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幕后王权 >四 海盐巡视
    ……

    翌日,苏瑛答应给刘羽的一千贯就送达了刘府。

    摸着质感上佳的金属,听着钱币碰撞发出的悦耳声响,刘羽忍不住叹了口气,自己的商业帝国,总算是有了启动资金。

    大胤王朝的货币在民间还是以铜为主,银和金大多只有在大规模交易时才用的到。

    胤朝建国一百四十载,在历代君主励精图治之下,民间物价变的十分低廉。

    以粮食为例,一石小麦在长安价格为一百二十文,一石重约一百五十斤,平均不到一文钱一斤,这样的粮价足以促进王朝的稳定。

    而江南更是水米之乡,粮价最低时曾达到过四十八文一石,即便现在也不过七十八文一石,也得亏胤朝现在是农业社会,主收农税,并鼓励以物换物交易模式,要不然就会滋生谷贱伤农的悲剧。

    如今,大胤王朝在李肃三十年的励精图治下,边患尽除,国泰民安,终究迎来了王朝的盛世巅峰。

    然而,只有刘羽明白,按照历史轨迹,封建王朝抵达盛世之际,不可避免将会发生拐点,且经过这些时日观察,他已经看到了王朝开始衰败的迹象。

    仅金陵城中所看到的那些现状,刘羽便已肯定了自己内心的判断。

    首先,当地士族开始斗富,豪绅兼并农民土地,造成大量农户破产沦为佃农。

    其次,武备逐渐松弛,金陵城夜间屡次发生盗窃抢劫之事,官府却始终无法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

    再者,官府横征暴敛,为的就是给李肃新纳的严贵妃集资修建寝宫,并借机贪污中饱私囊。

    最后,民间也开始出现攀比之风,就连收入低薄的家庭也不可避免的参与到这场本不属于他们的狂欢中,令整个大胤上下都变的极度奢靡,再也不复李肃登基之初那股节俭风气。

    刘羽断言,或许用不了几年,一场巨大的危机便会将这盛世的黑暗面,血淋淋的暴露在朗朗乾坤之下。

    而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在盛世结束前,建立起自己的根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这个大国的真正幕后王者。

    就如同前世的财阀,强大到可以扭转整个世界的秩序。

    这就是刘羽的野心,也是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终极目的!

    只是现在,自己的野心连起步都不算……

    得到这一千贯启动资金后,刘羽便和王冲以及小娟一道,向金陵郊外的海域行进,打算先巡视下制盐的合适场所。

    三日过后,刘羽一行人驾着马车来到了金陵海边的泾县。

    县城不大,整个县不过两千户,约一万常驻人口。

    如今正是农闲时节,许多农户背着粮食与沿街的商贩通过交易换取自己所需的物资。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进城打工的概念,农户大多过的是日起而做日落而息,一年到头也就忙那两季,农闲时节都是靠家中余粮,再种一些蔬菜撑过去,典型的小农经济思维。

    年复一年,代代相传,这些农户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清贫的日子,没有多余的想法,什么买房买车的,根本就没那概念。

    刘羽望了他们一阵,本想继续朝海边赶去之际,忽然县城一处摊位前,发生了激烈争吵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只见一群农家壮汉双手叉腰,用方言与摊位小贩争的是面红耳赤,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趋势。

    经了解,是因为这小贩贩卖的盐短斤少两,造成了这场经济纠纷。

    很快,县衙的武侯出来主持局面,才将这场风波平息下去。

    看着武侯脸上无可奈何又略显疲惫的表情,刘羽明白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这也难怪,人只要失业,定会造成社会治安问题,眼前这些农户处在农闲时节,有力无处发泄自然会发生刚才的局面。

    刘羽将这一幕默默记在心中,很快就有了计较和盘算。

    离开泾县,又赶了二三十里路,刘羽一行人终于赶到了海边。

    “好美啊……”

    看到波涛汹涌的场面,第一次来到海边的小娟发出绝美的赞叹声,被眼前的场景深深震撼,露出她这个年纪本该有的天性。

    刘羽没有参与嬉戏中,而是绕着海岸线不断巡视可以建造盐水池和卤水池的合适地点。

    这时,一直陪伴刘羽的王冲忍不住开口了:“少东家,老奴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刘羽点点头:“王叔有话但说无妨,我们都是一家人。”

    王冲问道:“少东家,您真打算用海水制盐?”

    刘羽回头问道:“有何不可么?”

    王冲回道:“少东家,请恕老奴多嘴,海盐也不是没人炼过,但所提炼出来的盐比行市上现在卖的都要苦涩无比,

    即便是再穷的人家,宁可买几十文一斤的官盐,也不会买这几文一斤的劣质盐,您就真不怕亏损么?”

    刘羽笑道:“王叔,您老就放心吧,我心中明白的很,他们炼制不出精盐是他们没那技术,

    而我炼制的海盐,绝对比官盐还要纯,我们能不能振兴刘府,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见刘羽说的如此信誓旦旦,王冲也就不再相劝,虽然心有疑问,但还是愿意相信这个年轻的少东家一次。

    就在刘羽发现一块合适的土地,心中默默规划盐池规模时,几条出海的渔船回来了。

    只见一身黝黑的渔夫,几人合力将装满海鱼的渔网搬下船后,刘羽心头一动,忙上前跟一位头发花白的渔夫打起招呼。

    “老人家,您这是刚出海回来么,大冷天的出海不容易吧?”

    渔夫打量了眼一身秀气的刘羽,点头说道:“是啊,我们就吃的这碗饭,再冷也得养家糊口啊。”

    看着网中活蹦乱跳的鲜鱼,散发着一股海浪的气息,刘羽又问道:“看样子老人家这次收获不小啊,这一网鱼能卖不少钱吧?”

    渔夫闻言叹口气问道:“公子买鱼么?您要的话就三斤一文钱,这些可是刚网来的鱼,新鲜啊。”

    “这么便宜?”刘羽略带吃惊,“这么好的鱼,为何如此之贱?”

    渔夫道:“鱼太多了,达官贵人又不要,价太高就都买不起,实在不好卖啊,放着没多久就烂了,这几网鱼卖出,我们也只求几个糊口的钱而已。”

    刘羽闻言,看着渔夫手中渔网中少说也有一两百斤,却只值几十文钱,心中着实有些感慨。

    要换前世,这一网鱼怕是要卖出一个天价,尤其在旅游胜地,更是黑的一批……

    一想到这里,刘羽心中顿时有了主意,立马对渔夫说道:“你们的鱼我都要了,我另外再每三斤加一文钱,不过,你们得答应我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