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科幻小说 > 神临,记录手册 >第二十一章:冷酷女将军的征战之路21
    双手仓促间置于身前抵挡,可到底是同等级强者蓄力已久的攻击。

    尽管反应快速,但依旧被攻击中蕴含的能量反震到了双手。

    沿着双肩,传递至内脏,后退了十几步才稳住身形,嘴角流出一丝血色。

    见自己的攻击被抵挡,古城面上浮现一抹狠厉,也不再隐藏。

    恢复了一丈左右的蓝色巨人身形,手持大刀。

    看着秦明熙凝重的表情,也不多话,向着他快速接近,展开了攻击。

    秦明熙顾不得自己的伤,战斗经验不多的他,匆忙间再一次挡住古城挥来的大刀。

    紧接着在大刀力量压制越来越强下,蓦然一侧,双手划过刀柄,卸去了其间大部分的力量。

    反手抓住刀,左掌拍向古城胸口处。

    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古城,应对自如,单手握刀,一手迎向掌风轻轻一点。

    不知使了什么,秦明熙的掌风中的力量随着古城的胳膊缠绕上他的胳膊。

    一点点的蜿蜒向他的肩膀处,秦明熙面上浮现一抹决绝。

    收回制住大刀的手,同时,双手配合,左掌抓住古城攻击的手掌。

    右手行至他的腕接处,用力一捏,接着一折,再一按,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根本没给古城反应的机会,三声咔嚓响起。

    古城的手腕、肘部、肩膀处随之断裂,一条胳膊随之软了下来。

    这样的伤势没有让古城的表情有一丝的变化。

    反而是秦明熙满面歉疚,而他的胸口插着一把大刀,背部浮现一抹刀尖,上面没有任何血迹。

    直到三秒后,秦明熙的胸口开始流出大片大片的血色,短短瞬间,染红了整片衣衫。

    秦明熙也在这样的情况下死去。

    先天境界的对决,往往就在一瞬间。

    秦明熙的生死,要是有经验丰富的人观战的话。

    就会发现,他的失败在一开始早已注定,那些挣扎不过他的不甘罢了。

    古城漠然的扫了眼死在自己手下的先天异族人。

    没有兴奋,没有任何波动,只有一丝淡淡的无聊,似是没想到对手会这么弱。

    把大刀插在大地上,右手置于左肩处,熟练的开始接骨,感觉到阻塞时。

    才微微提起兴趣般,自言自语,又好似说给地上的秦明熙听似的讽刺道:“天真!”

    从铠甲里取出疗伤的药膏,撕开衣服,开始涂抹,盏茶时间,骨裂处便愈合完成。

    没有一丝受过伤的痕迹,处理完伤口后,士兵们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

    个体实力本就弱于古部落的大盛国士兵,没有了秦明熙这个主心骨,士气愈发低迷。

    原本需要用半个时辰才能解决的战斗,现在不到两炷香的时间便轻松解决。

    古城带着部落勇士们快速的清理了战场,按照古王的吩咐,没有贪恋这些军备物资。

    把它们和异族人的尸体一起沉入了平静的江水之下。

    现场战斗和血液的残留更是被经验丰富的他们一一抹去。

    做完这一切后,古城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不妥,才带着部落勇士们原路返回。

    岸边的土地依旧松软湿润,小花小草们点缀其上,开的鲜艳,开的充满生机。

    微风拂过,一切随风飘荡,安静又祥和,丝毫看不出有人来过这里,更看不出这里刚才经历了怎样一场惨烈的大战。

    ………

    ………

    古部落和大盛国战争开始,边城距魔兽森林的方圆五百里之内。

    生灵涂炭,万物绝迹,一片死地,没日没夜的战争,身心俱疲。

    然而,双方明白,这次战争必然是决定最后各族去处的一战。

    不能退,更不想退的他们,日以继夜的研究着各种致胜的方案。

    终于,一个契机的到来,许是命运使然,许是天命在身,大盛国镇国公的二姑娘。

    机缘巧合,得到古部落军防图,因忆起秦明熙的死因。

    心怀愧疚的她,拼着重伤,独自一人,闯过层层防线,把军防图送回了大盛国。

    自此,凭着军防图和对古部落的了解,再加上锦衣暗卫们的不断运作,里应外合。

    大盛国的军队一路向西,攻城略地,再无敌手,长达百年的战争史就此结束,

    古都

    王庭

    萧锦絮熟悉的后花园小亭,一身穿黑色雀翎衣袍的古王坐于这里。

    四周是安静站立的护卫和侍女,他悠闲的饮着清茶。

    望着池塘里的各样的锦鲤嬉戏打闹,好似丝毫不曾在意外边的动乱和打杀声。

    直到,一队人的到来打破了这里诡异的平静。

    古王不曾转头相看,依旧自如的饮着清茶。

    见此,对着这位帝王隐隐敬佩的镇国公也不打扰,安静的站于小亭外。

    许久,古王的声音想起:“走吧!”

