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东周五百年 >242. 刺客聂政
    严遂明白侠累不会帮助自己,这也难不倒他,反正他有的是钱。于是拿出许多家财贿赂韩侯身边之人,终于顺利见到韩烈侯,二人一见如故。正在韩烈侯打算重用严遂之时,侠累嗅到了危机,反复在韩侯面前讲严遂的坏话,把这事搅黄了。

    严遂在韩宫也是有人的,事情的原委如何不清楚。侠累其人,丝毫不念当年倾囊相助之恩,反而坏了自己的事,严遂如何不恨?他离开韩国,四处周游,准备寻找一名勇士,替自己刺杀侠累,以解心头之恨。

    某一日来到齐国,见到宰牛铺子中,一个人正举着一柄巨大的斧头在砍牛,一斧下去,筋骨立解,看上去毫不费力。严遂再看那斧子,足有三十多斤重。那屠夫身长八尺,眼睛溜圆如豹目,满脸络腮胡子,两颊颧骨高耸,听口音不像齐国本地人。

    严遂问其姓名来历,那汉子说:“我叫聂政,魏国人,家住轵之的巷子里。因为性格鲁直,得罪了人,只得带着老母与姐姐搬到这里,只靠宰牛度日。”

    二人互道姓名后,严遂匆匆而去。次日一早,严遂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邀请聂政去酒馆饮酒。酒过三巡,又拿出黄金百镒要送给聂政。

    无功不受禄,聂政自然不要,严遂说:“听说你有老母在堂,所以才送这些薄礼,算是代为孝养之意。”

    “您要替我孝养母亲,定是有用我之处,不妨明言,否则这礼决不敢受!”

    严遂便将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聂政说:“当年专诸也曾说过‘老母在,此身未敢许人。’你的事情也不是立即要实行的,所以我不敢受这礼。”

    “我敬慕您的高义,愿结兄弟之好,怎敢让您不孝养母亲,而满足我自己的私欲呢?”

    聂政推托不过,只得接受这百镒黄金,拿过出一半来作为姐姐的嫁妆,另一半则奉养老母。过了一年多,聂母病逝,严遂亲自上门哭吊,代为治办丧事。

    事毕,聂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自今日起,我已许身于您了。惟君所用,不再自惜!”

    严遂问他准备如何为自己报仇,需备多少车马壮士。聂政说:“相国何其尊贵,出入的护卫不计其数,这事只能智取,不能硬来。只需给我把锋利的匕首,我会见机行事的。今日与您一别,再不复相见矣!”

    聂政径直前往韩都平阳,在郊外住了三天。第四天一早,正逢侠累散朝出来,坐着四匹马拉的高车,前后甲士林立,行走如飞。

    车队后头,聂政一路尾随,直至回到相府。侠累下车后,又坐在相府的堂上办公事。从大门口直到阶梯上,都有甲士守卫着。

    聂政远远望见堂上,侠累在案几前坐着,身边捧着公文找他办事的人不计其数。少顷,似乎事情办得差不多了,聂政乘众人松懈之时,大呼:“有急事要告相国。”

    一面说,一面撸起袖子从门外直入堂上,甲士们要上前挡他的,全都被他推下了台阶。聂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到堂上的案几旁,抽出匕首刺向侠累。侠累惊起,还来不及离席,一刀正中心口而死。

    堂上大乱,众人齐呼:“有刺客!”

    大门被关闭,准备关门捉贼了。聂政一连击杀数人,知道已不可能逃脱,怕有人认出自己来,急忙用匕首把自己的脸划了个乱七八糟。犹嫌不够,还生生挖出自己的两个眼珠子,再刺喉而死。

    早有人去禀报韩烈侯,他问:“刺客是什么人?”

    没人认识。于是韩烈侯下令,将刺客的尸体陈于集市中,悬赏千金,求人出首相认,好为相国报仇。一连七天,平阳城内人来人往,竟无一人认得刺客的。

    这事传到了魏国的轵邑,聂政的姐姐聂罃听说后,痛哭道:“一定是我弟弟!”

    聂罃用块素帛包头,来到韩都平阳,眼见弟弟聂政横尸市集,忍不住扑上去抚尸痛哭。市吏们把她捉住问道:“你是死者的什么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是我弟弟聂政,我是他姐姐聂罃。聂政在轵邑深井里住时,便一直好勇。他一定是知道刺杀相国罪名深重,但连累于我,所以才挖眼毁容,不想让人认出来。可我怎能惜命,让我弟弟埋没名字于世间呢?”

    “既然他是你弟弟,那你必定知道是何人主使聂政刺杀相国的。你如果肯说的话,我会请国君饶你不死。”

    “我如果怕死,便不会来了。我弟弟不惜此身,诛杀千乘之相国,为他人报仇,我若不让世人知晓他的名字,是埋没了他;但若我泄露主使之人,便毁了我弟弟的义名。”

    聂罃说完,便以头撞亭柱而死。市吏报知,韩烈侯也是为之叹息,令人把这姐弟俩都收葬了。之后,拜韩山坚为相国,以顶替死了的侠累。

    韩烈侯之后,是他的儿子韩文侯继位。韩文侯又传给了韩哀侯。相国韩山坚与韩哀侯处不来,找了个机会将韩哀侯弑杀。群臣联合起来诛杀了韩山坚,立韩哀侯之子韩若山为韩懿侯。

    到了韩懿侯的儿子韩昭侯时,韩国的形势已不太妙,为了拯救韩国,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这也是战国的挺著名的政治家,申不害精通刑名之术,说到底也属于法家人士。申不害厘定律法,限定贵族权力,称为“申不害变法”。韩国在他的努力下也有过一段好时光。

    当然,这都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周安王十五年,魏文侯斯病重,将世子魏击从中山召回。赵国听说魏世子离了中山,马上领兵偷袭而攻取了整个中山,自此后,魏国与赵国的关系可就急转直下喽!

    魏击回国时,魏文侯已薨,世子主丧嗣位,是为魏武侯。魏武侯拜田文为相国。

    吴起从西河入朝贺新君即位,他自觉功高,满以为相位非他莫属,不料竟给了田文,十分忿然。退朝后便来找田文理论了。

    究竟吴起会怎样与田文相争,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