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北方苍狼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奇货可居
    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的曹操,如今对于李兴是敬佩不已。

    明明是为了招募流民,却连带着得了朝廷、皇甫嵩、地方官员、底层官兵等各方的赞赏,各方都从其手中获得了好处、落了人情。

    而且使得原本预估需要三个多月才能清理完的各地黄巾贼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已被杀红眼了的官兵洗劫一空。

    荆州、豫州、青州附近各地一片承平。

    因皇甫嵩的夸赞和请功,朝廷对此还发来嘉奖。

    非但对李兴的“僭越”之举丝毫不谈,尽数默许,还赏赐了百金。

    这一系列的手腕,着实令曹操瞠目。

    李兴同样也是心情大好,经常与皇甫嵩、朱儁和曹操等人一起宴饮表谢。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数十万的流民被陆陆续续送上了前往辽东的大船上。

    若不是李兴早已做好的准备,打造了大量的船只,还真容不下这么多的人。

    李兴粗粗估略,吃下这些流民后,辽东人口将超过两百三十万,直逼大汉人口最多南阳郡。

    而待黄巾之乱结束后,辽东人口定然会超过三百万,比原本整个幽州的人口还多一半。

    要知道此时大汉也不过约六千余万的人口。

    而汉末乱世过后,更是人口锐减,后期曹魏记载的在籍人口也不过四百余万。

    各位后来的乱世枭雄如曹操,多都是在此次黄巾之战中建立功勋,打下的政治基础。

    而李兴,同样也欲借助此次黄巾之乱,完成以蛇吞象之举,打牢辽东的根基,一举将辽东的人口翻倍。

    有着足够的金钱和土地打底,李兴有本钱来发这次战争财,从各州郡“抢”走人口。

    此时的辽东,过去一年多来打牢的根基充分的发挥了作用。

    在陈宫等人的主持下,流民接收安置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一批批流民按部就班的被送往各村,早已准备好的物资、房舍和土地在等着他们。

    几乎是毫无间隙的跟上了接下来的秋耕和各项工程。

    ……

    徐州,东莱郡海岸边的一座悬崖之上。

    看着一艘艘满载着流民的战船沿着海岸线驶向北方,糜竺深邃的双眸之中慢慢的流露出一丝坚定。

    “大哥,你在想什么?”刚与李氏商会交接完毕的糜芳在得到消息之后赶来,看着宛若雕塑一般屹立在山崖边的糜竺,不禁开口问道。

    恍惚之中回过神来,糜竺沉默不语。

    良久,开口道:“二弟,你觉得李将军如何?”

    “不拘一格、颇通商事、直率大方。”糜芳回忆了一下那道年轻的身影,沉思后给出了评价。

    他们与李兴打交道不过三次,但每一次都是大生意,从中获利颇多。

    就比如此次帮助提供粮草物资和安置之地,初步推算获利逾亿钱。

    糜芳对李兴的感觉自然很好。

    “当今之世,狼烟遍地、天灾不断,黄巾之祸蔓延各地,乃是大乱之兆。我糜氏一族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但世家眼中却终究不过被视为商贾之流。”糜竺淡然道。

    “然,乱世出英雄。我东海糜氏一向不甘只为商贾,一直以来尚武崇文,培养家族子弟精于弓马射御、长于游说治政,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飞跃龙门、乘风而起。”

    “现在看来,时机到了。”

    “兄长何意?”糜芳不禁问道。

    “我欲举族效力于辽东将军,二弟你以为如何?”

    “兄长为何会生出这等想法?”糜芳大惊道。

    虽说以经商文明,但东海糜氏也不是简单的一介商贾,势力遍布徐州。

    便是寻常一郡太守对糜竺都视为座上之宾。

    甚至还有好事之人因糜氏财力雄厚、盘踞于徐州城,戏称其为“糜半城”。

    然而现在作为家主的兄长居然莫名其妙想要投奔一个边陲之地的武将。

    虽然糜芳也承认李兴此人可称为英雄,前途不可限量。

    但也不过一介武将罢了,而且根基尚浅,否则也不会还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处理流民。

    糜芳不清楚自家兄长为何会想要投靠于其。

    “钱财是资源,但也不过是身外之物,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要想得到那些用钱买不到的东西,就得搏一搏。”

    “奇货可居。昔日吕不韦也不过一介商贾,最后却能成为秦之丞相,便是因此。”

    “这位李将军,便是件奇货。”

    “出身草原,不重门第,用人不拘一格,我等投靠后不会受其轻视。”

    “根基尚浅,班底不多,渴慕奇人大才,我等投靠后多半会受其重用。”

    “雄才大略,长于治政,辽东百姓归心,未来潜力无限。”

    “文武贤良,兵精将猛,物资兵甲充沛,若是天下有变,定可乘风而起。”

    深吸一口气,糜竺眼中满是坚定道:“无论是其人,还是其麾下势力,都是上上之选。如此奇货,天下难寻。”

    “现如今其羽翼初成,锋芒尚未尽露,我等正好投靠,雪中送炭。此等机会,不可错过。一旦其大势已起,便只是锦上添花。”

    作为商人,糜竺最为相信的便是自己的眼光,他早已发现李兴是一条潜龙。

    只不过乱世未显,他只是交好,并没有其他想法。

    然而黄巾起义却让他隐约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看到了天下大乱的征兆。

    而似他这般财力雄厚却又无有武力保护的商贾,于乱世之中便只是一块肥肉,自要选择一方投靠。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兄长,现如今中原各郡黄巾已然平复。卢中郎领兵,想必河北黄巾也快要被消灭。官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平息叛乱,届时天下承平,何来乱世之象。”糜芳劝道。

    如今在徐州,他们算是地头蛇、土霸主,完全无需看人眼色,何必要自找麻烦、居于人下。

    “我总有种预感,黄巾之乱只是开始,如今之天下已是不得不变的时候了。”糜竺轻皱眉头,凝重道。

    “退一步说,便是无有乱世。你我经营一生,最多不过将家产增加几番,与河北甄氏等比肩,并无太大进益。而若是于李将军麾下抗击异族,凭借战功成为一方太守,封侯拜将也不是不可能。起码比现在要多很多机会,”

    “大哥你可想清楚了?”糜芳看着一脸坚定的糜竺,最后还是不甘的问了句。

    “嗯。”

    “好,既然大哥你选择了李将军,那么咱们就赌一把,大不了赔个干净,东山再起。若是运气好,他日封侯拜相岂不是要让甄家那群人羡慕死。”糜芳释然道。

    糜竺乃是家主,他决定的事糜芳只有听从。

    “过段时间等这边事了,带着小妹去辽东看看吧,顺便见见李将军。”糜竺道。

    “李将军尚未婚配?”

    “与对方交易多次,连这等消息你都不清楚?李将军尚未及冠,身边虽有不少侍女,但未曾婚配、膝下无子。”糜竺语气略有些责备道。

    “我明白了,大哥。”糜芳微低着头颅道。

    兄长能成为家主自是有其因由,与其相比自己确实是相差太多了。

    “辽东缺人,这段时间让各地的商队也多关注些,多收留些流民送到辽东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