    “请!”制止了手下将军想要擒拿的举动,镇国公看着古王缓缓走过,跟随在他身后半步。

    这…不是他对于古王的仁慈,而是对于一族王者这个身份该有的敬畏。

    就像…王者只能由王者审判一样,有些规矩是不能不遵守的。

    经历几月的路途,镇国公一行征战沙场几十年的将军们,第一次返回京城,带着久违的胜利。

    行至城门处,看着最前方那位身穿黄色龙纹袍,看样子等候多时的身影。

    骑马的将军们统统下马,走至身影前方,躬身抱拳行礼,齐声道:“参见皇上!”

    “平身!”皇帝一一上前亲自扶起每一位将军,一个都没有落下,眼神对视间,险些失态。

    走前意气风发少年样,归时鬓角斑白暮年身,如何不让他感动。

    皇帝没有多言,放走了其余归家心切的将军,独留下镇国公和萧锦絮二人,一起行至皇宫。

    穿过层层宫殿,山水美景,来到小亭处,皇帝带着两人入座,安抚了一下镇国公紧张的心态。

    拍了拍手,侍立的大太监喊了声,萧母携萧瑾瑜出现在镇国公二人眼前,在皇帝的邀请下一同入座。

    “皇上,这…不妥…”镇国公看着日日思念的妻子出现在自己眼前,秀美的容颜隐现时间的痕迹,激动的双眼泛了红。

    “有何不妥,今天不谈身份,这次我以兄长的身份请你吃个团圆饭,不知贤弟赏不赏光?”

    皇帝三言两语间绝了镇国公扭捏的心态,语气自然轻松的邀请道。

    “兄长相邀,怎能不应,正好我也好久没吃过兄长这边的菜和酒了,今天一定要不醉不归。”

    镇国公当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放下了心,受气氛影响,竟大胆的向往日最尊敬的皇上邀起了酒。

    “好,不醉不归!”皇帝执起桌上的酒,没多言,一饮而尽。

    “好!爽快,我也干了!”镇国公见状,最后一丝担忧也放下。

    再无顾忌的开始不断的饮起酒来,反复咀嚼品尝着陌生又最怀念的味道。

    模糊的眼神中扫过一旁的皇上,妻子,两个女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仰时,似有水光从他眼角滑落。

    在坐大多人都看到了,却没有人多言,相互间笑着,吃着饭,聊着些憋了许久的家常。

    酒过三巡,独留萧锦絮一人没醉,看着相继趴下,形象全无的几人。

    为给他们留点面子,没有叫被皇帝遣出去的太监侍女,独自一人,把他们一一扶回房间,简单清理之后。

    来到园中,看着在月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色光辉的花朵,抬头望向月牙似的月亮。

    闪身来到了屋顶上,侧身坐了下来,一只手拿着酒壶,一手支撑着身体,欣赏着今晚无比完美的星空。

    时不时拿起手中的酒壶灌一口,不用担心许多,愁思许多,难得的清闲时光,让萧锦絮一时间有些沉迷。

    微醺间,仿佛听到了一阵笛音,没有探究的想法,就着笛音,饮着酒,赏着月,何其快哉!

    不远处,顾辰彦坐于房顶上,同样抬头望月,不同的是,他眉间多了些愁思,双手拿着精致的玉笛吹了起来。

    清透悠扬,又带有些许无法诉说的复杂的笛音,传至整个皇宫。

    笛音的清脆,又或者是别的原因,让宫中的各位贵人们没有驱赶他,任由他继续吹奏。

    皇宫外

    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温暖,每家每户都不曾熄灯,街上人来人往。

    往日许多母子相随,更是变成了一家三口。

    欢声笑语、追逐打闹、互诉衷肠、喜结连理的场面多见,宵禁取消,全国庆祝着这一久违的大胜。

    一夜不曾熄灭,清晨的朝阳升起,活力满满的声音从各个街道想起。

    百姓的脸上俱是笑容满面,往日不可调节小矛盾,现今一笑了之,甚至携手同行。

    皇宫中

    醉酒中的几人,抗性最高的皇帝最先醒来,揉了揉额头,感觉到脑中一片混沌。

    闭上眼,缓了两秒,清醒了,起身穿衣,开门唤来太监侍女。吩咐遣往各个房间等候后。

    自己起身向着小亭走去,坐下漱口洁脸,随后遣退太监侍女,任由微风清凉的气息拂在脸上,舒服的叹了口气。

    房间里镇国公的存在更是让皇帝肩上的沉重缓了许多,终于有了好心情欣赏这满园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