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北史英雄 >第十四章
    话说徐纥、郑俨两奸人给太后娘娘献计,胡太后忙问有什么计策。

    郑俨说:“娘娘想避免大灾,除非暗中下毒,害了皇上,以公主为太子,扶立为皇帝。那时权力尽归陛下,内可以杜绝群臣之口,外可阻止尔朱容的军队。等人心安定,在另挑选宗室,以正大位。不但可以免去灾祸,且会有更多的幸福。太后娘娘认为怎样?”

    胡太后一听,然后说:“皇帝竟然不顾我这个母亲,那好,本宫也不必照顾他了。”

    二人见太后娘娘已允,密密离去。

    且说武泰元年二月,皇帝前往显阳后殿,卢妃子侍寝。孝明帝饮酒很美。

    睡到半夜,口渴叫人送汤,饮汤后胸部忽然发疼,发觉有异,问宫女说:“不久前朕所喝的是何酒?快快道来。”

    宫女说:“这是太后娘娘,进献给皇上的,命令不要泄露,所以不敢说,还请皇上饶命。”

    孝明帝知道中毒,很是后悔,因不能说话,到五更而驾崩,在位十三年,十九岁就驾崩离世。”

    卢夫人大哭着说:“太后娘娘亲自杀死自己的琴声儿子,第二天定会归罪于我,看来,也只好自缢而亡了。”

    于是自杀。

    宫人报告胡太后,胡太后假装哀伤,第二天升殿,对廷臣说:“昨天夜里皇帝陛下饮酒过多,五更死在显阳后殿。”

    群臣都相顾失色。

    高阳王走出行列哭着说:“皇帝年纪轻轻,当初没有任何疾病,怎么就会离世?宫中定有奸人作乱,请求查询,除去奸人还圣公道。”

    胡太后说:“昨天晚上卢妃侍寝,已畏罪自杀,汝不要追问了。”

    高阳王沉默。群臣都怀疑皇帝突然去世,必乃徐纥、郑俨的阴谋,唯有含恨,均不敢言。

    胡太后将从潘贵妃宫中抱出来的假太子,立为新君。文武官先行朝贺,然后发丧,文武官员没有人敢违抗。”

    这日晚上,太后决定让元钊做帝,为好控权。”

    过了三天,太后见人心已经安定,又下诏说:“潘贵妃所生,实际上乃是公主。只因天子刚刚去世,假说太子,以安民心。现在有了已故临洮王宝晖的儿子元钊,高祖皇帝的嫡孙,应他继承帝位。”令人将他放入龙椅入座,登位太极殿,此乃小皇帝,才二岁。

    胡太后妄图长久独揽朝政,才令他为帝。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加二级,宿卫进三级。

    下诏到并州,尔朱荣大吃一惊,对元天穆说:“皇上年轻,没有疾病突然去世,其中必有叛逆作弊。况且皇帝十九岁,天下还称为小主人。现在让不能说话的小孩来临御天下,天下何人会服?简直岂有此理?我想率领骑兵为帝报仇,诛杀奸人,更换君主,怎么样?”

    天穆说:如此甚好。”那就请兄弟多做准备,需要帮忙,只管开口。”

    尔朱荣道:好。”

    先假奏,后下令,择日动身。令先锋六浑领兵先进。”

    贺六浑兵过困龙冈,忽然有人来报京师尔朱世隆到达,高欢接见世隆,世隆说:“我奉太后命令来看天宝,将军先暂停军马。等我见到过天宝,再讨论行动。”高欢答应了。

    尔朱世隆前来求见尔朱荣,尔朱荣问:“怎么会这样?”

    尔朱世隆说:“太后见哥哥表章非常害怕,召你进宫,慰问慰问。太后让弟弟来劝说哥哥不要动武,你若安分守己,重封爵位,永享富贵。弟弟只好奉命而来。”

    “尔朱荣说:“这都是太后的意思,我怎能接受她的笼络,你也不必进京师了。”

    尔朱世隆道:“弟弟不回,太后定会怀疑,不如弟弟先去复命,以好言安慰太后,让她先安心。哥哥趁她松懈,便可直达京师。”

    尔朱荣说:“既然你要回去,我还有一件事托付给你。前几天元天穆劝我废黜纳主,另立宗人。有长乐王元子攸,他的父亲武宣王有功国家,可册立为皇帝。你道他人怎么样?”

