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剑鸣印雪歌 >第三十九章:杀器,杀气也
    二人秘密回到宫中,秦浩忠想着刚才陈必川说过的话,在没有见到李秋云,没有和乾坤手吴道进接触过之前,他对自己在宫中的布置还有几分自信的,可是现在,经过了几件事情,特别是刚才陈必川死前说过的话,这话虽然是警告李秋云,但说者有心,秦浩忠这个旁听者更有意,使得秦浩忠久久难以忘记,再加上李秋云和皇帝见面时说过的话,这些事情让他对目前的情况重新进行了一次判断,使得信心也开始了一点动摇。

    秦浩忠和李秋云一直来到宫里那座把守森严的宫殿前,他本想谢过李秋云今天又一次救了自己的命,却见李秋云一直沉默着好像有心事,秦浩忠觉得李秋云在见过那盏灯笼之后,就变的有点不一样了。

    想了想,他还是忍不住朝李秋云问道:“贤弟,你可有心事?”

    李秋云看了一眼秦浩忠,也没有直接回答秦浩忠的问话,只淡淡说了句:“秦大哥,我有一事想麻烦你,咋们屋里说吧。”

    于是,二人进入宫殿内,来到秦浩忠给李秋云安排的那间卧室里,两人面对面坐在茶几两侧,秦浩忠先开口道:“贤弟,你有什么事尽管说吧,若是我秦某能办到的,一定不推迟。”

    “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我想请你安排人帮我回一趟青松派,送一样东西回去。”李秋云淡淡说道。

    “好,不知贤弟你想送什么东西回去。”

    李秋云听了,拿起手中自己的贴身宝剑,轻轻的抚摸了几下,将剑连着套放在了秦浩忠的面前,上九剑在里面安静的躺着。

    秦浩忠不明其意,疑惑问道:“贤弟,你是说送这把剑?这是你的贴身武器,为何要这样做?”

    李秋云轻轻摇了摇头道:“这是我的宝剑没错,但这更是我青松派的重物,昔日我师傅最后一次外出,也是将这宝剑留在了门派中。”

    “这?”

    秦浩忠听到这里,一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李秋云是担心这一次不能留着性命再回到青松派,于是像自己师傅那样,想将上九剑留在青松派,也绝不能让它落入他人之手。

    刚才听了陈必川的话,李秋云绝不是怕威胁,但他也深思熟虑了番,其实不用陈必川警告,他也猜得出未来宫中的凶险,让秦浩忠送宝剑回去,也是以防万一。

    秦浩忠面露苦涩,也不知该不该答应,他也理解李秋云此刻的心情,然习武之人,视自己的武器为第二生命,如今连这第二条命也能狠心送它离开,怕是他已经想好了,要怎么安排这第一条命的归宿了。

    看着安静躺在自己面前的上九剑,秦浩忠终于叹了口气道:“贤弟你可想好了?”

    “嗯。”李秋云不假思索点了点头。

    “好,既然如此,我明日就去安排,你放心,我一定为贤弟你挑一把宫中最好的宝剑

    (本章未完,请翻页)

    。”

    皇宫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武器。

    其实,一个门派中的成名武器,有时候不是说它有多么的锋利、坚硬,材料有多么的稀奇,是否出至名家之手,或者经过多么厉害的锻造技术而显得的珍贵。而是因为它身上背负有太多传奇的故事,有几代门派中的英雄人物曾经使用它扬名江湖,远的不说,就说近的,恶人听到上九剑这件武器的名号就有些害怕,是因为它曾经在楚三剑的手中不知道夺走了好几条江湖恶霸的性命,有时江湖中人相见,虽久闻其名却并不一定认识真身,但一见到成名的武器,便能猜出持剑人的身份,这也是常见的事。

    类似这样的故事才是上九剑真正的意义所在,才是名剑之所以称“名”的关键。即使秦浩忠选了另一把比上九剑更锋利、坚硬的宝剑,也可能比不上这上九剑在江湖中给人的震慑。

    李秋云听秦浩忠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双手一抱拳道:“有劳秦大哥。”

    秦浩忠见李秋云如此,无奈的摇摇头道:“贤弟,为难你了,其实事在人为,你不必为了这里的事情而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尽力便可,也不算失了对张大人的承诺。”

    秦浩忠说这话要是让燕皇帝听去,其实已经算大不敬了,在燕皇帝心中,所有人都可以为了他的安危而舍去自己的性命,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秦浩忠居然劝李秋云只需要尽力便可,言下之意便是实在打不过可以逃跑了之。说这样的话,秦浩忠完全是出于对李秋云的关心,是对李秋云两次救下自己的命而善意的提醒。

