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梦化镜 >一张不被人发现的自荐文章
    

    “像我们这种小人物,除了坚持,别无其他。”

    请允许我用这句话开头。

    其实也许并不应该加上我们,而应该是单独一个“我”比较合适。

    “我”是一个目前在读书的高二学子,学校一般,成绩一般,长相一般,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眼仔,又或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说作……算了,还是说是写文章的比较贴切吧。

    “人的一生难免要经历挫折和死亡。”

    我是一个不会生活的人,在这个节奏快速的世界,我的形象,我的行为,并不被世界所接受,所以我难免有一点丧,我喜欢呆在无人的地方看小说,喜欢在无人的地方思考自己,每当我觉得生活太累的时候,我总会心里蹦出一句:“人生没有意义。”这会让我好受一些,我觉得如果把人生的意义看得太重,活得难免有一点太累。

    按道理还说,我应和无数的“落叶”一样,随波逐流地流入深海,然后消失在这人间,但我总会想,到此人间,总要有来得意义吧,如果真的就那样过去了,那为什么还要出生呢。

    我总是会有很多的困难和繁琐的苦恼想法,我会想人生这样真的好吗?我会想,未来的我,是不是也和现在一样丧,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未来也充满着憧憬,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也曾幻想过让父母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也曾幻想自己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昂首挺胸,然后引来众人的仰望。

    但现在却是,我不是《龙族》里的路明非,既不会有身穿红衣的御姐诺诺救场,也不会有和你交易四分之一生命的小恶魔路鸣泽,甚至不会出现那个喜欢你的绘梨衣!

    里面的路明非是一个哀小孩,我们又何尝不是,我这辈子最想写的就是青春幻想小说,但当我开始构思甚至动文时,我却发现,我根本写不出像江南大神那样的文,写不出来自那种奇幻的感觉,我总是会写着写着,然后跑到不知何方,又或者里面的主角老是失去东西,又或者四周的人,到最后,就剩下主角一个。

    小说总是切近于作者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我难免有一点内向,孤独感爆棚,我不喜欢吵闹的“集市”,并不觉得什么小事也能弄得全班哄堂大笑,我并不想当“小丑”,那样我会觉得自己“死了”,我的门牙最前面,是一个小牙,并且是一颗外一颗内,你们可能很难想象这个外观,但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好事,我其实也有想过拔掉,特别是在爱美的年纪,但我家不算富裕,勉强的温饱就已经算是可以了,从不敢去奢望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从不敢去恳求他人的赠予。

    因为我也有来自内心的尊严!

    我对《蛊真人》和《死人经》特别喜欢,但我不敢说最喜欢,因为喜欢这东西,总是拿捏不住,当看到一本,总是想到另一本。

    《蛊真人》让人看到了哪怕是一个小人物,只要有不朽的精神,也能成就一场非凡的大业,方源跟上让我看到了,一个人能对自己向往的东西到底能有多坚持。

    《人祖传》和逆流之河,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是崇拜。

    我很佩服龙公,我觉得他有大能之姿,我觉得他沉得住气,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他对人族的欲望难免也有一点大了,但我觉得这无伤大雅,甚至还有一种升华的视觉感,而后我最喜欢的,便是他的徒弟,红莲仙尊,又或者是魔尊,怎么说呢,他给我的感觉怪怪的,他的坚持,大家有目共睹,他的精彩,大家无不赞赏,但我又觉得,有一点偏激了,怎么说呢,他是否有想过,如果方源成就十转时,是否会将天地都给炼了呢?那是否,他自己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呢?又或者,方源哪怕不炼世界,那是否会将天庭给毁灭呢?那样是否,对不起那些苦苦栽培他的人呢?对不起那些对他寄予厚望的人呢?

    其实这么想难免自己也有一点偏激,又或者书的本意,本就不应该想那么多,只是我太过考虑未来,而把自己也融入其中,小说的本意就是让人打发时间,又或者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让人有更多的思想空间,所以,我对小说从不评价好坏。

    喜欢便看,不喜欢便放下,打电子游戏。

    《死人经》我对这本书的想法很多,也存在着很多特别又或者偏激的想法,它让我思想受到过非常严重的打击,但我最能看到的,便是“坚持”二字,说实话,这本书我很难说出看法。

    它不比金庸和古龙,但却也有自己独特的写,金庸属于偏向爱情,古龙自然是上来就是高手过招,而《死人经》则属于那种隐晦的黑暗面,好像既不属于高手那一类,又好像,每个人都是高手。

    但现实生活中,我既不可能是千军万马的龙王,也不可能是充满欲望,勇往向前的大爱仙尊。

    我就是我。

    一个不被人所知晓的小人物。

    一个正在拼命向前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