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天启崛起 >第十九章 兵败
    徐光启从养心殿内走出来时,心里十分激动。他多年以来,研究水利、农业,就是看到了大明北方的粮食供应问题。

    每年大明要从南方调集大量粮食北上,在京杭大运河这条线路上,有极大的损耗。而江南地区,又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导致江南粮食此时也不能自给自足。

    此时连江南的粮食,都要从湖广供应。

    北方粮食不足,对国力影响极为巨大。

    徐光启尽管身为东林党,但却是东林党当中少有的一片人才,大明的危机也看到了一部分。

    此时皇帝要整顿北方农业,而且资金众多,这让徐光启怎能不激动。

    加上此时朱由校还没有开始在朝中排斥东林党,徐光启自然是直接接接下了皇帝的任命,开始到皇家农业公司给孙承宗当副手。

    有了徐光启的加入,孙承宗马上就轻松多了。这天孙承宗进宫面圣的时候,在朱由校面前对徐光启称赞了一番。

    “徐光启此人,在屯垦方面极有经验,老臣看来,农业公司大可交给徐光启掌管,必然可以井井有条。”孙承宗对朱由校建议道,“老臣正好抽出手来,先对京营整顿一番。”

    “老师,京营该如何整顿呢?”朱由校问道。

    “京营如今虽有三十万,然而能战者不多。以臣看来,不如将老弱裁汰出来,在京城郊外开垦军屯。如此一来,便可解决京营老弱满营的问题。再有,京营拿着朝廷军饷,军屯几乎不需要支付什么成本。”孙承宗将整顿方案详细的叙述了一番,“等军屯开垦出了足够的土地,不仅朝廷可以甩掉这些士兵的军饷包袱,每年还能为朝廷增加一笔军屯收入。”

    “这个主意不错。”朱由校眼前一亮,拍手称赞。京营士兵的营房都被商家侵占,在城里拿着那么点军饷,日子也不好过。还不如让京营士兵去屯田呢!这样京营士兵的日子也好过,而朝廷也可以减少负担、增加收入。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开垦,不需要朱由校出一分钱,全是由朝廷财政支撑。收入尽管也是归入户部,但朝廷的不就是皇帝的。等收拾了东林党,财政方面自然是皇帝说了算,现在先让东林党跳几天。

    于是朱由校听从孙承宗的建议,将皇家农业公司交给了徐光启管理。同时找机会整顿京营。

    徐光启接任孙承宗的管理大权后,凭借他在屯垦经验,以及农业技术、水利技术,果然将皇家农业公司的屯垦活动管理得井井有条。

    “启禀皇上,徐大人上奏说,前来报名屯垦的百姓越来越多,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超出第一期的屯垦计划所需的人数了。”李进忠这天拿了个奏折对朱由校禀报道。

    “人数太多?”朱由校感觉这是好事啊!屯垦不就能顺利完工嘛!接过奏折一看,才发现局势有点过头了。

    因为皇家农业公司开出的条件对老百姓来说吸引力太大了,要知道如今很多佃农,很多只有十几亩地,而且要上缴的佃租很多高达一半的程度。相比之下,皇家农业公司只要交三成的佃租,而且有三十亩地。

    佃租就算是高达五成,如果有三十亩土地,农民再发展一下副业,日子都能过得不错。何况只有三成佃租。而且这些土地,还都将是水利完善的。拥有水利设施,这往往意味着旱涝保收。尽管不是那么绝对的能旱涝保收,但是抗灾能力高出许多。而且皇帝还承诺,受灾的时候可以免除佃租,这对那些佃农来说吸引力就更大了。

    甚至是一些自耕农,也因为自己的土地水利设施不好,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土地并入皇庄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人满为患的现象。

    “拟旨,让徐光启先安置流民,有地可耕的佃农先不予全部招纳。另自耕农愿并入皇庄者,佃租改为二成。”朱由校对李进忠说道。

    “是,皇上。”李进忠拿起毛笔,写了道圣旨,进行了润色,然后发出宫外。

    皇家农业公司的屯垦确实是出奇的顺利,不仅流民四方来投,连佃农、自耕农都被吸引而来。劳动力马上就不缺了,屯垦活动热火朝廷的进展开来。

    徐光启按照第一期屯垦计划的521亩土地,招募了17.3万户人。

    皇庄的管理方面,以前是宫内太监负责。后来出现了欺压佃农的现象,所以进行了改革,行政管理交给了当地官府。

    这次屯垦的皇庄,行政管理方面依旧是由地方官府负责,但宫内却有插手。而且子粒银折色方面,却是直接取消了。交租不像以前,佃农也把粮食运到官府指定地点进行折色,然后换成子粒银上缴皇帝的内帑。而是直接征收粮食,同时佃农产出多少就征收多少,没有定额之说。

    也就是说,佃农的土地,一亩若能产出2石小麦,那么就按照2石小麦的三分之一来征收。若是只产出1石,那就按照1石征收。

    具体交多少粮食,等到夏收、秋收之时统一核实。

    皇庄行政管理任命则是由皇家农业公司负责,在皇庄推行保甲制,即一百户设一保长,十保为一庄。

    相当于,每个皇庄拥有3万亩土地。

    每个皇庄常驻一个农业技术人员,负责农业生产指导,并组织佃农在农闲的时候,对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到夏收、秋收之时,皇家农业公司再派人手,对农民收获的粮食进行统一过秤,然后确定所要缴纳的粮食多寡。交上来的粮食,则直接卖给曹金玉负责的粮行。同时也由曹金玉负责收购这些粮食。

