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仙醒纪 >第八章 月下人如玉,名高士相逢
    李寻离开之后许久,湖上烟波渐静,亭中地面上渐渐出现一团阴影,阴影越长越大,竟然变成先前被李寻杀死的年长男子。

    男子面色苍白,显然受了极重的伤。男子不过面相不过是中年,却自称老道,他眼神阴鸷,沉声道:“这小娘皮手段倒是狠辣,要不是老道我久经江湖,差点就真的命丧于此了,此仇不报,我宋承麟誓不为人!”

    他接着自语道:“此女不过开脉境,身上却重宝颇多,想来应是某个大家族出来的弟子,但此女又不像一般大家族出来的嫩修那般不谙世事,想来不是程家,便是李家女。”

    “为今之计,还是先找个地方好好养伤,再图后计!”宋承麟说完,一拍储物袋,一把飞剑飞出,他踏上飞剑,选了个和李寻相反的方向飞去。

    李寻飞到一处深山之中,这道宫中处处一片死寂,好像除了持玉佥进来的人之外,别无其他生灵活动的迹象。

    她选了一处洞府,略为调息之后,拿出先前在亭中获得的古琴和玉石,以及被男子从蒲团之下找到的一页金纸。

    她率先看向玉石,玉石似乎只是传讯记载所用,她借助仙青玉盘,将意识顺着探入玉石之中,只见玉石发出清光,一个青衣女修烟行而出,眉目清冷,淡然问道:“长琴师弟,不知仙尾凤蝶皇可有培育好?此物颇得御清仙君看重,还请师弟莫要轻忽。否则仙君之怒,不是你我担待得起的。”

    女修传完话之后便消散了。

    御清仙君?上古距今太久,文字记载又大多散佚流失,李寻确实没有听过这位仙君的名号。但大致的修为划分还是流传下来了的,仙君在仙人中的地位,仅次于仙帝!

    这女修张口便是御清仙君,如果仙君不是虚称,而是指其修为的话,那这着实恐怖!

    而这名叫长琴的修士能为仙君办事,至少也是一位仙人。李寻不禁深吸一口气,实在这太过震惊,自道祖骑牛而去之后,天下成仙的修士也蔚为可观,尤其他们李族,更是有多位长辈羽化飞升。

    但是他们飞升之后一去不回,也未曾留下任何讯息,世上诸众从未见过真仙!

    而她刚入这荒仙道宫,便遇到了疑似仙人的存在,其中更是有一位处尊居显的仙君,这怎能不令人震惊?

    看来这荒仙道宫所在之地,乃是上古仙庭的三十三重天中的某一重天。震惊过后,李寻也觉得合情合理,荒仙道宫乃是为了祭奠帝释荒而建立,定然是在三十三重天,超凡脱俗,远离人间。

    但这荒仙道宫既是在三十三重天之一,那他们这群最多炼气圆满的修士如何能在其中行走?甚至一个小小的仙人禁制就可以困住他们,永世不可出,实在是彼此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李寻心中疑惑,但也想不出头绪,忽然她灵机一动,拿出荒仙玉佥,将其放离身边,顿时她只觉得天地之间生出一股排斥之力,仿佛想要将她碾为齑粉。她赶快拿起荒仙玉佥,压力顿消,她满脸已是大汗淋漓,面如金纸,肺腑内刺痛不已,显然已经伤及肺腑。

    她立即服药打坐调息。

    此次试探虽然冒险,不过得到的信息也是值得的,她们这群人之所以能以凡人之身在三十三重天中行走,完全依靠的是荒仙玉佥,倘若她在和谁斗法时,将对方的玉佥击落,对方必会在三十三重天的重压之下,化作飞灰!

    她又想到女修所说的仙尾凤蝶皇,她自己就有一辇仙尾凤蝶的宝车,但那些仙尾凤蝶不过只是蕴含了一丝仙尾凤蝶的血脉而已,就已经如此珍稀,真正的仙尾凤蝶又该如何珍贵?

    据《珍虫录》记载,这仙尾凤蝶在天下奇虫中排名第三,乃是真正的仙种,更别说这是一只蝶皇!这可是连仙君都觊觎重视的存在!

    这位长琴仙人将传讯玉石摆放在石桌之上,显然并未来得及回复,所以这仙尾凤蝶皇应该还没有送给这位仙君。而且那亭中摆设极为随意,如同后花园一般,显然主人常来,那长琴仙人真正的居所应该离那亭子不远,甚至那亭子可能就在长琴仙人的洞府之内,看来还得再去那湖心亭一探究竟。

    想到这里,李寻呼吸一急,能得到一只仙尾凤蝶皇,对她无疑大有裨益!

    但她让自己心静下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在这荒仙道宫之中,眼中若只见机缘利益,无异于自寻死路。

    她又拿出古琴打量,琴体乌黑沉沉,刻着玄妙符文,面圆底扁,弦有七丝,底部刻有“绿尾”二字,想来应是琴名。

    纵然已经时隔千古,这绿尾琴仍然完好如初,油漆乌亮。想来若无那场恐怖大战,这绿尾琴应该还在其主手中鸣响,又何至于寂寞千古呢?

