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沙河烟云 >十九 联合马占海
    十九联合马占海

    高凤山干咳了一声,“你不知道,听说马占海在沧州招并了一支回民队伍,有个名唤杨士迁的,做了他的军师,这人自称“赛孔明”,很有心计,是个没有便宜不干的人,战斗打响后,他肯定不会马上出兵,先坐观其变,若我们失利,他会逃之夭夭;若我们胜了,他们会迅速出击,背后捡便宜,哈哈……”

    随着高凤山的笑声,张健也笑了,“我想我们还是与他们取得联系为好,听说马占海这人为人仗义,善于交往,我打算去一趟,一来让马占海知道我们心中有他、看得起他,二来让他知道若我们失利,他们也处境危险了。”

    高凤山思量了一下,“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去时,要注意回民的礼节。”

    张健点头,“他们的礼节我会,我懂。”

    二中队的营地已在前天奉命从沙河北的杨村撤回到沙河南的李亲顾。

    回到营地,张健与甄玉衡商议此事,甄玉衡道:“这事派谁去联系呢?我曾去过一次,做过马占海的工作,争取他加入我们的队伍,可他一直推托不点头,唉!这次还是让我去吧,我与他们打过交道,比较熟。”

    张健道:“我觉得这事关系重大,我想亲自走一趟,我虽然没有和马占海打过交道,可和他的闺女见过两次面,他不会不给面子……”

    甄玉衡笑了,张健问:“你笑什么?我只是救过他闺女,没有另外想法。”

    “谁说你有另外想法了?”甄玉衡收住了笑容,“可马小姐做不了她爹的主意呀。”

    “不管咋样,我得亲自去一趟。”

    “现在家里这么忙,你不在,咋办?”

    “我不能不亲自去,家里再忙我也得去!我快去快回。”

    甄玉衡见张健执意要去,“那,那你就去,听说马占海的队伍也退到沙河南岸,在八方村一带活动,离这有二、三十里,得多派几个人随你去。”

    “不必,我带着小五子去就行了。”

    甄玉衡问:“你给人家带什么礼物?”

    “这……”张健被问住了,一时想不起来送什么礼物,“到时候再说吧,我先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抽空再去。”

    执行领导的命令,张健将二中队部署在高蓬以东的大堤上,将中队部设在高蓬和李亲顾中间的大堤下。

    战士们日夜不停、轮班倒换、加紧修筑工事。大堤上铁锹飞舞,尘土飞扬,战士们挥汗如雨。各村的百姓推车带锹、纷纷上堤支援。战壕挖得纵横交错,人们往来如梭,掩体筑得坚如磐石,枪支射击得当。

    这天,天刚蒙蒙亮,东去的大堤上,马蹄啼哒,划破了清晨的寂静,扬起了两股飞尘。张健和小五子骑着快马向八方村方向驰去。

    一路上,见成群的百姓推着砖石的小车吱呢吱呢地迎面走过。二人放慢速度,张健感叹道:“小五子,你看,这么多百姓支持咱们,咱们不把鬼子打回去,都对不起百姓的支持呀!”

    小五子道:“确实,在百姓的支持下,咱们很快把地道从高蓬村外挖到大堤上,物资弹药可从地道直接运过来,没有百姓的支持,还得早着呢。”

    张健道:“咱们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大炮,没有长家伙,守住这大堤,的确增加了不少困难。”

    小五子问:“哎,现在刘大江要对土炮进行改造,不知咋样了?”

    张健道:“我去看了,还行,刘大江是个人才,有个琢磨劲儿,他在土炮上增加了一个拉开弩弦的手轮,只要转动手轮,弩弦就会快速拉开挂上扳机,节省了人力,他还将支架改成可以改变角度的活动支架,这样来控制发射的远近,还在手榴弹的木把上钻了个眼儿,可以直接插在箭杆上发射,减少了阻力,增加了射程。”张健边说边用手比划,“我看了试射,还行,射程从60丈增加到100丈了。”

    小五子道:“多搞些土炮,就能弥补咱们的不足。”

    “现在已有十门了,箭杆也生产了四百多支。”张健满怀信心道:“将来咱们得有大炮,一定会有的。”

    二人说着话,沿着大堤行了20多里,忽听堤下一声喝:“站住!干什么的?”从草丛里蹿出几个持枪的人,各个头带圆白帽,腰系子弹袋,腿扎绑腿。

    二人纵身下马,张健认出是马占海的队伍,上前抱拳行礼:“我们是沙河游击队的,你们可是先锋军,我有要事找马军长马老前辈。”

    “报上名来!”

    “我姓张名健。”

    “莫不是老婆张,哎呀!上次在二郎庙见过,失礼,失礼。”一个留着大胡子的认出了张健,急忙上前抱拳行礼,“找马军长,好,牵着马,随我来。”

    听说鬼子要进攻沙河,马占海已将队伍拉到了沙河南岸的八方村一带,指挥部设在一家地主的四合院内,四合院坐落在一座小土山上,院外和门口是沙袋筑起的工事,两门老式大炮架在工事上面,哨兵往来巡逻,戒备比较森严。

    马占海得到禀报,亲自下山迎接,“来人可是人称‘老婆张’的张健,久仰,久仰。”

    张健向前一步,行了***大礼,左手搭在右手上,右手抚胸,微微躬身,用回语道:“按赛俩目而来坤。”这是一句回民相互间的问安语,意思是:“求真主赐给您安宁。”

    马占海听罢一愣,回笑道:“吾尔来昆闷赛俩目。(求真主也赐安宁给您。)”

    张健抬头,抱拳一揖道:“老前辈可是人称‘赛关羽’的马老前辈。”李小五在一旁也抱拳行揖。

    “哈哈……那里,那里。”马占海手拈长髯,哈哈大笑,回一揖,让道,“请进,请进。”

    李小五看见架在门口的两门老式大炮,是清朝义和团时用过的铸铁土炮,他心中暗自发笑,这又老又破的玩意儿,打猎时吓唬野兽还行,打鬼子咋行?

