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异世之无为而道 >第二十三四章 马车大队
    第二十三四章   马车大队

    看着蒋驴子震惊的表情,姜浩也不以为意,接着说道:“你可能还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不过,你也不需要明白太多,这样吧,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只要认真回答就是了。”

    姜浩不想再废话,直接从怀里掏出叶子青给他的那颗拇指大的珍珠,据叶子青说这颗珍珠能能趋吉避凶,但是他却一直觉得这颗珍珠有点问题,所以一想到赚钱,就想到用它来做原始资金。

    虽然不能卖掉,但是拿去当铺,当些银子先用着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姜浩拿着珍珠问蒋驴子道:“这是什么,你应该知道吧?”

    “这是?这是珍珠呀?乖乖,这么大的珍珠得值不少钱吧?”蒋驴子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见到珍珠,眼前不由的一亮。

    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在表舅家给表哥当伴读书童的时候,舅姥爷的高冠上就有这么一颗珍珠。

    每次舅老爷一戴上他的那顶高冠,就会显得趾高气昂,胸挺得老直,头抬得老高,据下人们说那颗珍珠好像最少价值白银三十两。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个铜板,三十两白银……乖乖的不得了……三十两白银那可就是三万个铜板呀。

    如果没记错,舅姥爷的那颗珍珠比眼前这一颗至少小了一圈,这么大的珍珠,可是头回见,不知道这颗珍珠得值多少两白银呀。

    姜浩不动声色的蒋驴子的表情全被看在了眼里,心中暗暗点点头,对方的眼神中有贪婪、有惊骇、有艳羡……还有些不可思议,这些表情尚算正常。

    自己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如果不拿出点真金白银的东西出来,对方又怎么会认真回答自己的问题呢。

    不过拿出这个珍珠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己才十一岁,手无缚鸡之力,若是此人心术不正,见到价值不菲的珍珠,突然见财眼开来个谋财害命啥得,那自已岂不是要在这里白白丢了小命。

    为了预防这种事情的发生,他来之前特意先到隔壁猎户贾老汉家走了一趟,并且大声说话,跟蒋驴子说话时特意把去贾伯那里,说得特别重,就是想给他一点震摄。

    如果万一震不住,他只要高声呼喊,贾伯离得这么近,救他也是来得及的。

    姜浩看蒋驴子还算忠厚,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避免蒋驴子分心,他将珍珠往怀里一揣说道:“我刚才说了,问你几个问题,你只要认真回答就行了,可以吗?”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浩哥,你有什么事情请尽管吩咐。”蒋驴子几乎没有犹豫的直接回答道。

    这也不怪他,他在城里当伴读书童的那几年可也没有白混,察颜观色、曲意逢迎、溜须拍马、厚颜无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当时他就因为没有悟透这些最基本的生存之道,所以最后才没有留在城里。

    如果早悟透了这些道理,虽然表哥长大后,不需要他再当伴读书童,但是在那里当个一般的管事,或者当个看大门的,也比自己这些年风餐露宿做小生意强多了。

    眼前这个姜浩,虽然看上去只有十一、二岁的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子,可是他说的话、他拿出来的东西、他的气质、他的那种感觉……无一不让他震惊。

    因此在看到对方的珍珠后,城里养成的奴性,不自觉的就表现了出来。

    姜浩心中也是暗自己好笑,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有钱能使鬼推磨,在这一刻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才还是耗子,转眼成了耗哥。

    说起来,自己上一世还真不如这个农村出生的蒋驴子呢。

    自己当年若是能放下所谓的脸皮,能有他一半的机灵,恐怕早就当上销售主管了。

    “我这么小,你这么大,叫我浩哥……有点不合适吧,这样好了,你就叫我的大名姜浩,我就叫你城里的名字,叫蒋……蒋什么来着?”姜浩笑着道。

    “蒋义。”蒋驴子连忙露出大白牙笑着说道:“我表哥的老师给起得名字,叫蒋义。”

    “那好,咱们以后就以大名相称。”姜浩看蒋义不住点头,稍微停顿了一下,正色说道:“那我可要问了,你最近一次去清远县城是什么时候?”

    “今年年初才去过一次,还带了些胭脂水粉,对了,你爹还让我带了一小块磨石回来。”蒋义见姜浩神色肃然,也连忙收起笑脸认真的回答道。

    “去一趟清远城,来回一趟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姜浩暗道,今年才去过,那信息还不算滞后。

    “哦,那得看天气,若是天气好,十几天就可以走一个来回,天气不好的话,差不多得走二、三十天,若是遇上梅雨天气,那就不一定了。”

    “不一定?什么不一定?”

