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民国新岁月 >第一章 赴日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1905年6月)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海水一浪推着一浪,忽高忽低,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波光粼粼,几只海鸥迎着风展翅飞翔。

    轮船正驶向东方,一少年郎,站在甲板上眺望。

    林克成喃喃自语道:“希望此行顺利。”

    只见一位穿着蓝布长衣,国字脸,戴个长辫子的中年人走了过来,“少爷,电报。”

    这是老郭,全名郭义山,如今四十有三,安徽人,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四处拜师学艺,后来当了镖师。有次行镖遇到了土匪,被老祖宗救了。老祖宗去世以后,就跟在自己身边。

    接过电报,林克成看了几眼,揉作一团,扔进了海里。

    速归!速归!

    家里人希望自己安安稳稳,靠着父祖的余荫,在仕途或商业上一路顺风。

    哪里知道世道要变了,要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蹉跎数年,对林克成来说是不可能的,等不起。

    入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投奔袁宫保,对寻常人来说,只要混得好,起码是个将军。

    但对林克成来说暂时行不通,能脱颖而出吗?这是一个极大的问号。

    能不受制约吗?这显然不可能,除非等到袁世凯称帝。

    至于满清那艘将沉的破船,哎!还是算了。

    仅仅从一个角度来看,扶满清还不如扶阿斗。

    满清贵族打着预备立宪的旗号来诓骗地主士绅,借此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

    而那些地主士绅自然不知,甚至得意洋洋,认为胜券在握,自以为国家权力将到他们手上,地主士绅们一个个积极组建咨议局,参与立宪。

    可没成想出台的内阁名单,大多是满人,满清这一巴掌可打醒了所有人,更是激怒了这些地主士绅们。

    正好内阁名单出台后恰逢保路运动,然后紧接着武昌起义,于是各省咨议局联合当地的革命党参与策划了各省独立,以至于最后南方传檄而定。

    咨议局的议员老爷们也变成了革命主力军之一,变成了一个个革命先锋。

    要知道当时咨议局的议员老爷们都是各省省内士绅官商的头面人物,满清贵族把他们给玩了,他们岂不会把满清给卖了?

    其实也挺奇怪,满清成立咨议局,改变了传统的地方模式,使得地方上的士绅官商结合到了一起,这无疑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政治力量,实际上成为了一省的权力中心,也成为了一省民意的代表。

    就这样满清贵族还敢玩弄他们于股掌之间,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这不是烂泥是啥?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谈。

    记得当初,在某个论坛上,发了个帖子:

    真希望回到那激荡风云的民国,那激扬文字,热血烂漫的年代。

    可没成想,就被系统带到了这个平行世界,这一晃也都十五年了。

    只见老郭他左看看,右瞅瞅,凑了上来,“少爷,不是要去西洋吗?怎么改道去东洋了?”

    林克成思绪回到当下,“老郭,你放心,玉汝我自有分寸,不会乱来的。”

    老郭眼中闪过了几道凶芒,拍了拍胸脯,“少爷,想干啥?俺不管。俺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护住少爷!若非当初老爷子救了俺,俺怎能活到今天?哪怕是为少爷当牛做马,上刀山,下火海,赴汤蹈火,俺也万所不辞。”

    突然,一阵阵声音传来。

    “同饮一杯血酒,呼得呼,喊得喊,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投降那洋鬼子的二毛子。满人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

    “我所最亲爱的同胞,我所最亲爱的同胞,向前去,杀!向前去,杀!”

    “向前去,杀!杀!杀!杀我累世的国仇,杀我新来的大敌,杀我媚外的汉奸。杀!杀!杀!”

    这可是一首“反诗”,如今举国白色恐怖,人人自危,诸如革命一类,谈之则色变,竟然还有人敢大声朗诵“反诗”。

    此青年男子,散着长发,五官端正,白皙光洁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睛,闪耀着坚定的信念,身材挺拔,果真不凡。

    林克成立马走上前去,抱拳道:“兄长,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陈天华惊喜万分,“玉汝老弟,没想到能在这遇到你。”

    陈天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人,1875年出生,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著有《猛回头》和《警世钟》二书。

    “是谁让你们在这里朗诵反叛朝廷的《警世钟》的?”