    似是感应到她心中所想,绿尾琴不拨自响,发出一声低沉的哀鸣。

    李寻再拿出那页金纸,发现竟是控琴之法和琴谱。她当即开始研读,这长琴仙人着实是个音痴,竟然以琴入道,研习出种种抚琴的妙用,或者用于杀伐,或者用于破阵,或者用于锤炼道心。李寻看得极为入迷,手不释卷。

    直到李寻感觉腹中空空,她服食了一丸辟谷丹,又再度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半月之后,李寻终于感觉自己初窥门庭,勉强能够抚琴,至少不至于有辱清听,她才停了下来。

    她走出洞府,日静闲和,风清气朗,她一吐胸中浊气,面山盘腿坐下,将古琴横在腿上,嘈嘈切切琴声起,松沉旷远,风云轰动,之后她停手,琴声静止,只见眼前方圆三丈之类,竟然变成一片废墟!

    要知道她可是并未动用灵力,一则她未炼气,体内几乎没有灵力,连施法摆阵靠的都是仙青玉盘,二则,这绿尾琴既是仙人长琴之物,必是仙器无疑,她若动用灵力,必然会被吸成干尸。但她也没想到,在不动用灵力的情况下,这琴竟然仍然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得到如此重宝,李寻不禁一喜,她在这道宫之中行走,又多了几分倚仗。

    李寻再次来到湖心亭边,一番查探之下,果然发现湖山之间有一处楼阁宫殿,但很多地方已经倾颓坍塌。

    她正欲进去探查,就发现月下湖上有一个男子踏波而来。男子凤眼清冷,一身米白衣袍,神姿高彻,灼然玉举,如同瑶林琼树。寂静中他衣袂飘扬,月光如银清照在他身上,带有一股缥缈的出尘之意,简直让人疑心他会随时乘风归去。

    男子也已经发现了她,清声道:“不知此地已被道友选中,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李寻客气道:“天下无主之物,有缘者得之,岂是一人可以霸道占有?道友能来此地,便说明与此地有缘。”

    男子颔首道:“多谢。”

    李寻并不管他,自行走入残破宫殿之中,男子见状也走入宫殿的另一边探查,显然不愿和李寻发生交集冲突。

    这里似乎是一处藏经之所,只见玉璧之上有无数游鱼,五彩斑斓,每条鱼的口中都含有一块玉简,显然记载有各种经文秘法。

    李寻也曾在古老典籍中见过鱼传尺素之句,没想到这长琴仙人竟以此法藏纳经书,这些鱼历经万年无人喂养而不死,显然不是活物,应该是灵机之类幻化而成的。

    不过鱼尾簁簁,当有钓竿袅袅,这里以前应该有用来调取经书的钓竿,只是现在早已消失不见。

    李寻伸手触摸玉璧,质地坚硬冰凉,有细密纹路,显然没有钓竿几乎不可能取得经书。她又想能否以力制胜,且不说撼动仙人之物无异于痴人说梦,就算真的蛮力破除了玉璧,也极其可能会损坏经书。

    她望着玉璧沉思,总不至于入宝山而空手归吧。她转头去看男子,发现男子也面璧无法可施,忽然男子有所察觉似的转过头来看她,李寻冲他微微颔首之后回头继续看向玉璧。

    这玉璧既然用来保护藏纳经书,多半带有禁止或者阵法,想到这里,她再次仔细看向玉璧上的纹路,果然看出了一些线索,随后她又发现游鱼的行动路线似乎也有规律,似乎是一处阵中之阵。

    她在心念中推算,头脑因为处理过于繁浩的信息而开始胀痛,最后不得不停了下来。她发现此阵太过玄奥复杂,即使她将李族的六页九阵书全部学会,也未必能破,更何况她现在只修炼到第三页。

    但她也没有气馁,谁说一定要破阵才能取得经书?阵法她破不了,但钻一些小空子似乎大有可操作的空间。

    这就像禁军把守的宫殿,你不能消灭所有的禁军,但只要方法得宜,偷偷越过禁军还是有可能的。

    她拿出仙青玉盘,手指飞速拨动,一根金线飘出,伺机候在玉璧边上。

    半刻钟后,三,二,一,就是现在,金线抓住时机猛地扎进玉璧之中,捆住一只华彩金鱼,金鱼摆尾反抗,但金线用力一拽就将其拽出玉璧。

    成了,李寻心中大喜,一把将金鱼抓在手中。金鱼入手之后,便化作一片玉简,是仙隐术,李寻将玉简收入储物手镯,没有立即查看,准备再度偷渡经书。

    旁边的男子显然也受到李寻的启发,想到了破阵之法,他拿出一片竹叶状的物什,显然是破阵所用,催动法力,竹叶发出玉质青光,飞向玉璧,却被阻拦在外,两者碰撞之下,发出清脆的声响,玉璧毫发无损,竹叶上却多了一条裂纹。

    就在此时,李寻又捕捉到了一条金鱼,得到一块玉简,她没看是什么法术神通,直接收入储物手镯。不过这次虽然成功了,但相比于第一次明显困难了许多,显然玉璧也发现了有人非法入境,不断完善自身的防备和漏洞。

    看来这个方法也只能成功个五六次,之后估计就不行了,李寻心中哀叹。如果男子知道她的内心想法,清冷出尘的面上可能也会破裂,他一块玉简都没取得呢,而李寻却为自己只能取五六块哀叹!

