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地府判官:开局审判祖龙嬴政 >第110章 曹操:什么是德?
    鲍果案苦笑摇头,不知该怎么回路树明的话。

    对于【对话古今】这款节目,鲍果案早就被各方各面折服。

    先不说展现历史人物的方式,单是选角方面就无可挑剔,无论是哪个角色都相当完美。

    从第一期的嬴政,再到后面的朱元璋、岳飞、武则天……

    包括今天荧幕里的青年曹操,同样在选角方面无懈可击。

    鲍果案打心底佩服荧幕中的曹操!

    对于鲍果案而言,当初出演曹操的时候,尽心模仿其霸气。

    可惜仍有遗憾,鲍果案心知肚明演不出青年曹操的意气风发。

    屏幕里的曹操“演员”,令鲍果案大为惊艳。

    在鲍果案的心目中,这才是真正的曹操!

    比起当初自己演绎的曹操形象,鲍果案承认确实是荧幕里的曹操更真实。

    奈何鲍果案并不知道,此刻电视屏幕里的,就是曹操本人。

    不过话说回来,

    虽然本期《三国篇》尚未出现关羽,但鲍果案有种预感,一旦出演关羽的“演员”出场,路树明必被打脸。

    路树明演的关羽确实神似。

    但要注意,只是“神似”!

    神似终究代指模仿。

    既然是模仿,必然一山更比一山高,无论是谁都谈不上冠绝。

    鲍果案已经意识到,按林昊选角的惯例,必能令路树明心服。

    而且鲍果案明白,是老三国电视剧的关羽形象成就了路树明,并不是路树明成就关羽。

    现在,路树明愤慨不满,必将被反打脸。

    鲍果案叹气摇头,开口含糊几句,给路树明找台阶下。

    “唉……老路啊,咱们也要给年轻人一些成长空间,对吧?这款【对话古今】节目还不错,虽然没请咱们过去出演,但质量着实不低。何况咱们都老了,就算去出演【对话古今】,身体也顶不住了啊!”鲍果案低头叹息。

    其余人逐渐明白鲍果案的意思了。

    鲍果案是在给路树明找台阶下。

    “确实老了,应该服老。”另一位老艺人应和。

    又一位老艺人笑道:“要我说,这小伙子的曹操,比鲍果案演得好。老鲍,觉得怎样?”

    几位老艺人立刻开口,话里话外转移话题,劝路树明消消气。

    路树明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冷哼一声后,继续看屏幕。

    不过,从路树明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对【对话古今】节目的曹操“演员”很佩服。

    “挺奇怪的,真不知林昊那小伙子从哪找来的演员。依我看,这份曹操的神韵相当丰满,的确不错,比我这个老头子强。咱们还是继续看节目吧,或许后面能更惊艳。说不定会有关羽。”鲍果案赶紧圆场。

    齐聚一堂的老艺人们不再讲话。

    路树明也暂时停止抱怨。

    路树明承认【对话古今】节目里的曹操很有神韵,但心底想法就是不服,心里怀揣傲劲。

    路树明倒是要看一看,林昊会请来怎样的演员。

    究竟是怎样的人,演武圣关羽。

    节目画面中,

    “今天下若有无德有才之人放于民间,或果勇不顾、临敌力战,或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着令各郡守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身穿玄黑长衫的青年郭嘉朗读招贤令。

    刚才还是曹操头痛欲裂的场景,现在转变为司空府内议事。

    司空府是曹操在许都的府邸。

    如今大汉朝廷从雒阳东迁至许昌,小小县城便以“都”冠名。

    头痛暂时缓解,曹操召来满朝文臣,商议朝政。

    上到三公,下至侍中。

    但凡是被曹操召见的文臣,即便偶感风寒,亦不敢不来。

    如今的曹操在名义上还只是司空,尚未自封为丞相,但对朝堂权柄已具绝对掌控力。

    朝堂之中,敢跟曹操作对,绝没好果子吃。

    司空府正堂里,分列两排文臣。

    其中一排文臣,官职隶属司空府,是曹操的心腹。

    在汉朝时期,能够立府的大臣,为数不多。立府意味着能开办“小朝廷”,自行招揽人才做官。

    另一排文臣,官职隶属朝廷,皆为大汉死忠老臣。

    在这些老臣眼里,曹操与董卓无异,皆为奸贼逆徒。

    位于大汉老臣队列的首位,中年男子衣着华贵,周身飘散浓郁熏香,颇有高贵儒雅的文人气派。

    荀彧,字文若。

    颍川世家荀氏有八龙,荀彧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今的荀彧,既有扶持曹操匡定天下的希望,也有中兴大汉的志向,游走于汉臣与曹操之间周旋。

