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高武三国之虎踞天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赵(下)

  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多时辰,等打扫完战场已经快天亮了。
  李绩看着眼前最开始投降的都尉李博。
  “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领一万人回城,就说是已经得胜,纪灵让你们往回运送物资的。”
  到时候诈开城门,大军随后便到,拿下安城,算你首功。
  李博果然大喜,“都督放心,末将必定不辱使命。”
  李绩笑了笑,送李博离开楚营,目送他向着安城而去。
  “董袭,率领十万大军跟在后面,一旦李博诈开城门,快速入城,不要耽搁,其他将军恐怕已经有大进展了,我们可不能让一座安城挡住。”
  “都督放心,今日安城必下。”
  董袭也知道厉害,不敢耽搁,应声下去整军备马,跟在李博后面向着安城前进。
  如今李绩攻赵,李存孝攻徐,薛仁贵攻曹,三人就算是不曾约定,也在暗暗较着劲儿,毕竟此战结束之后,楚国就该一统天下了,谁是四大都督之首,可还不知道呢。
  安城里,陈纪喝着闷酒,昨日的大功没有参与上,本就心胸不怎么宽广的陈纪,一直心里惦记着,喝了一夜的酒水。
  “将军,梁纲将军手下都尉李博正率领兵马向城内运送物资,看来是大胜了。”
  部下报喜,陈纪却是越发苦涩,这功劳本来应该也有他一份儿的啊。
  “让他们自行运送就行了,我就不过去了。”
  陈纪根本没有怀疑,部下见他这幅模样,也是见怪不怪,来到城门口给李博放行。
  李博,他们都认识,都尉已经是纪灵军中的中高层了,他们有什么不放心的。
  “恭喜啊,李都尉,这次上秉国主之后,一个将军恐怕是跑不了了,说不定还能混个爵位呢,我们就不行了,以后可得照顾一下我们这些老兄弟啊。”
  “哪里哪里,放心,我李博是什么人,兄弟们还不放心吗?”
  几人说说笑笑,走进城门。
  突然,李博抽到架在陈纪副将的脖子上,“兄弟,对不起了,赵国的船太破了,为兄已经上了楚国的船,识相的让他们投降,和为兄共享荣华富贵,不然恐怕就要死在这里了。”
  副将闻言当即傻了眼,这家伙竟然投降了楚国,看着脖子上露着寒芒的刀,副将的腿都软了。
  “还等什么,放下兵器,要看着我死不成。”
  李博带来的人见状,迅速将城门把控,城内士卒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反抗,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因为,外面董袭已经率领十万人马到了,他们现在就算是想反抗都难了,而他们的将军陈纪,估计现在还醉着呢。
  董袭也没想到这次攻城这么顺利,看着眼前的李博,突然觉得自己昨夜有些看轻这人了,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看来是有些小聪明的。
  留下两万人马,守住城门,并将俘虏卸兵看押,董袭马不停蹄的杀向了城主府,此时陈纪就在里面。
  “将军,不好了,有楚军杀进城里了,我们快逃吧。”
  陈纪醉眼朦胧,突然听到楚军进城,愣了一下,手中酒杯悄然话落,酒意瞬间去了大半。
  “你说什么,楚军进城了?纪灵将军袭营大胜,哪来的楚军。”
  “将军,小人不敢哄骗于你啊,楚军都快杀到这里了。”
  陈纪看着面带哭腔的部下,这才信了几分,脸上却多了几分惊恐。
  “来人,整军,备战。”
  除了二十万兵马散落城里各门外,城主府还有十万兵马,就算是有楚军进城,他也能一战。
  酒壮英雄胆,陈纪让人披甲登马,出来后正好看到董袭杀来。
  这是那个杀了一刀金尚的楚将,微风吹过,陈纪酒意又去了不少,自己和金尚半斤八两,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心中懊悔自己没有听从部下的话逃走。
  如今却是只能先打上一场再说了。
  “将士们,楚军杀我家人,掠我土地,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就跟我本将,将他们撵出安城。”
  “撵出安城……”
  “杀……”
  一众将士被陈纪说的热血沸腾,一声杀令,全都奔向了董袭,可是陈纪却没有,他不想一刀被斩,更没有梁纲和纪灵那样的忠勇,只是想让部下拖住楚军,自己借机逃走罢了。
  看见袁军迎面攻来,董袭也来了兴致,当即率军拦下。
  可惜,袁军没有将领指挥,全凭一腔热血,等他们发现陈纪已经没了踪影,而己方损失惨重的时候,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纷纷跪地投降。
  董袭安排人看押俘虏,进入城主府。
  “你们将军呢?”
  看着满地的酒坛子,董袭直皱眉头,他都多少天没喝过酒了,这家伙竟然躲在这儿喝酒,一会儿逮住他,一定杀了他。
  楚军军纪严明,战时或者训练期间是绝对不允许喝酒的,对于董袭这种嗜酒如命的人来说,已经相当于是在戒酒了。
  “将军,我们陈将军,从北门逃了。”
  “什么,逃了?”
  这要是让主将逃跑了,他这功劳可得小一半儿,这怎么可以。
  “来人,随我去追。”
  董袭来到北城城门的时候,此地早已人去楼空,陈纪不仅自己逃了,连带着守护北城门的五万人马也一起带走了。
  董袭想了一下还是没有追,如今安稳安城最重要,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最重要的是一个陈纪影响不了大局。
  这也是军事课上教的。
  留下人将北城门守住,董袭开始带人清理城内的残兵,贴榜安民,等李绩率军进城的时候,安城的大局已定。
  这就是为什么孙坚要不定时开展军事课的原因,有利于管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增强将领们的军事素养,连武将都能安定城市局面,大楚一路征伐,不知道要省多少事。
  安城既下,汝南也就在眼前了。
  李绩开始在安城编练人马,将俘虏可用的留下,另编一队,其他的直接让人运回荆州处理。
  汝南城里,陈纪一路奔逃终于回到了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