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是大圣师 >第208章 犹豫不决
    “魏公……”

    “明公即可,莫要用魏公折杀某,”魏知县说道。

    不凭借其他,就凭借那副对联,也不能小视眼前的俊美青年。

    “坐,请坐。”

    刘昌郝坐下,同时好奇地打量着县衙的后院,原来县衙后面是这个样子。

    “刘有宁,经过本官仔细拷问,花家前前后后从汝家,汝小叔家,勒索了三千五百贯。你看此数足乎?”

    花谷久从刘家身上诈走多少钱呢?小叔父家几百贯积蓄肯定大多数诈走了,那张高利贷欠条一千余贯钱,以及赎地的钱,不仅是这三笔钱,李阔海为了替刘昌郝赎回那张欠条与小叔父家的宅地,肯定做了一些其他的退让,但这些不能算是李阔海的钱,因为镜子是替李阔海挣到钱的。

    几样合在一起,有三千多贯,三千五百贯肯定是足够了,除非刘昌郝发浑地要利息。

    或者计较镜子的损失,那更不止了,在京城传闻里,那把镜子的价值已达到了一万贯!

    刘昌郝拱手道:“明公,多矣,三千贯足矣。多,末学必不受。”

    魏知县听到一些传闻,知道刘昌郝的品性,也不坚持,只赞了一句:“果然是纯良之士。”

    “愧不敢当。”

    魏知县嘴张了张。

    “明公有话但言之。”

    “朝廷已将汝所著小水利书刊印,然对此,某还是不大懂。”

    刘昌郝不欲多事,然而想博名声,魏知县都说了出来,他只好说:“明公,你让胥吏选好地址,再与村民协商好,末学骑马过去,或提一二建议。”

    “那便谢过了。”魏知县高兴地说。

    在京畿地区做官不大容易的,因为豪强权贵太多,做事多少会蹩手蹩脚,但只要做出来了,便容易升官。魏知县忽然低声说道:“小心某家,因为花家,他家多少对你有些不满。”

    “末学懂的,正是他家,当年末学都不敢进京诉讼,此次若不是花家欲置我于死地,我都不会惊动朝廷。”

    对高家,王韶都想巴结,所以高遵裕才躺着上位。

    即便不巴结,如王安石之流,也十分地忌惮!况且是刘昌郝。

    魏知县又留刘昌郝吃饭,两人谈了许久,越谈魏知县越是心惊,心想,这小子懂得多少学问?简直吓死人了。不谈经义文章,这个世间能及得上刘昌郝的确是不多。不过刘昌郝也有不少受益,至少知道了许多官场上的规则与秘闻。

    吃过饭,魏知县亲自将刘昌郝送到门口,随后写了一封信给陈绎,大大夸赞一番,陈绎看后好笑,其才情连诸位相公都惊艳到了,况且你一个小小的知县。

    刘昌郝押着两千八百贯钱回家,还有两百贯钱“打赏”了各个胥吏与衙役。不过这个钱来的正是时候,它早迟会给的,不过什么时候给,给多少,刘昌郝没办法预计,也没有将它放在预算上。这时候退还,正好抢在大规模用钱之前。

    不久,朱三、林明远将徐氏夫妇与三名“巧妇”带来。

    朱三低声说:“若非是你,皆不愿意来。”

    “理解。”

    刘昌郝让他们坐下,然后看着五人,三名妇女皆三十几岁,人家女红活好,在京城照样能过上温饱的日子,从衣着便能看出来,故尽管刘昌郝开始有了不小的名气,也不得不出了一个高价钱,才将她们请过来。

    还有徐氏夫妇,这对夫妇长相皆生得好,特别是俞三娘,未说便笑,不由使得刘昌郝想到刘昌隆的妻子靳娘子,应当性格不错。

    喝了一会茶,刘昌郝将他们带上山滩。

    正在盖未来的书舍,规模不小,不仅有学堂,还有宿舍,以及未来学究所住的宅子,一共八栋宅子,刘昌郝计划里,明年会聘请八个学究,这个栋宅子现在全部盖好了,徐氏夫妇他们先安排住在这里。不算简陋,而且时间也不长,不过一个半月,顶多两个月时间,天气上也刚刚好,不冷不热之时。

    五人看了也满意,至于吃的更简单,反正这段时间皆是大锅饭,大不了再给他们开一些小灶。

    “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或后天朱三郎与林三郎去买彩帛,徐四郎,你们也懂,麻烦一道回京城。”

    “无妨。”

    “且今天你们就要商议买何种彩帛。”

    “行。”

    主要是做棉胆,以及被罩、袄裤罩,棉胆无所谓,正式的绢便已算是奢侈,主要还是外罩,但彩帛有很多种,也不是越贵越好,有的必须与棉被般配,有的必须与袄裤大衣般配,但对这个刘昌郝是外行汉,只能等徐氏他们人到了,才能决定与安排。