    半个时辰后,李寻又取出一块玉简,男子又失败了一次,竹叶上又多了一条裂痕。

    一个时辰后,李寻再次取出一块玉简的时候,男子收起那破阵青叶,张手拿出一把灵剑,施法刺向玉璧,想以力取胜,剑尖刺在玉璧上,发出泠然的金石之声,玉璧仍然完好无损,这一下只是试探而已,玉璧没破也在他的预料之中,他收起剑,再次劈向玉璧,这次使了十成力,但玉璧依然无恙。

    听见李寻感叹这次竟然花了一个时辰,男子差点想要逃离这个伤心地!

    他再次拿出一面八卦铜镜,此物乃是长辈赐予他防身的仙宝,虽然此物也被族中长辈设下禁制,但威力绝不可小觑。

    他持咒施法,铜镜飞起,一道金光射出,天威煌煌,玄妙异常,连李寻也侧目望了过来。

    金光扫在玉璧之上,玉璧却不动如山,简直毫无影响,他不禁有些泄气。

    他走到李寻旁边,李寻暗中戒备,面色却不显山露水。

    男子施礼道:“在下程氏鱼门,不知道友如何称呼?”

    原来是程家的人,李寻虽然红尘历练八载,但也还是听说过这个程鱼门。

    据说程家这一辈中天资最为卓绝的便是此子,此子和其先祖紫微大帝一样,同为先天道体,又是清净琉璃心,是以和程家大帝留传的功法异常契合。

    数千年之后,程家再出先天道体,此子如不夭折,程家又要凭此鼎盛万载,甚至更上一层楼也未可知。

    想到这里,她也报明身份,她说道:“在下李寻,不知程道友有何指教?”

    “原来是李寻师姐,师姐之名真是如雷贯耳”程鱼门淡然的眸中闪过惊讶,如青石入水,他接着道,“先前真是失礼了。”

    程鱼门早已炼气圆满,喊李寻师姐也不过是有事相求为套近乎而已,但他显然也是第一次做这种讨好别人的事,耳根微微泛出红意。

    “师姐在阵法一道真是高绝,让师弟佩服不已。”见李寻不说话,他接着赞道。

    对方修为比她高,却称她师姐,她不禁有些汗颜。于是便恶作剧似的教训道:“不过是拙技而已,师弟须知修为才是根本,万不可如我一般舍本逐末。”

    果然程鱼门闻言果然一脸尴尬,李寻暗中趣意满满。

    “不知师弟有何事呢?”她问道。

    程鱼门垂手一礼道:“我想以物和师姐交换玉简,不知可否?”

    说到这里他又解释道:“不要原版,师姐只需将玉简里的内容复制在其它玉简上就行。”

    “你以何物来换呢?”李寻并未否决。

    “师姐放心,我不会让师姐吃亏,一定会等价交换的,我身上之物,但凡师姐看中,便都可以拿去。”程鱼门说道。

    李寻道:“师弟应该也知道,这荒仙道宫乃是仙帝遗宫,这些玉简之中的记载都是仙经秘法。”她看向程鱼门的八卦铜镜,接着说道:“不过师弟若以此铜镜来换,倒也不是不可以。”

    程鱼门一时沉默了,作为程家族人,他身上倒是不缺异宝,和李寻的仙青玉盘同等级的宝物他也有数件,但李寻一开口便要他八卦铜镜来换,程家的仙宝也惟有紫微大帝留下的那么几件,乃是真正的稀世珍宝,族人厚爱他,予了铜镜给他护身,是万不可拿出来交换的,但他刚才自己说的李寻看上什么都可以,是以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这铜镜乃是先祖遗物,实在不敢拿来交换”他最终还是说道。

    “既如此,那师弟便莫要再谈交换之事了。”李寻面色淡然。

    程鱼门沉默片刻,最后问道:“不知预支可好?师姐且先将玉简经文换给我,接下来我若有机缘获得师姐看中的宝物,再换给师姐可好?如果没有,师姐需要差遣的地方,也可唤我去做。”

    “善,”李寻说道,“不过还请师弟立下道誓,倒不是不信任师弟,只是凡事要做便要做个圆满。”

    程鱼门思量片刻,最后把心一横,朗声说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