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帝姬侍女 >第二十三节 来谒
    六月初三,崔才人被诊出喜脉,圣上龙颜大悦,晋她为婕妤,并赐给她阿胶、燕窝、海参、人参等膳品。皇后除了为她安排特定太医,还从宫女所调去六个宫人服侍她。宫中的御嫔三三两两相邀去崔才人阁中贺喜。集欢没有去,只选了几套首饰让侍女送过去。

    宫宴前一天,集欢又感到胸闷气短,让泓月去太医院找晁尘光。云束将一条丝帕搁在她手腕处,让太医替她诊脉。

    诊完脉,晁尘光问:“钟娘子最近休息状况如何?”

    集欢道:“不是很好,常是子时过半才入睡,早上卯时便醒了。”

    晁尘光道:“因是休息不好所致。加之娘子诞下公主,休养不够。臣开个安神方子,随后让待者把药包送过来。一天煎一包,便无大碍了。”

    集欢疲惫地靠在美人榻上,道:“我知道了。泓月送晁太医出去吧。”泓月领晁太医走到院子中,从衣袖中取出一块金叶,道:“劳烦晁太医走这一趟。这是我们娘子的一点心意。”

    晁太医忙接过来,双手作揖道:“这是臣的职分,还请姑娘替我谢谢钟娘子。”晁太医走后,集欢让云束去极宁殿找陈恩远,说她病了,明日的宫宴就不参加了,让他等圣上回来转告一下。

    晚上,陈恩远领几个内侍往琼华轩送了一些补品。陈恩远说,圣上允了,让她好好休息。集欢赏了他们些碎银。

    第二日,集欢晨时起床,喝了药,坐在偏殿里守在幼悟身旁绣海棠花。她绣绣停停,不时逗弄幼悟,一朵花绣了几个时辰都没绣完。

    集欢伸了个懒腰,正欲把接下来的部分绣完,云束进来说殿门外有位夫人要见她。

    集欢问:“哪位夫人?”

    云束摇头,道:“我不知道。”

    集欢出了偏殿,看见院中的花坛前立了一位着绛紫褙子的贵夫人,眉眼甚是英气。

    贵夫人见她出来,朝她行一礼。集欢却发觉自己并不认识这位夫人。贵夫人看出她的窘处,笑道:“娘子定是不认识我了。妾身是中大夫苏寅恪正妻,官人原出任永州知州,去年才迁到京都。”

    苏寅恪,苏寅恪,她在脑海中搜寻着,永州知州,她记得她阿爹在永州做过官。那苏寅恪……

    她惊讶地问:“苏寅恪是苏伯伯?是住在中正街的苏伯伯,您是苏伯母!”

    贵夫人笑道:“多年不见,娘子竟还能记得妾身。”

    集欢笑道:“集欢怎么能忘!若当年没有苏伯伯和苏伯母相助,我们一家人如何挺过难关?苏家的恩情集欢一直放在心上,不敢忘!苏伯母进殿坐,泓月泡茶!”

    集欢和贵夫人入了正殿,泓月上了茶。

    贵夫人道:“听说娘子生病了,要紧吗?”

    集欢道:“不妨事,都是些老毛病,吃几剂药就好了。”

    贵夫人道:“娘子身体弱,还是好好将养些,不然日后会落下病根。”

    集欢道:“听说苏伯伯去年迁了中奉大夫?”

    贵夫人道:“不过是担了个京官的虚名,待遇还不如地方的知州。”

    集欢道:“家里可还好?”

    贵夫人道:“衣食虽粗也还是够的,只是孩子们上官学困难些。”

    集欢笑道:“既入不了官学,伯母为什么不从外面请一位先生入府教公子们,这不比入官学容易多了。”

    贵夫人道:“当下找一位有名望、有学识的先生,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使请得到,薪酬也负担不了。这国朝有一条约俗,官学重于私学,因此京都的官宦子弟能送入官学的,便不会去私学。”

    集欢将右肘搭在桌子边,大致摸清了贵夫人的来意。

    贵夫人也不迂回试问了,直接道:“我此次前来是为了求娘子一件事。”贵夫人停下来,察看她的反应。集欢道:“你说吧。”

    贵夫人道:“娘子小时候来过妾身家中,见过你苏伯伯,应该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贵夫人的话勾起她的回忆。她幼时,阿爹携她去知州宅邸赴宴。宴席上,阿爹和几个朋友相谈甚欢,把她一个人丢在一边。后来,她实在坐的无聊了,便出了院子,往东边的水榭去了。她穿过花园,进到一座精巧雅致的庭院中。她进到一间厢房中,墙上挂满了字画,相对摆放的架子上一面塞满简牍书册,一面放着各色古董。她还没走上前看个清楚,就被随后赶来的阿爹拉出来。

    阿爹一个劲地向身旁站着的人作揖道歉。那人笑眯眯地说,不妨事。她才知道她误入了知州的房间。她不想阿爹受到责惩,便学着阿爹的样子朝知州作揖道歉。知州问她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可读过书。集欢回答了他。那人进了房间,接着拿出—册书送给她。那人道,日后不管在哪里,都不要忘了多读点书。

    宴席结束,她与阿爹坐车回家。她问阿爹为什么那么害怕知州大人。阿爹说他不是怕,是敬重。她又问,知州是个好人吗?阿爹沉吟了一会儿,才道他似是一个玉山一样的人。

    她当时不明白阿爹的话,便追问他玉山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阿爹却不再说话了。那是她第一次见苏寅格。

    集欢垂眸道:“我知道。”

    贵夫人继续道:“官人在永州做官的那些年,勤政爱民,将永州治理得安和有序,永州百姓晚上睡觉都不需要关门,大小案件都能公正判决。永州被人冠以“丰和州”的美称。圣上听闻官人政绩,征他入京都,授以中奉大夫—职。即使官人很高兴,但还是等接补州官上任后,才携我们驱车去京都。可当他到了京都,才发现一切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贵夫人的眼睛不知不觉变红了,她用巾帕拭了拭眼角,道:“京都大小官员如织,圣上虽下旨召他入京,但很快就忘却了。中奉大夫虽是五品言官,但朝议有左右司谏、御史中丞,御史大夫,这职位便只相当于一个散官。可怜官人空具一身才学,却无用武之地,遂整日怏怏不快,借酒浇愁。”正说着,贵夫人忍不住落泪了。

    集欢听之于心,想到自己的阿爹曾有一段时间也是这般不得意,便有些感同身受。

    贵夫人敛容,恳求道:“妾身求娘子能在圣上面前替官人美言几句,让圣上注意到他。”

    集欢犹豫道:“圣上不喜后宫干政。”

    贵夫人哀求道:“妾身知道娘子为难,但望娘子看在往日情分上帮官人一把。妾身若不是没有办法,定不会来求娘子。”

    集欢问:“这件事苏伯伯知道吗?”

    贵夫人摇头,道:“他不知道,我瞒着他来的。他若知道,必定会拦住我。”集欢为苏夫人深情所动,实感二人有所相似,便一口承下了。

    贵夫人喜难自禁,竟要叩谢她,被她拦住了。贵夫人又欲赠她金银,也被她拒了。贵夫人再三感谢。集欢让侍女送她回宴席。

    本书首发来自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