    这些都是说好的。

    刘昌郝又说:“朝廷可能派人过来,也要等他们。”

    棉花果子开始正式绽开了,不但徐氏夫妇他们,即便村里人也懂得其意义,朝廷重视,是谓必然。

    “徐四郎,俞三娘,你们随我来一下。”

    刘昌郝将他们带到一栋仓房。

    “提花机?”俞三娘看着眼前的大家伙,有些不确定地问。

    她以前看到过多种提花机,大者不过三四人操作,然而眼前的提花机太庞大了。

    “是提花机,”刘昌郝拿出一张纸,纸上也绘着这种提花机,不同的是,除了提花机,还有十几个人在操作,只能这样了,因为不懂,刘昌郝将它绘出来后,又让庄木匠他们打造出来,便一直搁在这里,再具体的,让刘昌郝说也说不出来。

    并且对于提花,刘昌郝的态度不是朱三所想的,也不是林明远所想的。

    朱三担心刘昌郝不懂,确实不懂,不懂,想经营便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而且即便刘昌郝在推广下,周边大规模植桑,也生产不了多少生丝。

    林明远想的是一旦经营提花,他便会派上用场。

    刘昌郝想法很简单,他不提花便罢,一旦提花,便会提那些复杂的提花彩帛,其是重质,非是重量,用不了多少生丝。自家收生丝,与商贾收生丝是两样的,商贾收生丝无疑会用到“大秤”,损害了蚕农的积极性。

    有了提花作坊,会聘请许多女工,当然,不会从平原地带聘请,而是聘请周边地区“山里人”,这样,平原地带植棉植桑,山里人做工,几年后,周边百姓生活皆能得以改善,一是众乐乐,二是周边各村子皆变好了,不会眼红刘家。

    但能不能成,刘昌郝心中没数,能成更好,不能成也不在意。

    “试过?”

    “没有,造好后一直放在这里。”

    “刘小郎,你想经营提花?”

    “俞三娘,未必,我请你们来看,是想棉花下市后,再请你们试机,若是既快且好,便会经营之,若是效率不好,便会放弃。”

    “想试机,须置买彩色丝线。”

    “不需自家染色?”

    “自家染色,你欲秋后便大规模生产提花?”

    “不是,我是说于坊市上购买彩色丝线,会不会让提花难度增加?”

    “必然,然仅是试机,也无妨。”

    “那就好。”

    “你对此不大懂,如何制出此机?”

    “固欲试机。”刘昌郝含糊地答道。

    俞三娘又看向另一处:“那是何物?”

    “你们再随我来。”刘昌郝带着五人继续介绍,虽然皆是内行人,但它是新生物,必须让五个人有所了解。已经摘了一些棉花,刘昌郝带着他们参观,如何用搅车扎出皮棉。

    “此物亦是你发明?”徐四郎问,路上,朱三介绍过了这种轧花机械。

    “恩,否则用手剥,太耗人力,棉花也无法得利也。”

    样品轧出皮棉后,刘昌郝又让他们戴上口罩,参观如何用棉弓弹棉花,弹的过程一是弹实,二是弹去一些棉头。但还没有结束,刘昌郝这才带着他们参观庄木匠正在安装的纺纱机械。

    原先刘昌郝打算用丝线铺棉胎,然而经过试验后,粘合性不强,只能用棉纱。刘昌郝只好绘出纺纱机械,但这个跳得太远,一下子跳到清朝的双面多锭大纺车,三人或四五人操作,同时生产数十锭,非是三锭或五锭,能日产纱近十斤。

    庄木匠他们已经造好了部件,眼下正在安装,安装好后,便会试机,它的出现无疑是一场革命。但刘昌郝对它的出现有些犹豫不决,在他早先的想法里,北方用棉花御寒就好了,织布留给南方吧。然而只要这种先进的纺车出现,北方必然会生产棉布,对桑蚕业的冲击不得而知,然而十余年后,至少能将麻布葛布一起淘汰下去,所带来的影响有正面意义,但同样有许多负面影响。

    已经开始装机了,也没必要隐瞒,刘昌郝一一说出它的意义以及刘昌郝本人的担心。

    “一天能织近十斤纱?”徐四郎惊讶地问。

    “差不多吧,即便没有,六七斤应是有的。”

    “能纺麻与蚕丝乎?”

    “稍做改进,便可。即便棉花,因为纤维短,也需夹杂少量生丝,方可纺线。”

    当然,也不全是优点,因为设备复杂,一台机械需要许多成本,不懂的人也不容易学会操作,或者这样说,随着棉花推广,这几台机械的出现,大作坊生产时代即将到来。沾到了大作坊,刘昌郝更加犹豫不决,因为它还与一个名词有关,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未必是坏的,但它开始之初,无疑会出现很多问题,问题不要紧,要紧的往后去容易上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