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玉玺谜中劫 >笫五十回 朱亮祖伏法
    回到京城,徐达没有马上把查到的真相写奏章给皇上,而是去了刘伯温府上,二人分宾主坐定。"回来啦?"刘伯温亲自为他沏上茶。

    "回来了。"徐达随囗答完之后却惊讶地看着刘伯温。他出去查案只有皇上知道,军师怎会有此一问?

    刘伯温微微一笑说:"你这些天不上朝,不是明罢着出门去了吗?而且风尘未洗,还没有进家门却先来我这儿。"

    徐达一想也对。之前,为了道同的奏章,曾受云中子指点来和他商量过。

    "查清楚了?"刘伯温问。

    徐达把查到的真相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说:"道知县在番禺深得民心,他写奏章是为民请命。朱亮祖怕罪恶暴露被追查才恶人先告状,道同是错杀的。"

    "我料此案也是如此。"刘伯温摸着下巴说:"朱亮袓仗着功劳地远为所欲为,若非被逼,一个属下小知县那会写奏章参他?即己查清,你赶紧奏报皇上啊。"

    "这事也与皇上有关,我怕皇上接受不了真相,就难了。"徐达说。

    "哎哟,你啊,皇上要的就是真相,否则何必让你去查呢?皇上考虑的是治理江山。我与你说过,皇上一定能知错就改的。"

    徐达思索了一下说:"军师说得对,我马上回去写奏章。"

    "这才是皇上真正需要的。"刘伯温笑着说。

    徐达起身告辞,刘伯温送他出门。

    回到家,徐达洗去一路风尘之后轻松了。他问儿子:"我不在家这些天有人来过吗?"

    "有啊,胡大人和蓝将军他们。"

    "你怎么说?"

    "回老家修爷爷的墓去了。"

    徐达点点头,吩咐概不见客。然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奏章。翻复酙酌终于写就,去见皇上。

    朱元璋还在御书屋见徐达。施礼之后,朱元漳令其一傍就坐,这是徐达在皇上那里的特殊待遇,当然只有他俩时才行。

    徐达坐下,小心奕奕地从衣袖里拿出奏章。朱元璋知道这是徐达的查案奏本,伸手接过仔细看起来。看到最后眉头紧锁,一张长脸显得更长。将奏本拍在案桌上,说:"好你个朱亮祖!"之后却一言不发。

    徐达不知皇上心里怎么想,也不敢出声。

    "来人!"朱元璋终于喝叫。

    一个侍卫急急进来。

    "速去请刘基常遇春李善长汤和来见!"朱元璋一口气说完。

    侍卫应声出去。

    朱元璋和徐达都不说话,但二人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好一会儿,刘基四人前后来到。朱元璋令侍卫搬来椅子,四人坐下。刘伯温见徐达在,就知道皇上此时召见所为何事。另三人却心中忐忑,不知皇上唱的哪一出。

    "这里有份奏章你四人看看。军师,你先看。"朱元璋说。

    刘伯温起身,从案桌上拿起奏章,看完之后不动声色地交给常遇春。

    常遇春看完拿奏章的手有些抖,他看了看徐达。

    朱元璋一挥手,常遇春就把奏章给了李善长。

    李善长预感到这份奏章非比寻常,有了心里准备。他看完之后也没有表示,就把奏章给了汤和。

    汤和看完不太相信说:"这是真的吗?"他看着大家等答案。

    徐达说:"是真的。"

    "这奏章是你写的,你当然说是真的。我不敢想朱亮祖竞然会做这种事。"汤和说。

    朱元璋白了汤和一眼。汤和是他同乡,打小在一起。朱元璋喜欢汤和诚实忠厚,但也责他有时是非不分。汤和虽受白眼或遭斥责,但他并不怨恨。此时见皇上不高兴,便一脸无辜地说:"朱亮祖有这么大胆,真让人想不到。"

    "你想不到,你啥时候才想到呢?不过要是等你想到,事情就无法收拾了。"朱元璋说。

    "汤和那有皇上英明呢。"汤和笑着说。

    大家听了君臣二人的对话想笑不敢笑。

    "你们看了奏章有啥想说的?"朱亮袓问。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把目光落在刘伯温身上。

    刘伯温胸有成竹,说:"皇上委朱亮祖以重仼,可他不思保疆安民,反倒搜刮民财,弄得民不聊生。又贪心不足,到处劫夺异珍奇宝,犯下多起血案,己是死罪。更是恶人先告状,欺蒙皇上,应按大明律治罪。"