    李秋云淡淡点了点头道:“秦大哥,多谢你的好意,此番道理我也知道,为防备万一吧。”

    秦浩忠听了,也不在劝李秋云。

    李秋云解决了一件心里的包袱,心情觉得好像平静了一点。二人又议论了些事情之后,秦浩忠便带着李秋云的宝剑离开了。

    第二日清晨,秦浩忠安排人给李秋云送上了一把宝剑,这宝剑也是不凡,在阳光的照射下通体乌光溅射,剑身修长,纹路奇特,纹路内呈暗红色,像是人身上的一道道血管。

    李秋云看着手中的宝剑,那做工自然不用说,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不过那剑隐隐透出一股嗜血的气息,让人感觉有些恐怖。

    听送宝剑的那士兵解释,此剑乃“惊鸿双剑”。

    李秋云听了奇道:“这本就是一把剑,怎得还双剑?”

    送剑的士兵料想李秋云由此一问,便道:“此剑原本是一对,本是我国建朝初期,开国皇帝燕太主身边的一将军夫妇所持有,此将军夫妇原是师兄妹,在一高人门下出山,二人皆武艺高强,手持的就是一对惊鸿双剑,曾为先帝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李秋云听了这剑的来历,轻轻抚摸着手中的宝剑,内心有所触动,轻叹道:“既然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又何必将这两把剑分开呢?不如让它们待在一起吧,给我另寻一把宝剑便可。”

    那士兵道:“李公子无需顾虑,这剑虽名为双剑,但我朝从立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时常日久,另一把剑却已遗失,现在只剩这一把了,可惜,可惜了。”

    一百多年时间,能丢失的东西何况只是一把宝剑而已。

    那士兵倒也健谈,只听他又说道:“虽然只剩一把剑,但没有人愿意再为这把剑重新命名,依然就叫惊鸿双剑。”

    江湖中人最懂武器,武器在他们眼里并不是冰冷的杀人工具,而是伴随自己身边的伙伴。李秋云仿佛从这把宝剑身上又看到了一段腥风血雨、战马长嘶、刀剑纵横的故事。

    正欣赏着手中的宝剑,李秋云听到那名士兵问道:“李公子,你可曾看到这剑身上的暗红色纹路?”

    “这些纹路也有讲究吗?”

    难得在高人面前也可以显摆,这士兵听李秋云发问,好像正中自己问话的意思,他咳嗽了下道:“传言这些纹路,原本跟剑身是一个颜色,只因为将军夫妇征战沙场多年,杀敌无数,每次擦拭这剑时,宝剑的外侧还好打理,可这些纹路的凹槽就不好处理了,有时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清理,便又上了战场,长此以往,这两把剑的纹路就都曾这种暗红颜色,成了这剑的一部分。”

    听了士兵的特意说明,李秋云仔细看了看那剑身上的纹路,那颜色果然像是凝固的血液,他突然想明白了初见这宝剑时候的感觉,这就是杀器,也是杀气,好似宝剑夺下了无数生命后遗留在上面的恶灵,若干年后还在继续释放着凶残与哀嚎。

    “如此贵重之物,秦大哥有心了,替我谢谢秦大哥,待此间之事一了,我便还剑于他。”

    听了关于这把宝剑的来历,李秋云当然知道了这把宝剑的不凡之处,丝毫不在自己的上九剑之下。

    那士兵听李秋云这么一说,立即摇头道:“李公子,秦蔚首交代,若公子喜欢这把剑,便送于你了,这剑是他特意向皇上要的,皇上也已经同意送给你。”

    李秋云听了反而不在说话,说实话,只看一眼,他便喜欢上了这把剑,再听到这把剑不凡的来历,更让他心猿意马,只是他和许多江湖人士一样,不喜与朝廷有太多的瓜葛,不愿承受太多的情谊,若不是之前发生过那么多事情,就算是用八抬大轿请他,估计也请他不来。

    李秋云原本是想让秦浩忠随便选一把宝剑即可,未料到秦浩忠居然对此事如此重视,送来这么一把宝剑,一时让李秋云心存感激,只是他心里还是暗自决定将来得找个机会把这剑还给秦浩忠,只不过现在不想让这名送剑的士兵为难,便选择了沉默。

    那士兵见他没有要继续说话的意思,以为李秋云终究还是抵抗不了这惊鸿双剑的诱惑,便知趣的退了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