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明月纪事 >第十回 心生一计
    

    “不就是两个孩子嘛,我候府又不是养不起。”钱大富大手王桌子上一拍,说道。

    其实他心中也没有底,自己两个姐姐都只说了把莫氏带回去,可没说要把两个孩子也带回去。本来想着莫氏将孩子过继给秀才大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莫氏带回去当乳娘,不然她定是不愿的,可算来算去把这两个女孩给算掉了,这大户人家的差事果然不好当,找个乳娘都多这些劳什子麻烦。

    可自己的面子决不能在两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面前丢了,想来两个丫头候府这么大也是安置的了的。

    牛大花见钱大富如此阔气,心里又不安逸起来。这小贱蹄子,看来真是要去过好日子了,倒是便宜她了。

    仗着和秀才小时候活过尿的交情就嫁给了十里八乡这一个秀才,走到哪里都处处压自己一头。乡里亲邻看了她都要喊一声秀才媳妇,见了自己都是问又去帮大有杀猪呀。秀才在时,在外帮人代写,又去员外家给员外的儿子教书也赚了不少银子,这莫氏仗着秀才的喜欢从来没有下地干活。公公婆婆在时,也是明里处处维护她,暗里拿自己生不出孩子和她做比较,虽然是两个女孩,但是总比没有得好。现下又要接着去过好日子,自己怎的就没有这个命。

    走了也好,就可以白得一个大胖儿子,那小贱蹄子长着一副妖媚像,生个儿子倒是可人疼。

    莫屠夫倒不这么想,弟弟去得早,弟妹还年轻,眼下还有三个孩子要养。一个寡妇加上又是哑巴也不好在外谋生计,眼看着弟弟留的积蓄也都花得差不多了,自己平时过去接济一下,每次回来都被牛大花劈头盖脸一顿骂,有时候甚至还动上手来。

    也不知为何,自己家里这个母老虎就是和弟媳妇过不去,一直都不喜欢她,处处针对她。一有机会总和乡里乡亲讲她的坏话,妇人家嘴碎,倒不如弟媳妇是个哑巴来得好。

    但牛大花总体对自己还是不错的,并且当年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还是牛家帮扶的莫家。这下弟媳妇能去大户人家当乳娘也挺好,牛大花见不着也就说不着,免得有一天自己死去弟弟的名声也要被牛大花说坏了,这可是家里唯一一个读书人,几辈子才出一个。

    倘若弟媳妇要把小儿子交给自己家,那就先养着,等以后弟媳妇想要了,自己送回去就是了,说到底也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

    钱大富见这两口子都不说话,也不知是不是自己露馅了,“怎么你们觉得我诓人不成?”

    牛大花率先反应过来,连忙说:“没有没有,我们哪敢。”随即又往钱大富的碗里加了点水。

    “可是就不知道爷有什么法子可以把弟弟家的小儿子过继到我们家。”牛大花面露难色,一旁的莫屠夫一声不吭。

    钱大富算是看出来了,这莫屠夫是一个惧内的软蛋,之前想的等莫屠夫回来定主意怕是定不了了,而且看来这牛大花求子之心更切,自己要换个法子处理此事了。

    “你们之前可有找那莫氏说过此事?”

    本已经偃旗息鼓牛大花一听便有发作了,在桌上伏着身子就是一顿痛斥:“怎么没去谈过,我都连着送了大半个月好吃好喝的,乡里近邻都劝她,说是年纪轻轻守了寡,跟着几个孩子不可能再嫁。再说了一个哑巴,能养活孩子嘛,教说话都教不了。可那哑巴油盐不进,一听这些话只是摇头,也说不出来一句话,可把人急死了。莫家的老族长拿她也没有一点法子,我们总不能去硬抢不成。”牛大花连着说了一大句话,累的她气都喘不匀。

    莫屠夫在一旁也还只是低头不说话。

    平时在妇人堆里混惯了的钱大富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得的事,眼珠一转,便心生一计。不想过继无非就是想给秀才留个名义上的血脉,要是这亲事都没有了,哪里还来血脉这一说。这事情办下来未必地道,这莫屠夫老实巴交的,肯定不愿意做这不光彩的事情,还是想法把他支走,等这粗枝大叶的牛大花办此事,定是她巴不得的。

    “好了,情况我大抵都了解了,今日就烦劳二位了。还请莫大哥将我买的肉选些上好的给我包好,我好带回镇上。”

    说罢莫屠夫和牛大花都要起身去选肉,“爷,等着,我这就和大有去给你挑,我们家的肉十里八村都是排得上名的,包您吃了满意。”

    趁着莫屠夫在割肉,钱大富走到一旁牛大花面前低声道:“大姐还请借一步说话。”

    莫屠夫认真的选着肉,按着钱大富的要求切好,全然没有察觉在自己身后窃窃私语的两人,更没有看到牛大花那满脸得意洋洋的笑容。

    侯府

    墨侯爷近日除了陪着白芷兰就是在书房来回踱步。不知内情的下人还以为这边关战事又吃紧了,以往要打仗的时候墨侯爷才会整日整日的将自己关在书房里面。

    “怎么样,有消息了吗?”墨侯爷看着凌风道。

    “未曾打探到,那和尚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毫无踪迹。”凌风头都没抬,打听了几日了,这手下的探子竟没有丝毫收获,这让他抬不起头来。

    墨侯爷眉头紧皱,背身向书桌走去。

    在一只木匣子里拿出来白芷兰生产当日刘管家拾来的锦囊、小木盒和小纸条。

    锦囊就是普通的粗布锦囊毫无线索,就连这女工都请绣娘看过了,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木盒也是普通的柏木做的小盒子,纸条上的字迹倒是寥寥草草,一看就是不常写字的人书的。

    这三样东西,已经研究了百十来遍了,也是毫无头绪。每次见到纸条上:“只保三载,命数难改”八字,心里就像是听到父亲当年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回来一样没底。虽说只是一个疯癫和尚留下的小纸条,可毕竟芷兰命悬一线的时候是这和尚留下来的药保了一命。

    一想到什么都不知道的白芷兰,还在谋划着以后要如何如何培养两个孩子,如何如何选儿媳选女婿,墨侯爷心就跟刀扎一样痛。只想着就算兰儿只有三年寿命,这三年也要让她做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