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唐:驸马,你想造反吗 >第六十三章 含元殿上和稀泥
    陛下这是反将一军。

    什么来硬的!

    这能跟陛下动手么。

    此时,行军总管李靖相隔乔师望不过数尺,他认为,这要动起手来,他恐怕都没有见招拆招的机会,只怕一个照面,陛下乔师望便能令其当场毙命。

    要知道。

    聚众滋事是一回事,【木匠戴上夹板——自作自受】可是另外一回事。

    关于逼宫乔师望禅让退位一事,大家伙起哄,新帝或会碍于自己的根基不稳而忌惮大开杀戒。

    毕竟后来人的正史评判会成为保护自己的屏障。

    至少北芒垒垒,一个坟墓挨着一个坟墓,新帝总得拿出来一个给后代人像样的交代

    但是。

    一个人若是顶风逆行,陛下若发起飙来,死了可就白死了。

    因为在正史上,可没有那传风扇火不逞之徒的一席之位!

    对于新帝乔师望的狠辣,行军总管李靖可是历历在目。

    薛万彻的本事怎么样?

    跟他李靖比起来,总是半斤八两吧!

    可结果呢?

    不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被撂倒么。

    那个时候。

    乔师望可喝得酩酊大醉。

    按照乔师望的话说,在他醉酒下,薛万彻才有了“九死一生”的活路!

    若是在脑仁倍清的状况下,薛万彻纵有力敌千钧之能,也得死于非命。

    越深想,行军总管李靖越恐惧。

    鉴于【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个至理名言!

    当一回泥鳅不丢人。

    “陛下!”

    行军总管李靖先将背脊躬成拱桥状,再哆嗦地请出君臣之礼,以举过头顶的乌纱帽后,方腆着脸改弦更张。

    “天子之面,与寻常百姓不同。”

    “寻常百姓抓阄不过是为了一亩三分地,再怎么朝令夕改,那柴米油盐的活路总要大过脸!”

    “而天子颜面则不可同日耳语!”

    “天子之面,在朝纲,在社稷,在王土,在以堵住悠悠众口!”

    “故此,天子之面说到底非在一言九鼎之上不可!倘若朝令夕改,哪还成什么有道圣君,哪里还分什么君无戏言之说!”

    “故此,天子即便言错,也不能轻易的下【罪己诏】,否则事事都按【上鞋不用锥子】的套路,皇家的脸面才是真正得丢尽了!”

    “陛下!”

    行军总管李靖声情并茂,哪怕流出的苦汗都汩在双唇上,这舌头依然没有打弯。

    “陛下北灭突厥,百姓爱戴,犹如【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

    “这一言一行下不仅会有史官记录在册,更有百姓的笔墨纸砚会将陛下的一举一动,莫可名状!”

    “故此!陛下要三思啊,微臣以为,还是抓阄更能体现天子的脸面!”

    说道抓阄的时候行军总管李靖的口齿已稍显出不清不楚的征兆,待他吐出“脸面”二字时,非只有他们这近在咫尺的两人听见不可。

    “这么说?朕还是得要抓阄!否则一步走错,搞不好还会有【罪己诏】之事无中生有喽!”

    新帝乔师望极为为难。

    “兵部尚书侯君集,你以为行军总管方才的谏言如何?”

    这一声盘问,简直等于问候了兵部尚书侯君集的祖宗十八代。

    别提兵部尚书侯君集多后悔站在行军总管李靖的身后了。

    对于兵部尚书侯君集而言。

    别说是如今的陛下。

    就是老早以前的四品游击将军都能让其喝够一壶了。

    那个时候。

    兵部尚书侯君集奉高祖李渊之命就拆抄过乔师望的府邸。

    一眨眼功夫。

    乔师望就登顶王侯将相之列,位极人臣。

    这肚子里面的焦虑还没有稳当片刻。

    一不留神……

    驸马乔师望不仅没有止步在一人之下的地位上,而且还堂而皇之地君临天下了。

    谁知道他这几天是他麻得怎么过的?

    屎尿憋在裤裆里,连翻出来的功夫都还没有着落。

    怎么!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就逼宫禅让了?

    你说乔师望如果真下台那该多省心。

    滑稽的是。

    哪怕是一台九寺五监,都不敢彻底与陛下撕破脸。

    现在!

    陛下问候他了,他撕破脸?

    这咋整!

    若是一招步错,不就提前暴毙而亡了么。

    方才,文武百官都在步步为营,咄咄逼人。

    好似陛下这一步下殿台后,就如有神助一般。

    这是怎么回事不要紧,重要的是,连李靖都怂了,他还装什么逼!

    没错!

    既然行军总管李靖都闻风丧胆了,他一个小小的兵部尚书,还不溜须拍马还等什么!

    “陛下!”

    想毕,兵部尚书侯君集恭恭敬敬地匍匐在地。

    “微臣以为,抓阄就没必要了,反正陛下洪福齐天,君临天下已经是众望所归!”

    不待三省六部二十四司投来震惊的表情。

    兵部尚书侯君集一调口风,却将祸事俱都引去了刑部尚书唐俭的身上。

    “陛下!臣下以为刑部尚书唐俭为人豪迈直爽,逢事不拘一格!”

    “况且,刑部尚书唐俭因为人耿直,才深受高祖李渊的厚爱,他来谏言,这含元殿上的微辞或许才会平息下来!”

    遂即,乔师望顺着兵部尚书侯君集的小眼球,望去刑部尚书。

    恰等新帝乔师望夺来目光,刑部尚书唐俭已然是虎躯一震,菊花一紧。

    “……”

    好一个兵部尚书侯君集。

    我刑部碍着你什么了?

    什么叫深受高祖李渊的厚爱,这不是给咱们埋了一个深坑等咱往里面跳么。

    众所周知,刑部掌罚罪事、设司例律,如今烽火已起,还管他刑部啥事!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新帝乔师望登基以来,没有撤换掉他刑部尚书之职,他已经得谢天谢地了。

    咋地。

    嫌我太安逸,闷声不响地给咱来一次刺激。

    这叫啥子事么。

    “也对!”

    新帝乔师望若有所思。

    “刑部尚书侯俭,朕若是不抓阄,是否对一言九鼎、君无戏言有影响!”

    “既然你刑部掌管律法,那你来说道说道,朕若是朝令夕改,犯法不犯法!”

    闻言。

    刑部尚书侯俭直接就吓尿了。

    这让臣下怎么说道?

    悉数夏商以来,君上之度,既是【言出既法】。

    故此才有君无戏言之说。

    可是。

    当此乱世之秋。

    瞧瞧含元殿上的文武大臣,刚才都快将陛下逼下皇位了。

    怎么?

    瞧势头不对!

    立马改弦更张?

    俗话说,言多必失……

    向来!我是洁身自好,以求明哲保身。

    所以惜字如金,常常缄默不言。

    既然你兵部逼我,那就别怪我刑部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