    可以说是荀彧不忠于曹操个人,但会尽心辅佐大汉曹司空。

    曹操坐在桌案前,皱眉看手中竹简。

    这些是老汉臣的奏折。

    前些天,曹操放出消息,发布招贤令。

    得知招贤令的事情后,死忠于大汉的老臣纷纷不满,接连向曹操上书,并向皇帝写奏折。

    写给皇帝的奏折,实际等同写给曹操。

    目前朝中大小事务都是由司空府的官员处理。

    皇帝只是傀儡。

    说得实际些,曹操如今手握皇帝权柄,挟天子令诸侯。

    就在曹操面露难以形容的无语表情时,一位白须老者踏出半步,站到两列文臣之间的空列。

    老者眼神犀利,颇有几分傲气。

    太尉杨彪!

    如今汉都迁至许昌,杨彪仍为大汉太尉,名义上的官位与曹操齐平,隶属于同级。

    “司空,我大汉四百年举贤之法,历来是德者居之。听闻司空要发招贤榜,在下认为不妥。若因此使朝廷之中混入下九流之徒,恐怕大汉朝堂要乌烟瘴气了。”杨彪微微沉头,语气不容辩驳。

    曹操抬眉扫视杨彪,嘴角勾起冷笑。

    “呵呵!”

    曹操没直接回怼。

    但曹操对杨彪的轻蔑,完全表现在脸上了。

    在曹操看来,杨彪所言听似大义凛然,实际十足私心。

    大汉四百年间,选举人才的方式,多为察举推荐。

    察举制听起来不错,实际问题相当大。

    由察举制选拔的官员,大多与世家大族有关系,极易导致朝廷呈现世家霸占朝政的局面,百官脉络盘根错节。

    这种选官模式相当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诟病极大!

    曹操已经意识到察举制有严重问题。

    在太平盛世,察举制确实可行,可惜如今是乱世峥嵘。

    察举制必须废除!

    为此,曹操的想法是尝试发布招贤令,让但凡有才之人都可以来投奔朝廷,将各方各面的人才招揽麾下。

    如此做法严重动摇世家利益。

    比如司隶世家代表杨彪、司马防,两大家族的面包严重受损。

    世家官员上书表达不满,无非是想保留更多利益。

    见杨彪仍不退回队列里,曹操逐渐起身,阴冷道:“杨太尉,什么是德啊?你有德么?站在你身后的那几位,他们有德么?”

    曹操毫不客气地反问。

    摆明讽刺、羞辱,曹操不给杨彪留半点面子。

    杨彪听到曹操的话,面色瞬间蜡黄,不得不低下头。

    对于如此讽刺,杨彪可以反驳,却没胆开口。

    荀彧无奈叹气,感觉曹操说得太过,但也没法插话。

    因为荀彧承认曹操说得对!

    像杨彪这样的人,能力姑且算不错。可在朝廷之上,德不配位的官员,为数并不少,全都在尸位素餐。

    曹操只是将事实阐述。

    “临阵能致胜,不使将士枉死是德!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馁之苦是德!至于那些坐而论道、大言欺人,只会摆架子装清高,无实惠于家国百姓的伪君子……呵呵。朝廷,没那么多俸禄养闲人。”曹操边说边迈步,走到两列群臣之间。

    汉室老臣纷纷低头,被曹操说得颜面尽失。

    隶属司空府的文臣们仰首,自持才能配位,频频恭维、认同曹操说的话。

    曹操逐渐收敛语气,继续讲道:“朝廷需要的,以及我要的,就是能治国用兵、平定乱世的有用之才。至于那些想盘综错节把持朝政的世家纨绔,趁早饿死家中吧!”

    一番话讲完,曹操昂首挺胸,气势颇为强盛。

    汉室老臣们的面色更加惨白。

    曹操的这些话,令人无法反驳,也不敢反驳。

    尤其是杨彪,被曹操怼几句,已经气得吹胡子瞪眼,奈何就是不敢开口反驳。

    见氛围逐渐压抑,荀彧无奈叹气。

    荀彧抬起双臂拱手,迈出半步向曹操行礼。

    见是荀彧要讲话,曹操的脸色和善许多,笑意油然而出。

    曹操不喜欢那些老汉臣,但对荀彧极为尊重。

    隶属于司空府的官员,其实绝大部分是荀彧举荐,亦或是主动投奔荀彧的文人墨客。

    “司空,在下听闻袁绍佣兵百万,正准备南下。大战在即,谣言四起,这样大举规模的招贤,是不是可以缓一缓。”