    走进堂屋,马占海手指身旁的一位留着山羊胡须,黄脸庞,五十开外的人,介绍道:“这是我的军师杨士迁。”

    “哦,杨先生,早就听说马老前辈有位‘赛孔明’的军师……”

    “哎呀!不敢当,不敢当。”不等张健话说完,杨士迁连连谦辞。

    马占海又指指身后的两位年轻人,“这是我的两位侄儿,马增辉和马增强。”

    张健抱拳,“哦,见过面,见过面,在二郎庙战斗时见过。”

    马增辉和马增强还礼,“近来张队长可好?”

    “还好,还好。”

    杨士迁见李小五个子长得矮瘦,用蔑视的目光扫了一眼李小五,问张健,“这位是……”

    “这是我的卫兵李小五。”

    “噢,请坐,请坐,看茶!”杨士迁招呼手下人沏茶。

    宾主坐定,“此次张队长前来,有何指教?”马占海开门见山。

    张健笑道:“哎呀!看马老说的,我有什么指教的,这可不敢当,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联合马伯,共同抗日,马伯知道,现在形势很紧迫,鬼子要进攻沙河,我们应该联手制定作战方案……”

    “哎呀呀!威镇城南的老婆张还需要别人帮忙吗?”里屋响起了一位女人的声音,门帘掀起,走出一位红装女子,身后跟着两名女卫兵。

    张健定睛细看,认出是马莹侠,忙起身行礼,“哦,原来是马小姐,近来可好?上次劫军火时,遭了埋伏,多亏马小姐出手搭救,我再次表示感谢。”

    “哎呀呀!谢什么,你在沙河岸边救了我,我理应如此。”

    “那,我们联手抗日,也该理应如此呀,哈哈……”张健笑道。

    马占海道:“去年你救了我闺女的命,我一直没有当面谢过……”

    张健接过话:“为了抗日,那不是应该的嘛,再提这事咱们就生分了。”他话一转,“哎,还忘了,小五子,把送给马小姐的礼物拿出来。”

    李小五从腰里拔出两把崭新的二十响大肚匣子,张健接过来,“马小姐,上次在沙河边,我只送给你几梭子子弹,没有送枪,这次补上,请收下。”

    杨士迁望着两把盒子枪,夸道:“好枪,好枪!”

    张健道:“这是我们盗军火库,从鬼子手里得来的。”

    “哎呀!了不起,我们早就听说了,你们神机妙算,竟敢在鬼子的眼皮底下盗取军火,实在让人佩服,佩服!”杨士迁手挑大拇指,大拇指来回晃动着。

    马莹侠高兴地接过双枪,“谢谢,谢谢,枪里可有子弹?”

    李小五道:“有,满匣的。”

    杨士迁手拈山羊胡,“小姐若有兴,何不一试以祭之。”

    马莹侠手提双抢,走出堂屋,马占海起身,“大家若有兴,出去一看。”众人起身出屋。

    大家站在台阶上,观看。院内的兵卒喊道:“小姐要祭枪了,祭枪了!快来看哪!”

    马莹侠眼望天空,天空湛蓝,万里无云,此时秋高气爽,有一排大雁排成“人”字向南飞,当飞至小土山时,“砰砰”马莹侠左右开弓,抬手两枪,两只大雁应声落地,众人齐声喝彩,“好!好枪法!”院内的士兵鼓起掌来。

    “张队长,也试试。”马莹侠将枪递给张健,翘起上嘴皮说道,言语中带着几分挑战。

    张健笑了笑,接过枪,望了望天空惊魂四散的大雁,瞄准其中一只,“砰”的开了枪,那只大雁被击伤,扑楞着翅膀栽向地面,院内又是一阵喝彩声。张健将枪递回,“我的枪法虽练多年,还差得远哩,若大家有兴,请让我的卫兵李小五试试。”

    李小五接过双抢,望了望天空,远处又飞来一排大雁,待大雁飞近时,只见他双抢向上一举,“砰砰……”左右开弓,连开数枪,天上的一排大雁全被击落,而且都被击中头部,院内响起一片惊赞声,马增辉和马增强惊叹,“好枪法呀!”“哎呀!太神了!”

    “别试了,留着子弹打鬼子吧”张健制止住小五子,李小五将双枪还给了马莹侠。

    马莹侠面带羞色,将双枪递给身后的卫兵,向小五子一抱拳,“这位兄弟的枪法实在了不得,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哪,我自愧不如。”

    人群中跳出一位彪形大汉,向马占海抱拳行礼,“马军长,这枪打飞雁,不算本事,若在50步之外打灭晃动的蜡火苗,那才算得上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