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穿书之偏执反派美娇娘 >第19章 书院
    转眼到了七月初一,大清早的,阮娇被春意从床榻上抱下来,一番快速的梳洗后用过早膳就被抱着一路快速往府门走。

    与此同时,府门外已经等候着一干人等。

    阮家三个哥儿早早就拾掇好来到府门口等着了。

    三人穿着统一的月白儒袍,头戴纶巾,腰佩锦玉,脸蛋白白嫩嫩的,安静站着的模样还真有几分小书生的模样。

    阮娇踏出府门一眼就看到了他们。

    心一下子就被戳到,太可爱了。

    阮娇眼里看别人觉得可爱,别人看她更觉得可爱了。

    她同样是一身月白长袍,这是学子的标配衣着,不论男女皆如此。

    粉雕玉琢的模样穿上这身白衣,真像小仙女一样好看。

    “小姑姑,我和你一起坐。”阮修良看着小姑姑的眼睛都挪不开眼了。

    “我也要,小姑姑,我和你一起。”阮修言直接跑来拉住阮娇的袖子,以行动表示。

    “我,我也一起。”阮修言慢了一拍,眼巴巴地看着。

    此时已经坐在马车上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两人,看着自己身边空空的,颇不是滋味。

    妯娌两对视一眼,齐齐叹了口气。

    “行吧,小姑姑我的马车大,我们大家一起。”阮娇笑眯眯地应道。

    因为赶时间,四人上了马车,一刻都不耽搁得,马车立即驱驶起来。

    他们就读的书院叫青山书院,出了西区主街道后,马车一路左拐。

    青山书院坐落在城郊西北反向的一座山头上,占据了整座山。

    云澜国山多地广物博,不管是道观,庙宇,还是书院都喜欢建在山上,有种占山为王的感觉。

    马车穿过喧闹的西北闹市,一路快马走官道,大概半个时辰后,来到青山书院山脚下。

    山脚下首先入眼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飞檐牌坊,上书:青山书院。

    字体雕刻得很是古朴大气。

    此时山脚下有许多学子,有许多都是同阮娇他们一样新入学的。

    此前阮家早已派人来打点好了一切,所以阮家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其实根本不必跟随而来,只是孩子们毕竟是第一次入学,她们到底不放心,便跟着来看看,认认路也好。

    如今她们下来看到都是学子,便不好跟着进去了,只是多叮嘱了几句。

    学堂里不许外人进入,连丫鬟小厮都不行,所以陪同的丫鬟小厮只能在牌坊外等着,各家皆是如此,于是就造成了牌坊大片空地里停满了车辆和等候的人。

    阮娇他们和大少奶奶,二少奶奶告别后,就背着自己的书袋往山上走。

    他们四个的书袋都是阮娇特地叫针线丫鬟做得挎包,不像别人那样背着沉重的书箱。

    所以即便阮娇和阮修良年纪还小,也走得很顺当。

    旁边学子见了,好奇地上前问:“这位兄台,你这布兜能不能让我看看,我也想叫家里人给我做一个。”

    他背着书箱,书箱是木板做得,而且还是上好的檀木,岂能没点重量,刚开始背在身上还好,可是背久了,而且还要背着爬山走石阶,可不就感觉更累人了。

    看到这几人背的布兜,轻飘飘的,感觉好轻松的样子,他看着就眼热。

    “啊,可以啊,给你看。”被问到的阮修行楞了下,反应过来后,把书袋从身上拿下来递给他。

    青山书院收的学子一般都是六岁以上的,这样年纪的孩子可以坐得住了,也懂得了些道理,可以服从管教,且已经开蒙认识了些字。

    此人叫林昊,今年六岁,他看到他们一伙人里其中两个感觉还很小,就好奇问道:“他们两个也来上学吗?”

    在他的认知里,这么小,应该还在家里玩乐,至多就是偶尔跟着大人念些大字。

    “嗯,我祖父说,让我小姑姑和三弟陪我们兄弟俩一起来,这样可以作伴。”

    阮修行想起祖父当时好像就是这么说的,于是也这么回答他。

    闻言,林昊面露同情地看了阮娇和阮修良一眼,自以为地想到,这两人肯定是被家里人逼迫来的了。

    毕竟在家里多好玩啊,不用辛苦念书写字。

    听说青山书院的夫子们管教可严厉了,念不好还会打手心的。

    他家里堂哥就被打过,那手掌都打红了呢。

    他是个活跃的人,瞬间就像是找到队伍般,和他们四人攀谈起来,彼此叫唤了姓名。

    比他大两岁的堂哥看堂弟跑到人家那里就不回来了,他记起家里人交代说自己是哥哥,需要照顾弟弟,便也只好走过来。

    然后就和阮修言聊上了,两人都是调皮捣蛋的特别活跃且不喜欢念书的人,越聊越投机。

    于是他们就变成了六人小队。

    上山的石阶很平缓,一行人走了大概半刻钟就到了三顶书院大门口。

    第一天开学,需要登记入册找班位,阮家几个在同一班,初级丙字班。

    青山书院教导的学子从六岁起至十六岁,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有七个班,又分为三个小级别,甲乙两个班是十岁左右已经有些基础的学子,丙丁两个班是八岁左右已经不用启蒙的学子,而戊己庚三个班是刚开始启蒙的学子。

    于是阮家四个都被分配到了庚班,因为阮娇和阮修良是年纪最小的,在夫子眼里这年纪的孩子还坐不定,庚班最自由。

    六人分别领了自己的学号牌子,便随着人流一起去找学堂了。

    青山书院很大,依山而建,且园林设计是根据山体走势而改造的,颇有些与众不同的野趣。书院里的树木花草蕤盛,假山奇石嶙峋。

    书院由低到高,因为前院平地不够大,所以学堂建在后面,沿着小径走了片刻,他们就看到了掩映在树林后的一大片建筑。

    坐北朝南的建筑群,分开设了三个大院子,阮娇几人往最右边角落的初级院落走去。

    院子外墙是一堵石墙,进了石拱门,就见到里面分设的一排七个班,从左往右依次是甲班到庚班。

    此时学堂里已经有学子坐在里面了。

    阮娇四人和林昊兄弟两分开,往右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