    荀彧微微皱眉,向曹操提议。

    站在旁边的郭嘉闭口不言,双眉稍低垂,承认荀彧说得妥当。

    这几句话,的确没毛病。

    荀彧既没阻止曹操不问德行而招贤,也令汉室老臣们听着舒服许多。

    曹操心领神会。

    保持嘴角笑意,曹操干笑两声,解释道:“我就是想让天下人知道,袁绍算不得什么。日子,我们照样过;人才,我们照样选。我记得,许都每月初一仍有月旦评的风俗,如今还有么?”

    “有!”郭嘉立刻回话。

    曹操转头看向郭嘉。

    郭嘉深吸一口气,解释道:“自从迁都许昌,民生渐定,月旦评的风俗已经渐渐恢复了。许多外地名士也会奔赴许都,以求一语风评。有了风评,才好入仕求官。”

    听曹操和郭嘉说起月旦评,司马防、杨彪突然凝眉低头。

    两人的面色不太对劲!

    只是没人发现司马防和杨彪的微表情动作。

    “主持月旦评品评人物文章的,如今是哪位名士?我记得当初有个林昊兄弟,说我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不禁回忆起逃亡之时初见林昊的场景。

    郭嘉思考片刻,转头看向杨彪,说道:“如今主持月旦评者,是杨太尉的公子,杨修杨德祖。”

    曹操不禁惊讶。

    曹操惊讶于杨彪的儿子竟然挺有名气。

    见群臣全都看向自己,杨彪赶紧沉头,以示谦逊。

    “哦!早闻杨公子才名。明日便是初一,把招贤令挂出去,让那些有求官之心的人,都来参加月旦评,各展奇才。以风评,作为评定才能的标准。我帮杨公子办一场轰轰烈烈的月旦评!”曹操放声大笑,迈步走向杨彪。

    杨彪将头压得更低。

    只不过在杨彪的眼中,一缕杀心骤然流转。

    与此同时,

    【对话古今】官网评论区:

    “曹操的思想境界确实牛B,一语道破东汉末年朝廷诟病。”

    “大汉已经没落,朝中贪官太多,就算不贪也是尸位素餐。”

    “曹老板的招贤令够狠!”

    “不光是曹操,他的儿子曹丕开场九品中正制,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察举制推翻。”

    “九品中正制算是科举的前身。”

    “有九品中正,才能有后来的科举。有招贤令,才能有九品中正制。”

    “曹老板在乱世力挽狂澜,凭借区区兖州之地平定中原,确实够厉害。虽然曹操比不上嬴政,但他的个人能力也够令人钦佩。”

    “倘若曹操没屠过城,那就是真的完美了。”

    “如果曹操不屠城,以及不杀死董皇后,那他在历史上的名气绝对能跟嬴政平起平坐。”

    “……”

    现世【对话古今】节目官网,观众们大为震撼,惊叹于曹操惊世骇俗的言论。

    放到现代社会,曹操说的话,就是实际情况。

    可在古代汉朝末年,曹操能有如此思想,又能秉承思想做事,确实令人大为钦佩。

    【对话古今】节目画面里:

    两日时间若白驹过隙。

    司空府的画面斗转星移,群山溪流取代廊腰缦回。

    一辆辆马车行于林间小路,陆陆续续前往此行目的地。

    在许都城外郊野,有一处临河高台,设有牌匾。

    牌匾上是“月旦评”三字。

    只不过,今日除文人墨客求一语风评,前往此处的人,多了不少穿便装的朝中文武大臣。

    尤其是司空府的属官,都在赶来的路上。

    月旦评高台旁侧,位于视角最好的地方,几位身材强壮的男子护在蒙面的曹操身边。

    曹操已经到了!

    站在曹操身旁的,还有谋士郭嘉。

    曹操面露笑意,显然心情不错。

    见到许多有才之人齐聚许都郊野,曹操的心情必定大好。

    郭嘉看向天空太阳,随即向曹操说道:“司空,月旦评马上就要开始。这杨修公子……”

    没等郭嘉说完,一阵笑声打断他的话。

    “哈哈哈哈哈……这月旦评还真是不错。曹先生,别来无恙啊?”声音自曹操、郭嘉身后传来。

    几名壮汉迅速戒备,簇拥在曹操身边护卫。

    曹操仅闻其声,竟大惊失色。

    曹操记得清楚!

    这是林昊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