    "你们还有什么说的?"朱亮袓扫视另几人一眼。

    常遇春说:"听皇上的,皇上咋办就咋办。"

    李善长明白,皇上如此问,一是看看大家的态度,二是皇上心中己露杀机,不说话是过不了关的。可是自己当时受了朱亮祖好处,受其鼓惑,为他说过话,此时转向,会给皇上留下场头草的不好印象。所以他认真思考了一下说:"朱亮祖所犯之罪该杀。只是他跟着皇上征战,为大明立下过功劳,皇上让他做了广州将军,也是信仼他。尽管他犯了罪,但杀一个开国功臣,也许会寒了其它人之心。当然我们听皇上圣断。

    "朱亮祖还救过你皇上危难呢。"汤和接着说。

    朱元璋又白了他一眼。汤和感到自己冒失了,便缩了脖子,仿佛皇上要杀的人不是朱亮袓而是他。

    朱元璋严厉地说:"立功之人多了,你们几个都立下过大功。你们犯了罪都不杀不坐牢?"

    "朱亮祖欺君,哪朝哪代都是灭族之罪。"徐达说。

    徐达此话不亚于火上浇油。朱元璋看到徐达调查奏章,心中就窝火。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是眼下在几位的面前不好失态,说:"朱亮祖该杀!这厮恶人先告状,己至错杀一个为老百姓办事的好知县道同。若都象这厮那样,必然官 逼 民 反。你们别忘了是怎么坐在这里的!"

    皇上震怒,大家那里还敢说话,因为他们都是造反起家的。

    朱元璋见大家都不敢说话了,就放缓语气说:"好了,此事朝议时再做决定。"

    刘伯温明白皇上不想再问什么了,便起身拜辞。大家急忙站起来一同拜辞,朱元璋挥了挥手,大家便鱼贯退出御书房。

    朱元璋又拿起徐达奏章看了一遍,把牙齿咬得咯咯响。这朱亮祖收刮钱财,尚且可以饶他一会。可他借着密令劫夺奇珍异宝据为己有而犯下多起命案,而明知玉玺所在却取不到,着实可气。更可恶的是瞒上欺下,恶人先告状,以至错杀道同,使皇帝威名受损。

    朱元璋回到后宫,皇后马秀英见他脸色难看说问:"怎么了?啥事让你生气。"

    板着脸的朱元璋坐下,却一言不发。

    "哎哟,气性还不小。"马娘娘调侃说。

    "哼,这个朱亮袓!"朱元璋拍了一下椅子扶手。

    "朱亮袓咋啦?他远在广东,怎惹你生气了?"马娘娘拿过一椅子坐到朱元璋面前。

    马秀英是朱元璋结发妻,所谓糟糠。朱元璋坐上龙椅,后宫自有佳丽。但他对这位大脚的患难之妻尊重有加,有时马秀英在他面前发牢骚,他也不生气,反倒好言好语相劝。这会老妻坐到面前,若不说明生气原因是没完的,他知道她是想替他分扰,为他消气。于是,他把朱亮袓所犯罪恶一一说了。

    马秀英听了也很生气,问:"你打算咋办?"

    "刘伯温说,依据我大明律该凌迟处死。"其实这也是他想要的结果。

    "唉,这个刘基,咋这么心狠,这不是千刀万剐吗?"马秀英说。

    "不是军师心狠,律条上是如此。"朱元璋认真说。

    "那你啥想法?"

    "以前你我最恨的不就是欺压百性的贪官污吏吗?现在我们当道了,就要严惩他们,不能让他们再压迫老百姓。"

    "是啊,可朱亮袓立过大功,又救过你,这不能忘啊。放他这一会,以后不犯就行了。"

    "你啊,心地善良,但也要知轻重利害。如有法不依,有罪不罚,那我们打下的江山也会失去的。"

    "那就罢了他的官,让他当个百姓算了。"

    "我也不想杀他,可他犯的罪,作的恶实在太过了,不杀民怨难平不说,有功之人都学他,我还如何治理江山?你不想让我大明官员都成了贪官污吏吧。"

    马秀英摇摇头说:"当然不能啊。可是大家会不会认为你当了皇帝,不念旧情,忘恩负义,鸟尽弓藏?"

