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齐霸春秋 >第148章以煤代薪
    几个野人在小白的指挥下,将炭窑中的那层煤炭挖穿之后,小白不顾崩塌的风险,亲自下到煤井中察看。小白提心吊胆的进入煤井中,略有些倾斜的煤层清晰可辨,虽然略显潮湿,但渗水的情况并不明显。

    小白知道煤炭也和岩石一样呈层状分布,只要没有大的地质变动这个煤层的面积不会太小。在小白确定这是一层很厚的煤炭之后,便命人寻找和此处相似的地层再多开几个洞口。果然,在这山上开了几个洞口,都能在黏土层下面发现煤,小白终于放下心来,看来自己的想法没错,这的确是个浅层煤矿,值得投入力气开发。

    矿山的开采从来不是个容易事,在后世里虽有机械相助,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矿上工作。在古代的矿山条件更加恶劣,矿难和糟糕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一般人对矿山的感观极差。

    由于早期的矿工都是由奴隶和刑徒充当的,他们的死活不是官府和矿主所关心的,能够在他们死之前产出多少矿产才是值得他们关心的事。在这种“黑心”矿场里劳动的矿工在高强度的劳动和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一般活不了几年。

    春秋之时的矿山便是由官府组织奴隶负责开采的,在齐都临淄西方的金岭镇一带便是齐国铜铁矿的主要产地,有三千多名奴隶在铁山上开采矿石。铁山上的铜铁矿是个露天矿,矿藏的质量也比较好,开采起来比较容易,开矿奴隶们的生命还是有点保障的。

    其实此时已开采的矿藏大都是露天矿,一来发现比较容易,发现之后也易于开采;二来此前人们生产的金属总量不多,对矿藏的开发力度还很小,所以此时的露天矿藏还有不少可开发的地方。

    如果矿山开采了几百年后,即使开采的力度再低,能用此时的生产技术开采的矿石也有限了。即使还能有产出,也要打根深的矿洞,那成本就高了去了。像原始的纽可门蒸汽机为什么被制造出来,还不是为了排地下矿井里的水。

    所以小白看着这几个已经出了煤的洞口,一边安排人用木材对洞口进行加固,一边命人返回临淄,抽调有矿山工作经验的奴隶来这里挖矿。人也不用太多,百十人便够用了,毕竟这层煤炭的开采十分方便,百十人挖出的煤估计就赶得上千人伐木烧炭了。

    不过伐木烧炭的劳役也不能停下来,毕竟此时取暖还是用的火盆,烧煤的烟很大,国人们未必愿意用。而小白也不敢立即用煤来炼铁,煤的杂质含量很高,如硫等杂质会降低铁的质量。

    中国古代用煤来炼铁也是因产铁之地柴薪砍伐殆尽,被迫用煤来炼铁。在这之后又用上了焦炭,但在生产高质量钢铁时人们还是更愿意用竹木之炭。而就此时而言,炼铁业才刚刚发展,生铁的质量本就不高,小白也不敢立刻用煤代替木炭。尽管木炭所能达到的熔点是要比煤低一点,但毕竟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风险更小一些。

    但这也不意味着煤炭现在没有用处,热值高且易储运的煤块很适合用在陶瓷和砖瓦生产上。其实原山所在的博山地区就是后世里的重要陶瓷产地,更在后世以烧制琉璃闻名。

    但此时齐国制陶业的中心在临淄和徐关附近的昌国一带,也就是后世的淄川一带。原山附近人口较少,虽然原材料丰富,但此时的制陶业都集中于城邑之内,由陶正负责管理。

    齐国生产的陶器自古闻名,甚至远销至鲁国,本国的用量也很大,在铁锅没有普及之前,陶釜便是平民们的曰常炊具。陶器的应用范围在此时十分广泛,大的瓮用来储存粮食和水,小的罐用以存放食物和汤羹,陶器几乎被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而除了用煤烧制这些生活器皿,砖瓦和陶管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此时土木结构、板瓦压草房顶的建筑,对风雨的抵抗能力很差,还更易起火,而砖瓦房虽耗费较大,却是未来房屋的方向。

    不要说用煤来烧制陶瓦和砖块了,只要将彩陶的烧制工艺改进一下,说不定便能烧制出瓷器来。毕竟原始瓷器相较于陶器来说只是粘土里添了点高岭土和石英,再有比较高的温度便能烧成。

    可如果现在拿出一个后世常见的瓷碗来,只怕周王、诸侯或者贵族们说不定都把它当成稀世珍宝。就像是著名的隋侯珠,它被人像个珍宝一样陪葬于地下,为后世人们所称道。可真被人们挖出来,却发现其实就是个黑乎乎的玻璃球,只是当时的玻璃很少见,所以被人当成了宝。

    只要现在小白烧出瓷器来,再控制好瓷器的产量和质量,绝对能将它吹成奢侈品,而且是贵族们的专利。就如同造出瓷器之前的欧洲贵族,将中国产的瓷器当成宝贝,拥有瓷器是有钱人的象征。而一旦他们自己能够生产之后,瓷器就不再是奢侈品了,可见什么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奢侈品就更是如此。

    而小白在以前玩陶塑的时候就接触过陶瓷的制造,虽然条件不一样但基本的过程可以靠试验。小白打算在陶瓷制造上好好爬一下科技术,说不定将来单靠陶瓷的收益便能顶得上齐国盐业的收入。

    小白看着眼前这座蕴藏着无数煤炭的山,盯着自己眼前挖出的煤炭,就像在看一堆黑色的金子。在命令虞人派专人负责看管这些矿洞之后,小白便命人带上这些挖出的煤返回营地。对这几个撞了大运挖出煤的几个野人进行了封赏,除了每人都赏赐钱帛之外,还赐予了他们国人的身份,允许他们居住到城邑之中。

    这几个野人因发现矿产而得受赏赐的事情一经传出,齐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探矿找矿的热潮。在齐国的“官山海”政策实施之后,官府明文规定一旦发现矿苗,此地便归于国家所有。

    而对于发现了矿苗并主动向官府报告的人,一律赏赐钱帛和爵位。而对发现矿苗之后选择隐匿,或是在私下里开采者,更是严惩不殆,决不姑息。即便如此,找矿也是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在近乎全民普查的情况下,一批浅层矿山被找了出来,极大丰富了齐国人对矿产产地的认识,为后人积攒了宝贵经验,小白此举也算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