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伐灭天道 >第一章 古兰河畔

清早,下了场小雨。



梁玉城出了个大新闻,孙员外被徐天压到了城中心,当中斩首示众。



不过此刻李拾字却并未在场。



李拾字站在镇西入镇口送别大哥。



临行前,李拾字塞在大哥手里二两银子,说是大哥途径王家镇的时候,替自己上柱香。



张岁薄踏上了路途,余下四人也各有想法。



吴报君明面上是去京城参加比武的,这齐国如今事态,怕是不久便要被叫回去。



吴报君自然不乐意,但也不知道但也不知道要往哪出去。



便看向李拾字想问他要往哪里去。



“二哥,你接下来要去哪?”



李拾字指着北,说道:“我要往北处走,去渺尘山。”



“那此间之事呢?”罗千辰插问道。



李拾字目及远处,吐了口气,说道:“你觉得我们能改变什么吗?”



罗千辰摇摇头,只有他们三人确实不行。



“再者说咱们在他们眼中也并非极其重要,日后可能会受些追杀,但他们绝不会费很大力气在咱们身上的。”



李拾字说的并不差,若是因为在梁玉镇上起了冲突,便撂下担子专门劫杀他们,这也是不现实的。



可罗千辰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旁边的吴报君倒是轻蔑地看了眼罗千辰,嘲讽道:“胆子小就直说,是不是准备跑路了?”



这女子实在牙尖嘴利。



罗千辰从小口齿伶俐,可唯独遇到这妙龄女子,嘴巴就像被黏住似的。



只能埋怨似的,瞥了眼李拾字,嘟囔道:“反正我是不会和这位在一块了,指不定又会遇上什么岔子。”



“我要回南国去。什么算尽两千年的奇女子,也比不上我的小命重要。”



吴报君一听这话,立马来了气,举起剑就要砍去。



却被李拾字给拦了下去。



“三妹,要不接下来,你与罗千辰一块回南国罢了。”



齐国未来必定是混乱异常,纵使三妹功夫了得,也难免遇上些危难。



相比之下还是南国更安定些。



“二哥,你又要把我当作外人!我那天说的话你都忘了吗?咱们结拜兄妹,便是要同进退,共荣辱!”



看着吴报君一脸倔强的模样,李拾字只能叹了口气。



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总爱瞎操心!



“我也只是提一嘴,若要一起,便一起吧。”



寒凝珠,遥天坠,残凉风叶尾。



李拾字换了身行头,一身素白色便衣,头发也扎了起来。



李拾字本就没什么行头,平日里都带在身上。罗千辰不与他一路也不必等他。



而吴报君倒是收拾了一番,才从房间里出来。



不过她的一身行头倒是叫李拾字有些诧异。



上身淡粉色披肩白色深衣。下身亦是白色裙裤。



只是多了些女儿样式,便瞬间美了不少。



不过李拾字也只是打趣道:“你换了身行头,便成了个美女,想来不久便能碰到咱妹夫了!”



吴报君有些恼怒的白了眼李拾字。



却又转头扔给了李拾字一个包袱。



“这是我与阿兰姐置办物品时替你买的行头,也请二哥赶快给我找个嫂嫂!”



吴报君无缝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接上了话头,可言语间却总是偷偷瞧了眼李拾字。



两人收拾好了便要离开,可一直被晾在一旁的孙姑娘却眼巴巴地盯着李拾字。



这时候两人才将目光移到她的身上。



这黄姑娘清早便带着斗笠,跑到了镇子里。



现在回来,整个人失魂落魄的。



李拾字忍不住问道:“怎么了?”



“我爹爹死了。”



孙姑娘颤颤巍巍的说道。



“他临死前好像还在念叨着双儿。”



李拾字眉头一皱,他实在对那个黄员外没什么好感。



或是受此影响,对于这个黄家二小姐也提不起好感。



因而也只是顿了顿,便问道:“双儿便是你?”



孙小姐点了点头,眼泪刷刷流了出来。



再怎么混蛋,那也是对于李拾字来讲,对于孙双儿来讲,孙员外只是她的父亲。



有些可怜的拉着李拾字的袖子,“李大侠,能……能不能带着我一块啊!”



李拾字还没回,一向友善的吴报君却奇怪的说道:“你跟什么,呆在这里不就行了。实在呆不下去的话,你投靠亲戚去不也可以吗?来着我二哥算怎么回事!”



孙小姐颤颤巍巍的,说道:“如今亲人也只剩大姐了,大姐在皇城,我不敢一个人去……”



还未说完又开始哭了起来,抽抽嗒嗒的。



说到底,她也曾将自己背了回去,也算是救过他一条性命。



李拾字摆了摆手,“一起吧!”