    “哦,是因为路上有个地方叫三道沟子的,刚好经过河道,梅雨天气会连续下雨,就会发大水,河道上的小桥要是被雨水冲断,那就得等人来修,有时两、三个月都不一定能修好,所以我一般都不会在那个时节进城。”蒋义连忙详细的说道。

    梅雨季节?怎么和上一世差不多?姜浩微一皱眉的问道:“那大约还要多久是梅雨天气?”

    “梅雨季一般都在六、七月份,现在刚好八月,今年的梅雨季节已经过去了。”

    “那就好,城里的桃多少钱一斤?”

    “每年的价不一样,去年好像是七、八个铜板一斤,因为自己没买过,只是在哪个地方无意见听别人说起过。”蒋义想了想才说道。

    ““七、八个铜板一斤的话,那就有得赚了,对了,这一路上有没有土匪之类劫道的?”

    “土匪?那倒没有,一来是咱们这里比较穷,二来是咱们这民风彪悍,早年间听说有一小股土匪,结果让七哥庒的人打得死的死、残的残,所以近些年这一带都很太平。”

    姜浩想了想又问道:“从这里到清远县城可以过驴车吗?”

    “驴车?浩哥……哦……你的意思是要给驴子上套车?”

    “对呀?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咱们这里到清远县城,是正经的官道,虽然路不太好走,但是过驴车甚至马车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觉得……”蒋义似乎知道姜浩要干什么了。

    “你觉得什么?”姜浩见他有为难之色,笑了笑说道:“没事,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问题尽管说出来好了。”

    蒋义咽了口吐沫才说道:“我知道您是要将桃拉城里卖,可是……是这样的啊,就算给驴套上车,一车最多也就能拉十筐桃。

    一筐桃就算五十斤,十筐才五百斤,一斤就算八个铜板,五、八才四千个铜板,可是,拉到城里又不可能一天两天的就能卖掉,五百斤可得卖好久,在城里,这吃的、住的、用的都得花钱。

    别的不说,在城里随便一个客栈就得好几十个铜板,一碗面都得好几个铜板,这耗费时日不说,还不……不……”

    蒋义犹豫着没把话说完,但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这样算下来根本就不挣钱,要是挣钱,那还轮得到你,自己早就套车拉桃卖去了。

    姜浩听他这么一算,倒觉得更欣赏他了几分,看来自己真是没找错人。

    “你这笔账算得倒是一点问题也没有,那我问你,城里有没有专门收购桃子的商铺?”

    “有是有,可是那些商铺黑的很,收购的价钱都压得很低,我们都管他们叫二把刀。”

    二把刀?以前那个世界叫二道贩子,这里叫二把刀,倒也形象贴切。

    “价钱不是问题,只要有二把刀,就可以将时间成本节省下来,而且我的志向可不单单是这山上的桃,咱们这山里的宝贝可多得很,除了桃子,还有栗子、山茹、木耳、人参等等等等。

    就是隔壁贾伯家的兽皮、虎骨、虎鞭、鹿茸堆在那不值钱,可是拉到城里,那可全是白花花的银子。”

    蒋义听得一愣一愣的,但是心里却也似乎明白了一点,只是还不是完全懂,他到底要干什么?他的小脑袋瓜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要做的是组建一个运输大队。”姜浩信心百倍的说道。

    “运输大队?”蒋义完全听不懂他说的是啥意思,只能傻笑的重复着问道。

    “就是组建一个驴车……不对,是马车大队,不是一辆两辆,而是十辆二十辆,甚至更多,我要把咱们这里的山货统统拉出去换成银子。”

    “马车大队?”蒋义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子全明白了,原来他要干票大的。

    姜浩信信满满的问道:“不光是这些,我再问问你,你知道,咱们村里最多的是什么吗?”

    蒋义想了几样,又觉得不太像,因为自己好像完全跟不上他的思路,只好问道:“是什么?”

    “咱们这里最多的就是菜地里的菜呀。”姜浩没等他反应过来,接着说道:“据我观察,咱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菜,吃不完的拿到镇上卖,可是也卖不了几个钱,很多甚至都烂在地里了,你没发现吗?”

    “菜?您得意思是要把菜拉到城里卖?”蒋义心中暗道,果然和我想的不一样,可是一想又不对,于是又犹豫的说道:“可是这菜不太容易保存,拉上车,十几二十天才到城里,菜都蔫吧了,到城里也就不好卖了吧?”

    “我可没说把菜拉到城里去卖。”姜浩见他不开窍,便点拨道:“是菜贵呀,还是肉贵呀?”

    “嘿嘿,那当然是肉贵了。”蒋义不解其意,只好又傻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