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种田:开局空间百倍加速 >第两百四十一章 我们死后还有农民吗
    

    “来来来,铺好东西搬下去。”

    随着沈毅和四伯这边安装完毕,在稻田中已经将一大块区域收割出来的二伯母陶萍喊道。

    “好嘞!”

    沈毅招呼一声,连忙拿出了红蓝白相间,但是非常厚实的塑料膜出来。

    将塑料膜平摊在还残留着一小截稻草桩子的田地上之后,沈毅就和几位伯伯伯母,将已经组装好的打谷机抬下去。

    虽然底下是有平衡的滑木,但因为是用了塑料膜铺垫在地上,所以还是不要推动的好,否则会磨破这哪怕还算厚实的塑料膜。

    跟着众人将这个打谷机抬到田地中间之后,沈宁就已经顺着小路,提着大大的几个水壶过来了。

    “宁儿,你和小毅就在这里打谷。”

    “好!”

    沈宁晃晃悠悠的过来,他估摸着也是很少起来这么早。

    多少是有点不习惯。

    放下水壶之后,沈宁就抓起了稻穗,站在打谷机旁边的踩踏横木上。

    随着两兄弟用力的踩踏,那靠近他们的圆滚筒就转动起来。

    组成滚筒横木条板上,会有一个个的粗大钢丝扎成“n”型,在飞速转动的时候,更加容易让稻谷脱离。

    沈毅双手抓住一捆稻草,左右转动着,就看到金黄色的稻谷,飞速的弹射出去。

    但好在这个打谷机中的谷仓够大,加上边缘够高,多半都是飞不出去的。

    即便是飞出去了也没关系,地上还有塑料膜。

    不管是插秧,还是收割稻谷,都是最麻烦,最累人的。

    轻则腰酸背痛,重则第二天下不了床。

    特别是有腰间盘突出,或者是腰肌劳损的,真的要特别小心。

    沈毅和沈宁敢这个活儿,算是最轻松的,至少对比收割稻谷的人来说,是如此!

    砰砰!

    有些稻谷还没有脱离,沈毅抓住稻穗杆,干脆直接的往圆滚筒上砸。

    这是最后没办法的办法。

    细碎的稻谷脱力飞出,撞击在谷仓的木板上,发出轻微的撞响声。

    “还适应不?”沈毅笑着问道。

    “这还真不适应。”沈宁苦笑道。

    干活儿的时候,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老农民自然是有优势的,三位爷爷虽然年纪大了。

    但是干活儿的手势用力的方式,还是收割的速度,就远不是几位伯伯和伯母能比的。

    这是长期经验导致的结果,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是不容易操控。

    就像是鱼肉和蔬菜,鱼肉的烹饪只要按照步骤来,往往做出来的都不会太差。

    但真正考验水准的,其实还是最简单的蔬菜等等菜肴。

    这才是真功夫!

    沈宁此刻和沈毅相比,就显得像是一个新手。

    就像转动手中的一捆稻穗,沈毅能够一边用脚踩,一边双手转动个不停,如果有稻谷还没有脱掉,顺便还能不换手的轻轻敲几下,但沈宁就做不到。

    哪怕是农村出身的,可是远离这种东西实在是太久了,不可能做到连贯。

    这就导致,沈毅和沈宁这边的速度是最慢的。

    按理说,脱离稻谷的速度,是要追平收割的。

    “慢慢来。”沈毅笑道。

    “还慢慢来?”陶萍顿时教育道:“我们这一代人要是都走了,我怀疑以后你们这一代人就不会有农民了!”

    “妈,您想太多了,种田的多着呢。”沈宁有些不符。

    “多着?”陶萍却是笑道:“那你看看现在大城市还有种田的吗?”

    沈宁:“……”

    “土地都拿去建房子了,你在哪里种地?”陶萍撇撇嘴道:“现在种田的也就我们这一代人了,你们这一代,又有几个种地的?全部都在外面打工!让你们自己干活儿种粮食,你们知道啥时候种吗?”

    沈宁:“……”

    “你看,你们这种农村娃娃都快不知道了,你还指望常年生活在大城市的?”陶萍道:“不过这也是必然的,谁让现在种田不赚钱了。”

    “您想太多了,就算是咱们这一辈之后都不会种田了,那也饿不死。”沈宁安慰道。

    陶萍等人笑了笑,没说话。

    大家都不是一个年龄段的,看法都不一样。

    “哥。”沈毅碰了碰沈宁道:“你真的觉得以后饿不死?”

    “啥意思?”沈宁斜睨着沈毅道:“你好歹也是读过书的,咋滴,你也觉得随着最后一批农民的离开,咱们就活不成了?”

    “哥,多读书,是好事,但不能读死书。”沈宁这次认真的说道:“老一辈的担忧,在我们看来那是杞人忧天,那是多虑,但真的是吗?你觉得现在随处能够买到大米,就真的不缺粮食了吗?”

    沈宁微微皱眉,难道不是吗?

    超市、网络、粮店,粮食不是随处可见?

    沈毅却是笑了笑道:“今晚你回去之后,仔细的查查再想这个问题,咱们国家算是很富裕了吧?但你知道现在真正种植的地有多少吗?你真以为国家给咱们粮食补贴,就是单纯的给你农民一个优惠?你真要这样想,那就太肤浅了。”

    看着沈毅说出这番话,沈宁的心里有些不舒服。

    他还是觉得有些危言耸听和杞人忧天。

    现在杂交水稻这项世界奇迹,都已经足够改变一切了。

    即便是真的最后一代农民消失,他也相信后世的人饿不死。

    可是,沈毅却是了解过,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其实暗藏着波涛汹涌。

    在时代发展的时候,粮食的种植面积却是在缩减。

    上面出台一系列的补助措施,不单单只是希望大大多种点粮食,更有深层次的含义。

    而粮食背后的调控,其实一直都是上面在大力的补救。

    否则,哪有现在看到的这么好?

    粮食够用吗?

    沈毅觉得不够,各地都在悄无声息的建立粮仓储藏基地,或许很多人都看不到。

    但沈毅却注意到了,这种东西现在谁关心?

    关心的都是自己身边的小圈子,在外面都是为了一点钱,加班工作这些。

    沈毅倒不是说,真的想要每个人都种地,这不现实,也不符合主流。

    别人都在往前冲,不可能让你往回走。

    如果没有这个空间出现,沈毅他自己都未必能够走得多远。

    粮食关系生死存亡,却始终都是保持最低的价格,他也知道为什么人最终都放弃了种植。

    但是在大局调控来说,这又是必须的。

    他沈毅不太懂这些,而且他现在也走不到那个高度,现在,他只想把这份传承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