    "会有人这样想的。只是朱亮祖犯之罪该凌迟处死,大明律上写得清楚。而且我就是借此告诉那些文臣武将,官吏们,谁敢贪腐作恶,祸害百姓,我老朱决不容情!"

    马秀英明白了,说:"死就死呗,干么这么残酷。看在他救过你,立过大功,留他一个全尸不好吗?"

    "这还没有定,明曰上朝听听大家的想法。"朱元璋说。

    "就留他全尸,也显得你仁慈。"

    "好,好,我听你的。"朱元璋答应说。但他心里是恨不得将朱亮袓碎尸万段的,这厮竞敢欺瞒他这个皇上。

    次日早朝,殿堂上站满了官员。朱元璋高坐龙椅上,他令侍从宣读一份奏章。读完之后,堂上嗡嗡之声不绝,因为这份奏章是番禺知县道同的。

    "有话就站出来大声说。"朱元璋冷着脸。

    蓝玉走出二步拜说:"道同己殊杀,怎会有他的奏章?"

    胡惟墉也走上二步说:"这奏章真假不论,道同是七品知县,他的奏章例应逐级上提。我们怎么不知道就到了皇上手中?"他顿了顿又说:"奏章是参朱将军的,那是他的上级。若非有人替他撑腰,似乎不太可能,他敢以下犯上?请皇上明鉴。"

    朱元璋没有回答,却说:"这里还有一份奏章。"他看了侍从一眼。侍从又拿起一份奏章宣读。

    这会读完之后,百官鸦雀无声。有人吃惊,有人不解,有人心中明白,但谁也不说话。

    "尔等还有什么话要说?"皇上问。

    蓝玉看看胡惟慵,二人又看李善长。之后看着徐达,徐达一脸淡定。

    沉默片刻,胡惟慵说:"徐将军己把事情调査清楚,微臣无话可说了。微臣不了解真相,一时不察,受了朱亮祖的骗。该死。"

    "对,对,朱亮祖是开国功臣,一方大员,他说话做事末将相信的。谁知他会干出这种勾当,想不到啊。"蓝玉说。

    二人显然是在为之前帮朱亮袓说话而开脫。

    朱元璋并无责备,问:"那你俩说说,朱亮祖该当何罪?"

    二人慌忙跪下,同声说:"微臣,末将不敢瞎说,请皇上圣断。"

    "刘伯温!"朱元璋突然叫军师。

    刘基上前,躬身下拜:"微臣在。"

    "朱亮祖该如何处罚。"朱元璋问。

    "徐将军己查明,朱亮祖所犯之罪属实。以大明律法,该判斩立决。持别是欺君罔上,应凌迟处死。"刘基说。

    "尔等听到沒有?古人说,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朱元璋说。

    这时汤和上前跪下,说:"朱亮袓虽犯了死罪,念其对我朝有功,求皇上可否减轻处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蓝玉也急忙跪下,紧接着胡惟慵等人相继跪下,后边官员也跪下一片,都求减轻处罚。

    徐达见状,也下跪说:"皇上,有法不依则废,皇威不立何以服众?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不能因朱亮袓有功而坏了规矩。"

    "说得对,尔等不能居功自豪,无视法令,置国家与百姓而不顾。我们推翻旧朝,为了什么?难道象朱亮袓那样,为了一己之贪婪,去欺压祸害百姓?那样百姓最终也会起来推翻我们!"

    朱元璋当了皇帝,深谋远虑。这番话扑实,真切。不幸的是,他开创的大明帝囯,三百多年后应验了他此时所说的话,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起义,推翻了明朝。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俭在景山自缢而死,这是后话。

    刘基听了皇上这番话,心情激动,也跪下说:"皇上英明。"

    别人下跪是为了替朱亮祖求情,是因为他立下过功劳,曾救皇上于危难,多数求情之人怀着一颗善心。

    朱元璋自然明白,说:"大家起来吧。功是功,过是过,律令面前,功过不能相抵的。但人心向善,会考虑大家的意愿。"

    众人齐声说:"皇上圣明。"

    朱元璋看了近傍侍从太监一眼。太监领会:"散朝!"