    众人转过头来,是个穿着黑色马褂,留着长辫子,油光粉面,贼眉鼠眼的矮胖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着警服的英吉利人。

    陈天华看到来人,不屑地一笑,“我的良心。”

    只见戴着辫子的中年人,直起手指,龇牙咧嘴,“好啊,那你们就是革命党了。”

    陈天华拍了下林克成的肩膀,“玉汝老弟,走,去我那聊聊,不用理会这条清狗。”

    此人立刻走上前来,拽住陈天华的胳膊,“敢骂我,还想走,我可是朝廷的人。”

    陈天华顺手一拳打了过去,将其打翻在地,骂道:“我不仅要骂你,我还要打你这个清廷的走狗,保皇党。”

    “快,给我抓住他们两个。”

    两个穿着警服的洋人,拿着警棍走上前来。

    林克成咳嗽了几声,老郭从身上掏出证件,交给了一个英吉利人,竟然是英吉利大使馆的证件,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道了歉,便跑了。

    陈天华对着郭叔抱拳示意,爽朗地笑了笑。

    老郭面无表情,不咸不淡地抱拳回应。

    没办法,老郭自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林克成却是极其忠心的,不过对这些革命者并不感冒,向来如此。

    不过陈天华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笑容依旧。

    “兄长,克成来日本游学。自从当年一别,之后便听说兄长参加了华兴会,那你看我能不能参加革命。”

    “革命,哈哈哈,我记得不错的话,你才15岁,不过,这样,那你说说你对革命的看法。”

    林克成思索了一会,想了想该用什么好,有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好,说得好!”

    这声音可谓气势十足,铿锵有力。

    林克成立马看了过去,只见一个穿着棕黄色西服,双眼炯炯有神,身材魁武,颇为不凡,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眼神中有些忧思,有两撇胡子,儒雅中有坚毅的一面。

    经过陈天华的一番介绍,林克成是震惊万分,没想到是他们两个,这可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黄先生,宋先生,二位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请多多指教。”

    黄兴,宋教仁这二人可是这个时期的大牛人。

    黄兴豪迈地大笑道:“大名可不敢当,指教更不敢当,我等不过是革命军中一小卒罢了。”

    宋教仁在旁点了点头,“是啊,刚刚听小兄弟说革命,可谓是别树一帜。小兄弟,如此年轻,就有不同寻常之见解,不简单!”

    陈天华听到好友称赞自己的盟弟,甚是开心,“我这玉汝老弟,可不简单。当年,我在上海宣扬革命之时,被清廷通缉,幸得玉汝老弟相救。之后我二人便义气相投,结为兄弟。我这玉汝老弟,以前便常言要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黄兴,宋教仁听了后,感慨万分,要知道从古至今的说法,读书不外乎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就是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亦或再大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哪里听得什么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

    黄兴感慨异常,“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说得好,梁启超这个保皇党,说得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我是极其赞同的。对了,小兄弟,如今各地起义失败,前途未卜,你怎么还要革命?”

    林克成沉凝片刻,“当今之中国已不可不革命,革命,乃世界发展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满清假借立宪之名以安抚民心,谎言一旦戳破,则举国震怒,天下必变,清朝必亡。再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关键的是如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我看来,革命尚有四大问题还没有解决。”

    此时的黄宋等人领导的长沙起义惨遭失败,无数的革命志士被杀害,前不久,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在监狱被清廷勾结洋人杀害,死时年仅20岁。

    可以说革命事业前途未卜,形势极其严峻,虽然他们依然充满信心,坚信革命必将胜利,可如今却有些迷茫,往后该怎么走。

    众人听到这,怎能忍住?

    虽说林克成年纪轻轻,但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黄兴迫不及待地问道:“哪四个问题?”

    陈汝成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其一,革命需要统一力量,如今革命力量庞大,各省皆有革命党,然而力量不能够集中,使得清廷可以各个击破。就如人的手指,一个手指的力量能有多大,只有握紧拳头,才能力量强;就如烧火,一人添柴,火能有多大,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其二,革命要拥戴一个领袖。人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三军不可无帅。如果没有领袖,如何调节各方矛盾,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如何统一各方行动,不可能仅仅依靠章程,活的人不可能依靠死的东西,这些都是问题?”

    “其三,革命需要统一主张。如今革命主张众说纷纭,各说其实。有推倒满人专政,让汉人执政;有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等等,如此多的主张,那到底革命要做什么?老百姓到底听谁的?革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其四,革命的思想要深入人心,要有切实符合百姓利益的主张。国内很多百姓,并不理解革命的目的,把革命看做是造反,只不过改朝换代,换个人做皇帝。在老百姓他们看来,只要日子能过得去,岂会加入革命?甚至帮助清廷抓革命党,来领赏钱。所以要把革命思想明明白白地告诉老百姓,让他们明白要做什么?好要把老百姓的利益也考虑在内,不如何使他们加入革命?”

    “这四个是目前急需、迫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黄兴,宋教仁,陈天华三人听了这些,是又惊又喜,对林克成更为欣赏。

    他们怎么知道,林克成是个穿越者,这些问题就是他们这些人用鲜血实践出来的,在后世就是标准的历史问题,为什么,怎么办。

    若是以后世的眼光来说肯定不够完善,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林克成要积极实践才能得出更多更好的理论。

    老郭看自家少爷高谈阔论,眼珠子一转,“诸君,今日我家少爷与诸君相见甚欢,可否赏脸,我们那有好酒,边吃边谈,一醉方休。”

    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