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乡间灵异录 >第41章 沿途传说 祖坟之谜





    车子将要出泰城,任思绪恣意飘飞,看眼窗外,前面一处低洼地,也许是本身姓杨的缘故,所以对这里的传说也是在意了一些,这个地方叫做“六郎坟。”据说这里埋葬着北宋时期的传说人物-----六郎杨延昭。

    提到这些不得不从头说起,话说当年宋真宗澶渊之盟后,宋辽迎来了很长的一段和平时期,关于真宗我们不去点评,只说这一年他想向天下人宣扬一下自己的功绩,以显示自己的明君天授,所以带领群臣浩浩荡荡的从开封出发,先去澶州(今濮阳)巡查一番,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再改道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此行群臣随从数不胜数,大将军杨延昭自然护其左右,曾与辽国元帅韩昌战场厮杀,酣战三天三夜未分胜负,最后两位英雄了得,却又惺惺相惜,遂以兄弟称之,再加上当时宋辽的和谈结盟,所以两位干脆结为异姓兄弟。虽然是诚心结拜,却又无奈各位其主,自然也都暗自留了一个心眼。两人摆好供品,焚香叩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此时,为表忠心,各自向天立誓,韩昌说若违誓言,愿叫天箭穿喉。六郎闻罢,也跟着起誓,如若此心不诚,愿死于泰山脚下。

    孰知一语成谶,本以为今生中原地区无战祸,应当去不得泰山脚下,但是天意弄人,这次还真得跟随真宗去泰山封禅,自己却又没有把当初的誓言放在心上,直到泰山跟前,顿感身体不适,才忽然记起誓约,却又不信天命,不过终究还是熬不住天道的力量,最后只留最后一口气,拖着松垮的身体,行至大帐外,弯弓搭箭,朝天射去,大喊道:“韩昌兄弟,哥哥先走一步!”随即栽倒在地,一命呜呼。

    此时的韩昌元帅本在辽国的大帐饮酒作乐,因与大宋和谈之后无事可做,终日里倒是清闲的狠。或许是帐内香薰烟大,鼻子痒的紧,却又一个喷嚏打不出,难受至极,随即起身走向帐外,抬起头来,看看硕大的太阳,张开大嘴,只等喷嚏一打,浑身舒泰,哪成想天外飞来一只羽箭,整支没喉而入。等到身边护卫反应过来,已然没了气息。

    正所谓人可欺,天不可欺,欺天者天诛之,心可欺,道不可欺,欺道者道灭之。

    提到宋真宗泰山封禅,难免有很多传说,很多故事,也许当年真的从我家门前过,但是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史料记载了,只知道我们的镇子正是因为其安驾于此才得名——安驾庄。往西南方向三里地,便是当年皇家侍卫驻扎之地——护驾院。

    继续往西南方向,沿着以前的官道一直走十里地,有一座山头,名作玉女山。当年真宗封禅回朝行径此地,路遇一红衣女拦路,为显皇帝亲民,特传其问话,竟是山里修行的仙家女子,因山腰一座寺庙,名唤精礼寺,终日里僧人诵经扰其修炼,所以前来请这人间皇帝来劝服一下。

    真宗将此事应下,转过身来却又忘了个干干净净。

    回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三年有余,才忽然想起那山顶的仙女。忙问及宰相寇准,宰相答曰已然办理,令精礼寺举寺上下迁至山脚。真宗却说即使在山脚,保不齐还会扰仙家修行,应让其迁离山体另择良地。这才有了后来山南三里外的寺庙。

    再往西南继续走六里路,就到了我们那个小村子——杨家庄。没有什么传说故事,也没有什么民间野谈。自古以来,虽然距离南边汶河不远,却没听说过什么洪灾。虽然名不见经传,却也没摊上过什么天灾人祸,想来这跟村西的那条小龙脉有脱不开的联系,龙脉不显,自然没有神话传说,自然也是出不了什么杰出人才。但是潜龙于此,却又镇的一方平安。

    只有自小时候就听老人们念叨的“羊见杨,出霸王。”在我们杨家老林地的山坡下面,有一堆类似羊群的石头,光滑洁白,奇形怪状的,土层上面露着一个个的凸起,老话说每到年三十夜里,他们就会往前移动几分。谁知道土底下是不是埋着整座山呢?等到这群羊走进杨家林,那没个地震什么的,还真不见得能过去。

    那时候小,只听老人念叨,也不明就里,每到清明上山祭祖,总会斜眼瞅着这些“羊”。心里盼着你们倒是快点走啊!杨家林就在前面,赶紧走进去,说不定我就是那个霸王了。恨不能在后面拿鞭子抽赶一下他们。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在我小时候记忆的那个位置“趴着,”似乎并没有挪动过地方。