    尔朱世隆说:“此人人相貌不凡,有人君度量,立帝最适。”

    “尔朱荣说:“这人若能,你到京师,将我拥戴之意,暗暗通知长乐。我们军队到了河内,就来迎接。你也早想脱身办法,不要耽误我的事业。”

    尔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世隆领令,出发之前,对尔朱荣说:“等弟到京,然后发兵。“尔朱荣答应。

    于是尔朱世隆连夜赶到京师,对太后娘娘说:“臣已让尔朱荣停兵,望太后娘娘不要担心。胡太后非常高兴,”赐给金帛慰劳他。世隆行礼离去,秘密来子攸府外,请求接见。

    子攸得知,将他接进,礼仪完毕,便问:“你去北方,能阻止晋阳的军队吗?”

    尔朱世隆请退左右,私下对王说:“我的哥哥为先帝报仇,大队将到。但他想奉大王为皇帝,以主国家,特让我来禀告。”

    长乐王说:我没有德行,不可当帝。”

    世隆再三劝进,长乐王才答应。”

    先是侍中元顺一天晚上梦见一团黑云,从西北角直冲东南,太阳和月亮都破,星象都暗。不久云散,有一天出现在西南,光明灿烂。

    有人说:“此乃长乐日。”忽然看见鸾旗黄盖,这些都是天子仪仗,去迎长乐王当帝。皇帝从闾阖门进去,登上太极殿,百官高呼万岁。身在中书省,步行走廊,见一棵大槐树。脱掉衣服,坐在树下赏景。

    第二天,遇到济阴王元晖业,将梦告诉他,问他祥不祥。

    元晖业回答说:“长乐是彭城之子,莫不是这人会是皇帝?彭城王有功德于天下,如果他的儿子做了皇帝,也算积累善行的回报,你为什么认为不吉利?”“元顺说:“黑云,气之恶者,北方颜色,定有北方的敌人回来扰乱京师。”

    再说太后得到世隆回报,心无怀疑,宠任徐纥、郑俨照旧。忽然有宫上奏:“卢妃活时,有宫女慧娘年纪很小,能知将来的事。前几天假生太子,报告给皇帝的人就是这个女孩。皇帝发怒,幽深长巷。现在她说太后大祸临头,如果放他,便能解救。

    胡太后于是召她。”

    慧娘到胡太后面前,毫无惧色。

    胡太后问:“潘贵妃生女孩之事,你从哪里知道他是女人?”

    慧娘说:“我得仙授,宫里的事什么都知道?太后杀帝,乃徐纥、郑俨唆使,瞒得众人,瞒不到我。但恐太后将来会因二贼,成为别人的刀下之鬼。”

    胡太后听了,怒道:“那里来的泼贱,敢谣言吓人!“令人拿下斩首。

    慧娘笑道:“只怕你要杀我不能,人要杀你容易。”

    说完,化为白鸟,冲天飞走。衣裳首饰全部留下。要知妖由人兴,太后祸已接近,所以有这种怪诞的事。太后呆了半晌,两旁宫女惊得魂胆俱消。”

    忽然有黄门侍郎表章呈交,称奏尔朱的军队已过太行山,且尔朱世隆昨天晚上全家逃走。

    胡太后知道事情的紧急,忙着召集王公大臣,一起进入北宫商议。

    诸王都恨太后奸,淫叛逆,没有人愿意献计。只有徐纥说:尔朱荣起兵攻打皇宫,文武禁卫军足以对抗。只要守住险要之地,以逸待劳。他孤军千里,人马疲惫,打败他是早晚的事。希望陛下不要忧虑。

    太后相信,于是就令黄门侍郎李神轨为大都督,领军五万到河北抵敌;副将郑季明、郑先护率兵屯守河桥,武卫将军费穆驻扎在小平津。

    却说尔朱荣自己离开了并州,大军浩浩荡荡一路进发,沿路各州郡都具斗酒相搞,没有一个敢抗拒。过了上党,六浑迎接,合兵一处,星夜前来。真是畅行无阻,势如破竹。

    快到河内,忽然有探子来报:河阳城内,朝廷派大将李神轨领兵把守。尔朱荣下令扎营,面对众将道:谁为我去抓住此贼?“贺拔胜应声而出,说:主上给我五百骑兵,我定抓住。尔朱荣非常高兴,当即命令贺拔胜前往。

    当时神轨扎营河内,日日担心尔朱荣兵到,手下将士全无斗志。一听说破胡兵到,得知他骁勇难敌,急忙率兵渡过黄河,退保内城。

    尔朱荣听说后大笑说:“这些人有什么值得玷污我刀?”

