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崇祯大明 >第六百三十四章漂泊(二)
    悲伤过后。

    在吕宋被治愈好了心情的张嫣和周皇后,忽然之间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特别是,在此期间,见证了一个小生命的降临。

    瞬间就让心情好了许多。

    “小家伙好乖巧啊,和朱慈炯小的时候,一模一样。”

    张嫣抱着小孩子,喜笑颜开的逗弄着。

    旁边站着的朱慈炯看得脸上肌肉,一抽一抽的,他不用怀疑,在他小的时候,张嫣皇后,肯定也是这么对他的。

    “还是有区别的。”

    对面的崇祯,一时半会,把自己的小孙子拿不到手上,只能仔细的看着,分辨着。

    这个小家伙,要比朱慈炯更加的健康,更加的有活力。

    出生的时候,响亮的哭声,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对对对,比朱慈炯小时候,要健壮的多。”

    张嫣立刻改口。

    她也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小孙子,应该会更加的健康。

    往后还要靠着这个小家伙,开枝散叶呢。

    身体必须要好。

    哪怕是笨一点也可以接受。

    而朱慈炯则是一脸的无奈,自己的儿子,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那就不是自己的了。

    有时候,他就在想,是不是自己的二哥去世了,自己的儿子才能够出生。

    现在的还是,是不是自己的二哥转世。

    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不断的涌现。

    到了最后,他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再不下手夺回自己的儿子,有很大的可能,会被自己的父母们给带走。

    “这个···那个···小孩子是我的儿子。”

    朱慈炯不得不开口说话。

    “我知道,可也是我的孙子。”

    好不容易上手的崇祯,可不愿意轻易的放下小孩子。

    他抱过许多孙子,只有这个最特殊。

    那就是在自己的三儿子去世之后,就突然来到了世上的孙子。

    或许上天是有着一种眷顾的,让他这样的老人,失去了一个亲人,又多了一个亲人。

    在吃过了小孩子的满月酒。

    又过完了百日之后,崇祯他们一行人,才开始启程,往下一个封地行去。

    海浪波涛起伏。

    铁甲船也随着海浪,晃晃悠悠的前行。

    文莱,崇祯只在一些奏疏,还有游记当中读到过。

    随着大明旅游的兴起,有人喜欢榴莲大明的山川河流,也有人喜欢广阔的海洋,而出海就是唯一的途径。

    就是花费多了许多而已。

    “王冲自从一家人,搬到了文莱,有多久没有回到大明了?”

    周皇后看着远处的海岸线,忽然问道。

    问起王冲,实际上她是想起了王盈。

    当年刚刚和阚玉树成亲,就一起跑了,害得当时道院的徐光启,差点追出来把这两人扣押起来。

    实在是当时,在数算这一领域,能够达到他们两人高度的,还真的不多。

    在道院发展到现如今,需要用到的数算,可是方方面面。

    “有两年没见过他了,路程遥远,两年一次朝贡,也是和大明谈一些利益而已,做了文莱的诸侯王,他也就只得为了这一块封地打转了。”

    崇祯回忆着最后一次见到王冲的模样,同样五十多岁的人。

    沧桑洗去了他一身的稚嫩。

    沉稳了许多,只是据说偶尔脾气有点暴躁。

    不过想想也是,一个人要伺候这么大的一个摊子,需要注入的本钱,可是个无底洞,若不大明需要的橡胶,可以在这里出货不少的话。

    还真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更多的利润点。

    “哎···有家室,也有了自己的事业,皇上,是这么说的吧?”

    周皇后说到这里,回头问着崇祯,这些稀奇古怪的话,都是崇祯偶尔会用出来,一开始意思是怎样的,没有体会的出来。

    可用着用着,也就明了了其中的含义。

    “是这么说的,以前是光脚的,现在穿上鞋子了,自然是不会像年轻时那么的随意。”

    崇祯点了点头。

    一个人的洒脱,有时候看的就是他身上有没有负担。

    在王冲做卫武军上将军的时候,所有的花费,都有崇祯来拨款,他只需要训练士兵,给出一些任务就成。

    可现在文莱是他的了。

    他就必须建设好这个地方,以此作为自己家族,能够传承下去的重要祖地。

    “也是,身上有了负担,才会知道什么叫做责任。”