    同时每个皇庄,春季都种下三亩红薯的政策,徐光启也是极为赞同的。三亩地的红薯,在灾年足够让农民撑过半年时间。

    除了本次准备开垦的521万亩荒地,此前皇庄的土地,还有300万亩左右,每年征收子粒银才20万两。

    这其中的利益,明显被商人给拿去了。

    所以这三百万亩皇庄土地,此次也都并入了皇家农业公司进行管理。同样推行保甲制,同时对水利进行修缮,佃租也定为三成,不再送到官府进行折色。

    这300万亩皇庄的土地的整顿就不需要太大的成本,而且这些皇庄位置较好,水利再修缮一番,收成是十分不错的。就算是每亩1石的产量,一年下来也能收取100万石的粮食,按照0.7两白银1石的价格,每年可以收入70万两白银。

    朱由校则在等待,寻找整顿京营的契机。只要整顿京营,他就能将京营控制在手中。再加上手上的腾骧四卫,朱由校就真正有和东林党抗衡的本钱了。

    正在等待机会的朱由校,很快就想到了袁应泰,这家伙经略辽东后,肯定是要贪污的。贪污完了,就要给满清送温暖了,否则如何掩盖贪污的问题?

    毕竟贪污过后,士兵连饭都吃不饱,如果不派到战场上去送,那么岂不是要闹起来了?到战场上送一波,死个几万军队,贪污军饷的问题不就掩盖下来了。

    只是朱由校并不知道沈阳是几月会丢,于是在二月中旬,给袁应泰发了道圣旨,让袁应泰将沈阳所有工匠调入京城皇家军工厂。

    圣旨通过驿站加急,送到了沈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袁应泰接到圣旨后,倒是照办了城中三千多名工匠,连带家小全部送往京师。这让皇家军工厂的规模再度扩大。

    此时皇家军工厂的地皮又扩大了不少。

    腾骧四卫的装备迅速的生产了出来,制式装备也就是扎甲、长矛(骑枪),同时还有一些骑兵配备棉甲。

    武器方面也不全是长矛,因为骑兵在战斗中可以释放双手,不需要拉紧缰绳来引导战马,所以朱由校又生产了一些可以绑在手臂上的盾牌。还有马刀、战斧、狼牙棒,士兵可以自由选择配备。

    除了腾骧四卫所需的武器装备,皇家军工厂开始生产火绳枪了。这年头的火绳枪,是用两段钢管烧红了之后接在一起,然后用锥子磨平枪管内部,并不能一步到位的将枪管生产出来。

    这些火绳枪看上去,也比较有现代气息,不过火力效率上还是差了一点。但也能够用于作战,就是比较怕风雨天气。

    因为皇家军工厂的火绳枪用料充足,生产出来的质量还是非常不错的,炸膛几率很低。

    火绳枪自然是必须生产的,朱由校必须组建步兵部队,否则当靠腾骧四卫这些骑兵,到了战场上比较被动

    毕竟野猪皮在马上是能射箭的,腾骧四卫的作战手段主要还是冲锋。不过腾骧四卫可是朱由校精心装备的,人人身着扎甲、钢盔,坐下战马同样批有马甲。野猪皮的箭支威胁不算太大。

    但要想占据主动,还是必须以步兵做为核心。

    野猪皮如果和步兵部队对射,有足够火枪兵的话,根本不虚野猪皮。野猪皮如果是要冲锋,那么腾骧四卫就可以出击。

    所以腾骧四卫的主要任务还是保护步兵部队,这也是骑兵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扮演的角色。

    随着火器的不断进步,骑兵在战场上的地位是越来越低的,但只要是机枪还没有出现之前,骑兵依旧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所以腾骧四卫要想形成足够的战斗力,除了自身要不断加强训练,并且有良好的军事装备外,还必须有步兵进行协同作战。

    整顿京营,就成了朱由校目前急需要做的事情。

    只是让朱由校没有想到的是,沈阳的那些工匠刚送出沈阳不到三天,三月十三日,野猪皮率重兵围沈阳。沈阳城很坚固,城外浚濠,伐木为栅,埋伏火炮,守卫很严。野猪皮猝至,未敢马上逼进城下,先以数十骑隔壕侦察。总兵尤世功家丁追击,斩首四级。总兵贺世贤率亲兵千余人出城迎战,野猪皮诈败,世贤乘锐进击,忽然敌骑四合,世贤败北。城中降兵又叛变,断城外吊桥,世贤战死。

    随后尤世功引兵来援,亦战死。城外兵皆溃,参将夏国卿、张纲、知州段展、同知陈辅光皆死于阵。川浙总兵陈策率川兵渡浑河增援,与童仲揆等皆战死。后金军遂攻拔沈阳城。

    此战赫赫威名的戚家军,以及四川白杆兵和以7000兵力,以寡敌众和野猪皮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袁应泰则在后方看戏,当这两支部队前来求援的时候,袁应泰以后金军过于强大,再投入兵力也无济于事为理由,拒绝向战场继续增援。

    袁应泰不是被吓破了胆,而是在卖国。

    一切迹象都表明,沈阳陷落是袁应泰和野猪皮精心策略好的,否则以沈阳的防御工事,野猪皮把人全部堆上去都打不下来。

    东林党多数出身江南,对北方百姓甚是鄙视,特别是辽东百姓。明末这些东林党官员,地域歧视极为严重。

    在他们看来,辽民死多少都无所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