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这个韩信有点浪 >第一百零七章 宝剑来历

第二天,朝堂上下,有一句话忽然流传开了:

“汉王赏珠十窜,韩信独得九窜!”

韩信知道,这句话听着是光彩,出尽了风头,然而“锋芒太盛”“气势凌人”的标签已经贴在自己身上,气得把珠子往地上一摔,狠狠踩上两脚,骂道:“他妈的,被摆了一道!”

这一次分珠子的结果,在公事上,刘邦给了韩信一定的权威加持,私下里,却是对韩信的一次孤立。

韩信正愁眉苦脸,只怕今后处处被人家扔小鞋过来,穿是不穿都难受。忽报张良前来拜会,他又惊又喜,赶紧前去迎接,引入茶厅叙话,说道:“子房兄竟肯来拜会在下,真让在下受宠若惊!”

“大将军哪里话,咱们自己人,何需客套!”张良一如既往深情淡雅,言语温和,又问,“只是,大将军在项羽麾下屈居多年,既有弃暗投明之意,为何不找我?我要把你推荐给汉王,也是一句话的事儿。”

“在下不想让人觉得我是因人成事嘛……”

“那也有道理,大将军天下奇才,早晚也会显耀的了,倒也不必我来推荐了……”张良似乎有什么话欲言又止。

韩信于是挥挥手,让手下人都退下,说道:“子房兄来找在下,莫非有事?”

“倒也没什么……大将军昨日一番高论,叫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只不过,尤其是分珠子这事,是否锋芒太盛?”张良恳切说。

“唉……这非我本意啊,不过新官上任三把火,烧他一把又何妨,也算让人记住了我!”韩信只好自我安慰了。

“其实也无妨,人们忌恨的往往都是那些比自己稍微厉害一点的人,只要你展现的能力,让他们望尘莫及,那他们就只会顶礼膜拜,言听计从了,以大将军的才能,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

“这也是至理名言了!”韩信点头赞叹,又说,“只不过子房兄高看在下了……我这个大将军现在空有头衔,大家都不配合我,我也是很头疼啊。”他现在最苦恼的就是练兵的事,生怕大将们都不服,带不起队伍来。

“我倒有一个建议,大将军肯听否?”

“洗耳恭听啊!”韩信大喜。

“对付下层将领,要以威服人。而对付那些高级将领,最好先放低姿态,去向他们做一次请教。他们不服你,不是不服你的能力,而只是因为你是一个后生小辈,只要你虚心求教,以师礼相待,他们感到自己还是受尊重的,就不会那么抵触了。”

“此真金玉良言也!”韩信不料他的话正暗合了自己的想法,可见两人惺惺相惜,心意相通,又眨巴几下眼睛,说,“当初我破坏了子房兄的刺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计,昨天又在朝堂上公然驳斥子房兄的修身养息说,子房兄不计较不说,为何还处处关照在下,这是什么道理?真是让人想不通啊!”

“我张良又哪里是小气之人……大将军难道还不知道你这把宝剑的来历么?”张良忽问。

“正要请教子房兄啊!”韩信来了兴致,早就想向他求问剑的事了。

张良取过他的剑来,说道:“这剑一共有两把,一把是在秦庭公主嬴灵子手中,秦庭公主那一把是七星图案,是雌剑,称为七星牝剑,你这把是新月图案,是雄剑,称为新月牡剑。”

“是啊,子房兄果然知道来历!”韩信大呼。

“知道这剑来历的人现在不多了,我祖上五世相韩,是以知道得很清楚。这两把剑是当初韩襄王继位为王时,请了铸剑大师,用陨铁打造出的一牝一牡两把宝剑,牝的给了后来继位的韩厘王,然后传到了韩国公主的手中,后来这个公主嫁给了秦国的子婴,子婴传给了他的女儿,也就到了嬴灵子手中。”

韩信恍然大悟说:“原来这剑都是从韩王室传下来的……那另一把……也就是我手中这一把呢?”