    身后的张嫣说到这里,想的则是崇祯在吕宋是的那种模样。

    估计当年若不是崇祯坐上了皇位,绝对会是京师第一纨绔子弟吧。

    不过,也只有这样的信王,才能够不会被皇帝所猜忌,从而善终。

    **

    文莱的码头。

    本来船只来往的繁华之地,今日却被清理出了一块很大的地方。

    文莱的诸侯王,王冲也带着他曾经的那些部下,站在码头上,吹着海风,眺望着远处的海天相接之处。

    一点黑点,正在慢慢的变大。

    黑点的速度似乎很快,海风传来了‘隆隆’的巨响。

    “皇上的战船。”

    柳开来也不再年轻,胡子修剪的很是漂亮,此刻挺着笔直的身体,低声说道。

    “现在的无线电传输,是真的方便,只是区域还是短了一些。”

    另一边的赵坤,挺着个肚子,语气米明的感叹道。

    心中想着,要是当年大明子啊一开始就有这样的传输消息的方式,打仗简单的就像是喝水一样。

    不管是埋伏,还是进攻。

    都能够做到如臂使指。

    可惜的是,几乎所有大的战役都打完了,然后这种玩意就被道院研究出来了。

    实在是迟了一点。

    不过没关系,只要用得起这玩意的人。

    都会根据不同的地域,闷声大发财。

    若不是王盈和阚玉树是道院的人,还真就没有办法在一开始就弄到这种玩意。

    那样的话,以王家的底子,很难支撑起来文莱的方方面面。

    招募军队需要花钱,移民也需要花钱,而且在这方面花费的更多,更不要说其他方面的建设的。

    所有人都想要封地。

    可也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把一块封地经营的风生水起的。

    “要相信道远的能力,这些人,总能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或许传说中的那种飞天遁地,也要很快的实现了。”

    王冲还能庆幸,自己活在了这个繁华的时代。

    让他不但见识了大明的繁华,也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科技的莉莉,这种东西,可要比话本中的那些神奇法术,都有用的多。

    毕竟那玩意只是消遣。

    而科技则是能够改变整个世界的。

    “此话怎讲?”

    他们远离了大明,自然也就远离了最新的消息,想要获取大明的一些隐秘,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是很大的。

    柳开来不解的问道。

    “道院正在研究一种能够飞天的机械产物,据说已经有了眉目,具体哪一天会实现,可是说不准的。”

    王冲没有说的则是,在半年前,若是不道院忽然给自己的妹妹和妹夫,来了一封邀请函。

    他还真的不会知道这种事情。

    那时说是需要更多的算力,来计算一些东西。

    反正那封信,他是看不明白的。

    不过在阚玉树和王盈的口中,得知了大明不但在研究飞天的机械产物,还在研究一种能够在水底行驶的船只。

    到时候。

    铁甲战舰也就有了克星。

    一个可以神出鬼没的潜水战舰,想想都很可怕。

    你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敌人却对你的动向,了如指掌。

    这样的水战,还打个屁。

    一开始对上就输了好不好。

    柳开来心中琢磨了一番,能够飞天,他第一个想法就是用在军事上。

    天上的眼睛,可要比望远镜看得更加的真实,也而更加的远。

    要是上面再携带一些‘玉米棒子’,那可是要比火炮更加精准的打击。

    而且那种打击距离,也应该比火炮更远。

    往后的战争形式,也会跟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明的变化太快了,就是现在文莱最好的地方,也差不多刚好能够赶得上京师附近的一些小县城。”

    赵坤说的是事实。

    可正因为是事实,才更加的让人无语。

    “大明的底子好,只要变法得当,就能够迅速的发展起来,我文莱的底子太薄,就是现在推行了这么就的汉语和汉字,你可知道整个封地,有多少人还是文盲?”

    王冲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文莱。

    想要改变一个地方的风俗和习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就是好奇,为何当年皇上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还没有引起多少激烈的动-荡。

    “这里的佛学文化太浓厚了,国主要不是一开始就把僧人都抓了起来,给了一个招摇撞骗的名头,现在治理起来,应该会容易很多。”

    这个地方的佛,和中原大明的佛,简直是两种概念。

    大明的佛,是可以讨价还价。

    是可以随遇而安。

    是可以······

    反正就是朝廷想要什么没样子的,就可以捏个什么样子的。

    文莱这个地方就不同了。

    “哼!不把这些人按下去,咱们能够安稳的继续统治下去?就是儒学传到这个地方都被改变了许多,你觉得时间久了,咱们其中的一些人,不会被这里的人同化干净?”

    王冲一瞪眼,说了一个他们之前就讨论过的一个话题。

    那就是融合到了当地,他们还算不算是大明的子民?

    算不算是汉人?

    长此以往,和大明渐行渐远,那样的话他们这些人的后代,还能不能继续把文莱作为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