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与您为伍 >第一百零二回 小人正好适志
    

    我们仨就在治行家先住下了。

    徐氏兄弟还真是一模一样,都没存下什么傍身的钱。也不知道那个假道士真骗子是怎么想的,怕是逼死治行,都还不上这个账。

    有一句话,治行没说,我也没有揭穿。

    治行根本就还不上这个账,还能允许那个骗子任意妄为,怕也是防了一手。等到真还不上的时候,就是分辨是不是骗子最好的时候。

    我是一直觉得那就是个骗子的,而且事实也跟我想的一样,因为那个道士也是之前就认识的人。

    记得那是在白马寺的时候遇见的,风道士假借辩经的名义去白马寺生事。兜兜转转之下,风道士早就悄然离开。当时我还没有发现,等我发现的时候,好像已经过了有一段时间了,我也就没太当回事。

    谁知道这个时候还能遇上呢?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下手了。

    风道士认出我还是挺正常的,我跟那个时候长得差别不大。就在刚刚看到我的时候,他就知道计划败露,不过我也不会说怎么伤害他,他也就没有跑。在原地做上了戴镣铐的动作,等着治行下令,把他收监。

    治行看我们的状态,不是很陌生,也没有什么杀气之类的,也就没有动刑事的意思,反而是请我们落座。还遣人去沏茶,算是给足了面子。

    为啥我反复提到面子这个词儿呢?还不是因为面子丢的多了,不想再丢了……算了算了,这个时候没有那么重要。

    言归正传,风道士的来意我是知道了,比起这个,我还是比较想叙叙旧,问问他这些年来的经历。

    我这才知道,“风道士”这三个字,没有一个是真的。这个风道士原名姓沈,那个时候他说自己是讼师,是对的,没有骗我。不过他后来真的去修道了,算是个正正经经的道士,第几代我就忘了,反正是正一派的。所以才说这三个字都是假的,起码当时告诉我的时候是假的。

    这就得说说道士之间的派别了。

    大体上分为正一和全真。全真嘛,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知道,正一和他们差别还挺大的。在我这个俗人的眼光当中,最大的差别就是正一能吃肉。

    反正我觉得跟我的关系没有这么大,我也就不管了。

    我提的问题比较切实际,就是问他为什么苏西门会愿意和他一起,布这么一个局,来坑害朝廷命官。他的回答也是十分诚恳,说这不是苏西门能够决定的,治行也不是唯一一个被下套的。

    “说得仔细一点。”

    “这是朝廷的一次肃清,你想啊,能掏得起这么多钱的,肯定是一个贪官。你知道的,大明对于贪官的惩治,一直是绝不手软的态度。可是难免官官相护,并不是每一次调查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于是……”

    “于是就派你们这些有些本事,但是又愿意听调遣的小角色来试探,对吧。”

    “正是如此。”

    “可是治行根本就掏不出这么多钱啊,那你这次是什么意思?”

    我的人,谁欺负都不行。

    “这不是……还有另一道旨意嘛。”

    “说吧,等什么呢?等我表扬你呢?”

    “是……陛下想要远征,想要筹集军费……国库里,钱是有的,只不过各处开销甚紧,没有余钱。而且,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你能知道这些,看来你的职位不低啊。”

    “这个确实……只不过,整套流程要是出了任何一点问题,我也是人头落地的下场,不可能有什么善终。我们这些人,命如草芥,不得不铤而走险,玩儿这么一套。”

    “图什么呢?这些年过去了,你骗人的本事应该不低了吧,早就不用当年那种拙劣的方法了吧。”

    沈道士惨笑,却无声:“岂止不低,简直炉火纯青,就算是人证物证俱在,我也能用我这三寸不烂之舌,颠倒黑白,从容脱身。”

    “那你图什么呢?”

    “图?不是我图什么,是不服从就得死。怎么都是个死,起码这么死……唉,谁还没有个侥幸的念头呢?好死不如赖活着,能活一天是一天吧。”

    “那你还愿意告诉我?”

    “我说假话,你能分辨不出来?你可比朝廷狠多了,这么多年,我可没少听到关于你的传说。”

    “凶名远播这么好使?”

    “那可不嘛。”

    朱见深的发展,跟我想得一样。他也想成为人人称颂的皇帝,更是想施展抱负,能够跟太祖皇帝一样,成为一代枭雄。还没做出什么太大的事,我也不好下定论说,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吧。

    比起这个来说,我更会在意苏西门在这个系列里面是个什么角色。沈道士只知道苏西门负责给各处送钱。那应天府的局算是了结了,接下来该去姑苏城了吧,那里的县官,我可是熟悉得很,肯定能掏出这笔钱来。

    不是说他贪,而是姑苏城一直是丰饶之地,光是那些商贾以各种名义,夹在珍馐百味当中送出的金碗金盘,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还是那句话,我更想知道苏西门,到底参与了多少。

    算计我,没有问题,最多就是哪天给我逼急了,好好收拾收拾他。要是他跟朱见深有关系的话,可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苏西门曾经有意派人监视我,这到底是他本人的意见,还是朱见深的意见呢?