    “忽然报告世隆到来,尔朱荣便向京中情况,世隆一一告知,说太后定会失败。

    尔朱荣于是派遣亲军王信,换衣服潜入洛阳,迎接长乐王元子攸与彭城王元继、霸成公子正弟兄三个同来河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

    长乐对彭城王说:“尔朱荣兵到,不要玉石俱焚,不如暂时隐忍。”于是乘着五更之时改变服装,与王信悄悄逃出京师,不走正道,从高渚渡过黄河。尔朱荣听说王来,率领将士都到河边迎接,各位将领和士兵都呼喊万岁。尔朱荣请皇帝入帐,请王即位,称敬宗皇帝。尔朱荣与众将都在帐前朝贺。”

    皇帝于是下诏,封哥哥元绍为无上王,弟弟为始平王。任命尔朱荣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封为太原王。其余将士都加官晋爵。

    皇帝一向有贤德的名声,远近的人得知皇帝,人心诚服。郑先护对季明说:“新君已立,太后将死。我们守谁?不如投顺,避免灾祸。”

    二人写信,请求皇帝入城。李神轨听说北中不守,率领部众逃回。费穆与尔朱荣有旧,也弃军前来投降。尔朱荣见了,非常高兴,但却不让他见皇帝,留作帐中做自己心腹。”

    徐纥知道大势已去,假传圣旨夜里打开殿门,偷金驾马,向东逃奔兖州。郑俨不与太后商量,也逃回了家乡。太后开始听说长乐兄弟三人逃走,已经怀疑宗室诸王有变;后来听说长乐即位,郑先护等人投降,大吃一惊。

    忽然有人来报李神轨回来,太后召他来问,便知费穆也投降了,更加害怕。忙着召唤郑俨、徐纥商议。

    宫人禀告太后,说二人已逃。太后对李神轨说:“所有事情都乃两人所做,现在反而弃我而去,为什么会这样。”神轨无话可说,便告退了。

    太后召集大臣,没有一个到达。又听说新君有命,文武百官都到河桥迎驾,大家都遵照旨意。尚宝卿来索要玉玺,銮衣卫准备皇帝乘坐的车驾。”

    胡太后见形势大变,于是进入后殿,召孝明皇帝妃嫔,从胡皇后以下共三百余人,全部出家瑶光寺,痛哭出宫。送小公主回到旧府,太后自己也入寺为尼。

    不久,尔朱荣派将军朱端以一千骑兵来拿太后、幼主。朱端进入京师,问留守官人说:“太后、幼主何在?”

    留守说:“太后在瑶光寺,小主送回了旧邸。朱端到瑶光寺,来见太后。太后大吃一惊,问:“你是什么人?”朱端说:“太原王将士奉旨来迎接太后。太后说:你暂且退下,我会亲自前往。”

    朱端不同意,士兵们拔出刀剑。太后失色,只好上马。朱端又抓住了小主,齐到河桥见尔朱荣。

    尔朱荣令他带胡太后,进入军帐。

    胡太后跪拜尔朱荣,请求饶命。”

    尔朱荣说:“懦弱的太后,不过求情无用。你今日必须得死。”“胡太后道:不要,不要,饶了我吧。”

    “尔朱荣道:饶你,不可能,就算我饶你,我的兄弟们也不会饶你。“尔朱荣喝令左右拉到河边,同小主一起沉到河里。可怜一代国母,若你不听信谗言,还能多活几年。”

    尔朱荣诛死太后,费穆暗中劝尔朱荣说:“大王兵马不出十万,大家若知,恐有不服。以京师军队,百官兴盛,知道大王人少,定会轻视。若不进行杀戮,培养亲信,定会发生想不到的意外。”

    尔朱荣心里混乱了。忽有人告知慕容绍宗来到,尔朱荣高兴说:“绍宗来了,我又多了一位帮手。”请他入账,对他说:“洛阳人口众多,骄傲奢侈,难以控制。我想趁着百官出迎,全部杀掉?”

    “绍宗说:不可。胡太后荒淫无道,宠臣弄权,混乱天下。”“大王您起兵以清朝廷,这是齐桓公、晋文公之事。天下没有不心悦诚服。怎能无缘无故乱搞屠杀,忠奸不分。”

    尔朱荣说:“你闭嘴。”

    昭宗害怕,不敢再言。”那知尔朱荣本性残忍,不听他言,顿起杀心。绍宗虽然极口阻止,尔朱荣却始终不听,请皇帝到行宫居住,让无上、始平二王随侍。”

    尔朱荣令心腹骁勇的将领郭罗刹、叱列刹鬼拿着刀站在皇帝身边,假装防卫,等人都来,就杀了无上、始平。这时百官都到,要求见新君。尔朱荣将他们带到黄河南岸之地,说:皇帝会在此处祭天,百官下马,等待圣上。”

    大家都下马。尔朱荣于是率领胡人骑兵四面包围,责备众官说:“皇帝父亲被杀,你们没有一个人以身殉国替圣父报仇,今日尔等当以死谢罪。百官道:你要杀我们。尔朱荣道:不错。说完,士兵行动,百官之头,都被砍下。”也不知道皇帝在行宫能不能保住性命,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