫大焉!”

    李贤道:“蒯大人这番话让李某汗颜了。李某手无缚鸡之力,你看看,这回还险些被曹钦砍死。平定曹逆,凭的是群策群力。孙镗大人、赵/荣大人、马昂大人、孙继宗大人、马亮将军,都功不可没,还有死节的寇深大人、吴瑾大人、逯杲大人、怀宁侯的二公子孙軏,以及受伤的刘安大人。令郎蒯钢,蒯义,也都英勇杀敌,后生可畏啊!”

    “圣上对立功者给予了封赏,作乱者也全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真的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啊!”蒯祥感慨道。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曹逆吉祥一手遮天,终于也有今日!”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蒯祥道。“曹逆灭门,当年陷害于大人的那帮人,事实证明全都是祸国殃民的奸贼。如今朝廷又将于大人的养子于康释回,蒯某想问问李公,于大人的案子有可能翻过来吗?”

    “难。”李贤实话实说。

    “难在何处?”

    “诛杀于大人,乃当今圣上御准了的。皇帝金口玉言,即使办错了,他也不能承认,只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

    “莫非于大人就这么一直冤屈下去不成?天理何在!”蒯祥不甘。

    “公道自在人心。于大人是英雄,是忠臣,天下皆知。不过,让朝廷昭雪,恐怕尚需时日。”

    蒯祥叹了口气。

    李贤问:“蒯大人为何对此事如此耿耿于怀呢?白的黑不了,黑的也白不成。让时间去证明这一切不是更好吗?”

    蒯祥道:“蒯某与于大人早年相识,两下里的情谊,李公想必是知晓的。”

    李贤点点头,又问:“还有别的原因吧?”

    蒯祥道:“实不相瞒,于冕夫妇龙门戍边后,他们的两个女儿一直由蒯家照料。”

    “李某有所耳闻。”

    “其中的长女采薇现今已过十八,到了出阁的年纪。想给她找个婆家吧,好人家难觅。纵观当朝的这些官宦,囿于自家前程,谁敢给儿子讨一个罪臣家的闺女做媳妇?”

    正说着,一个年轻书生走进书房。

    李贤招呼:“克勤,过来见过你蒯伯伯!”

    年轻人上前向蒯祥施礼:“晚辈程敏政,字克勤,见过蒯大人!蒯大人巧鲁班的名字晚辈早已如雷贯耳,今日终于得见真容,幸甚,幸甚!”

    李贤向蒯祥介绍:“克勤是南京太仆少卿程信的公子,十岁时就以‘神童’被荐入朝,入翰林院就读。”

    “幸会幸会!”蒯祥道。“程公子请坐!令尊在北/京做吏科给事中时我们就熟识。正统十四年北/京保卫战,令尊在西直门城楼督战,一丝不苟执行于大人将令,竟然拒绝给体力不支的孙镗将军开城门,板起面孔击鼓助战,孙将军只好重新杀入敌阵。若不是我们民军和后续人马及时赶到,孙将军那次怕是就真回不来了,如今哪里还会有机会立下平定曹逆叛乱的首功呢?”

    三人皆大笑。

    “家父就是这样,较真,迂腐。”程敏政道。

    蒯祥道:“迂腐好啊!蒯某以为,朝廷缺的就是令尊这种一根筋按规矩办事的循吏。反观那些精明的大臣,坏就坏在过于圆滑,太善变通。说到底,是没有担当。比如此次平乱中的太平侯张瑾,硬是不肯出来助战,躲在家里当缩头乌龟。为此,圣上对他颇有微词。”

    程敏政道:“是啊,致使吴瑾孤掌难鸣,白白搭上了一条性命。”

    李贤道:“蒯大人还不知道吧,克勤是我家的毛脚女婿,从小就与我家莹儿定下了娃娃亲。”

    “好啊,程公子少年英俊,必定前程无量!”蒯祥夸赞。

    程敏政忙说:“不敢不敢,蒯伯伯谬赞了!”

    李贤道:“克勤,方才我与你蒯伯伯在说于少保的孙女,于采薇,她已近桃李年华,尚未谈婚论嫁。你们读书的学友中可有合适的青年才俊,你帮助穿针引线,引见引见?”

    “有啊!”程敏政道。“晚辈有个朋友,叫张晟,国子监监生,出身书香门第,相貌堂堂,学问好,人品也正。依晚辈看,此人做于家的东床快婿,再合适不过。”

    “哦?”蒯祥来了兴趣。

    李贤道:“你看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蒯祥转而担心:“你说的这个张晟如此优秀,又在国子监读书,前程似锦,他会不会忌惮于家的戴罪之身呢?”

    “晚辈以为不会,”程敏政道。“张晟爱憎分明,于大人是他崇拜的第一大英雄,若能做于家的快婿,他便是烧了八辈子高香了!”

    “那好,你去探探他口风,”李贤道。“他若真有这个意思,就找机会见个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