    现在想来,那些也只不过是一种人们内心的渴望吧。





    回到家里,捂得热乎乎的钱,舍不得拿出来,也舍不得花。但是眼下就算是较急一些的债,这些钱都不够还的,想想不免心里又是一阵惆怅。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再怎么舍不得,终究也只是身外之物。还是把他们摆到桌面上,仔细安排计划着他们的去处。

    等到夜里,夜深人静了。又想起了那些“石羊”,心下想着,如今既然学得这样本事,我为何不去试探一番?说干就干,带功离体,悄然去到了杨家的老林,仔细查探一番,原来的真的如传说一般,一群羊匍匐在地,只不过遗憾的是头羊真的已经不在了,群羊无首,各自啃着身前光秃秃的地皮,四下里木然的呆楞着,已然失去的不只是头羊那么简单,同时怕是一丝灵性也没了,怕是传说不可能实现了。

    回去以后,翻阅了一些资料,再对照自己之前看过的杨氏族谱,才了解到我们这一脉最初葬在这里的祖先竟然是杨子,龟山先生——杨时。族谱上这么记载的,但是老的族谱在之前的动荡时期被焚毁了,后来流传的新谱我也只是有幸看过几眼,记下了只言片语,其中福建将乐,龟山先生却是记得鲜明。

    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传说,总结了一下。

    说是当时杨时83岁高龄,辞官以后,依然不忿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终日北望故土,不能释怀,于是带了仆从几人,轻装简行,来到这北方土地,缅怀故土,终因年事已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客死异乡,就地葬于我们这处北方偏僻的角落,没有回到福建故里,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此亲眼见证祖国失地的收复。

    再后来随行的心腹,找来风水仙给自家大人寻一块风水宝地下葬。便找到了这块羊地,说是等到羊群进了杨家林,杨家便会出一个霸王似的人物,只不过点了此穴之后,他将因天谴而眼瞎,必须答应好生照料余生,才肯点穴。也是因为此风水仙敬佩杨时的为人,否则断不会点此穴。心腹也是心知老大人对于祖国故土的情怀,也是期望后世真有霸王出世,收复了这些土地,了了大人的遗愿。一切都商量妥当之后,便有了这后来的老杨家林。

    只不过,开始的时候还把老风水仙当神一样供着,再后来,当初亲历事件的人皆已故去,后代们对老先生却是不再尊敬,平日里只给些残羹剩饭,老先生过的是贫苦不堪。

    终于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天,老先生阔别已久的徒弟前来探望,发现恩师过着这般苦日子,涕泪交流。问清缘由,决心为师父报仇。老先生也是心灰意冷,便把破除风水的法门教给了徒弟。

    先是全身披麻戴孝,于夜里三更之后,来到杨家林地,正转三圈,再倒转三圈,转完之后,拔腿便跑,一边跑着一边还往身后撒黑豆,跑出一百步,才能摆脱护林神使的追击,也才能把这护林神给引出来。再折身回去,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钎锤头,敲打头羊的羊角。如此日复一日,直到羊角彻底剥落,这群羊就失去了头羊,也就失去了方向,自然也不会再见到“杨”,最终也不会出现霸王了。

    为了保险起见,还把当时师父立在山顶的风水镇石碑给破掉。因为此碑左上角蕴藏一支风水葫芦,有镇阴宅的效用。他便散布谣言,说山顶石碑左上角里面藏着一顶金葫芦,谁能把它凿出来,便可以发家致富,民间百姓听说此事之后,每到夜里,便有了偷摸去山顶凿石碑的人,叮叮当当的不绝于耳。到了后来,这个行为竟然流传成了一种风俗。我也曾经去山顶看过,竟然真看见这块碑左上角有个葫芦的印记,不知是真的葫芦已被挖走,还是凿的人多了,给凿出了一个葫芦的印迹。

    当然,关于这些传说,大都无从考证了,只知道先有的杨家林,后有的杨家庄。至于祖先到底是谁,现在的人也不是那么感念了。因为风水已经被破了,所以后世的人也都自甘平凡了,只是在一些老人们心里存了点幻想罢了,每到茶余饭后,总会念叨着当成一件趣事,说给自己的子孙听,也或许都还在心底存了一分侥幸,看着自己的子孙都像传说中的“霸王”。时间久了,霸王没出现,甚至连一个当官的都没出现过,慢慢的,也就没有人去探究他的真实性了,只当是一个顺口溜罢了。

    时至今日,西数我们这里的杨家祖上,真是一位人物未曾出现过,可谓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如果真的上述都是历史,那么看来风水不止是简单打破那么简单了,怕是原来的宝地成了凶地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