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是朱由校我不当木匠 >大纲
    大纲

    新时代的大好青年居然穿越了,附在了奄奄一息的大明木匠皇帝朱由校身上。大明快完了,我怎么办?再死一回吗?不行,我要振作起来,重整旗鼓。

    于是,我驱赶了客氏,赶跑了魏忠贤。与当时的首辅方从哲确定了“减民赋,开海禁”的策略。

    熊廷弼从辽东回来了,他被人告了。辽东没了这个耿直的家伙,可就是建奴的天下了。没办法,我安抚了熊廷弼,下密旨命他回老家组建蛮熊军。

    至于辽东事务,我可不敢交给纸上谈兵的袁应泰,而是托附给了孙承宗。同时,命袁可立到泉州全面落实“开海禁”事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在通州无所事事的徐光启,和他一翻长谈后,决定把京营可用人马全调往通州,并让他在通州建立军事基地,研制佛郎机人的火枪火炮,使通州成为继王恭厂之后第二个军事基地。

    袁可立在泉州干的风生水起,不但全面贯彻了“开海禁”的政策,还在泉州建立了一个船舶厂,他要让郑和时代的宝船再现人间。

    楚王府被一群强盗抢了,官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知道是哪股強盗干的。我却隐隐猜测是熊廷弼干的。因为他创建军队没钱。只是他干得很隐蔽,连锦衣卫也没发现蛛丝马迹。

    在京城闲逛时遇到了来京城逃婚的张嫣。原来,她的父亲要把嫁给一把年纪的周王,张嫣不愿意,逃到京城碰运气。我命杨涟秘密前往开封,去帮张嫣解决问题。

    这年冬天,天降大雪。好在我采取措施及时,才没造成太大的损失。拥向京城的灾民都在安置在了门头沟。在了那里,有丰富的煤矿,取暖不成问题。粮食虽然有些短缺,好在远在泉州的袁可立开启了海洋捕捞事业,给京城送来了大量的咸鱼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京城缺粮的现状。

    熊廷弼来信了,他在奏折上阐述了晋商的危害。这群王八蛋把大明的粮食高价卖给了女真。我命令熊廷弼带蛮熊军悄悄返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张家囗一带灭了这群家伙。建奴大将扈尔汗被斩杀。

    努尔哈赤命范文程来京城抗议,我义正辞严的怒斥了他。大明和女真关系到了冰点,大战一触即发。

    我以封侯为诱惑招揽人才去辽东实行坚壁清野政策,田尔耕在封侯的诱惑下去了辽东。

    经过数月的苦战,孙承宗战胜了建奴,回朝之后,他向我讲述了这场战争的经过。(战争过程转第三人称,详写。)

    胜利之后我开始大肆封赏,孙承宗被封为辽东王。我密召熊廷弼,让他占领台湾,并承诺开台王的位置给他留着。

    在冷宫,我遇到了东李、西李以及我的三个妹妹。我把她们接出了冷宫,建造了公主府,请杨涟做他们的老师。

    公元1

    (本章未完,请翻页)

    621年,我和张嫣大婚。左光斗自愿成为皇商,带着他的学生史可法前往吕宋。在吕宋,他们禾西班牙斗智斗力,最终赶走了西班牙人,把菲律宾群岛纳入大明的范围。(这部分由回京后的左光斗转述。用第三人称详写。)

    努尔哈赤派出了使者代善。在交涉中,我看似无意的建议代善一直往北走,渡过一片大洋,那里将是一片新的天地。

    受排挤的代善真的带着队伍去了,并到达了北美洲,与英殖民者展开了争夺战。(这段由代善再次返京后转述。第三人称详写。)

    今年开春,我在自己的皇庄种上了土豆和红薯,并提议京城的百姓也这样做,可惜响应者寥寥无几。

    奢崇明反了,众臣推荐王三善去平叛。王三善离开后,洪承畴不请自来。一翻长谈之后,洪承畴带兵开往四川。

    西方的传教士来了,我建造了科学苑,把他们安置在那里。徐光启和他们一见如故,把通州的一切事宜交给了他的学生孙元化,自己搬到了科学苑。

    朱氏三姐妹由于志向不同,开始分道扬镳。只有朱徽妍喜欢读书。朱微婧迷上了《几何原本》,她去了科学苑,拜徐光启为师。朱徽媞却喜欢上了打打杀杀,去了通州。不过,我总觉得不妥,于是,把远在四川的秦良玉叫来,在公主府传授他棍棒枪法。