    说走就走,我让治行编了一个微服私访的名义,带了几个小吏就上路了。我们和他分开走,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沈道士也听话,只不过他不是自己一个人上路。在集合的时候,还带了两个人,一男一女,应该就是之前治行说过的,那两个鬼。

    沈道士特意跟我们保持距离,在我们后面一点跟着。我回头看他的时候,他总是轻微的摇摇头,要不就是用鼻尖指指那两个人,示意他们不是一伙的。

    那我干脆直接回城再说。

    休息了两三天之后,我这么掐指一算,俩鬼已经露过面了,沈道士还没有出场。那我正好去能力击鼓鸣冤吧。

    几声鼓响,县官传我过堂。按律例来说,我应该是要跪的。而且,报官有报官的一套流程,并不是说谁都能随意击鼓鸣冤的,起码得先打一顿再说冤情。好在县官知道我的手段,也与我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就当不知道,还假装大方的给我赐座。

    “草民袁肆行有冤,请大人为小人做主。”

    话是比较客气的,不过态度还是很强硬,尤其是坐着的时候,还翘着二郎腿,根本不像是怎么客气的样子。

    “有何冤情?”

    “禀大人,小人擅长抓鬼!”

    编造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我有神通,看得见鬼,而我的功夫,对鬼也有用。就在前几天的时候,我跟一户村民谈好了价钱,也把鬼抓住了,可是那户村民就说他们看不见鬼,不能确定我是不是抓住了,是不是全抓住了。找了不少借口,说白了就是不肯给钱。

    我一怒之下,就把他的腿给打断了。然后跟他说,诊金十两,跟抓鬼的价格一样,让他不得不把这个钱交给我。然后我听说这个农户要来衙门告我,我就提前过来了,把前因后果都说清楚,免得受那个冤枉气。

    农户确实有这么一户,腿也是断了,可是跟我没有关系。是他在田间劳作的时候自己摔断的,我在路过的时候,顺手帮他接好了。他为了表示感谢要给我钱,我没要,就是让他配合我演这么一出戏。

    农户朴实,见我帮他的忙,也就答应了。这位大人不敢罚我,肯定会罚他,最次的,也得是一顿板子。我心有不忍,给他留了不少钱,够他一家老小三五年的吃喝了,就说是给他养伤用的。千恩万谢之下,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这位县官,还真是欺软怕硬,根本没有让那个农户过堂,草草定下了责罚。

    我大声呼喊着“大人英明”,顺便注意一下他的反应。看起来是上钩了,等我出门找个地方吃饭,吃完之前,估计就能收到邀请,去给这位大人抓鬼。

    说曹操曹操就到,一壶酒还没喝完,还剩个底儿呢,常服打扮,做了伪装的师爷就偷偷摸摸的来了。说的话,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没什么变数。

    约我在子时,去衙门后堂抓鬼。我只能告诉他说,没这么简单,还没有谈价格。师爷早就知道我会这么说,从袖子里掏出两枚官银,看大小,分量应该有二十两。

    “村民没有钱,我收十两就是意思意思。咱们大人……据我所知,俸禄不多,别的……东西可不少啊。”

    我根本不怕狮子大开口,导致不欢而散。越有钱的敌人,越惜命。反而是一无所有的人,更能豁得出去。

    很显然,咱们这位县官大人是前者。

    不仅抓鬼的酬劳要了不少,做法事的法器,又是另一笔钱。比起沈道士开的价来说,还是低了不少。

    特意再等两天,推脱是要准备的时间,实际上是等沈道士出场,我可不想给他添什么麻烦。换句话说,不要等到那个时候,朱见深问我要人。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我还不想这么快撕破脸。

    也怪我,没打听完整沈道士的计划,我哪知道不同官阶的价格不一样啊。我在姑苏城里等了两天,直接没后续了,翻墙头偷听,才知道,沈道士给的价格,比我低了三成。

    那就没办法了,先把那两个“鬼”给逮起来吧。

    这两个玩意儿还真是滑头,真不好逮,还好我通知十三来帮忙,要不然就让他们俩给跑了。

    换个方法,直接把俩鬼绑到县官面前,跟他说,不给钱的话,我就把这两个鬼给放了。县官只好从命。

    沈道士啊,不是我想对不起你啊。

    “大人,草民开的价格算是比较公道了,你怎么还是找了别人啊。”

    没有别人在场,端架子这种只会让我厌恶的行为,县官是不会做的。

    “袁……嗯……我并没有找别人,只是在筹钱,还需要一点时间。”

    “那好,鬼,我先带走了。后天吧,后天午时之前把钱送来。要是送来呢,我就把鬼放了,让他们在烈日之下不得超生,要是没有送来呢,我就在子时把鬼放了。其中的差别,不用我说了吧。”

    “好好好。”

    如同之前所想,县官值钱的东西很多,现钱是没有多少的。在这个城里,能随时掏出这么多钱的,除了苏家,也就只有李家了。李家生意很大,朝廷需要给他们面子,想来也是不会管小小县官的事儿的。

    嗯……还是先去打个招呼吧。