“另一把牡剑到了太子婴手中,当然了,这个太子婴是我们韩国的太子婴,不要搞混了,后来太子婴一脉势微,他的剑就不知下落了,原来正是到了阁下的手中。”

“这么说来,我岂不是……”韩信不由得发呆。

“不错,阁下也姓韩,你正是韩王室,太子婴一脉的后人!”

韩信一愣,心想老子果然是韩国王孙,说道:“看来我爹娘隐瞒我的身世,是为了不被秦庭所害也!”又想,原来小公主跟我都有韩王室的血统,我们也有血缘关系了!当然了,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冒牌货的话。

张良忽然跪拜在地,说道:“如此看来,你是韩国王族,我是韩国臣子,你也是我张良的主上也!”

韩信大吃一惊,赶紧将他扶起,说道:“在下如何受得起!”

“这下大将军知道,我为何一直把大将军当做自己人了吧?”张良握着他的手说。

“原来如此!”韩信大喜,没想到张良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的小弟,真是妙不可言,又说,“上次薛县大会的时候,子房兄就知道端倪了,为何现在才说也?”

张良当初先找到了韩王成,表示效忠之后,后来才遇到韩信,不然以韩信的血脉,更有资格继任韩王。到了后来,张良还是只能在项梁面前,推举了碌碌之辈的韩成做韩王,也有一点郁闷,这话却不好出口,只好说:“当时只有一柄剑,难以确认。后来我派人去打听了,淮阴清乡镇的韩氏果然就是太子婴的后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啊,我到今日才搞清了自己身世。”韩信顿时跟张良更加亲热了。

“韩王成被项羽扣住了,倘若救不回来,大将军可愿意回去做韩王也?”张良回汉中,原来一大目的,竟是要迎韩信回去当韩王。

韩信再次大吃一惊,没想到还有这一出,又想区区韩国,实在太小了点,自己还是去当齐王、楚王比较过瘾,慨叹一声说:“汉王待我恩重,我怎么也得先报答汉王啊!”

“大将军真是讲信义之人也!”张良不料他对王位没有一点贪恋之心,大为敬服,又说,“那不管怎么说,你是主,我是臣,今后大将军但有差遣,我无有不从!”

韩信今天真是意外收获,紧握住他的手说:“咱们是朋友,主臣不主臣的再另说。”

张良答应了,说:“汉王面前我还没有透露过这件事,若无必要,暂且保密吧,以免汉王多加猜忌。”

“我明白的,子房兄放心吧,咱们私下关系虽好,表面上也不要走得太近才是。”

“正是这个意思,我也最好不要在将军这儿待久了。”张良说着就要告辞。

韩信想起一事,胡说:“子房兄,我还有一事想要请教,正是时候。”

“何事也?但说无妨。”

“那个……子房兄从圯上老人得来的《太公兵法》,那可是充满了神异色彩,可否借给在下开开眼界?”韩信忽然贼忒兮兮,对这一本传说中的兵法,确实是好奇得很。

张良哑然失笑,却只摇头。

“怎么,子房要藏私,不肯借给我看也?”

张良笑说道:“这次没带,下次一定给你看。”

“你也来下次一定……好吧,那个,当时你真的给圯上老人捡了三次鞋?”韩信按捺不住一颗八卦的心。

张良又大笑几声,还是说:“下次你就知道了。”

“怎么老是给我卖关子……”

韩信亲自把张良送出门来,望着他远去的女人般清秀的背影,忽想:张良这个奇人,果然是个完美人设。我曾在一家猎头公司见过一张人力资源评估量表,里面把人分成了许多维度,有外貌、学历、家世等等许多外在硬指标,也有自我评价、内在诉求、思维能力、情绪稳定性、亲和力、责任感等众多软指标,如果要用这个评估量表来给张良打分,那简直是六边形全部拉满,要爆表了。

他忽然有个奇奇怪怪的想法:自己要是一个女孩子,早就对张良这个美男子投怀送抱了。

那么,张良现在都还没成家,他咋不娶媳妇呢?

他正在胡思乱想往回走,忽然又有人报:

“王后驾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