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北方苍狼 >第一百四十五章 迁都长安
    吕布撤回关内,望见折损不少的并州铁骑,心中大怒。

    他麾下的骑兵可都是百战精锐,个个足以以一敌十的存在。

    但蚁多食象,无数关东军齐涌而来,他确实是招架不住。

    董卓仓皇之下根本不管并州军死活,直接关闭了城门。

    结果众多并州精锐竟尽皆葬于弱卒手中, 这令吕布愤懑无比。

    而关东军以多欺少、胜之不武的行径也令吕布极为愤懑。

    只可惜他身边并无良将压阵,几名健将不过炼骨境。领兵还行,上场助阵根本就是送菜。

    而西凉军中诸将又与他关系不好,巴不得看他笑话。

    此时的吕布第一次感受到了势单力薄的无力。

    虎牢关上,望见吕布战败,董卓心中满是愤怒和畏惧。

    怒的是吕布无能,竟然败了!

    尽管是以寡敌众,但在董卓看来, 败了就是败了。

    吕布身上天下无敌的光环在董卓眼中已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对关东诸侯的恐惧。

    近五十万联军、无数的英杰,他怕了。

    如今的董卓已经不是昔日那个豪气干云、能左右弯弓骑射的英豪,而是一个被雒阳繁华彻底腐蚀了身心的怯弱胖子。

    尽管还坐拥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武将,麾下数十万百战精兵。

    但他怕了。

    李儒看出了董卓心中的怯弱,不禁哀叹。

    曾经那个雄才大志的董卓终究是消失了,眼前之人不过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屠夫。

    而此时的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与并州军也颇多嫌隙、派系林立。

    君无战心、臣无战意,纵使实力强悍,败亡却也已不可避免。

    但作为董卓之婿,又是他最为倚重的谋士,李儒还是为其谋划了一条后路。

    “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 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借谶言以安人心,为董卓寻一合理借口。

    不得不说,李儒单纯作为谋士而言,绝对是优秀的。

    他没能为董卓做好长远的谋划,没能及时察觉到董卓和军队的堕落,但他却总能在关键之时为董卓出谋划策、寻觅良机。

    他出的计策虽然往往毒辣而又剑走偏锋,但却最符合董卓的心意。

    果不其然,董卓闻言大喜。

    “文优所言甚是,如果不是你所言,我都没能悟出上天的征兆。”

    言罢,马不停蹄的便带着吕布星夜赶回雒阳,与众臣商议迁都事宜。

    众臣自然反对,但在强权面前却毫无意义。

    于是,雒阳为之一炬,无数世家大族、豪强富户被抄家灭门,董卓也因此获钱粮无数。

    李傕、郭汜赶着雒阳数百万百姓,前赴长安。

    每百姓一队, 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 不可胜数。

    又纵军士***女, 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如此行径,当真是天怒人怨,数百万人死于雒阳与长安之间。

    关东诸侯得知董卓撤军与迁都的行径,反倒不急了,趁势攻下虎牢关后,在附近驻扎,诡异的齐齐开始宴饮起来。

    唯有孙坚和曹操不甘,准备率军追击。

    “志远,愿否一同前往?”

    临行前,孙坚与曹操一同邀请道。

    “共匡汉室、在所不辞!”李兴义正言辞道。

    众诸侯的心思他比谁都清楚,如今追击不过是徒耗精力,弄不好还会折损兵力、得不偿失。

    但他不在乎。

    他麾下尽是精骑,现如今董卓军已无战心,趁机打打秋风也可。

    十八路诸侯只有三路愿往救帝,如此结局着实令人心凉。

    一路之上,不少难民流窜,李兴趁机提出救助难民。

    而孙坚意欲前往雒阳一看,曹操欲前往追击董卓,三人便就此兵分三路行事。

    李兴知道雒阳有什么,但他并不在乎。

    玉玺不过是块石头,而且还是块要人命的石头,甚至都有可能是李儒特意留下对付讨董盟军的毒药。

    只要玉玺出现,必然引起纷争。

    这块烫手的山芋还是由头铁的孙坚去承受吧,他不在乎。

    趁着各方乱局,李兴再度干起了老本行,收拢百姓。

    要知道,司隶人口数百万,董卓这么一闹,元气尽伤,达至长安者人口能有百万已是不错,多数都死于押送长安的路上,能够逃出来的少之又少。

    但如此庞大的基数下,逃出的比例再少,李兴也轻松收拢了几万百姓。

    “主公,曹操军于荥阳城外遭遇吕布率军埋伏,损失惨重,目前正带着近千残兵返回河内。”

    李兴毫不意外,如今的曹操只是初出茅庐,还不是日后那位兵法大家,且身边并无良谋,轻敌冒进大败而归是意料之内。

    如此大败、如此境遇,这位汉室忠臣、热血中年恐怕一颗赤心就要冷了。

    “孙坚呢?”

    “孙将军收拾完雒阳残局后也返回河内了。”

    “看来讨董盟军就要散了。”

    李兴轻叹了口气,望向天边。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生民百遗一、千里无鸡鸣,身后数万衣衫褴褛、失魂落魄的难民。

    李兴仿佛隐约看到了那雒阳城的断壁残垣,昔日盛况犹在眼前,何其悲凉萧瑟。

    “日落了。大汉,终究要走到头了啊!”

    王朝轮回更迭,东西一十二帝,俱往矣。

    “明日朝阳还会升起,主公,乱世来了。”郭嘉策马于李兴身侧,淡淡道。

    鲁肃和刘晔皆一脸正色,望向李兴。

    “大势难逆,若天地翻覆,便让我做这个平定乱世、涤荡四方之人吧。”李兴彻底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一脸正色道。

    走到了这一步,便是他不欲前行也已不可停止,身后的众多文武百姓自会将他推至那个位置。

    “率军回返河内盟军大营,尽快撤回辽东、拿下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