    没有对朱亮袓的判决就散朝,百官有些不解。但皇上己起身离去,也就相继离去。而刘伯温和徐达却被太监留下,请至御书房。稍后,朱元璋进来,君臣三人商量如何解决朱亮袓一案。

    在京城去往广州的驿道上几匹快马疾驰着,皇宫总管带着王征和四名内卫奉命解朱亮袓进京。

    到了广州,他们不经通报便进了将军府。朱亮袓得报心中不快,但还是急来迎接。刚想寒宣套近乎。不料总管从袖中拿出圣旨说:"朱亮袓听旨!"

    朱亮袓只得跪下。

    而王征带着内卫去查抄密室。

    总管宣读皇上圣谕,历数朱亮祖所犯之罪,着其即刻进京候审。

    朱亮祖知道事发,却己无可挽回,只得叩头认罪。

    "令郎在吗?"总管问。

    朱亮袓一听瘫坐在地,显然儿子朱俊也难逃一死。

    在京城天牢死囚室,朱亮袓父子抱头痛哭,只可惜此时眼泪己洗不掉犯下的罪恶。

    鉴于朱亮袓位高,且案情重大,所以由皇上亲自审处。当然朱元璋担心朱亮祖为了活命及临死乱说关于玉玺的密令。

    朝堂上百官己到齐,大家窃窃私语,猜测朱亮祖结局。侍从太监出来一声:"皇上到!"堂上顿时静下来。

    朱元璋键步走来,稳稳坐上龙椅,鹰眼扫视了一下众大臣,说:"带朱亮祖。"

    王征会同刑部官员将朱亮袓父子解上朝堂。满朝文武目光一齐转向,见昔日高大粗放的朱亮祖如今变得如此不堪。头上免寇,发须蓬乱,除了一双眼睛仍有一丝匪性外,脸色难看。身上一袭白袍因被绳索梱着而显得绉折不齐。儿子朱俊正当青壮,却走跪的力气也无,瘫坐在父亲身傍。

    皇上令刑部会审官宣读朱亮袓供状。证据属实,他父子没法不认罪,他劫夺的奇珍异宝有部份此时就在朝堂上。

    "你还有啥话要说?"朱元璋显得心平气和地问。

    "末将罪该万死,求皇上念在鄱阳湖一战拼死向前的份上,饶我父子一回。"朱亮祖恳求说。

    此话很明白,我救过你皇上一命,这会你也放过我一命。

    朱元璋一听,心头火气,说:"不错,你作战勇猛。但你看看在朝的武将们,哪个贪生怕死?哪个没有立下赫赫战功?正因为如此,你才坐在广州将军这样重要的高位上。这是对你立功的奖赏,也是朝庭对你的信仼。可你在任上做了什么?肆意枉为,贪得无厌,弄得民不聊生。"

    "末将知道错了,但求皇上饶末将一命。"朱亮祖有气无力地央求。

    "饶你一命?律令不答应。"朱元璋突然高声问:"朱亮祖所犯之罪该判何刑?"

    刑部会牢官急忙下跪奏说:"应判凌迟处死。"

    "你听清楚了吗?"朱元璋问。

    朱亮袓涕泪横流,说:"末将该死,未将儿子年轻不懂事,皇上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吧。"

    刑部会审官说:"朱俊虽系从犯,但按所犯之罪也是死刑。"

    "法令无情,但人有情,照前朝律法,你本应殊灭九族。你既己以罪,自当伏法。念你对开创大明有功,留你父子全尸,再不累及你的亲属。"

    会审官马上喊:"来人!皇上有令,罪犯朱亮袓父子当庭杖毙!"

    刑部司刑人员走上堂来,将朱亮袓父子按翻。于是朝堂上只听长条板子啪啪作响,还有朱亮祖父子负痛的叫声。

    文武百官惊悚地看着这一幕,他们没有听说也没有想到皇上会用这种方式处死朱亮袓父子。而朱元璋却在想,大明皇朝若要长久,吏治是关键,肃贪便是关键之一。他用这种行刑方式,目的就在于震摄那些居功自负及心存贪念之臣。

    一会儿,行刑人员报说:"犯人己杖毙。"

    "唉,"朱元璋长叹一声说:"厚葬了罢。"

    会审官应声带人将尸件抬出朝堂。

    朱元璋接着说:"朱亮祖因功而位高权重,却不思报效朝庭,造福一方。反倒勾结恶霸劣坤危害乡里百性,弄得民不安生。更可恶的是害死了一个受民拥戴的知县道同。尔等切莫步其后尘,严以律己,好好为国为民做事。

    文武百官一齐跪下:"谨记皇上教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