刚才还在哭的孙双儿听了这话,立马在一张哭花了的脸上挤出了个笑来。



吴报君像是赌气似的,把头瞥向了一侧。



李拾字说道:“不过咱们也只是同行一程,我不去皇城,所以剩下的路还是要你自己去走。”



孙双儿点了下头,“剩下的路,我自己走便是。”



李拾字三人已经站在古兰河畔。



一声悠扬的唱声传来,老人声音隐隐约约。



“才过梁玉城,日头正面起。古兰河上日头起,莫叫那大鱼啃了头!”



老人不是别人,正是这古兰河上的船夫。



李拾字看向河面,果真是黑漆漆的,河流也湍急的很。



“老人家,除了坐船,还有别的法子过河吗?”



李拾字一边问道,一边环顾了一下四周。



这出官道尽头直面这宽阔的河道,实在异常。



按理说这种规格的官道,应当有桥接着才对。



可老人家只是摇了摇头,嘴上却还是唱个不停。



“填饱肚皮常青天,最后填了大鱼腹!”



唱到最后几个字,他的声音突然有些颤抖,眼圈也有些泛红。



李拾字见这老人没有回答的意思,也不想再做停留,他看着顺着河走,北处还有几许人烟。



正巧北边一人正朝他们走来。



李拾字想去问一下,毕竟这么急的河水坐船绝不是上策。



而吴报君却对老人唱的起了兴趣。



十分好奇地询问道:“老人家,你这唱的是什么,怎么都离不了大于呢?”



老人抬头看了眼吴报君,随即摇了摇头,只是叹了句。



便支起佝偻的身躯,声音不似唱时,变得虚弱起来,“三位客人可是要坐船?”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拾字没有应下,而是等了片刻。



那北边来的人已经到了他们这里。



瞧见了李拾字几人立马熟络的开口说道:“几位是要过河?”



“除了渡船还有别的法子没?”李拾字开口问道。



那人听了立马说道:“不瞒三位,前个月倒还可以走桥的,可最近不知为何,桥上来了一帮人,这桥就被占着了,那群人各个虎背熊腰,凶狠无比,村民们也只能渡船过河,十分不便!”



说到此十分无奈的叹了口气,又瞧了瞧一旁神秘兮兮的老头。



小声的冲着李拾字讲道:“那老头是我们牛家村的绝户,渡死过人的,大家都说他的船,是渡人去黄泉的!”



李拾字倒是不相信有这般蹊跷事,但他并不像渡河,便掏出一两银子递给那人。



那人将李拾字一行人带到了桥头,随即嘱咐道:“看你领着两个姑娘,这过桥正是羊入虎口,要不然我出船渡你们过去?”



李拾字摇了摇头,转头看向桥面,桥身略有拱形。



桥身比料想的气派的多,桥身整齐,石头砌的也整齐。



桥很长,只能看到桥中间隐约一帮人扎着帐子。



“这桥好生气派,可不能白白让了出去!”



李拾字细声说道。



那人倒也感慨起来,“这桥当然气派,这可是当年常镇长修的桥,自然气派。依我看,若不是有常镇长在,梁玉镇也发展不成如今模样!”



“可惜了,可惜他死在这破地方!”那人感慨着,便转过头往村子里走。



“要是常镇长还在的话,梁玉镇一定不会成了现在模样!”孙双儿亦是感慨道。



吴报君好奇的问道:“这常镇长是谁?”



“常镇长是梁玉城的老镇长,大约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可以说梁玉镇就是他一手发展出来的。”



她一讲便讲个不停。



可李拾字此刻对于她口中这个常青天并不感兴趣,而是谨慎的看向前面。



有个人影朝着自己走来。



“还是手上有兵器更顺手!”李拾字暗暗想着。



手上拿着那个铁棒,不过他给铁棒加了剑柄,挥使起来也不会震手。



桥上来的人一看样子便是个棘手人物。



长相凶恶,脑袋更是光秃秃的,用着红色的头巾遮着。



肚皮也遮不住的露出一块。



如今春末,倒也算不上冷。



刚到了李拾字面前,便嚷嚷道:“小白脸领着两个小婆娘,挺自在啊?”



说罢仔细瞥了眼两位“小娘子”,瞬间便被吴报君的面容惊得说不上话了。



这他娘的是仙子吧,自己做了这么多年强盗,都没遇见这般漂亮的。



眼神一下就色迷迷的,就差流下哈喇子了。



李拾字自然的往前走了一步。



这让欣赏美女正起劲的汉子十分不爽,“你大爷的,你这小白脸是着急投胎?”



说罢搓了搓手,“也罢,等你投了胎,做我与小娘子的龟儿子倒是不错!”



吴报君本就被看的;厌烦不已,听了这话,一下子气得走向前去。



“我看你才是急着投胎去!”吴报君拔出剑来便砍了一剑。



那汉子提起刀来便要挡,可刀剑刚一碰上,那汉子立马就露了怯。



只一剑就被砍翻到河里去,不一会就瞧见血沫子飘了上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