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唐:驸马,你想造反吗 >第八十章 整治吏治之初
    这一番话讲出来后。

    比醍醐灌顶还【醍醐灌顶】!

    因为从齐王李元吉话还没开始讲的时候,那【回京城之念泡汤了】的断定,便已经在内心当中根深蒂固了。

    晕晕乎乎下。

    高祖李渊以及太子、秦王三人,是彻底被震慑傻了。

    毕竟凭他们三人的【脑瓜仁】!

    莫说根本不足以将整个波澜壮阔的“诡秘交锋”,给脖子上的【二斤半】呈现出事无巨细的轮廓。

    即便只一个四十五万联军的朝夕下大败,三人恐怕就已经懵逼得不要不要了。

    “算了!”

    高祖李渊浑浑噩噩地起身,就一瘸一拐地转向安歇之向踱去。

    “朕还是陪可汗他们喝酒欣赏歌舞算了。”

    “好一个乔师望!”

    “好一个弹指间灰飞烟灭!”

    “史册上,朕算是出彩了,什么用青楼诛杀突厥胡虏的心,这他麻是在诛朕的心。”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他周郎赔的根本不算什么!”

    “朕赔了江山不说,不说还赔了闺女么!”

    “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朕防得了儿子,竟然被女婿给摆了一道!”

    “好一脚踹!”

    “这一踹,朕算是彻底清醒了。”

    “怪不得好女婿盘下一个这么大的青楼,敢情在这里,不是他突厥胡虏几个人住的!”

    “要不了多久,这里肯定比现在还热闹!”

    “赵郡王、襄邑郡王……朕等着你们!”

    ……

    长安,皇城,政事堂。

    六部尚书早已经接到了陛下的手谕。

    说是,防范天灾人祸,水火兵虫的侵袭,才是大唐国力衰弱的对症下药之法。

    所以,陛下在手谕里面便提及了兴修水利之言,并欲要大建【钟鼓传息】之工程。

    什么是【钟鼓传息】?

    六部尚书不得而知。

    不过。

    从陛下的绘图手稿当中,他们还是能粗略地判断一二。

    所谓的【钟鼓传息】。

    顾名思义。

    就是在大唐的版图当中,以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一县为划分区域,而构建出一条能够传递讯息的钢构河图。

    据悉,

    此【钟鼓传息】不仅能够代替道、州、县之间的驿站,而且,相对而言,对【三百里加急】那种缓不济急的传讯方法。

    【钟鼓传息】才算是济寒赈贫的不二方式。

    但是。

    从那日在含元殿上被陛下搜刮干净开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等肱骨之臣们,没有一个人是将怨怒,渐渐忘怀的。

    而且。

    更有甚者。

    通过这几日的度日如年之景,文武百官算是彻底对新帝乔师望的吝啬,有了一个全全面面的认识。

    ——

    【既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这浑身上下一个【铜钱】子都没有,拿头兴修水利工程?

    咋地!

    合着陛下真当文武百官是【打白工】么。

    不一时。

    六部的官吏便从礼部尚书李道宗开始,就叨叨个没完没了。

    “陛下可真够悠闲自在的,没事喝喝小酒,听听小曲,东边逛逛花萼相辉楼,西边南薰殿打打盹(dun)儿,这天下太平,便指日可待了。”

    “干不了!”

    一声歇斯底里地反抗之音终于打断了礼部尚书李道宗的牢骚之语。

    闻言,众人寻声而去。

    只见户部尚书萧瑀(yu)左右徘徊,并抓耳挠腮地率先反对着陛下的兴修水利之诏。

    “拿嘴【吹】出来钟鼓传息吗?”

    “户部不开销吗?”

    “这都几天了,副将刘桂军不是早该清点完毕资金了吗?”

    “到现在还没有给我户部一个交代!”

    “怎么?”

    “不出一个子?就兴修水利?他麻的,谁爱干干!”

    一听,工部尚书屈突通也紧皱眉头。

    “是啊,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

    “平日里咱们百官之所以敢【颐指气使】,除了靠这头上这顶乌纱帽外,还有就是凭借着财大气粗。”

    “一给陛下上交了【圆里方】后,再使唤下人,那可是丝网捞鱼秧,一无所有的份。”

    “以前不觉得。”

    “待兜里面比脸还干净的时候,才发现。”

    “原来咱们这一举一动的差事,俱都是靠黄白之物,来打铺垫的。”

    “没了黄白之物,可当真是寸步难行。”

    巧在这时。

    竟然是含元殿内的其他文武大员,纷至沓来。

    不待六部搭腔。

    却见行军总管李靖就往中央踏出方步,吆喝道:

    “列为臣公,在下说句公道话。”

    “本人是对陛下的决胜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是。”

    “陛下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啊。”

    “我到现在才明白过来。”

    “为什么那日在含元殿上,陛下要从礼部尚书李道宗开始,要钱了。”

    “原来,那是礼部尚书李道宗跟陛下唱的一出儿双簧。”

    “列为臣公!”

    “有了礼部尚书李道宗这个拖,咱们才正中的圈套。”

    猛然间。

    礼部尚书李道宗杵在当下,措手不及。

    几个意思?

    逼宫大败了?

    又在政事堂搬弄是非?

    还没死心吗?

    还在为秦王李世民鞍前马后?

    行军总管李靖,你安的什么心?

    “李靖,你脸疼吗?”

    话音一落。

    行军总管李靖愣了一愣?

    什么脸疼不疼?

    “李道宗,你这话什么意思?”

    在礼部尚书李道宗的认知里。

    这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一台九寺五监、以及十二卫大将等文武百官里,谁都可以污蔑他礼部尚书李道宗的不是。

    唯独太子党跟秦王党不能血口喷人。

    毕竟他们是谋逆作乱之徒。

    陛下没有治他们死罪,那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搜刮他们的全部家当,那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可是现在。

    行军总管李靖居然敢在政事堂翻黄倒皁,颠倒是非。

    他不是【妇女生孩子——血口喷人】是什么?

    “李靖!”

    “你谋反不成,还想要东窗事发吗?”

    “含元殿的事情你不长心?”

    “都打你两次脸了,你怎么还这么不循规蹈矩呀!”

    顿时。

    行军总管李靖不答应了。

    是。

    他行军总管李靖逼宫含元殿前,那是效忠于秦王李世民的。

    可是。

    事情大败之后。

    他行军总管李靖早开明了。

    只不过。

    这身无分文的痛楚,他实在忍受不了。

    毕竟这上下打点的门脸之物,就是【圆里方】。

    没了黄白之物。

    行军总管李靖顿时就感觉自己的这个将军跟一个【虚职】一样。

    就是指挥一个贴身的心腹下属,这口吻里面都跟带着不自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