    福王朱常洵又开始闹腾了,返京的曹文诏前往洛阳,解决福王事宜。(这部分由曹文诏转述,第三人称详写。)

    无意中,我听到了在京城的孙传庭想辞官回家。于是,命孙传庭去组建他的秦军,并适机前往四川援助官军。

    大同又被蒙古入侵了,我亲自到大同视察,并调满桂镇守大同。

    一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这年的除夕,我喝多了。满嘴醉话的封朱由检为信王,即刻就藩。

    公元1622年的春节刚刚过去,朱由检收拾行礼,前往信阳。不久,张嫣为我诞下了长子朱慈燃。

    这年正是科考年,文武进士齐聚京城。恰在这时,白莲教反了。这些家伙居然一直杀到了京城。我一面下令勤王,一面让秦良玉临危受命。武进士卢象升在对抗白莲教中崭露头角。

    大同的满桂,马世龙、赵率教率勤王大军大败白莲教。

    朱徽媞恋爱了,在保护京城的战斗中,她喜欢上了卢象升。为了能够娶公主,卢象升和文震孟一起去西域建功立业。

    邹元标上奏折希望为张居正平反,我答应了,并召见了张公的后人张同敞。

    安奢之乱被平息了。孙传庭返京了,他详细的向我讲述了平叛的经过。(转第三人,详写。)

    在徐光启等人的努力下,蒸汽船问世了。为了培养更多人才,我建立了京师学堂,由科学苑的徐光启等人代管。

    (本章未完,请翻页)

    驻扎在澳门的葡萄牙人马士加路进京了,他要谋求澳门总督一职,并带来了荷兰人将要进攻台湾的消息。

    仔细一打听,原来是孙传庭惹得祸。这家伙离开京城后,一头扎井了缅甸,劫掠了荷兰人威廉,抢了他们从缅甸购买的大量玉石。(由孙传庭讲述,第三人称详写。)

    公元1623年春节,熊廷弼在台湾打败了荷兰海军。(由熊廷廷讲述,第三人称详写。)

    远赴北美的代善回来了,他要向大明购买枪支弹药,再征北美。(代善讲述北美战况。第三人称,详写。)

    为了预防明末的天灾,我决定在陕西大肆修建水利工程。视察陕西时,遇到了年轻时的李自成、刘忠敏和李岩。我把他们带回了京城。

    带着使命寻找新大陆的史可法回来了,这家伙偏航了,居然到了大洋洲。(由史可法讲述过程,三人称详写。)

    徐光启提出了重启纸币的计划。

    公元1624年,我开始为太子寻找老师。本想内定张居正的后张同敞,遭到了后人的一致反对。方从哲顶着压力支持我,最后被迫辞职。

    无奈之下,我让张同敞和六部推荐的人一起参加了由内阁、六部组成的测试。

    在方从哲的推荐下,我召回了远在辽东的孙承宗,任命他为内阁首辅。

    这年,扬州地震,京城地震,我又率领京城众人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活动中。

    卢象升回来了,他讲述西域之行的成果。(由卢象升讲述,详写。)

    孙传庭在京城训练了一只海军,远走印度,他要在那里建功立业。(孙传庭返京后讲述在印度情况,三人称详写。)

    公元1625年,黄河在徐州河道决口。户部尚书王纪在救灾重建中病逝。为了表示对王纪的缅怀,我亲自前往徐州,察看救灾的现状。袁应泰继任新的户部尚书。

    这一年,三位公主大婚,他们分别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秦良玉离开京城,我加封她的儿子马祥麟为骠骑将军,前往西域协助卢象升。

    到达西域的马祥麟战绩彪升,直接打入西藏,打得达*赖和班禅无处藏身。

    公元1626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延安府的六月飞雪、济南的蝗灾让我都快崩溃了。王恭厂的大爆炸击溃了我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我病了。

    公元1627年,在通州大运河游玩时,我掉进大运河。灵魂不断升高,见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在那里,我看到了众多的地球。他讲述了缘由后,又把我灵魂推动了二十一世纪。那时,我才明白,二十一世纪的我成了植物人,在床上已经躺了七个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